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論語心得300字大全(精選7篇)
我的論語心得300字大全 篇1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樣看“中庸”這兩個字的。或許在現(xiàn)代漢語中它含有一些貶義的成分。但《論語》中所說的中庸,或者說我這里所說的中庸,卻不是那個意思。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第六)。其中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采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tài)度”(金山詞霸?高級漢語大詞典)。
個人覺得,還可以推而廣之,將中庸解釋為:不走極端,尋找矛盾雙方之間的平衡點。應該說,這是貫穿整部《論語》的一個重要思想。我們不妨看幾個例子。
我的論語心得300字大全 篇2
今天,爸爸買了一本《論語》。剛開始,我覺得沒意思,就沒在意。下午,閑著沒事,我隨手翻了翻,覺得有點趣,就靜下心來認真地讀了幾篇。我是越來越喜歡這本書了,其中第一篇給我的印象最深,文章這樣寫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同悅)乎?”意思是說“學習以后,能在一定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感到很高興嗎?”這正是我學習上應該做到的。
在學校,老師每天都會給我們講授很多知識。我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時間一長,就會忘記許多。如果經(jīng)常翻開書溫習一遍,就能牢牢地記住。記得有一次聽《超強記憶學習法》電視講座,那位老師這樣教我們:一堂課下來,下課時用三十秒回憶本堂課學習的重點;一天下來,花三分鐘回顧這一天學習的重點;一周下來,花十分鐘回憶本周學習的重點;一個月下來利用一小時回憶本月學習的重點。他所說的正是“學而時習之”的道理,學習的樂趣正是因為記住很多知識而得到快樂,也就“不亦說乎?”了。我愛讀書,更愛讀《論語》這樣的好書。
我的論語心得300字大全 篇3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論的語錄,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輯錄而成?鬃樱,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他創(chuàng)立了儒家教派,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教育家。
《論語》內(nèi)容廣泛,記載了關于哲學、藝術、倫理、文學、政治、教育等幾個方面的言論,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國文化絕對不可不讀的作品。
《論語》是一本“老古董”。年輕人很少由喜歡它的。他們多半認為,都21世紀了,誰還去看古文啊!盡管這樣,還是有人喜歡它的。我就是其中一位?追蜃邮俏业呐枷,我愛屋及烏才喜歡《論語》的,就決定讀讀它。讀后覺得,他的言論很有道理,可以知道我們?yōu)槿颂幨馈N易钚蕾p的是他“以仁為本”的思想,他的胸懷和他的學問一樣大。
我認為,沉迷于漫畫書的朋友們,偶爾看看古書,體會一下前人留下的精華,是大有益處的。
我的論語心得300字大全 篇4
每一則語錄雖然都寥寥數(shù)語,但多次運用反問、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頻繁使用幾個賦有表現(xiàn)力的關鍵語氣詞,使表情達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甚至說話人的神態(tài)都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在人眼前,是什么文章這么精煉,表達又這么生動、形象呢?不知道?我來告訴你,是《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
對于知識,“學”只是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必須把“學”和“習”結合起來,只有用豐富多彩的知識點綴自己的大腦,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朋友從遠方千里迢迢的趕來,我們應該感到無比快樂與榮幸,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增加友誼,這樣難道不開心嗎?我們做人要坦坦蕩蕩,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應該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對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么學習,我知道了該怎么做人,《論語》十則讓我懂了許多許多…
我的論語心得300字大全 篇5
先看最明顯的: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第十一)
子貢問說:“師和商這兩個人哪個更賢?”孔子回答說“師做得過了,商又做得不夠。”子貢說:“那么師更好些?”孔子說:“做得過頭就像做得不夠(一樣不好)”。
的確,人的一生,也就是處理各種矛盾的一生。對于這些矛盾,要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不“過”,也不“不及”,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墩撜Z》里面就列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矛盾。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公治長第五)
遇到事情應該怎么處理呢?這里“決”和“慎”是一對矛盾。而太過“決”就會成武斷,太過“慎”則是優(yōu)柔寡斷,無論走向哪個極端都不可取。聞而行之則太武斷,易犯錯,三思后行則太優(yōu)柔寡斷。所以面對季文子三思后行,孔子說:再思之,可矣。
我的論語心得300字大全 篇6
有句話說得好:”半部論語治天下。”別說半部論語了,就單單幾則論語就告訴了我做人與學習的道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這里面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呢!話說某一天,子路來孔子家學習,穿著非常華麗的衣服,慢慢的走了進來,孔子讓他換一件衣服,子路聽到后連忙回家,換了一件非常樸素的衣服回來了。卻還是原來的樣子?鬃泳蛯λf:“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是智也。”
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班里數(shù)學測試,成績出來后,我有一道題不懂,就去問老師。老師講過后,問我明白沒有,雖然我沒有弄懂,可是我不敢說,怕老師說我笨,結果下一次考試又沒有答對,去掉了8分。
《論語》使我們懂得了很多: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你只要悟出其中的道理,人生就會無往而不勝!
我的論語心得300字大全 篇7
論語讀后感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對各行各業(yè)的人們都有所啟發(fā)。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后,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jīng)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