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心得體會 > 讀書心得體會 > 中國人史綱讀書心得(通用8篇)

中國人史綱讀書心得

發布時間:2023-08-04

中國人史綱讀書心得(通用8篇)

中國人史綱讀書心得 篇1

  最近讀完了《中國人史綱》,從序言中知道了此叢書是柏楊先生在火爐般的斗室之中,或蹲在墻角,或坐在地下,膝蓋上放著用紙糊成的紙版和著汗珠,一字一字的寫成,感覺就像所有古賢“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司馬遷飽受宮刑之苦,憤而終成《史記》”一樣,大家都是源于“憤”而怒氣沖天,有一種宣泄的欲望,否則就憤怒成疾了。

  為什么中國古代的文人會有這么多的憤怒,還是現代好啊,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說,中國人幸福指數排在世界前20位!并且逐年上升。事實果真這這樣嗎?最近央視記者走基層,國慶期間忙著問:“您幸福嗎?”,就冒出個“我姓曾”這樣的“神回復”,其實我們中國人一直就這樣“被幸福”著呢!但還是我們普通百姓的覺悟高,遇到了苦悶之事,就只是發發口頭的牢騷、喝幾口悶酒也就把這憤怒化解的煙消云散了。我們央視記者推出這樣的新聞專題報道是何用意,是關心百姓生活的幸福度呢,還是在邀功表功?從央視一貫的作風——報喜不報憂,盡力粉飾太平——來看,央視的用意很顯然。其實我們中國人自己說:“我們現在很幸福,每天忙忙碌碌,趕著還房貸,趕著擔心明天的工作,趕著操心小孩的學費,再擔心老板是否把自己炒了,我們真幸福得像豬牛!”而第三世界的窮國家印度人偏要說,我們中國人不幸福!印度人可以安心去流浪,也不愁餓死病死,而每個中國人都似乎覺得看不起病,不敢病,心天天放不下,不知明天自己會怎樣。說我們中國被要養活比印度多數倍的官員隊伍、要喂飽中國官員龐大的將軍肚、要裝滿外逃官員的行李箱、要養活無數的大蓋帽,中國的那點GDP余錢肯定不多,用于人民福利的錢不會比印度多。

  其實,中國人的不幸福不是現在才有的,實際上在柏楊先生眼中,一部煌煌大觀的中國歷史,其實更是一部陰謀、政變、殺戮、詭計、猜忌的可怖歷史。在書中,柏楊先生能讓中國歷代帝王像小丑一樣跳來跳去,滑稽、荒誕;里面,沒一個是好東西,鬧來鬧去,折騰來折騰去。我們可以和柏楊先生一起冷眼看歷史,嘴巴,大大地笑,說著真是高興暢快。可能正是因為柏楊先生經歷過抗戰、解放戰爭的苦難(其間,柏楊娶了4個老婆,到了中國臺灣又娶了第5個),也許正如武學中所說的,受重傷時無意間會打通任督二脈,憤怒令血氣沖天,沖破了原有思維的局限,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生活、感觸到了社會,有感而發,由憤而作吧!因為之前對于系統的中國歷史之知識只從教科書中得來,所以難免加上正統的烙印,現在再看這個,感覺即使矯枉過正,暴虐倍慘,亦強于正統之教科書。

  為了中國的未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認清歷史的本質,祈愿未來的中國是真相和真話盛行、充滿民主、人民幸福的國度。祈愿中國的未來不再僅僅有集權,而要有“百家爭鳴”、“異端學說”!

中國人史綱讀書心得 篇2

  談起中國人為什么會有祖先崇拜,我要先講一個故事。假使我穿越到明代的某個田間地頭,偶遇一位正在勞作的年輕人,我想我們的對話一定是這樣的。

  "哥們,你們明代的生活怎么樣?"

  "我雖是一介草民,可也有房有田,有老婆有孩子。日子還算可以。"

  "那你的房子哪里來的?"

  "我爹傳給我的唄。"

  "田呢?"

  "我爹傳給我的唄。"

  "那種田的方法呢。"

  "我爹教給我的唄。"

  這雖是我杜撰的故事,卻在中國的歷朝歷代,大江南北普遍發生著。中國長期處于小農經濟社會,人們局限在相對狹小固定的地域,以家庭為單位共同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促使家庭成員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不僅具有天然的血親聯系,更成為生存的相互依靠對象。

  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是以父子關系為主軸的單系親族組織,上連于所有死去的祖先而下及于尚未出生的子孫,若失去祖先這一環,這個結構原則就被切斷而無法存在。所以中國人藉祭祖與孝德來維系此一制度,誠如當代大儒馮友蘭在其中國思想史一書中論到孝的理論時提到『傳統中國社會是建立在家族制度上的,而孝則是使家族扣緊在一起的德行』。在這樣一個允滿家族意識的社會中,人生價值的表現不在忠便在孝,我們可以說:猶太人是要神跡,希利尼人是求智能,而中國人是要倫理,稱中國文化為孝的文化亦不為過。再加上民間死后世界觀的影響,祖先崇拜與倫理孝道有了更深的連系,甚至視祭祖為盡孝的表現,因不祭祖,祖先在陰間就無法享受長生福祿,而淪為餓鬼孤魂,實為大不孝,祖先也會因此降災于家族。怪不得韋政通教授說:上古的祖先崇拜演變出儒家的孝道,而儒家的孝道又維系了這古老的宗教。所以中國人必循例重俗,祭祖祀宗,藉此抒發緬懷先人,表達孝思的心境,進而祈求祖先佑護賜福。

  在中國儒家的觀念中,"忠"、"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即使對已經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們依然活著時一樣的尊敬,在節日中要供奉、祭祀,在中國,對祖先的崇拜是日常要遵守的行為準則,康熙皇帝和教皇特使之間的爭執,就集中在是否允許祖先崇拜上,康熙當時的名言就是"世上沒有不忠不孝的神仙!"

  中國人對祖先的崇拜表現在定時掃墓、祭拜、建立祠堂,在逝者下葬時,隨同準備許多日常生活應用物品紙樣,一同燒毀,如同送先人到另一個世界生活一樣;并定時燒紙(送錢),甚至在不同季節送不同衣物的紙樣燒毀;官宦或富貴之家要為建立祠堂,供奉祖先排位。

  中國人的歷史崇拜可以看做是祖先崇拜的2.0升級版,如果說祖先崇拜的對象是父親、祖父、祖父的父親、祖父的祖父,那么歷史崇拜則是崇拜中國歷史上的先賢、圣君、名將。唐太宗李世民"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的名言流傳千古,除了彰顯了他出色的政治智慧,更說明了中國歷代統治者對借鑒歷史的推崇。"以史為鑒,可知興替"。這里"替"是關鍵,為什么不是"興衰"?就是一個皇朝由盛而衰,最后被下一個朝代給"替換",這才是最重要的。所謂一個朝代實際上是一家一姓的朝代,然后被另一家奪走代替。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是為了本家的基業能千秋萬代,不被別家奪走。所以歷朝歷代、各位皇帝大臣最想的便是從歷史中找尋治國的方法,避免被替換朝代的弊端,維持自己的通知。這是這種自上而下對歷史的推崇,是中國人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始終保持著對歷史人物甚至是寫歷史的人物的崇拜。中國人崇拜著孔老孟莊的文化啟蒙者光輝,崇拜著秦皇漢武引八方來朝的無上威儀,崇拜著霸王武圣橫掃六合的武運昌隆,崇拜著包公海瑞鐵面之下的公正愛民,心中已有如此之多的"真"神,還哪有經歷去崇拜故事中的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們呢?

  史海浩瀚,吾之所知不至史之萬一。只有學好歷史,把歷史當老師,用歷史做工具,才能在歷史中找尋到解決現實問題的工具。感謝著柏老的《中國人史綱》,感動于局團委的每月一書活動。

中國人史綱讀書心得 篇3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中國人必讀的書的話,那就應該是這套《中國人史綱》——題記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而又線索明晰的史書,從我國的神話時代說起,直至20世紀結束,柏楊歷經了十年監獄的艱辛,作者以自己深刻的人生經歷來寫作此書,于是此書有:“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贊譽。自有深刻和獨到之處。

  《中國人史綱》之所以定格為“中國人”就在于作者的立場是人民的,他是從人民的立場來梳理華夏幾千年的歷史的,在中國的三個“黃金時代”,人民得以安居樂業,于是作者對此稱贊不已,而對歷史上的動亂年代和大黑暗時代,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作者則對人民處境深表同情,這個時候,作者的文字,是對中國那些腐敗的統治階級的控訴……總之,作者以人民的觀點來深刻的闡述了歷史,以人民的處境來判斷每一個歷史年代和事件,作者的歷史觀點是一種人性史觀點。他是以一個民主派別的史學家的形象在敘述歷史的。他用人民的眼光來考察每一個朝代的歷史形態,作者對醬缸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這使得我們對歷史文化傳統中的糟粕有一個最基本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醬缸文化,我們要排除那些歷史上的糟粕。

  作者的眼光不僅是深邃的,同時也是開闊的,作者在每一個“世紀單元”的最后,都寫了“東西方世界”,這使讀者在深入國史知識的同時,可以將之與世界的同步狀態進行一個對比,于是,我們為起初中國先進于世界而歡呼,對后期中國落后于世界而悲憤。

  生動和明晰是我給本書下的兩個關鍵詞,也是本書的的定義。在生動這個方面,作者的文學功底之深厚,敘述歷史的時候文筆樸實自然,而又字字傳神,恣意汪洋,對歷史上的人和事都娓娓道來。明晰指的是我們終于找到了一本歷史線索清晰明了的書,作者寫作歷史是粗線條,卻又詳略得當,作者以現代的世紀為單元,更加便于讀者把握歷史的時間順序,也不會再被朝代的頻繁更迭而困擾。事件的先后也是一一闡明,十分清晰。另一方面,作者以現代的名詞代替了歷史上不斷變換的官銜,如用國防部長來寫一個職位,在之后又注明當時的官職,這種變換使得我們對歷史上的人和事的把握更加真實,最后作者還親自繪制了眾多的地圖,地名亦多以現代地名標注,有利于對歷史的把握,同時也學到不少的地理知識。

  作者在講述歷史的同時,也是在創新的,如作者劃分的三個黃金時代(即春秋末期——漢、唐、清)是首次見到的,又如醬缸文化的生動比喻,也是十分充分到位的,又如作者所引入的“瓶頸危機”觀念,也是十分深刻的,即開國四、五十年后國家就處在一個瓶頸上,國家能夠安全度過則國家將穩定持續的發展,而倘國家沒有度過則,又進入動亂之中,這些對中國當代史都有一個觀照的作用,也引發一些思考。

  柏楊先生已經逝世了(于20xx年4月29日逝世),但柏楊的思想永存。

中國人史綱讀書心得 篇4

  柏楊的《中國人史綱》,我是一口氣讀完的,當我翻過最后一頁的時候,深以為這是一本很好的中國歷史讀本。它不同于以前讀過任何通史性質的書籍。柏楊真正做到了從嶄新的角度看歷史,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作者真正的以一個中國人而驕傲,真正的想中國強大,真正的去分析中國落后的根源。

  柏楊以《丑陋的中國人》一書,在中國大陸,包括香港中國臺灣澳門,為人們所熟知。在那個民族自豪感無上光榮的年代里,出現這種不同聲音,顯得那么的不和諧,同時也顯得那么的警醒。我上初中的時候,曾經草草看了一遍《丑陋的中國人》,沒有什么印象,但里面所提到的民主,人權等等話題,卻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了。

  直到去年在上海,從當當網上購得《丑陋的中國人》一書(從中也可以看出我國在媒體管制方面的放開,這種書籍以前是不可能被出版的),方始認認真真的閱讀了一遍。大概中國臺灣的學人都很崇拜胡適的緣故,我感覺書中到處可以看到胡適的影子,尤其針對中國傳統文化,柏楊的論調像極了胡適,都對傳統文化,包括語言文字,統統持反對的態度。

  我在想,柏楊不過是一個繼承五四運動思想的文人。

  《中國人史綱》讓我轉變了看法,讓我看到了一個不讀死書的柏楊。他的觀點鮮明,明確,一針見血。對于五千年中國帝王的豐功偉績,統統不放在眼里,帝王們的好壞,完全取決于他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民主,人權等命題,于字里行間慢慢滲出來,成為本書的靈魂。

  在書中,作者做了一項前人從沒有做過的工作,就是在每一個章節后面,加上了當時年代的東西方對比,通過對比,讓讀者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變遷,從一個超級帝國如何轉變成為一個東亞病夫,真的能夠喚醒我們中國人去反思。書中有寫到明帝國的黑暗和肆無忌彈的殺人的時候,要求讀者注意,同時代的英國,已經產生國會,《人權法案》已經生效,君主再也沒有權利隨意殺人,真正意義上的西方民主河人權觀念出現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這個龐然大物,開始逐漸落后于西方,直到清帝國入主中原,為了鞏固它的統治,慘無人道的屠殺人民并且建立集權中央使之合法化,中國徹底滑向了深淵。鴉片戰爭所帶來的屈辱,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注定了。

  同時書中特別提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同時儒家文化系統的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前,更加落后于中國,是什么原因讓他通過短短八年的時間,就超越了中國。我覺得這樣的問題,真的更加發人深省。

  歷史在柏楊的筆下,再次變得生動,再也不是帝王將相的家族史,真正的是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發展史,愿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夠讀一讀這樣的文字。

中國人史綱讀書心得 篇5

  讀完柏楊老先生的《中國人史綱》,才發現這是一部有溫度的歷史,一部有人情味的歷史,與以往記錄時間與故事的史書不同,此書中更多的是對人,或者說對中國人創造歷史的思考。隨著柏老先生的史筆,我嘗試著從王朝更新罔替的波瀾壯闊中找尋規律,從帝王將相的興衰沉浮中讀懂落寞。

  當我放下此書,想寫上幾行文字記錄心情的時候,才發現歷史,或者說中國歷史這個話題是在太大,也只能從多維的歷史中攫取一個維度,那么就談一談我對中國人信仰的理解。

  先說結論,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神而不信神的民族。

  相比于被整合后系統化的希伯來神話,北歐神話和古希臘神話,中國神話磅礴而嘈雜,我們可以從《詩經》《楚辭》《山海經》《左傳》《國語》《莊子》《墨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歷史典籍中看到主體相似,細節卻可能大相徑庭的神話故事。如果類比古希臘神話有神話時代和英雄時代,其實中國上古神話也可以以帝堯為分界線,之前可以稱之為神話時代,主線故事是創世,造人,三皇五帝的三次神戰、妖神鬼怪及其紛爭;帝堯之后的英雄時代,主線故事是羿和禹等人的英雄事跡及部落紛爭。

  正如其他文明一樣,宗教對中國神話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創造性的將神話故事進行了整合統一,提出了掌管天界的天庭、玉帝、王母娘娘體系,這與在奧利匹斯山上俯瞰人間的神王宙斯又有了幾分神似。而作為舶來品的佛教,通過與中國文化的融合,也創造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學神華。

  然而以上諸神之于中國人,各像是故事而非信仰,中國人的信神拜神,更多的是出于絕望邊緣上的痛苦掙扎,而非如西方或阿拉伯世界信仰的虔誠與純凈。"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或許才是中國人最普遍的神話觀。

  中華文明的神學不興,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國長期處于統一的封建王朝,皇權壓抑神權的原因;也有農耕民族生產力相對較高,人民生活較為富足,宗教難以發展的因素,但我更感興趣的,是從中華文化傳承的角度進行分析。

中國人史綱讀書心得 篇6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中國人史綱》一書,不由得為我國近代英烈的浩然正氣和愛國情懷所感動。浩然正氣來自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忠誠。有了為國為民的責任感,就會產生舍身取義的壯舉。

  在這本書中,列舉了很多愛國人士,如:錢學森為了祖國的科技發展,毅然放棄了美國的優越生活條件和工作待遇,沖破阻力回到當時還相對落后的中國。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的事。從而體現了他一心報效祖國的強烈愛國情懷。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中國許多的歷史資料。讓我們對歷史的知識更加廣了。對歷史這門科目的學習可以事半功倍。

中國人史綱讀書心得 篇7

  柏楊先生是我心儀已久的,柏楊雜文基本上我都讀過。后來他進行《資政通鑒》翻譯,以及整理跟中國歷史有關的幾部著作,我也讀過。柏楊著作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白話文寫得真是好。中國文字在他手里像一塊泥巴,想摶成什么樣子就摶成什么樣子,運用自如。

  柏楊的著作特別突出“人”的地位,帶著激情寫出了過去兩三千年的歷史中,中國人沒有尊嚴的這種狀態。評價歷史到底以什么為主?是以國家強盛、金甌一統和皇權強固為主,還是以人民的生活幸福、人民生活得有尊嚴為主?因為在歷史上兩者往往是不同步的。

  中國歷史算起來有兩三千年,實際上只是暴君與人民在輪回。新建朝代里第一、二代君王可能好一些,然后再像前一個王朝那樣再輪回一次。第一二代君主時代,社會安定,生產有些發展,經濟繁榮,但由于統治者沒有也不可能有把社會引上長久安定發展的政策,再加上皇帝權力至高無上,沒有任何監督與限制,早晚還要亂。

  《中國人史綱》講到中國歷史上的數次改革,對“變法”極為推崇,這點可以再商榷。中國歷史上重大的改革有五次:商鞅改革是一次,其他是王莽、王安石、張居正、康有為。商鞅改革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但它建立的只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秦國是強盛了,但老百姓的問題沒有解決。中國歷史上改革只有商鞅改革成功,張居正改革等于是半成功,其他三次改革基本上都是失敗的。

  讀《中國人史綱》,有一點讓我覺得別扭,就是人物的稱呼,特別是春秋以前的稱呼。春秋以前男子不稱姓,女子不稱氏,所以周文王雖然姓“姬”名“昌”,但不能叫“姬昌”,周公旦,雖然也姓“姬”,但不能叫“姬旦”。我們慣用的稱呼一般都是文王昌、武王發、周公旦等。另外,不稱帝王年號而稱名字的做法,有點古怪。柏楊先生說,看到帝王年號就反感,就別扭。這有一個習慣問題。比如不稱道光,非要稱名字旻寧,這也不算錯,但大家都不熟悉,特別是普通讀者就會覺得有閱讀障礙。

  柏楊是一個非常有使命感的作家,非常關心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中華民族有三千年史,這既是我們珍貴的遺產,也是我們前行的包袱。現在創作歷史文學作品蔚成風氣,寫歷史劇可以,以文學的筆法寫歷史專題報告也可以,但要有一條底線,那就是基本的歷史史實應該是正確的,評價歷史要有人民觀點,不能想怎么寫就怎么寫。現在有些劇作家發誓要把歷史學家氣死,寫出來的內容百分之九十是不正確的,任意胡說,這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不尊重。柏楊自己評價《中國人史綱》時說了兩句話,第一,我沒有說謊,第二,沒有失實的地方,沒有語句不通。以我看,這個自我評價雖然是謙遜的,但細究起來,做到這兩點也是很不容易的。

中國人史綱讀書心得 篇8

  以前,我總是洋洋得意的對人說,如果我家財萬貫的話,我一定會報考歷史專業的。這樣說的原因是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實是有理想的,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實很酷。

  歷史是酷的,我卻是淺薄的。歷史并非全是鮮衣怒馬繁華似錦,它事實上如此殘酷,戰爭和暴政將它涂抹得血跡斑斑。這斑斑血跡又迷惘了眾生的眼睛,在穿越歷史重重迷霧之后卻對猙獰的爆徒流露出頂禮膜拜的眼神。原來顛倒眾生的,并非只有傾國傾城的美女。

  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何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會將朱元璋這個熱愛殺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澤天下的圣主,就像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何人們會賦予項羽這個徒有武力的莽夫以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數千年。項羽一把大火燒掉了咸陽,不但給后世的爆徒們開了一個以焚燒故都來章顯自己蓋世武功的惡劣先例,而且燒盡了保存在咸陽的記錄著春秋戰國以來璀璨學術思想的珍貴典籍。而同樣是因焚燒羅馬城而聞名的尼羅,卻遺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別和痛心,我不知怎樣才能言語。

  不要說造成黃金時代學術典籍遺失的罪魁應是焚書坑儒的始皇贏政,那本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書的原因上儒生建議贏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這本是儒家阿諛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這個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漢。法家的李斯作出細致分析之后建議"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是為焚書。可見焚書焚的多是民間非科學方面的書籍,而秦朝所設為數眾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諸子百家的典籍。事實上,按當時的條件,民間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書么?藏書在很大程度上還只是政府行為。

  而坑儒的原因則是兩個道士為贏政尋仙藥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毀謗贏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殺相關四百六十于人。這其中大抵是些方術之士,不過因為贏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陽言論蠱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跡于被坑殺之列。

  因為這兩個原因,儒者們窮盡所有能夠想到的惡毒詞匯加諸于始皇贏政的身上。古人說三人成虎。儒者們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毀謗始皇,毀了兩千年,終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贏政變成集天下惡毒為一身的大妖怪。

  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個朝代都有,而贏政所做的開創性的事業卻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從小學課本就介紹的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文字,光算贏政所建立的政治體制這一項,其后兩千年的中國帝王便從未有能超越,統統因襲下來。"始皇帝"這一稱謂,真的是名副其實。

  我到是覺得,相對于項羽,贏政到是更能擔當英雄這一稱號,更應該獲得國人的尊敬。戲劇中的霸王,演義中的關羽趙云,都只能當作文藝形象來欣賞,萬不該將其與歷史真實人物混為一談。只可惜大多數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別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見一個真實的世界?

  和科學一樣,讀史讓我們接近世界本來的樣子。而我呢,喜歡事物本來的面貌。不論它是好是丑。因為啊,我總堅信,真正的'完美,總是包含了殘缺于其中。書已讀完一月有余,感觸頗多。一直想寫篇書評,然面對浩浩五千年的歷史,縱有柏楊先生的妙筆解讀,依然惶惶不知從何落筆。沒有顧湘的文采,沒有了悠閑的時間,萬千感慨困于胸腔,著實難受。完不成書評,終是咬咬牙,擠出一篇讀后感,算是給自己一個慰藉,給讀過此書一個證明。茫然不知所云,貽笑于諸前輩之前了。讀到朱元璋大殺功臣了,早就聽說書里把明朝說的一無是處,黑暗中的黑暗,專制中的專制。其實秦漢以來那一個朝代都差不多,明朝只不過做的更成熟一點了,“集大成者”。總的來說這本書是屬于暢銷書、通俗讀物類型的,不是學院派的力作,不能做為大學教材。

  書中作者的觀點很鮮明,比如漢、唐、清所謂黃金時代的贊揚,對大屠殺的驚人描寫,對異族(作者認為的“異族”)的極力貶斥,作者是充滿正義感和公平感的,但僅屬于他自己的而己。作者顯然是熟知中國的歷史,并在書中大膽地進行了評論,神彩飛揚的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或見解,讓人感覺看書像讀小說一樣。或許是書的篇幅太小了,不可能進行對中國社會全方位的顯示,所以只評點了一些關鍵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歷史是一個人所讀到的歷史,作者也是歷史的閱讀者,并把自己的所知所學所想寫了出來,夾雜著自己很多的感情,暢銷書大概都是這類的,好不好關鍵在于組織的好壞、文筆的流暢與否、個人批判素質如何。如果是學術型或教材就不可能這樣了,需要一本正經,客觀描述,有限評議了。僅此本書作者不能稱之為歷史學家。

  本書的評議應該是嚴謹學術研究中有爭議的幾種結論中的一種,,至于為什么舍去其它幾種,作為暢銷書沒有必要再說明了。書中并沒有啟發讀者自己去思考,因為作者已經把其中一種的思考結論直接當作事實來描述了。書中并沒有給出歷史換代的基本規律,書中極少描述每個朝代的經濟、社會、政治制度及人文環境、社會階層,對這些作為基礎的這些東西的研究才能產生出歷史演進的基本思路。

  書中只對重大歷史事件和關鍵人物進行了述說和評議,其實只不過是把二十五史用現代文翻譯了一遍而己,其中夾雜了一些近代歷史學研究的結論而己。書中按世紀來敘述并沒有什么新意,反而用的太復雜,人為割開一些歷史“模塊”,沒用足夠多的模塊進行縱向比較,因為沒有詳細分析社會經濟政治基礎,這種比較也是不可能的。書中反而比較了一些相似的歷史事件,但基本無意義。不能孤立地看歷史事件,不能拋開社會的基本條件。

中國人史綱讀書心得(通用8篇) 相關內容:
  • 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十二篇

    《現代小學英語教師素養》這是一本集小學英語教師綜合教學技能指導的教材,課堂用語篇針對英語教師語言基本功要求,編寫了英語課堂常用語,如:課前準備,課中提問,教師指令、演示、評價語言等,指導教師準確并流利地運用英語組織教學。...

  • 讀書心得體會800字十三篇

    青春是一支交響樂,音符中透著激情與希望;青春是一幅印象畫,點染間閃著活力與奔放。青春是一江東流水,在朝陽的光輝下蕩漾;青春是一艘七彩船,在風雨的洗禮中遠航。青春,需要用經典來扮靚。...

  • 讀書的心得體會200字十五篇

    晚上,星星對我眨起了眼睛,我拿起《窗邊的小豆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作家黑徹柳子,這本書主要講了小豆豆的新學校巴學園的樣子。《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里面介紹的學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讀書心得體會作文十篇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本好書,可以凈化一個人的靈魂。題記古城的殘片,大樹的幾根重落枝條,臨街老店被涂蓋得字號,半扇院門的插閂以及那些美好的回憶都一一浮現在我眼前。...

  • 關于讀書的心得體會十篇

    提起作文教學,我想很多老師都和我一樣在平時教學中有所抱怨。而我自己,也常常為怎樣進行作文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習作水平而苦惱。今日,拜讀了由張文質、竇桂梅老師主編的《小學語文名師作文課堂實錄》,猶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 讀書的心得體會400字十五篇

    我讀了《中國民間故事》,里面有許多故事,可以告訴我們許多道理,比如:嫦娥奔月,海力布,八仙過海,媽祖娘娘等。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這個故事的名字是海力布。有一個獵人,叫海力布。他受到鄉親們的尊重。...

  • 讀書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十篇

    非常有幸我讀到了李志敏博士的《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讀完整本書后,感覺自己收獲了很多,自己的心靈也重新得到了洗禮。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的進步階梯。...

  • 讀書心得體會500字十三篇

    我呢,從小就不愛讀文字較多的書籍,因為我覺得讀書不如看動畫片,動畫片有趣、好看,而看書卻很乏味。那時候,我心里有個幼稚可笑的想法:書是一件玩具。...

  • 讀書心得體會200字十篇

    《城南舊事》《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影,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說,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

  • 讀書心得體會400字十一篇

    今天讀了《水滴石穿》這篇成語故事,感慨很深,水滴石穿這句話是宋朝一位為官清廉正直的縣令張乖崖所說。主要講了管理倉庫小吏從倉庫里出來,把一枚銅錢放進口袋,被張乖崖發現,立刻把它抓來,小吏不服氣張乖崖,提筆寫下:一日一錢,千...

  • 讀書心得體會300字十一篇

    當我翻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心里是三分驚喜七分好奇。然而當我翻完這本書中每珍貴的一頁,我心中是洶涌彭湃的,又是惆悵萬千的。它帶給我的是驚訝,是感動,更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震撼著我。...

  • 讀書的心得體會十篇

    今天老師給我們發個一本《中國精神頌》,讓我們仔細閱讀,讀后,我明白了很多東西。我被其中的一篇文章吸引了,這篇文章的名字是《為救國而讀書》,大致的意思是蘇步青剛上初中時,對數學不感興趣。...

  • 讀書大全心得體會十篇

    我和書結下不解之緣,這還都虧了我那狠心的老爸,沒有他的壓迫和摧殘,我不會對讀書愛得那樣深沉。為了讓我書海里學習游泳,老爸在刊上幼兒園大班時候,每天從幼兒園放學回家,晚上的兩個小時,必須熟背一首唐詩,背完還要練字,讀拼音及...

  • 讀書心得體會范文十五篇

    這封信給我的啟發不多,但是這個話題卻是我很感興趣的。我的觀點有以下幾點:1、誘惑無法抵制,更難以對抗人性是普遍存在在每個人基因里的。不排除極小比例的人天賦異稟從底層基因上和大多數不一樣,他們可以天然的通過特殊的方式對抗抵制...

  • 讀書心得體會十五篇

    每有閑暇總是以書籍為伴。讀書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陶冶性情,提高修養,增加生活的情趣。孟德斯鳩說過: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讀書是一種享受,這是不喜歡讀書的人所體會不到的。...

  • 讀書心得體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奉节县| 云龙县| 襄汾县| 黄浦区| 桐庐县| 德庆县| 镇宁| 徐汇区| 偃师市| 九寨沟县| 买车| 南和县| 白山市| 海盐县| 汕头市| 邛崃市| 弋阳县| 淳化县| 个旧市| 甘孜县| 屏山县| 温宿县| 贵阳市| 涟水县| 金坛市| 崇礼县| 德令哈市| 岐山县| 綦江县| 光泽县| 罗源县| 定兴县| 获嘉县| 伊春市| 宁德市| 牟定县| 准格尔旗| 治多县| 梨树县|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