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皮囊的讀書心得大全(通用4篇)
關(guān)于皮囊的讀書心得大全 篇1
這幾天,我看了《皮囊》這本書,被它的內(nèi)容所深深吸引。
開篇就寫到阿太,她雖絕情,但她是作者心靈的歸宿,她教會作者:"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可以說,這句話對作者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也是全文的主旨。
當(dāng)時,母親就算傾家蕩產(chǎn)也要建好房子,她經(jīng)歷過挫折,許多人都讓她放棄。而且當(dāng)時他們家境貧寒,不得不兼職著幾份工作,一個人干很重的活,作者也必須在放假時做家教來負(fù)擔(dān)沉重的建房費用。作者開始并不懂,直到后來,他知道,母親這樣做不過是想讓父親在街坊鄰里面前抬得起頭來。這件事不就充分體現(xiàn)出母親對父親從未表達(dá)過也不可能說出口,但又萬分深沉的愛嗎?這樣的愛,讓作者感受到家的溫暖,讓作者就算在外打拼,也知道自己永遠(yuǎn)是個有家可回的人。不幸的是,父親半身癱瘓了。為了讓父親振作起來,他們一家人都傳遞著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以及一種對彼此,對未來的信心。父親在臺風(fēng)來時還堅持要出去練習(xí)走路,也能看出父親對這個家很有責(zé)任心,以及對生活給他帶來的苦難的不屈服。這象征著一種頑強的生命力,但命運終究給他開了個玩笑,他的努力并沒有結(jié)果,他半身癱瘓的狀況并沒有因他的每天練習(xí)而改變。最后因為他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竟然有了一種小孩子的脾氣,這或許是他癱瘓后唯一能讓他振作的生活方式。他對生命更是釋然了,這也是他對生活最后的屈服。作者得知父親走的時候,是四年一度的世界杯開幕式正在倒計時的時候。這時候是全世界的狂歡,但沒人知道,這一刻,作者的世界崩塌了;這一天,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走了。讓作者感觸最深的,大抵是和父親一起做手術(shù)但后來卻不知蹤影的一個男孩及他的父親吧。他突然知道了生命的脆弱和轉(zhuǎn)瞬即逝,一個人活在過世界上的痕跡,被風(fēng)一吹被,或者沙子一埋,就不見了。
這本書中,讓我最有感觸的,就是"阿小和阿小"這個篇章。看這段文字的時候,我讀出了作者自以為的卑微。剛剛認(rèn)識香港阿小的時候,作者面對一個社會上游人士,嫉妒他搶走了些許贊揚他的目光,又因為他時尚的玩具,穿著和思想而自。因此,當(dāng)他讀懂了香港阿小與他不一的心理的時候,他選擇了疏遠(yuǎn)。但有錢并不意味著全部,香港阿小也很孤獨,他心里裝著驕傲,卻失去了孩子般的童年。長大了,作者來到了北京,諾大的城市,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當(dāng)他走在人山人海的地方,總能輕易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而在那個小村子里,雖人少條件不好,有的卻是存在感。
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經(jīng)歷了作者的人生,感受到他曾感受到過的事情,他寫下的是刻在骨頭里的故事,留下的是那些我們終究要回答的問題。
關(guān)于皮囊的讀書心得大全 篇2
用了兩天時間看完了蔡崇達(dá)的《皮囊》,胸口郁積著一股氣,怎么也出不來,說不出的難受。
這本書前半部寫得有點消沉,又很真實,讓人覺得生活不該如此,又似乎就是如此。我們想改變生活,追尋夢想,結(jié)果一次次被生活所踐踏。所謂的夢想如幻境一般,一旦打破,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更加無助。
"我不愿意和許多關(guān)心我的朋友聯(lián)系,不愿意開口說話,或許也在于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自己,如何和自己相處,更不知道要如何和朋友相處了。"
讀到這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最近,我將自己封閉了起來,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不是不想?yún)⒓樱菦]有了熱情。我害怕人多的時候,害怕在大家歡聲笑語的時候我一個人獨自發(fā)呆,我害怕自己的格格不入;我又害怕在一陣狂歡之后,回來更加落寞。不如不去,干脆不去好了。我找到了另外打發(fā)時間的方式,看書。以前不喜歡讀書,現(xiàn)在反而讀的多了一些。不求黃金屋,不求顏如玉,只求得一份安寧。
我看書慢,這也是之前不愛看書的原因,太耗時間了。然而這現(xiàn)在成了一個好處,那就是看書可以打發(fā)更多的時間。看完一章,往往能用一兩個小時。尤其晚上,看完一章基本就到睡覺的點了。
"你根本還不知道怎么生活,也始終沒有勇氣回答這個問題。"這是李大人在作者因迷惘辭職道別時跟他說的。怎么生活?我似乎想過這個問題,似乎又一直也沒想明白過,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答案。"我,或許許多人,都在不知道如何生活的情況下,往往采用最容易掩飾或者最常用的借口——理想或者責(zé)任。"是的,原以為是為父母的期望放棄了一些東西,選擇了一些東西。曾有過宏大的理想,到頭來卻不在現(xiàn)實面前低頭,不得不過普通人的生活。我們把之解釋為對父母的順從以及兒女的責(zé)任。實際上呢,這或許只是一種借口,一種掩飾自己懦弱無能的托詞。
我忽然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小時候我從農(nóng)村搬到縣城,之后去省會南京上學(xué)工作,再之后去了揚州工作,現(xiàn)在又輾轉(zhuǎn)到了蘇州。每一個地方都是好地方,無不是風(fēng)景秀美,人文薈萃之地。處處都是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無不熟悉的街道和建筑。我知道這是什么景點那是什么中心,但是這些都與我無關(guān)。朋友說等你買了房子就有了歸屬感。是么,房子于我只是安放皮囊的所在,這也是為什么我在家里也有這種感覺。
王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zhì)上都是對自身無能的憤怒。
或許是閑的大發(fā)了,想法太多。也許,下一刻我會去大上海,曾經(jīng)覺得無比擁堵嘈雜的魔都,或許那里的忙碌緊張能稍微填補我的胡思亂想。
看到阿小看到文展,看到他們的童年,我努力回想自己的童年,竟沒有什么印象。看到厚樸的大學(xué)和青春,我努力回憶自己的大學(xué),竟也沒有什么印象。我有些發(fā)慌,我存在的痕跡都沒有了么。我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我一向以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為傲,鄙視思想淺薄,鄙視隨波逐流,鄙視世俗市儈,鄙視目光短淺,鄙視素質(zhì)低下。甚至為此而覺得在精神上高人一等,因此并不覺得有錢多了不起,當(dāng)官就能怎么樣。雖然,暫時做著不好不壞的工作,過著不好不壞的生活。但是,我一直相信一定會有成功發(fā)達(dá)的一天。孰不知我的自傲就如文展一樣,只是自卑的另一種表現(xiàn)。
生活就像一場戲,我在等待一個結(jié)果,一個想要又不想要的結(jié)果。累的時候,很想妥協(xié)。哪樣的生活不是生活,也許就賭贏了呢。轉(zhuǎn)念看到什么雞湯,又覺得不甘。
想那些有的沒的耗費了自己太多的精力,不如讀點書。很慶幸讀到這本書,對過去的回憶,能讓我們珍惜現(xiàn)在,對失去的回憶,能讓我們更加珍惜所擁有的。生活中總有很多美好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是藏不住的,就像"海是藏不住的"。與其想太多有的沒的,不如珍惜有的,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讀書的意義在于增長見識,拓展視野;在于明辨是非,獨立思考;在于可以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獲得心里的認(rèn)同,最終獲得片刻心靈的歡愉。
關(guān)于皮囊的讀書心得大全 篇3
《皮囊》這本書是我去年在誠品書店購買的。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蘇州誠品書店。一進門,就沖進兒童閱覽區(qū),希望能找到一本與我品味相匹的書籍。可令我失望的是,放眼望去,竟是一堆堆幼稚的童話書和幼兒園小朋友才看的識字書。壓根沒有一本適合三年級小學(xué)生的書。
沒能買到一本書,我心情低落極了,悶悶不樂的跟著爸爸媽媽去成人區(qū)。在成人區(qū),我百無聊賴,就隨意翻開一本書,漫不經(jīng)心地讀著。慢慢的我被他那生動的故事,深奧的文字所吸引,找了個座位,饒有興趣地“品嘗”了起來。后來我看的不過癮,便讓爸爸把這本《皮囊》買了下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蔡崇達(dá),他是個從小在偏僻的閩南村落長大的孩子,在十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離世了,從此,他就成了一家之主,照顧媽媽和姐姐。他在一生中,遇到過不同的人,如,傲慢的阿曉,生活在新世界的厚樸,天才文展,石頭般的阿泰等。一個個悲傷歡樂的故事,引領(lǐng)我走進崇達(dá)的生活,讓我體會到他那貧窮的家的艱苦,感受到作者對家的思念。
生活對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有的舒適、有的艱難。而這本《皮囊》,就把我?guī)нM了這個“鄉(xiāng)巴佬”的生活,讓我感受了一回“艱苦”。
關(guān)于皮囊的讀書心得大全 篇4
終于讀完了《皮囊》,久久不能平靜,深有感觸,真的是一本好書。作者從最真實的情感,最平實的語言,寫了自己生活經(jīng)歷,骨肉間的故事,像解剖人生一樣,剝開生活外殼,展露給你看生活的真實血腥肉身一樣劇烈。祈求上天開一點門夾縫,祈求媽放下那包老鼠藥。那些帶點血腥味的生活片段,讓人無法輕易放下和忘記,字里行間的心靈深處的猛烈碰撞。
聽說作者寫這本書寫了很久很久,有人說書名《皮囊》不太符合內(nèi)容,我卻覺得很適合。沒有動詞,沒有狀語,只是個名詞,只是個個人見解和感受的詞,正如賈寶玉形容自己“只是副臭皮囊”。
這讓我記起溫情而殘酷的家鄉(xiāng)故事與現(xiàn)實糾纏的影子,誰又能徹底理解生活的本質(zhì)意義呢?當(dāng)你覺得你正在受生活的折磨和困境時,抱怨著這一切,你不如看看這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生活困境和苦難沒想象中那么大,至少你活得比別人幸福。
幸福的皮囊,過完人生才會知道厚薄。吃苦是讓你知道你還在經(jīng)歷這個世界的真實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jīng)歷,這一切只是“業(yè)”顯現(xiàn)罷了,一切只是你腦海里的。
世界很大,也很精彩;世界很小,也很渾濁。有時候我在想,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異,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后天形成的呢?同一個環(huán)境,差不多的家庭,卻孕育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有點讓人唏噓,也讓人思考,生命的路冥冥之中是否已經(jīng)有神明為你安排好了呢,無論我們怎樣掙扎,最終也逃不出命運之神的掌控。一切也都是沒有答案的,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認(rèn)真地對待生活,生命的每一步,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