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筆記2篇
人物點評:諸葛亮;孔明。
孔明在深山中住,后經(jīng)過劉備的三顧茅廬請出了深山。孔明有勇有謀,為現(xiàn)在的歷史添加了許多精彩之處。比如:草船借箭、智取漢中、巧布八陣圖、智取三城等等。其中最令我過目不忘的是孔明三氣周瑜。
孔明一氣周瑜時,是在他們連打打敗曹操的火燒赤壁后。在他們打敗曹操后,周瑜覺得孔明太有謀了,如果不除掉孔明,今后對自己是個很大的危害。雖然周瑜患瘡?fù)矗闹凶杂芍鲝垼麤]有想到這就是孔明設(shè)下的計,最后越想越氣,金瘡迸裂。
孔明二氣周瑜是在周瑜回柴桑時,那時有人給周瑜說讓周瑜用美人計,周瑜就把孫權(quán)的妹妹嫁給劉備,趁劉備還沒有覺醒時奪下南郡和荊州,再把孫權(quán)的妹妹奪回來。可惜這也被孔明看穿了,最后周瑜打了敗仗,還送了劉備一個妻子。周瑜大叫一聲,金瘡迸裂,倒于船上。
孔明三氣周瑜,在之前孔明與玄德商量過后,玄德大喜。后有詩嘆到:周瑜決策取荊州,諸葛先知第一籌。指望長江香餌穩(wěn),不知按理釣魚鉤。最后周瑜再也禁不住氣了,在孔明氣他的第三次,周瑜在馬上大叫一聲,金瘡迸裂,墜于馬下而亡。
其實想一想,如果周瑜不心胸小氣,而是心胸寬大,那不就可以在活幾年么?也突出了孔明的有勇有謀!
書名:《三國演義》
人物篇
人物點評:劉備
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優(yōu)點是多方面的,如愛民愛材、寬厚仁義、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誠。這些都無不為今后建立大業(yè)而奠定了扎實的基礎(chǔ)。
《三國志》評論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盡有高祖之風(fēng),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托孤于諸葛亮,而心神不二,誠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quán)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俠,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爾。”他能將一大批優(yōu)秀的政治、軍事人材收為己用。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諸葛孔明。
劉備有名將關(guān)羽、張飛為左右手。曾三顧茅廬,最終請得諸葛亮。因聽說諸葛亮很有學(xué)識,又有才能,就和關(guān)羽、張飛帶著禮物到諸葛亮家中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效力于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zhuǎn)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guān)羽、張飛冒看大風(fēng)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愿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dá)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zhǔn)備再去請諸葛亮。關(guān)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xué),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zé)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見到劉備有毅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最終建立了蜀漢皇朝。
此外,各式英雄,任務(wù)對劉備的評價也有諸多。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shù)也。”“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劉備,人杰也,今不擊,必為后患,將生憂寡人。”“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諸葛亮:“劉公雄才蓋世,據(jù)有荊土,莫不歸德,天人去就。”“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jì),此乃天也,安能復(fù)為之下乎。”孫權(quán):“非劉豫州莫可以當(dāng)曹操者。”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從各種評價中,字里行間無不體現(xiàn)出劉備的雄才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