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的讀書心得(精選3篇)
半生緣的讀書心得 篇1
一、書目
《半生緣》
張愛玲
北京文藝出版社
20xx年12月第一次出版 20xx年12月第一次印刷
二、書香初賞
書籍簡介: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原名《十八春》,一一年結(jié)稿,后來張愛玲旅美期間,進行改寫,刪掉了略帶政治色彩的結(jié)尾,易名為《半生緣》。 寫了三十年代上海的一個悲慘的愛情故事。女主人公顧曼楨家境貧寒,自幼喪父,老小七人全靠姐姐曼璐做舞女養(yǎng)活。曼楨畢業(yè)后在一家公司工作,與來自南京的許世鈞相愛,世鈞深深同情曼楨的處境,決定與之結(jié)婚。曼璐終于也嫁人了,姐夫祝鴻才是個暴發(fā)戶,當?shù)弥床荒苌闳丈鷧挆壷模雌髨D勸曼楨當其夫的姨太太,遭曼楨拒絕,鴻才強暴了曼楨,曼楨無臉見戀人沈世鈞,拒絕沈世鈞的求婚。曼楨被囚禁在姐姐家,雖以絕食抗爭,但毫無辦法。她將戒指給女仆,讓她幫自己給世鈞發(fā)一封信,使女把戒指交給了曼璐。世鈞來找曼楨,曼璐卻將戒指給他,并說是曼楨讓轉(zhuǎn)交的。曼楨在醫(yī)院生下孩子, 由同房病友的丈夫的幫助,她將孩子留給姐姐自己離開了姐姐家。找了個在小學校當教員的工作,自己獨立生活。
世鈞與翠芝結(jié)婚,翠芝把曼楨的信燒了。他一封也沒看到. 曼璐不久于人世,為了孩子曼楨決定跟祝鴻才結(jié)婚,原以為自己會和姐姐不同,沒想到走了半生卻在步姐姐的后塵.十四年過去了, 十四年過去了,世鈞與曼楨不期而遇,兩人在小飯館里吃飯,就像第一次他們在小飯館相見時一樣。兩人深感到惆悵、悲傷和無奈,曼楨輕聲說:“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三、書香馨韻
1、 無意讓翠芝看到的那封曼楨寫給世鈞的信件:
“你次走得這樣匆忙,冬天的衣服一定沒帶去吧?我想你對這些事情向來馬馬虎虎,冷了也不會想到加衣裳的。我也不知怎么老是惦記著這些──”
“隨便看見什么,或是聽見人家說一句什么話,完全不相干的,我腦子里會馬上轉(zhuǎn)幾個
彎,立刻就想到你。” “叔惠家里去了一趟,我也知道他不會在家的,我就是想去看看他的父親母親,因為你一直跟他們住在一起的── ”
“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著你的,不管是什么時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
2、 多年后他們相見的場面:
“前幾天想來想去還是不去找她,現(xiàn)在不也還是一樣的情形?所謂"鐵打的事實",就像"鐵案如山"。他眼睛里一陣刺痛,是有眼淚,喉嚨也堵住了。他不由自主地盯著她看。她的嘴唇在顫抖。
曼楨道:"世鈞。"她的聲音也在顫抖。世鈞沒作聲,等著她說下去,自己根本哽住了沒法開口。曼楨半晌方道:"世鈞,我們回不去了。"他知道這是真話,聽見了也還是一樣震動。她的頭已經(jīng)在他肩膀上。他抱著她。”
四書香沁心
《半生緣》把張愛玲那種精妙絕倫,回味無窮的語言表露無疑,就象一窗精巧細致的窗欞格紋,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里便透著美。洗盡鉛華、略帶感傷的筆調(diào),正好用來緩緩敘述這一段漫長的不了情。張愛玲的小說總是從各個角度述說著別人無法看到的真實,她站在文字的背后用看似平淡的心和清冷的眼光在看透這一切,這些簡單的文字構(gòu)成了最宏大的場景,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過去和現(xiàn)在,恍然一回頭,感覺自己好像也走過了一遭似的,從心底滲出一絲悲哀.有時我們把自己感情和生活規(guī)劃得過于理想,沉醉在這樣理想的童話,不知道已不知不覺地受傷了。緣分也是這樣,只有半份的,前半生用來回憶,后半生用來感嘆。
曼楨和世鈞就是這樣的,他們深深相愛了,卻又在現(xiàn)實中無奈的分開了,十八年后的再次重逢,早已物是人非,即使再相愛又能如何,又或許真的是相見不如懷念,因為看著歲月在對方身上刻下的印痕,思念的容顏早已蒼老,看著一年又一年季節(jié)無情的走過,卻再也無法回到十八年前的那一天,看著因為曾經(jīng)的年少輕狂要面對的現(xiàn)狀,內(nèi)心的痛苦與后悔是最折磨人的,就連僅存的那一點希望和夢想也無情的被毀滅,我們不過是一顆無能為力的法碼,所有心碎和遺憾都不過如此,終究是敵不過現(xiàn)實的慘烈與人性的黑暗,宿命面前這一切都是那么的蒼白而又無力,只能讓心麻木,強顏歡笑,把眼淚和心碎留給別人看不到的自己,用所有愛的回憶去祭奠這一場愛的盛宴!
曼楨她是那么的堅強,貧困的家庭,失意的愛情,姐姐的陷害,母親的不解,姐夫的殘害,命運的安排,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無情打擊著她,我們同情她的遭遇,同時感嘆她可畏的精神。
小說中的每一個人都沒有得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包括翠芝,包括豫瑾,也包括淑惠,所有人離自己的幸福都差了那么一點,可能這個距離只是很短,可是卻成了一生的無法改變的命運。
事情的結(jié)局越出了人們的可以想象的范圍,而張愛玲的目的也就在于此,用最冷靜的文字告訴人們,這才是現(xiàn)實和生活的本質(zhì)。
五書香蔓延
《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琉璃瓦》
六心系書香
一直以來很喜歡看書,讀好書,讀作者,是個享受的過程,滿腦子充滿的是他們的文字和思想,而真正分享這種感受也只是在交談間。這次的書香校園,得以讓我的思想也成了文字,讓自己也成了理想中的“作家”。和共同讀書的朋友們分享心得,交流感受,很受益。文字在 張愛玲的筆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喜歡張愛玲的人對她的書真是喜歡,閱讀的本身就能給讀書的人莫大的快感,閱讀的快樂只有在她那才可以得到。
我想只有參與到這個活動才真正體會到活動的意義也確實從這里學習到很多不曾得到的經(jīng)驗,懂得怎么學以致用。
半生緣的讀書心得 篇2
靜謐的夜晚,關(guān)上門,推開窗,打開音樂,翻開書,心情瞬間平靜下來,只隨著愛玲的思緒流連在一段段悲戚的愛情故事之中。
半生的緣分,一生的思念和遺憾!這是我看過最悲的一部小說,還記得每晚合上書后久久不能入眠,同情曼楨的凄慘命運,埋怨世鈞的懦弱和對曼楨的不信任,更痛恨曼璐的荒唐可笑和祝鴻才的良心泯滅。
顧曼楨,對于她,我既喜歡又敬佩,有同情也有氣憤。一個出生清貧的女子,堅忍、倔強,在姐姐出嫁后毅然扛起家庭的重擔,為了親情犧牲自己的感情。在被姐姐和母親私心合謀下,遭到姐夫的強暴,囚禁。而堅強的她又一次挺了過來,在病友的幫助下逃離醫(yī)院,開始了居無定所的生活。這是一個有氣節(jié)有思想的女子,可偏偏還是在命運面前犯了糊涂。關(guān)鍵的時候,她的善良懦弱又一次將自己拖進命運的漩渦。她恨祝鴻才,曾咬牙切齒的說不會嫁給他,可最后仍然忍氣吞聲的嫁了。即使她想這一切是為了孩子,可終歸是不值的、錯誤的決定。可喜的是最后的最后,她再一次走了出來,開始自己新的生活。也許這就是她最好的結(jié)局了吧。顧曼楨和沈世鈞的愛情錯別只能怪老天對他們的捉弄和這個時代的遺憾,當然還有我對世鈞的懦弱所不滿。他沒有一點男人的氣魄,不敢像父母坦誠和曼楨的關(guān)系,懷疑曼楨對自己的感情,是他的多疑和不信任毀掉了自己和曼楨的幸福。甚至,他一再低頭和翠之結(jié)婚,維系著他們不幸的婚姻。20xx年后,再次遇到曼楨,那一句再也回不去了讓無數(shù)人心痛。兩人默然,讓這深沉的愛情在時間里沉淀,任由緣滅.....這是一個失敗者,可又能把所有的過錯全推到他身上么?終究都是這個時代的受害者。
顧曼璐,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女子。從單純少女到妖媚的舞女,再到無恥毒婦,最后可悲的死去。她的一生就是這個時代的寫照。她為了一家老小的生計拋棄和慕瑾的愛情,鉆進燈紅酒綠的舞廳,陷入了渾濁的人生,變的市儈和狠毒。她是可恨的,又是那樣的可悲。一個柔弱單純的女子,要不是生活命運的捉弄又何至于此?當初的有情人又怎能一個墮落、離世,一個選擇離開故土。。。
正如張愛玲說:"于千萬人之中,于時間無涯的的荒野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惟有這一句:"哦是你嗎?而曼楨和世均,叔惠和翠芝,曼璐和豫謹?shù)鹊冉K究在那個束縛思想的年代是晚了一步或早了一步于千萬人海中錯過。
人生如霧亦如夢,緣生緣滅還自在。浮生若夢,只嘆情深緣淺!
半生緣的讀書心得 篇3
第一次讀張愛玲的書。讀起來確實有種引人入勝的感覺,今天半天之內(nèi)就讀了全書的一半。這文字有種說不出的魅力,足夠誘人。不過,讀到結(jié)局,弱弱地有些失望——感覺張愛玲這樣的女子,她怎么可能寫出喜劇呢?雖然這在很多人看來已經(jīng)是個悖論了——很多人都不會認為這是喜劇——張愛玲啊。。
《半生緣》把張愛玲那種精妙絕倫,回味無窮的語言表露無疑,就像一窗精巧細致的窗欞格紋,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里便透著美,但到底美在哪里卻又一時道不明。洗盡鉛華、略帶傷感的筆調(diào),正好用來緩緩敘述這一段漫長的不了情。曼幀與世鈞注定的情深緣淺,世鈞與翠芝兩個不相愛的人結(jié)了婚。叔惠去了后方,翠芝對叔惠的情深幾許,卻是“漢之廣矣,誰可泳之?”曼幀懷著自殺般的心情嫁了祝鴻才……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些曾經(jīng)刻骨銘心的愛,慢慢淡去;那些曾經(jīng)撕心裂肺的痛,已然遠去;而那些曾經(jīng)摧肝裂膽的恨,也變得輕如飛絮……
不禁感嘆,時間,真可怕!沒有誰離不了誰,曾經(jīng)的海誓山盟最后不也歸于平淡了嗎?一切都是浮云,一切都是浮云!
只是,愛情的死亡在于什么?在于誤會!!世鈞和曼幀,多么純粹、多么真摯的愛,卻因種種誤會被生生地扼殺,徒留終身遺憾!是怪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嗎?不是!怪他們自己不敢堅信,堅信愛的偉大力量!
如果那時就有《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本書就好了,他們這種文化人應(yīng)該看看這本書,就不會輕易的產(chǎn)生那么多誤會,讓反對他們的愛的人有機可乘,留下那無可挽回的遺憾。所以,吸取經(jīng)驗教訓,必然要送冉冉一本!
其實他等同于已經(jīng)說了。她也已經(jīng)聽見了。她臉上完全是靜止的,但是他看得出來她是非常快樂。這世界上忽然照耀著一種光,一切都可以看得特別清晰,確切。他有生以來從來沒有像這樣覺得心地清楚,好像考試的時候,坐下來一看題目,答案全市他知道的,心里是那樣的興奮,而又感到一種異樣的平靜。
曼幀想到:“這次和世鈞沖突起來,起因雖然是為了姐姐,其實還是因為他的態(tài)度不大好,近來總覺得兩個人思想上有些距離。所以姐姐就是死了,問題也還是不能解決的。”她反復地告訴自己,姐姐死了也沒用,自己就又對反對自己有一點疑惑,是不是還是有一點盼望她死呢?曼幀立刻覺得她這種意念是犯罪的,她慚愧極了。
春天,虹橋路祝家那一課紫荊花也開花了,紫郁郁的開了一樹的小紅花。有一只鳥立在曼幀的窗臺上跳跳縱縱,房間里面寂靜得異樣,它以為房間里沒有人,竟飛進來了,撲啦撲啦亂飛亂撞,曼幀似乎對它也不怎樣注意。她坐在一張椅子上。她的病已經(jīng)好了,但是她發(fā)現(xiàn)她有孕了。她現(xiàn)在總是這樣呆呆的,人整個有點麻木。坐在那里,太陽曬在腳背上,很是溫暖,像是一只黃貓咕嚕咕嚕伏在她腳上。她因為和這世界完全隔離了,所以連這陽光照在身上都覺得有了一種異樣的親切的意味。
今天這雨是突然之間下起來的,慕瑾出去的時候未見得帶著雨衣,一定是他太太把雨衣帶到飯館子里去的。他們當然是感情非常好,這在慕瑾說話的口吻中也可以聽得出來。
那么世鈞呢,他的婚后生活是不是也一樣的美滿?許久沒有想起他來了。她自己以為她的痛苦久已鈍化了。但是那痛苦似乎是她身體里面唯一的有生命力的東西,永遠是新鮮強烈的,一發(fā)作起來就不給她片刻的休息。
她掛上電話,就撥了世鈞的號碼。若在前幾年,這簡直是不能想象的事,但是她現(xiàn)在的心情很明朗,和從前大不相同了,自從離婚以后,就仿佛心理上漸漸地健康起來。她現(xiàn)在想起世鈞,也覺得時間已經(jīng)沖淡了一切,至多不過有些惆悵就是了。但是一面撥著電話號碼,心里可就突突地跳了起來。其實很可不必這樣,即使是世鈞自己來聽,也無所謂。——
曼幀站在房門口,也呆住了,她大概也沒想到會在這里碰見世鈞。滿地的斜陽,那陽光從竹簾子里面曬進來,風吹著簾子,地板上一條條金黃色老虎紋似的日影便晃晃悠悠的,晃的人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