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孤兒》個人閱讀體會和心得2024(精選3篇)
《霧都孤兒》個人閱讀體會和心得2024 篇1
本書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奧立弗的孤兒,他的童年是在救濟院里度過的。他是一個沒爹媽疼的孩子,再想一想我們,有媽媽做飯,有爸爸送去學校,卻還不知足,抱怨這抱怨那。后來奧利弗被送到棺材鋪里“見習”,再后來因不堪老板娘的壓迫,逃向倫敦。途中,他遇上了一個外號叫“機靈鬼”的人,把他騙進了賊窩。他第一次跟小偷上街,被掏兜的第一個人就是他亡父的好友布朗羅。第二次,他在匪徒賽克斯的挾持下入室搶劫,被偷的恰好是他親姨媽露絲梅萊家。去年,初讀本書時,我為奧立弗的身世,經歷難過。而當今天,我又捧起這本書,又被南希這個形象所吸引。南希是一個不幸的姑娘,但她天良未泯。她奉賊首之命,自稱是奧立弗的姐姐,硬把她綁架回賊窩時,內心充滿矛盾。
后來,她冒著生命危險偷偷地給梅萊小姐和布朗羅通風報信,終于把奧立弗救了出來。南希除了是一位賊窩的一員外,她還有個身份,那就是第二號賊首賽克斯的情婦。梅萊小姐和布朗羅勸過南希擺脫過去的生活,走上新生之路。可是南希仍愛著賽克斯,她不忍心撇下他。賽克斯在得知南希的所作所為后,只能持盜匪的道德標準,把南希視為不可饒恕的叛徒,親手將南希殘酷地殺害。去年,我為壞人所憤怒,被善良的人感動,為奧立弗最后擁有幸福生活而高興。
今天,我被南希這個形象打動。因為南希的舉動,南希的善良,才使奧立弗成為了好人。使這個世界上少了一個受苦的孩子,使將來少了一個賊,多了一個善良的人。正如一首歌中唱的“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看完后,我又想起了今年4月14日的青海玉樹地震。有這樣的一個真實的故事:4月14日,玉樹州結石鎮意見孤兒院坍塌,6名孤兒及1名老師被壓在廢墟下,逃過強震的香港義工黃福榮兩次沖進廢墟進行營救,但第二次卻被余震埋在廢墟里,當場殉難。這位普通司機,默默而來。壯烈而去。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霧都孤兒》一本值得你細細品味的好書!
《霧都孤兒》個人閱讀體會和心得2024 篇2
今年暑假我認真閱讀了英國小說家狄更斯的名著——《霧都孤兒》,感觸頗深。
書中講述了19世紀繁榮一時的英國,老百姓生活卻十分貧苦。主人公奧利弗。特威斯特就是其中之一。奧利弗是個孤兒,從小生活在孤兒院里。那里有個規定:只要活到9歲的孩子就可以意外的得到兩片面包(比平時得到的面包多),一碗稀飯和一件新衣服,而很多孩子卻活不過9歲就死了,可憐的奧利弗能活到9歲也算是個奇跡了。在那里滿9歲的孩子就相當于成年了,就可以自己干活,掙錢養活自己。
于是奧利弗被送到一家承辦喪事的棺材店里當學徒,那里的每一個人都瞧不起他,打罵他,侮辱他,奧利弗再也不能忍受,就只身逃往倫敦。可是不想被騙入賊巢,后來被一位好心的老紳士救出(最后才知道他是奧利弗父親年輕時的一個好友),但很不幸,他又一次被抓回賊巢。讀到這兒,我的心被奧利弗的悲慘命運緊緊地揪著,他的饑餓、他的喘息、他的恐懼讓我時時牽掛著,我多希望他能早日擺脫困境,獲得新生。
天生心地善良的奧利弗不愿與這幫盜賊為伍,他想逃生,想向被盜的人家報信,可是他太小、太纖弱了,他的命運被兇惡的壞人掌握著,他努力抗爭,最后在一些好心人的幫助下重新獲救,并找到了那位曾經救過他的老紳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幾經周折,奪回了屬于奧利弗的財產,老紳士還認奧利弗做了自己的兒子。終于,奧利弗可以過幸福的生活了。我真為奧利弗感到高興,可憐的他獲得了父愛,再也不用居無定所了。
書中主人公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面對困難,面對利誘,面對毒打,奧利弗能抵制誘惑,不墮落,不走向犯罪道路,堅定做人的標準,最后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重獲新生。我從小說的開始到結束一直為小奧利弗的命運擔心著,緊張著,慶幸著,歡呼著,他的生長歷程時刻牽動著我的心,震撼著我的心。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新中國,社會安定,父母又為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我要珍惜現在美好時光,向奧利弗學習,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將來報答父母,報效祖國,做一個社會有用的人才!
《霧都孤兒》個人閱讀體會和心得2024 篇3
霧都孤兒這本世界名著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書中主人翁是一位孤兒,他的名字叫奧利弗特威斯特。他出生于濟貧院,出生不久媽媽就死了。他被當作一件物品送來送去,受盡折磨。他最后遇到了一位善良的老先生;布郎羅先生,這位先生好心收留了他,他過上了好的生活。可好景不長,奧利弗不幸在次身陷賊窟,賽克斯脅迫他參加一次遠征行竊,最后失敗了,掙扎在死亡線上,還是梅里夫人救了奧利弗并且好心收留了他。經過一段時間,奧利弗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讀完這本書,我心中久久不能平息。可憐的奧利弗,在已經失去家人的痛苦下還受到這么多折磨。真不知道他瘦弱的軀體下,有著怎樣的意志,能使他堅持不懈,使他在饑餓、寒冷、孤獨、痛苦下頑強的斗爭,向美好生活前進!
我們生活在密罐里,福窩里,卻總是抱怨,總是不滿足。但我們可曾經想過,在世界上,還有多少孩子,正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正在和饑餓、疾病作戰;正面對著失去親人,漂泊流浪的生活。他們充滿著對生命的渴望,對生命的熱愛,可是苦難和他們作對。所以,我們現在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用我們的雙手和大腦,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來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