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心得感悟400字(通用3篇)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心得感悟400字 篇1
理想,是一個人一生的向往和追求。 一個沒有理想的人,就像大海中一條無馱的小船,隨波逐流;一個人有理想,然而目標不明確,就會導致失敗,甚至禍國殃民;一個人有理想,然而目標明確,就會對國家,民族,人類作出很大的貢獻。
這些道理我是通過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后,才有了一些理解和認識的。 這個寒假,我用了十幾天的時間把這本書讀了一遍。書中主人翁保爾柯查金那高尚的品德,鋼鐵般的意志深深的感動了我,特別是他有一個偉大的理想,這使他由一個貧窮的孩子成為一個共產主義戰士,這使我深深受益。 保爾的理想是什么呢?那就是:“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光陰而悔恨,也不會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
臨終之際,他能說,我的整個生命和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奮斗” 在這種理想的支配下,保爾拼命的戰斗,忘我的工作,堅強的一直比鋼鐵還堅硬。在白色的恐怖下,他給地下工作者打探消息,送情報,在虎口下拯救革命者。為此,他受過刑,作過牢。在革命戰爭年代,他跨戰馬,揮戰刀,同白匪進行了激烈的斗爭。在艱苦的環境里,他斗嚴寒,戰冰雪,忍饑挨餓,奮力搶修鐵路。在和平建設時期,他在工廠里忘我的工作。特別感人的是他雙目失明后還堅持寫作,終于完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偉大的著作。
這不著作曾經用30多種不同的文字,再版50多次,在全世界發行3000萬多冊,影響幾代人。至今還深深刻在人們心中。 我們學生也有理想,有的想當科學家,教師,畫家,醫生。我認為這是一種職業的選擇。 要問我的理想是什么,像保爾學習,揚起理想的風帆,努力學習,練好本領,為人民造福!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心得感悟400字 篇2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十月革命前后(至20世紀30年代初)這一段歷史時期為背景,描繪了當時的社會變革、階級斗爭和各階層人物的心態。這部小說真實生動地反映了這一段歷史時期的社會面貌。
小說敘述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一生,塑造了一個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布爾什維克形象。小說引起巨大反響,主人公保爾也成為蘇聯及中國青年學習的榜樣,激勵人們自強不息。
作品描寫了保爾·柯察金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內戰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嚴峻生活。保爾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十二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受盡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發,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萊給保爾講了關于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朱赫萊被匪徒抓去了。保爾與朱赫萊一起逃跑。由于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后,保爾跳進冬妮亞的花園。冬妮亞和保爾產生了愛情。
在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出院后,他參加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冬妮亞和保爾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便分道揚鑣。在筑路工程快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體質越來越壞。
他幾乎完全癱瘓了,接著又雙目失明。他一方面決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面決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同冬尼婭的愛情糾葛,同麗達磊落的友誼,以及對達雅誠摯的感情表現了保爾精神世界的純潔。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心得感悟400字 篇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已經讀了好幾遍,可是我百讀不厭,每次拿起這本書,總是愛不釋手,讀得津津有味。小說中的主人公保爾,是一個性格堅強,愛國的人,在他一生中,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磨難。保爾出生在一個窮苦家庭,從小失學做工,十六歲時加入騎兵隊,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十七歲時,身受重傷,雙目失明,后來他右腿因車禍造成殘疾,嚴重傷寒又威脅著他的生命。在挫折和磨難面前,意志堅強的保爾卻沒有倒下來,他最終拿起了新的武器——紙和筆,創作了聞名世界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毎當讀到這里,保爾那瘦弱的身軀像一棵挺拔的松樹一樣矗立在我的眼前,他堅定有力的聲音在我耳邊縈繞著:“鋼是在烈火和極度冷卻里鍛煉出來的,所以才能堅硬得什么也不怕。我們這一代也是這樣在斗爭中和可怕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學會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這是保爾·柯察金說過的一段話,每當我想起這段話,我就思緒萬千,渾身充滿了力量。
朋友們,我們這些生活在21世紀的少年,生長在‘蜜罐’里,家長稱我們為小公主、小皇帝,每天背著書包按時到校,按時放學回家,就像是在給誰完任務似的。我們不僅是吃得飽,穿得好,然而我們卻經不起一點點打擊和挫折;我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了嗎?我們努力過嗎?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人來說只有一次。人得一生應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時,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段經久不衰的名言永遠是我前進的方向。
真金不怕火煉,百煉才能成鋼,保爾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