寶貝讀書心得(通用6篇)
寶貝讀書心得 篇1
下午看了本安妮寶貝的書,心里突然有了寫點什么的沖動,沒及時動筆,到晚間,想寫什么, 除了主題, 別的都不記得了,靈感,就是這樣,轉瞬即逝,只好信馬由疆地想到那里寫到那里。
安妮寶貝打動我的, 是她的生活狀態,那是我一直向往的活著的方式,一邊流浪,一邊記錄,用腳步在不同的土地上丈量生命的長度,一襲舒適的棉麻布衣,一顆沉靜的心,用眼睛瀏覽地球上表面上不同的生命,用直覺從浮躁的塵世里把人性本質的孤獨赤裸裸地刻畫出來,她只為自己活著,活得了無牽掛,行走天涯,四海為家。她承認她的孤獨,我佩服她的勇敢,她把她的孤獨張揚得優雅玲瓏淋漓細致,她體驗孤獨,書寫孤獨,靠孤獨養活自己。是孤獨成就了這個獨立行走靠寫作為生的女人。
一個寫作的人,可以寫的,無非是她自己。她們把自己剖析給世人看。內心里的世界,在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隱秘的空間,作家把它敞開,把一段一段的,生命體驗到的感受翻曬在筆下,任憑人們翻閱,你可以沉浸在她的文字里面體驗心靈的共鳴,體驗找到同類的快樂。
哪一個人的人生道路不是一路跌宕起伏?哪一個生命的歷程不是苦樂參半?但是,有幾個人有勇氣和她們一樣翻曬自己的日子,回顧往昔的歲月?作家,是坦蕩勇敢的。這個就是作者與讀者的區別.
寶貝讀書心得 篇2
有一天,突然看到學校大門口通知下午有跳蚤市場開放,我和好朋友約了一定要去看看,因為我和好朋友都特別喜愛看書。下午在跳蚤市場上好朋友淘到一本查理九世的書,然后我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一下子就把我給著迷了。過了好多天,我還記得那本書的情節,太精彩了,非常恐怖,很神奇。
從那本書看完以后,我就天天想著看它的系列,終于有一天,我也買到了系列書中的好多本,拿到書的那一刻,我激動得連飯都不想吃了,媽媽嚇唬我說不注意眼睛休息就把書給沒收了。
查理九世書里我最喜歡的是查理,它是一只狗,因為它很聰明,很勇敢,陪著墨多多他們一起去冒險,解決迷題。他們已經解決了尖叫嬰兒的鬼宅迷題,巫女的迷題,九哥哥的迷題,木乃伊的迷題,惡魔的迷題,杰森的迷題,李志和徐強的迷題,阿盟的迷題,古寺的迷題,亞瑟的迷題,巴豪的迷題等等,還有好多的迷題我還沒看完。
看了查理九世后,我覺得我變得勇敢了,膽大了。
寶貝讀書心得 篇3
我讀了《你是我的寶貝》這本書深有感觸,尤其是奶奶對貝貝的無微不至的關愛及這種愛的傳遞。這讓我感到愛的偉大,愛的力量,愛的無私。愛像天空一樣寬廣,愛像大海一樣廣闊,愛像草原一樣寬闊。在貝貝孤獨一個人的時候,奶奶擔負起照顧貝貝的重任,由于貝貝是個唐氏綜合癥低能患兒,這給奶奶照顧他帶來了更大的困難,但奶奶堅持不懈地照顧他、訓練他,把無私的愛傳遞給貝貝,讓愛在貝貝心田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種愛經過貝貝天真無瑕地傳遞,讓李大勇逐漸成熟起來,讓舅舅和舅媽以及小胖的心靈得到了洗禮。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人間需要愛,愛能使灰暗的心靈重現光明,愛能使犯罪的心靈得到洗禮,愛能使人更加高尚,愛能使社會更加和諧,愛可以引領人生的旅程。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人間將會更美好。讓我們都獻出一份愛吧!
寶貝讀書心得 篇4
起初知道安妮寶貝是在報紙見到介紹她的文章,然后在榕樹下看了對她作品的簡介《絕望的歌行——感受安妮寶貝》,最后在逛書店時,買了一本她的書,里面收集了她的成名作《告別薇安》和《瞬間空白》、《七月和安生》等作品,看后有些感受不吐不快。
雖然現在對網絡文學的非議還很多,網絡作家就如滿天閃爍的星辰,大多已象流星般劃過,但顯然,對于安妮寶貝的作品依然有著說不完的話題。有人說她的作品情節雷同,人物似曾相識,表現得相當陰郁與灰暗,甚至令人晚上看了睡不著覺。我卻恰恰相反。記得那天晚上靜靜地看那本書,慢慢地一頁一頁地看,簡直是不舍得看太快,有時還會停下來,作一些所謂的思索,也是為了歇息。然后,狂亂不知所措的心仿佛得到了引導和安慰,漸漸得到了平息。那天晚上我睡得出奇的好,一直不容易平靜的思緒仿似沉淀了,幾乎沒多想什么就很安然地入眠了。
也許,是因為我在真正接觸安妮寶貝的文字時,剛好有著太多因網絡而起的、雜亂無章的思緒無法理清。無法言說的種種感受,卻在安妮寶貝的文字中找到了合適的表達形式。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許多人都聽過,就是:一個窮得沒有鞋子穿的小男孩,深感委屈地哭泣和抱怨,直到他在路上遇上另一個沒有雙腳的人。我看安妮寶貝的文字得到的一種感覺便是自己就象故事中的小孩一般,很奇怪。
也許有孤單,有寂寞,有不快樂,有難受,有傷心,有無奈,可是,這又怎么樣?茫茫人海中,不只我一個人這樣。在安妮寶貝的文字中,我觸摸到了這種自己無法表達清楚的感受,而且,我還知道,有很多的人有著同樣的感受,安妮的文字曾風靡一時就是明證。
換一句話說,或許每一個人都有孤獨感,強烈程度不同,激發的原因不同,但大可不必自怨自艾,因為世間上這樣的人不會少。正是想到了這一點,除去了一段時期以來束縛心靈的枷鎖,人也感覺輕快了。即使不是完全解脫,也算有所收獲。就如晴天陰天刮風下雨是自然界的正常現象一般,人們的心靈總也有被烏云遮蓋的時候,要努力尋找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自己一個艷陽天。在我,看安妮寶貝的文字就是其中一種方法。
寶貝讀書心得 篇5
《你是我的寶貝》是一個是孩子、家長都能感動的一本書。主人公是個小孩,名叫貝貝,他還有一條狗叫妹妹,讓我們一起走進主人公的生活吧!
貝貝是個唐氏綜合癥患兒,有輕度的智力障礙而且終生無法治愈。貝貝兩歲時,父親在野外考察中不幸遇難,母親難以承受這種生活的打擊離家出走,貝貝與奶奶生活在一起。慈愛寬容的奶奶以頑強的毅力訓練貝貝,力圖使貝貝成了一個自愛自立有尊嚴的人。奶奶的努力沒有白費,貝貝長了一個心地淳樸,乖順善良,熱愛大自然的孩子。
但不幸事也隨之而來,貝十歲那年,奶奶因心臟病去世,使貝貝一下子成了個孤兒。貝貝的命運牽動了許多人的心,尤其是小區水電維修工李大勇。大勇是個八零后小伙子,平時做事有點不靠譜,然而卻深喜愛上了貝貝的單純透明,一直關注貝貝的成長。貝貝在福利院待了一段時間后,舅舅、舅媽帶著他們的孩子小胖從農村來到城里,和貝貝生活在了一起。兩個大人、兩個小孩外加一條名叫“妹妹”的大狗,彼此之間發生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故事。舅舅、舅媽的小小私心在貝貝的無暇心靈的映照下逐漸得到了洗禮,而李大勇也在貝貝的同時自身得到了成長,逐漸成熟起來……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哭了,哭了好久好久,心里在想:貝貝真的好可憐,但卻沒有影響到他,憑著他的善良單純讓大勇成熟了起來,舅舅、舅媽也在他無暇心靈的映照下得到了洗禮,而他自身也完完全全成長了好多,也讓我明白不要看智障兒童的生活,但他們的背后卻是如此的善良、勇敢和單純。
這本書的作者是黃蓓佳奶奶,我也看到了她寫的一段話:一個智障兒童,就是一塊透明的玻璃,一面光亮的鏡子,會把我們生活中種種的骯臟和丑陋照得原形畢露。在純潔如水晶的靈魂面前,人不能虛偽,不能自私,不能狹隘,更不能任何惡念。善與惡本來是相對的,一旦“善良“變成絕對,“惡”也就分崩離析,因為它無處藏身。這段話真的對我啟示好大:智障兒童會把我們善良和虛偽這兩面給找出來,而找出虛偽是,你往往躲不掉,而你的虛偽和狹隘更可能會痛苦一輩子,讓你難受一輩子,讓你不得安寧一輩子。
寶貝讀書心得 篇6
上次去廣州買了本她的最近出品《蓮花》,即使之前已在網上看過,但還是買了下來,也許是性格原因,對于書,始終喜歡自己買來讀。
這部作品還是延承著她的一貫風格,尖銳、激烈、頹廢、直指人心的直白,其實她的作品里面所表達的思想,很多人都認為是晦暗的,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種晦暗思想其實每個人都有,只不過平時壓抑著或不表達出來而已。
特別喜歡一個叫“今生幸運有你”的感悟:
1.有些事貌似答應別人其實是答應自己,
2.死亡是真相,突破虛假繁榮。它終究會讓你明白,別人怎么看你,或者你自己如何探測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須用一種真實的方式,渡過在手指縫之間如雨水一樣無法停止下落的時間,需清自己能做與不能做的道德底現。
3.如果任何路途必須獲得終局,那么它應該被認作是一種順乎其道的安排。
4.幸福依舊冠冕堂皇,異常遙遠。
5.我不想相信有持久而堅定的快樂存在,因為它總是很短暫,很微弱,仿佛水波蕩漾時閃爍的時光,不能夠使人信任。這種感覺稍縱即逝,它不能夠成為目標。需要一些更為強有力的東西。需要深入內心的一種強力清除和奠基。
6.不要執著這個生命,縱令你執持不下,你也無法長留世間,除了得在此輪回之中流轉不息之外,毫無所得。不要依戀,不要怯懦……。
7.因為生活折損帶來時時缺失,必須對無法得到的東西以合理的理由淡漠處之
8.任何事情都可以臨時作準備,這樣才說明我們一直在行動的準備之中。一切都不算遲。
9.人與人之間的彼此影響,接近一種分子組合導致的氣流方向變動。這神秘的蘊意不屬于理性判斷的范疇。它不能被解釋。一切自然存在的規律,都是被事后注釋。那是多余的。
10.人的命運有時候被自己瞬間的抉擇改變.
11.忘記如此的不甘心情不愿,執拗地把彼此逼到絕路,丑態畢露。人性不容如此之拷問追究。
12.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像晚春一定會凋謝的花瓣……岌岌可危,徒勞無功。最終走投無路。再無生還的機會。
13.花時間去平息內心的失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4.有一些破損的關系,只能維持最初的殘缺輪廓。以什么樣的姿勢被挖走,就以什么樣的姿勢始終需索。沒有任何復原和試圖填補。
15.一個完成了自我終結的人,將清除干凈所有他對萬事萬物的眷戀之心。
16.人與人之間,就如能量空間里的原子,原本是毫無關聯的硬性碰撞。是帶有敵意和疏離本質的碰撞,即使貌似在接近。這樣紛擾的世間人情。
17.只有利益,是彼此最穩固最堅定的支撐。它也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崩潰,如果這種利益的結果不成立。在此前提之前,它就是一堵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不用對此放置任何多愁善感的猜測、衡量、玩味,試圖印證和論斷。
她和三毛是我最喜歡的兩個女作家,與其說是作家,我倒認為是寫個人隨筆。其實我直認為三毛是比安妮幸福,雖然安妮小說中的主人公并非她自己,但是有如此思想的人,內心應該矛盾的,痛苦的。自讀三毛的作品開始,就開始崇拜她,那種隨遇而安、真率的性格,那樂觀開朗的心態,是如此的吸引人。何況還有何西是如此的愛著她,即使何西過早的離開了他,但留給三毛的我想除的撕心裂肺的疼痛外,其它都應是甜美的回憶,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