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荷塘月色有感優質(精選3篇)
閱讀荷塘月色有感優質 篇1
今年暑假,我讀了朱自清的散文集。里面的篇篇散文就好似夜空中的點點繁星,而在這美麗的夜空中,尤以《荷塘月色》這顆最為璀璨奪目。文章開頭,就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點出了全文的基調。聯想到作者所處的白色恐怖籠罩的年代,我的心境也隨之而波動起來。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讀著讀著,我仿佛身臨其境,隨著朱自清來到了那荷塘邊一般,讓我沉醉于其中。隨著月亮的漸漸升高,路上只有我一個人。“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
頓時感到了絲絲涼意,深刻感受到作者在孤寂的氛圍下內心的彷徨與不寧靜。朱自清在訴說了自己的不寧心境后,描寫了一個寧靜的環境——荷塘月色。他著力描寫了荷葉、荷花、荷香。將荷葉比作亭亭舞女的裙子,從而突出了荷葉動態的美。伴隨著徐徐微風,送來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句更是以歌聲比作香氣、以渺茫比喻香氣的輕,這一通感的手法將荷香在文章體現的淋漓盡致。
讀著讀著,我被作者描寫的詩情畫意般的荷塘景色徹底征服了,記得也是同樣一個夜晚,我和爸爸媽媽漫步在暨陽湖的荷花池邊,月光灑在荷塘里照亮了滿池的荷花,月光映襯著荷花,荷花點綴著月光。這月光、荷花和我們組成了完全不同于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這是一種和諧的美。
同樣美麗的荷塘月色,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我,對作者在這樣的惡劣的環境。
閱讀荷塘月色有感優質 篇2
最近,我讀了老舍寫的養花一本書。這本書含義深刻,寫得非常好,令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作者通過自己的養花實踐,體會到了養花趣樂:”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必須勞動,又長知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去年,一位朋友送給我幾條蠶,我把桑葉往養蠶的盒子時扔進去,別的一概不管,任其自生自滅。我想反正蠶自己會”奮斗“,我管它吃喝,說不定還能結出又白又大的蠶螢呢!可是,出乎意料,蠶不但沒有吐絲結螢,反兒都死了。通過這次養蠶,是我知道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堅持不懈的勞動,不勞動將一事無成。
讀了《養花》這本書,我不僅領略了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同時還受到了深深的啟發和教育,真是受益匪淺。
閱讀荷塘月色有感優質 篇3
“你還能指望有什么別的說法呢,夫人?‘心臟動脈瘤突然破裂’,這樣的措辭是再恰當也沒有的了”,用西薩爾的一句話,作者伏尼契結束了《牛虻》,可這戛然而止卻令我沉思良久,感觸頗深。
這部傳世百年的革命經典自始至終都透出革命者的英勇斗爭和不畏犧牲的精神,主人公牛虻在因被騙而受到同黨人的冤枉、知曉自己是善良的蒙泰尼里主教的私生子后,一氣之下從意大利遠走南美洲,過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輾轉回國后,他帶頭反對神學,在一次執行青年黨任務時被捕,在教主蒙泰尼里的同意之下被槍斃,英勇犧牲。
處于和平年代重讀這本浸透著革命英雄主義的作品,我仍禁不住熱血沸騰。
養尊處優的牛虻逃到南美后,落入了真正的地獄,而且一陷就是五年:他給甘蔗種植園里的黑奴搬過東西,他在采銀礦當過工,他給人補過鍋、打掃過豬圈,他在粗俗雜耍班子中受人折磨……
從一個養尊處優的富家少爺,墮落為腿瘸手殘的流浪者,牛虻受盡了非人的折磨。可他沒有放棄過,沒有屈服過。正如他所說的:“我從死亡那里走來,也就不怕死亡了。”疾病發作時,任憑疼痛踐踏他的身體;直面欺騙自己的父親,硬是抑制住自己的感情;明知執行任務的最終結果是死亡,卻勇往直前;在監獄中疼痛發作,還撐著用銼刀磨斷四根結實的鐵欄桿,為求生努力著……
牛虻是一個真正的英雄,被意大利宗教勢力和神權至上的社會壓迫而奮起反抗的不折不扣的英雄。
在奧地利的摧殘下,意大利忍受著屈辱和踐踏,有進步意識的青年成立了意大利青年黨,開始反抗這個黑暗腐朽的社會。牛虻身為黨內的一員,展現出了革命者應有的堅強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帶領黨內同志秘密運輸物資;公開寫文章批判教會,毫不留情;生死攸關他掩護同志,卻置自己于危險之中……
海明威說,一個人可以被摧毀,但是他不能被打敗。
牛虻死了,他的肉體隕滅了,但那個軀殼曾經承載過的靈魂卻永垂不朽,它的光芒照耀世世代代革命者,使其能夠謹記他的使命。
還記得牛虻死前給幼時摯友瓊瑪的最后一封信中的小詩:
不管我活著
還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快樂地飛來飛去
這就是牛虻,直面死亡毫不畏懼的牛虻;他是英雄,光芒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