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讀書心得800字(通用7篇)
沉思錄讀書心得800字 篇1
年少者,曾經(jīng)張狂。
帶著偏激的不羈,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不住的碰釘子,最終帶著疲累,將要屈服于社會,曾經(jīng)叛逆的心尚且存在,卻空少了太多的銳氣,靈魂開始畏縮,似要變得圓滑。
然后,馬可·奧勒留言:“自己站直,否則被別人扶直。”
然后,才開始靜下浮躁的心,認真地審視,剖析自己。
然后,才開始接觸了《沉思錄》。
馬可·奧勒留這位幾千年前的哲人,把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思想都給記錄下來,最終匯成了這本碩果,他的思想是如此的沉穩(wěn),有力,獨到,以至于我在青春里讀它,便更有一種難言的意味。
年少的人,總是沉湎與記憶,耽于往日的美好,畏懼向前,畏懼改變。馬可·奧勒留說:“一切都是朝生暮死,記憶者和被記憶者同樣如此。”過去的已經(jīng)在過去消逝,記憶的人和被記憶的人都已留在從前。日出時,今天的你已是嶄新,你需要的是創(chuàng)造一個嶄新的明天。既然過去已成定局,那么除了能給予我們經(jīng)驗,已不能改變什么,不必在意。青春的人,就應(yīng)面朝前方,盡管可能迷茫。
年少的人,總是迷茫于人生的真諦和生命的意義,平白添得如此愁緒,讓青春如此壓抑。馬可·奧勒留試著闡釋他所理解的生命:“人只會失去他現(xiàn)在過的生活,而且他每時每分都在失去他現(xiàn)在所過的生活。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說生命的長短沒有什么本質(zhì)差別。盡管過去的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具有同樣的意義。”正是如此,時光飛逝,我們抓不住過去,守不住將來,擁有的也就只有現(xiàn)在。時間的無限是無意義的,因為你會因此感覺不到時間—時間也是相對的。我們的人生,所應(yīng)該做的,也就是把握住現(xiàn)在了吧。直到現(xiàn)在再也沒有了現(xiàn)在。
我不知道馬可·奧勒留是個什么樣的人,我只是從他的《沉思錄》中學(xué)到了沉思。盡管枯燥,盡管無味,但卻深邃,至少,撫平了年少的心。
我尚是少年,我還輕狂。我最終明白,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片花瓣代表一個夢想,每根花刺昭示一種現(xiàn)實。可是,我終究是個任性的孩子,草在結(jié)它的種子。我站著不說話,這樣,就十分美好。
沉思錄讀書心得800字 篇2
《沉思錄》,是一本很好的人生哲學(xué)書,它以簡易的筆調(diào)、優(yōu)美的語言、生動的哲理故事,幫助你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調(diào)適身心,領(lǐng)悟生命的美好與工作的真諦,確保在最和諧的狀態(tài)下愉快地、聰明地和高效地工作。工作之余,邊讀邊思考之后,我對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大家都知道,每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都在通過各自的工作,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積累財富,為他人提供所需,推動社會的進步、促進文明的發(fā)展。同時通過工作可以滿足我們生存的需要、安全需要、情感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在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工作的不僅滿足了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其最大意義與價值在于體現(xiàn)生命存在的價值,發(fā)揮自己的才華,不斷地使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平臺,而不是單純?yōu)榱诵匠辍H绻覀冋J知到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那么,還有什么理由不熱愛自已的工作呢?熱愛工作的本質(zhì)就是熱愛自已的生命,辛勤工作的意義就是為了讓自已的生命不要虛度、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尤其在高度分工的現(xiàn)代社會,在效率、業(yè)績至上的今天,工作壓力無時不在,有時令人浮躁不安,那么作為一名企業(yè)員工,我們又該怎樣對待工作呢?
一、首先要熱愛工作,正確看待工作,工作是權(quán)利也是義務(wù),要以一種積極的、良好的和感恩的心態(tài)對待自已的工作,不要將工作視為累贅、看作負擔。思想決定行動,積極培養(yǎng)對事業(yè)的激情、對工作的熱情,對工作有了積極的看法,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從中享受到樂趣。
二、無論何時,認清自己的崗位使命。既要制定工作目標,又要注重培養(yǎng)自身修養(yǎng);既要真誠坦率為人,又要勤懇踏實干事。“在其位,謀其政”,如果不能很好地履行工作的任務(wù),一天兩天也許感到輕松舒適,但長此以往,必定陷入空虛,覺得活著失去了意義。我們每個人要具有與企業(yè)同命運的職業(yè)感,都以積極主動、自覺自愿的心態(tài)來工作,我們的企業(yè)不但會得到更大的發(fā)展,同時我們自身的能力不僅會得到提升,而且能從工作中得到樂趣,獲得成就感。
三、學(xué)習(xí)是人生永恒的主題。當今社會,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不努力學(xué)習(xí),就會被淘汰。因此,我們要做一個善于學(xué)習(xí)的人,逐步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才能不斷超越自我,適應(yīng)企業(yè)的發(fā)展。善感恩的人都會感謝企業(yè)提供一切讓他學(xué)習(xí)成長的機會,除從書本上獲得知識外,更要像大海結(jié)納百川一樣,懷著感恩的心對待領(lǐng)導(dǎo)和同事,虛心地向所有人學(xué)習(xí),以積極的目光看到他人的優(yōu)點,這樣才能增強自身的知識與技能,才能確保優(yōu)質(zhì)、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
四、必須勤于思考,勤于謀事,多觀察、多思考、多總結(jié),不斷提高自己謀事的水平。當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多開動腦筋想辦法,要學(xué)會有效率的工作。同時對工作要有火熱的激情,多做事、做實事、辦成事,一旦用心去做了,就一定能從中尋找到快樂和價值感。
在這個日趨物欲時代,如果我們每個員工都能常讀像《沉思錄》一樣的好書,相信大家一定能將工作視為神圣之事,以虔誠的態(tài)度去對待,并堅韌而樂觀、豁達而愉快的工作著。
沉思錄讀書心得800字 篇3
“那對身后的名聲有一強烈欲望的人沒有想到那些回憶他的人自己很快也要死去,然后他們的子孫也要死去,直到全部的記憶都通過那些愚蠢地崇拜和死去的人們而終歸湮滅無聞。”
“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遺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稱賀別人的威名之后亦與世長辭。”
古代中國知識分子,把“名節(jié)”看得重于一切,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將此種思想推向了高峰,教育了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要留當留萬世名”一直是很多人自認為偉大志向的標準之一。但當讀完《沉思錄》后,我心靈受到一股震撼,來回激蕩著:“即使留萬世名,你又知道多少?你能享受到當中的樂趣嗎?你還在嗎?”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就是答案。
換一個角度來審視名聲,它本虛無,只能通過別人的眼睛來確認自己的幸福。如果根據(jù)自身的感覺來判斷,就很難找到究竟是否幸福的答案。我們能引以自慰的只是別人對自己的羨慕和模仿,這使我們因為名聲而得到驕傲和榮譽,與此同時,我們心中的感覺也許恰恰相反,我們會常常感到憂慮,甚至直至生命終結(jié)才能意識到自己盲目追逐的錯誤所在。正如古羅馬哲學(xué)家塞涅卡所說:“盡管名滿天下,自己卻一無所知,這樣死去是不幸的。”
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來思量名聲,它也并不是一無是處。追逐好的名聲如同人體中的膽汁,是一種促人分發(fā)行動的體液。但是當它被阻擾而不能稀釋時,它就有可能成為一種使人惡毒的毒素。因此,當追逐名聲而感到事業(yè)有所希望成功時,他們是忙碌的人物。但是當他們的抱負受到壓抑而心懷積憤時,他們將成為危險的人物。
名聲,多少人被名聲所捧?終而又被名聲所累?讀過此書,我明白我不能被“名利”二字所遮蓋了雙眼,而忘卻發(fā)現(xiàn)身邊更美好的東西;不能被“名利”二字所束縛,而失去那種做自己想做之事的自由
沉思錄讀書心得800字 篇4
前段時間,正在讀大學(xué)的女兒送我一本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使我受益頗多。最初吸引我的是作者的雙重身份,馬可·奧勒留是古羅馬帝國的皇帝,同時還是一位偉大的哲學(xué)家。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柏拉圖一直所期望的“哲學(xué)王”。柏拉圖說過:“唯有哲學(xué)家為城邦之主,城邦方有生之希望,得見天日。”也就是說他認為只有自身品行端正、學(xué)識淵博且精通哲學(xué)的君主才能建立“理想國”。
馬可·奧勒留無疑具備前述所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只是盡管他竭忠盡智,夙興夜寐,憑他一己之力也無法挽救古羅馬帝國江河日下的頹勢。他的一生都在應(yīng)付帝國危機中度過,身先士卒,征戰(zhàn)四方。但是在他的戎馬一生中,馬可·奧勒留從未停止他對人生真諦的思考。他在轉(zhuǎn)戰(zhàn)南北的征程中,思考人生,與自己的靈魂對話,并將他的感悟?qū)懗芍鳌冻了间洝妨鱾髑Ч拧?/p>
《沉思錄》中并沒有很多華麗的詞藻,平實的語言淺顯易懂,但是卻深入淺出地闡述著世界的本源、規(guī)律以及人生的哲理,字里行間傳遞出一股浩然之氣,令人高山仰止。在我看來,理性、德行、自然是本書的關(guān)鍵詞。作者認為,人最優(yōu)秀的品質(zhì)在
于理性,他將其視為人與其它物種存在的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行事若能遵從理性,不急不躁,保持內(nèi)心的純凈正直,即使你隨時可能放棄生命也無所畏懼。”感性的人如溪流,清澈且慷慨激昂,理性的人如湖泊、海洋,深沉睿智,能容天下事,能匯天下人。只有隨時保持理性,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準確的判斷力,不至于做出草率的決定。
馬可·奧勒留作為一位君王,還非常看重人的德行,他時常向身邊的人學(xué)習(xí),來反思自己的不足,他的著作對于個體性格的養(yǎng)成和修養(yǎng)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幫助。他為后世提供了這樣一個楷模:無論命運將什么事情加注于他,他都懷著崇敬接受;不玷污內(nèi)心的神明,不讓各種妄念攪擾它,而是保持寧靜,規(guī)規(guī)矩矩地侍奉它,不說違背真理的話,不做違背正義的事。即使別人都不相信他的生活簡樸、謙虛和滿足,他也絕不動怒,終其一生不偏離這條道路,循著這條路,他將獲得純粹、寧靜。
生活中會有各種紛擾和誘惑,已過不惑之年的我要努力成為這樣的人:樸素、善良、嚴肅、不做作、愛正義、恪盡職守。這是我在閱讀本書后,對自己的要求,也算是一些感悟。
沉思錄讀書心得800字 篇5
書桌上的白紙已經(jīng)被風(fēng)刮得凌亂不堪,有的安靜地躺在地上。
我把窗關(guān)得留下一條縫隙——吃得稍肥的飛蛾無法進入的縫隙;然后,滿意地回到書桌旁,繼續(xù)沉浸在《沉思錄》中感悟人生。
“熱愛你所遭遇的一切,神用命運之線為你織造的一切,因為還有什么比這更適合你的呢?”
是啊,不要去埋怨自己所遭遇的,更不要去無謂地痛苦。相信神明的安排,相信自己能夠承受苦難,相信自己不是弱者,那么,你將會從苦難的歷練中渾然新生,猶如被烈火灼燒過的真金。
聯(lián)想到一些人,或富或貧,或長或幼,都有一顆赤子之心,即傅雷所說的那顆堅強的心。他們用自己無比堅強的意志力,將這種與苦難對抗的精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們是英雄,偉大的英雄!
美國女作家之一海倫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英雄。在讀完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后,我被深深震撼了!那種心潮澎湃的感覺,我至今都難以忘卻;每每想起,心中的分量就又沉重些許。
曾在讀書筆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對于泰戈爾的‘距離論’和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萊特’,我極其贊賞;但海倫那一份不很優(yōu)美,也不很具有哲理的真切,竟讓我前所未有地怔住了。”
對于海倫的平身,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她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但其自強不息,克服重重困難讀完大學(xué)。一生寫了十幾部作品,同時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作家和教育家。
在此,先撇開一些表面的東西,注意整個過程。試想,如果一個人,沒有克服困難的過人毅力,沒有堅強的赤子之心,怎么可能接受神明的安排,又怎么可能從如此的遭遇中站起來呢?
這是一種屬于人類的潛志。它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存活著,時刻等待著爆發(fā)。神明對于人類的安排是各不相同的,但請不要抱怨或是慶幸,因為你現(xiàn)在的狀態(tài)都只是暫時的,每個人都擁有那種潛志,每個人都是有機會的,只要你去爭取,只要你好好把握。
在中國綿延的歷史長河中,也有著許許多多的英雄。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學(xué)臣著《史記》就有著一位偉大的作者。
司馬遷,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但他并沒有因此放棄自己,也沒有放棄寫書。在他寫完《史記》的同時,實際也為自己寫出了精彩的人格。
在我看來,這本《史記》的歷史意義,已不僅僅停留在文化上了,它的精神,從窄而言,是司馬遷的精神,從廣而言,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這條巨龍,在磨難中存活,歷經(jīng)五千年的風(fēng)雨,蒸蒸日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它的脊梁上,屹立著多少不滅的靈魂,它們將英雄的堅強詮釋,它們將英雄的精神發(fā)揚。
在神明的安排下行走,一路上,不停。
不屈于苦難的壓迫,不屈于遭遇的不公,挺起胸膛走下去。
感悟之余,回過神,微微光暈打在《沉思錄》的其中一頁上,有一只飛蛾,正在用自己臃腫的身體拼命往窗里擠動……
沉思錄讀書心得800字 篇6
奧勒留作為古羅馬的皇帝,在公元162年40歲時繼承王位,卻遇內(nèi)憂外患,沒什么好日子過。他戎馬倥傯一生。作為軍人,他戰(zhàn)功赫赫;作為皇帝,他關(guān)心百姓,普建慈善機構(gòu),甚至出售私人珠寶用于賑災(zāi)。但他真正的歷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學(xué),在于這部《沉思錄》。《沉思錄》成為古羅馬哲學(xué)斯多亞派的最后一部典籍,與古羅馬人注重實踐、崇尚理性的性格相契合。因為《沉思錄》,奧勒留被稱為“偶像們的偶像”。
這是一本用靈魂寫成的書。人可以通過眼睛看世界,但是卻難以看清自己,所以看清自己、與自己對話從來就不是用眼睛能夠做到的,唯有用心靈去審視過去,去反省過往。而反省自己,與自己對話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真誠的心態(tài),超凡的勇氣。在《沉思錄》里,作者似乎是一個異常嚴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鏡子前面,告誡鏡子里頭的自己,書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證。這不是簡單的內(nèi)心獨白和情緒傾訴,這是自己與自己的交談,這是對自己進行告誡,比如他在書中這樣對自己說道:“你錯待了自己,你錯待了自己,我的靈魂,而你將不再有機會來榮耀自身。每個人的生命都是足夠的,但你的生命卻已近尾聲,你的靈魂卻還不去關(guān)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別的靈魂。” 他總是這樣在書中深深地拷問自己。
溫說:“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是的,這是一部黃金之書,它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去幫助人們過更好的生活。
文中的每一句話充滿著人生的大哲理與學(xué)問,有許多我是不明白的,所以總要思考著。我也就帶著思考讀完了這一本書,讀完后,還沉浸在其中,還在思考。我似乎漸漸明白了溫為什么把這本書放在床頭,為什么每天都在讀,讀了100遍。《沉思錄》讓我初步地領(lǐng)悟了人生,讓我思考人生。它其中蘊涵的哲理不是讀一遍就能明白的,需要不斷地讀,不斷地思考,才能真正領(lǐng)悟到真諦。《沉思錄》帶給了我精神上的成長。
沉思錄讀書心得800字 篇7
《沉思錄》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xué)家皇帝馬可·奧勒留所著,是自己與自己的十二卷對話,貫穿整本書的一個觀念就是斯多葛派哲人所追求的生活,一種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把一切對他們發(fā)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惡,認為痛苦和不安僅僅是來自內(nèi)心的意見,而這是可以由心靈加以消除的。
我不知道這本書給溫、克林頓偉大的頭腦多大精神上的啟迪和支持,我從中受益最深的概括起來有三點。首先,生命短暫,變化無常,死亡不可怕的認識。永恒的紀念只是一個虛無,一切都只持續(xù)一天,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別的生活,而只是現(xiàn)在過的生活,死后,身后的名聲也迅速落入忘川。一個人只擁有現(xiàn)在,那么就不可能喪失一件他并不擁有的東西。宇宙是流變,思考這種變化的迅速性,你將看不起一切會衰朽的東西。把每一天都作為最后一天度過,既不對刺激做出猛烈的反應(yīng),也不麻木不仁或者表現(xiàn)虛偽。
其次,對惡的認識。惡其實是司空見慣的東西。當你碰到騙子、背信棄義的人以及一切以某種方式行惡的人時,也使同樣的思想在你心中呈現(xiàn),因為這樣你馬上可以提醒自己,不存在這種人是不可能的,你將變得對每個人都更為和善。沒有必要譴責他人,因為錯誤顯然是你自己的,你相信了一個有這些傾向的人將遵守他的諾言。親自報復(fù)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變成一個像作惡者一樣的人,不要煩惱和生氣地對待那些生你氣的人,用你的善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錯誤,并且繼續(xù)走你的路,完成擺在你面前的工作。
第三是忍受事物的變化,接受宇宙本性。任何事物都是按照宇宙的本性發(fā)生的,當你十分煩惱或悲傷時,想一下人的生命只是一瞬間,我們都很快就要死去。由一種行為引起的憤怒和煩惱帶給我們的痛苦,要比這種行為本身帶給我們的痛苦多得多。如果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而感到痛苦,打擾你的不是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對它的判斷。一個人退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如退人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苦惱,寧靜不過是心靈的井然有序。當你受到困擾時,迅速轉(zhuǎn)入自己的內(nèi)心。
看這本書的確讓我內(nèi)心平靜許多,平靜地看待死亡,同時珍惜現(xiàn)在;平靜地對待惡,并做好自己;平靜地接受變化,并追求真正有價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