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讀書心得500字(精選5篇)
初二讀書心得500字 篇1
有人說:“讀書有何樂?即使有,也只不過是黃連樹下唱小曲,苦中作樂罷了!”有人干脆說:“讀書太苦!”如果讀書只是為了分數讀,那便陷入了題海,只會一再的背誦,不會去探求,那便是件苦差事。若讀書是為了探求真理,那么離真理越近,就越發現真理的迷人,那便是:“讀書樂,樂在其中。”
猶太人將讀書置于很高的地位,孩子一出生,他們便會在書上涂上一層蜂蜜,讓孩子去舔,所以孩子從小就知道書是甜的,他們也會將書放在枕邊和過道上,可供隨時翻閱。在猶太人眼里,書如同蜂蜜,讀書就好像蜜蜂在采擷花粉一樣;打開一本書,就好像打開一個快樂爛漫的樂園。可以這樣說,每4500個猶太人就擁有一座圖書館,以讀書為樂已經深深融入了猶太人的血液里,也使他們在人類發展的長河中光芒四射,據統計,從1901年至今,全世界共有800多人獲得諾貝爾獎,這其中猶太人就占了近1/4,而猶太人的人口數量不到世界人口的萬分之三。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最好的營養品。”不錯,書中的知識仿佛一道道美味佳肴,有著享不盡的酥脆口感。《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被作者表現的淋漓盡致,有股酸酸甜甜的味道,讓人回味,那淡淡的甜香輕柔地滑過鼻子,給人以無限遐想;《西游記》中本領高強,急性子的孫悟空就像一道香辣的川菜,給人以香味濃郁,烈辣入口的感覺。這一部部好書,如牛奶般醇香,如咖啡般濃郁……讓人咂嘴不已,給忙碌的人生增添了無限的樂趣。
初二讀書心得500字 篇2
《追蹤小綠人》這本書講述了一位小男孩在他的綠園所發生的神奇故事:小男孩在不久后,有了一個妹妹,名叫小曉,他發現報紙上有小綠人,就很想遇見神秘的小綠人家庭。
有一次,小曉的宮爺爺送來了一棵山楂樹,小男孩問爺爺小曉怎么沒來,爺爺說她在練琴。于是小男孩來到了綠園,無意間看到小曉正站在角落靜靜地望著他,當小男孩問她怎么來的,她的一句話讓他吃了一驚,也讓他有些不敢相信。“我和山楂樹一起來的”。男孩一直懷疑小曉就是小綠人,過了多少天后,知道小曉就是他尋找的小綠人。當他們告別時,小曉說:“這不是永別,我們還會見面的。”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友誼是無法改變的,它的力量讓每個孤獨的人擁有了快樂,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趣,也許在別人幫助你的時候,你會感到一股熱浪涌上心頭,那就是友誼的力量。
初二讀書心得500字 篇3
在一個無人知曉的角落。一位小女孩正在擦著一根有一根火柴,渴望得到一絲絲溫暖……
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極為可悲。在除夕夜她的爸爸讓她出去賣火柴。在這天寒地凍的夜晚,小女孩渴望得到溫暖,而劃著一根又一根火柴,可最后還是活活凍死。這不正是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嗎?小女孩正是這么悲慘。
在《白雪皇后》中,我贊賞格爾達與加伊之間的友誼。小格爾為找回自己的朋友走了那么遠的路,又經歷那么多的磨難,只為尋回那一段友情。
在《海的女兒》中,我很佩服小美人魚,為了尋求自己的愛情,而不惜用聲音來交換人腿。去見王子。只想和他結婚,但世事難料,這位王子竟與另一個公主結婚。小美人魚只能變為泡沫。我為小美人魚而感到悲傷,也為小美人魚為愛而拼搏的這種精神所敬佩。
《安徒生童話》對我而言,是一扇智慧的大門,讓我們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又是一朵鮮花,綻放在每個人的心里。
初二讀書心得500字 篇4
《笑貓日記》這本書是著名的作家楊紅櫻阿姨寫的,這本書講了四個城里的孩子:馬小跳、張達、毛超、唐飛來到鄉下和巨人阿空一起摘桃子。
來到鄉下沒多久,他們就認識了女鴨子麻花兒。每天早上,麻花兒都要在村子里散步,村子里的人都把早已準備好的茉莉花環向麻花兒扔去,讓她把花環給有老年癡呆癥的外公,和他玩套圈游戲。
麻花兒是一只容易生產幸福感的鴨子,遇到一件事最后的時候,,她就會說:“啊我好幸福啊!”她所有的幸福都來自她對生活智慧的態度。
書里一句麻花兒的話打動了我,她說:“這世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沒有做不到的事情。”我一開始想:“是不是真的像她說的那樣呢?”后來我想到一句名言:“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肯努力,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初二讀書心得500字 篇5
《神秘島》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儒爾·凡爾納著名的“凡爾納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此一部小說是整個三部曲的一個結尾,書中將之前兩部中的伏筆和線索一一給與了解釋和連結。這部小說可以說是整個三部曲的高潮所在。
《神秘島》全書講述了五位(或者說六位)主人公在荒島上的冒險故事。故事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這五個被圍困在南軍城市中的北方人乘坐氣球逃脫圍困,并因為風暴而被吹落在一個南太平洋的荒島之上。在此之后,他們卻始終沒有放棄希望。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克服種種艱難險阻,自力更生,最終從一無所有到制造電報機,在幾乎整個島上留下了足跡。最終,他們被接到消息趕來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子救回祖國。整篇小說在情節上似乎與《魯濱孫漂流記》一書頗為相似,都是寫一無所有的人在荒島上的求生歷程。
不過,在我看來兩者有著很大的不同。
首先,不得不承認,《神秘島》中的主人公比魯濱孫要幸運得多。人類是群體性生物,脫離社會是很難生存的,這在《魯濱孫漂流記》中已經被作者生動地刻畫出來了。集合眾人力量,群力群策,這是《神秘島》中的幾位不算幸運的幸運兒在得救后依然沒有變成野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神秘島》書中的神秘人,也就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說《海底兩萬里》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長給予了主角們至關重要的幫助,他提供的藥品和在塔波島留下的通知都是小說的最后主角們成功獲救的關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神秘島》這本書中,主人公們不論是遇到死亡威脅還是遇到天災降臨,從他們的對話和表情中都能看出其堅定的生存信念與積極向上的斗爭精神,而這正是作者想要表達給我們的。
《神秘島》這本書與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樣,也帶著凡爾納一貫的寫作風格,也就是不脫離生活實際、符合邏輯的科學幻想。這樣的科學幻想與其說是幻想不如說是對未來科技的'展望。現如今,凡爾納書中許多在當時是幻想的事物如今已經變成現實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而其中不少情節已成為多個國家科普書籍中的實例。而正是這樣的“有限”想象才讓人更感到書中人物的栩栩如生,才更能讓人身臨其境、身如體會。
總之,在我看來,《神秘島》就是一部極有影響力和教育意義的、充滿遠見的科學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