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信息讀書心得(精選3篇)
計算機信息讀書心得 篇1
就讀電大的計算機專業已經近一年了,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到了不少的計算機專業知識,自己在專業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學習方向和目標。
一、確立學習目標
首先應該明確 學習目的 也就是指在選擇學習課程時應該少一些盲從性。很多初學者選擇學習課程時,往往顯得過于好高騖遠。不管自己是否需要,所有的熱門專業多多益善,全部選上。結果是耗費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收效卻是寥寥。在眾多的課程當中,我選擇了 程序設計 這門相對來說比較冷門的科目作為重點的學習目標。也許很多同學一開始對我們的 VB程序設計 很感興趣,但剛接觸了之后,就會覺得很難,覺得自己學不來。身邊的很多同學總是說 全部都是代碼,全部都是英語,我英語和數學基礎又不好,怎么學呢? ,但是我能告訴大家,即使英語和數學基礎不好,一樣能學好VB。怎么學?兩個字:堅持!對很多初學者來說,學習VB無疑是枯燥乏味的,但如果堅持 往里鉆 ,你會發現很多很多有趣的東西。下邊跟大家分享我的一點點體會心得:
(一)了解學習內容
很多同學在拿到教材之前,從沒聽說過這門課程,對課程的學習,完全是從零開始。這種被動的學習,往往達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預習 是學習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但和其他學科中的 預習 不同的是,計算機學科中的預習不是說要把教材從頭到尾地看上一遍,這里的 預習 是指:在學習之前,應該粗略地了解一下諸如課程內容是用來做什么的,用什么方式來實現等一些基本問題。舉個例子來說,在學習Flash之前,應該至少了解它是用定義幀來實現二維矢量動畫的,是一種視窗界面的應用程序,而非編程語言。有條件的話,再通過上網或其他途徑欣賞一些優秀的Flash動畫作品,先從結果上為其下個定義,效果還會更好。
(二)、正確利用書籍
建議大家準備這樣兩本手冊:一本是薄薄的快速入門手冊,另一本是厚一些的較為完整的技術性手冊。準備入門手冊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習者,可以在一開始用較短的時間對學習課程內容架構一個基本骨架。使學生在繼續下面較為復雜的學習之前,可以在一定的高度上對課程有一個大體輪廓。如若不然,一開始就急于 深入其中 ,之后便云遮霧罩不知身在何處了。
為自己的學習搭建了基本構架之后,不要急于立刻再為其添磚加瓦。也就是說不要馬上去閱讀那本厚書了。這樣做,不僅難度較大,而且效果也不會很好。暫時從文字中放松一下,換一種方式 從實踐中學習。在計算機上親手去檢驗一下已有的知識。
開始時只是做一些書上的例子。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你就會發現,慢慢地自己也會有了些靈感和創意,但在實現過程中,現有的知識又遠遠不夠。別灰心。發現問題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趕快去查閱那本厚書吧!恭喜你,已經開始高一層次的學習了!
翻開厚厚的技術手冊,你會發現,很多基本知識你已經很熟練了,針對問題馬上開始查閱手冊。你可以只讀能夠解決你的問題的部分,也可以順便看些你感興趣的內容。長此以往,對你而言,新知識越來越少。厚厚的一本書被零敲碎打著讀完了大半,剩下的就該是一些不太常用的邊邊角角,或是比較高級一些的用法和技巧了。平時所說 將書讀薄 的道理,便在于此了。
(三)善于利用網絡
對于網絡,還是希望大家能多利用一下,首先你要學會自己找答案,比如google、百度都是很好的搜索引擎,你只要輸入關鍵字就能找到很多相關資料。
二、有針對性地實踐
一些初學者往往會產生這樣的疑惑: 該上的課,一節不落;該讀的書,我也一頁沒少看。為什么還是總覺得什么都不會?
其實在你認為計算機學習的全部就只是聽聽講課、看看課件的同時,你也犯下了計算機學習之大忌 多學少練 。學習計算機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只看演示記下步驟,卻疏于自己動手練習;或是只照貓畫虎地重復別人的操作,都不能達到學習目的。學習計算機,必須有充足的時間自己動腦創意、動手練習。在反復的練習中才能使自己牢固掌握住所學知識。
在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計算機是一門工具學科,所以在計算機的學習中 學以致用 最重要。如果不能把學會的東西用來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學習是空洞沒有實效的。比如說在學習EXCEL時,有些學員只滿足于把書上的例子練會、練熟。這種學習應付考試還可以,用來解決實際問題就不行了。要想真正學會它,使之成為自己得心應手的工具,還應該主動試著自己編制一些綜合性的實例,例如用其強大的函數和公式功能解決生活中水、電、工資等重復性的表單計算,個人投資理財管理,數據計算、管理、分析等等實際問題。相信你會從中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再比如在學習諸如Photoshop、網頁制作這類視覺藝術創造和運用技巧的課程之后,應該也試著模仿別人的作品,創意出有自己個性、風格和內容的網頁。
計算機學科中的實踐,不只是簡單地模仿別人的練習。在實踐中最難得的是有自己的想法,并盡力去尋求解決辦法。在這種開動了腦筋的實踐中,才會學到真正的東西。
計算機信息讀書心得 篇2
當今社會,到處充滿機遇與挑戰。知識是我們面對這一切的籌碼,而計算機知識則更為重要。如何在本科函授這樣一種形式下,學好計算機課程,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問題。我談一下學習感受,供大家參考。只想以此拋磚引玉,讓大家對學習方法多發表自己的意見,以利于學習。
一、感受與體會
1、基礎很重要
實踐證明,對文字、表格等的處理都是計算機課程的基礎,需要一定的操作桌面的知識和能力,需要一定的工具操作能力,學好這些是學習計算機的入門,所以尤為重要!
2、循序漸進
整個學習過程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先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如計算機的起源、發展、windows、xp的桌面操作、電子表格等,使自己能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地掌握他們的使用技術。
3、學以致用
在學習時始終要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不要把主要精力花費在各個命令孤立地學習上;要把學以致用的原則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以讓自己對命令能有深刻和形象的理解。
4、熟能生巧
word作為文字操作專家,它能使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熟練文字操作的命令。要強迫自己做幾個綜合實例,分別詳細地進行文字編輯,使自己可以從全局的角度掌握整個編輯過程,力爭使自己學習完word之后就可以投身到實際的工作中去。
二、學習建議
1、常見問題要弄懂
對于經常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如果推脫,那么問題就越堆越多,不利于今后的學習。
2、有比較,才有鑒別
容易混淆的命令,要注意使自己弄清它們之間的區別。
3、養成良好習慣
規范操作。我的體會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受益匪淺。!
學無止境,只要大家在學習中善于總結和歸納,一定能找到最佳學習方法。感謝陳老師的悉心教導。通過這次短暫的學習,我的收獲很大。我會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加努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
計算機信息讀書心得 篇3
3月26日到27日,我有幸參加了“大學計算機基礎”精品課程網絡培訓。這次培訓主要由上海同濟大學的龔沛曾教授和楊志強教授為我們講授“大學計算機基礎”精品課程的建設與發展,并做了本課程的示范教學。通過培訓,使我受益匪淺,無論從精品課程的建設以及教學上都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對我今后的工作有著指導作用,現結合我教學部的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1、精品課程的建設
我教學部的“大學計算機基礎”的課程建設已有三年,現已被我校評為“優質課程”。通過本次學習,我發現我校的精品課程建設有待提高。龔沛曾教授總結的關于精品課程建設的幾個要點對于我校今后的精品課程建設有很大啟示。精品課程建設的總原則是:早規劃、日積月累;不是為評精品而做,而是為學生能力培養努力,精品課程就水到渠成。我認為這是一個指導性的原則。首先長期的工作積累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不是為評精品而臨時抱佛腳,平時要注意材料的日積月累:形成完整的課程內容體系和實踐體系、建設或使用優秀的教材、建設豐富的教學資源、使教學方式多樣化,逐步取得教學成果和展示學生效果;同時建設精品課程的目的不是為評精品,而是一切為了學生的學習,從培養學生的能力出發,為培養學生能力而努力。除此之外,建設精品課程需要有一支愛崗敬業的教學團隊,需要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材料總結突出重點,人有我優,人無我有。總之,要建設成為一個精品課程就需要我們教師在長
期的教學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尋找適合本學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課程教學建設方面更應該有自己的特色,形成本學校特有的教學理念,與廣大同仁及學生分享。
2、“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教學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已是各高校計算機入門課程,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基礎和重點,但仍面臨著許多問題:內容多、比較雜、更新快、學時緊;學生程度不一,教與學效果不理想等等。通過此次培訓,我發現我們的課程在許多方面與同濟大學的課程設置是一致的,如:開設的基礎課程“2”均是“大學計算機基礎”及“VB或C”、周課時的安排均為2(理論)+1(實踐)、教學內容的安排原則均是以實踐教學為主線來安排教學內容的順序等等,當然還有更多的需要我們學習的地方,如在夯實基礎之上開設選修“X”課程(“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等面向應用的課程)、在正常的周課時之外還安排有課外上機實踐的1課時等。除此之外,對我感觸比較深的還有以下幾點:
(1)教學方法
我教學部在最近幾年一直進行著教學改革:其中在教學方法上,從最初采用的“問題驅動”到后來使用的“案例教學法”直至今日采用的“項目教學法”,我們一直在尋找適合的教學方法。通過培訓,我看到了同濟大學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數據庫、網絡、多媒體等章節的內容采用案例驅動,明確學習目的;每次實驗后上課前,采用問題驅動,倡導自主探索;Office軟件等章節的內容采用任務驅
動,提高實踐應用能力。由此給我的啟示是,要分析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不同專業的學生特點,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2)教學管理
在培訓中,我們學習到了同濟大學對學生的管理方法:上機固定機位,保證出勤率、隨時檢查實驗效果;實驗課隨時遞交實驗作業,減少復制現象、提高實驗效率;課堂隨機做小練習,點名作用和掌握教學情況;機房隨機、定期檢查實踐情況。這樣的管理,使我看到教師的責任以及學生的努力,我們學習與借鑒這樣的管理,也將會保證我校在大班教學的情況下保證了課堂、上機出勤率和作業遞交率,并潛移默化地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3)考核方式
我教學部對考核方式一直也進行著改革:采用的是過程考核+期末筆試考核+期末上機考核,但各部分的分值一直發生著變化。通過培訓,我們學習到了同濟大學的考核宗旨,加大平時考核力度,每次實驗作業網上遞交;課堂、機房隨機檢查。為防止到期末考試積重難返,而增加期中測試。最終的期末考核實現無紙化考試,杜絕了作弊。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對學生的優秀的創新作品進行網上公布,并加分。采用如此的面向過程的考核,能夠全面、科學評判學生綜合能力;使得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打的扎實,及格率和優秀率大幅提高;并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
通過此次培訓,我的受益不止以上幾點,還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很好地實踐兩位教授教給我們的好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思路,以及新的教學理念,從而逐步完善我的教學;同時要與各位同事齊心協力,共同將我教學部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成為優秀的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