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范文(通用3篇)
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篇1
寧靜是一種規格很高的品質。莊子說: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意思是要對一個人作出判斷,觀其動不如視其靜。自古以來,心如止水、寵辱不驚、以不變應萬變等等說法,都表現了對寧靜心態的某種崇敬。 真正獲得了寧靜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極其敏感極其溫厚也是極其豐富極其堅韌的。
莊子的成就令我們后世之人萬分敬仰,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
當今世道能夠保留一顆寧靜之心的人實在不多。追名逐利,心態浮躁為之普遍。
連我自己也不能例外,當周圍的人都紛紛將孩子送到高價名校時,我就不免懷疑起當時的決定,將女兒放在身邊這樣的普通學校會不會讓她將來發展受到影響。讀書已經不在單純是讀書了,已經有了很高的附加值,比如當問你孩子在哪讀書,學校的名字足以讓你自豪三分或自卑了得。我也明知這是心態的問題,哪個學校不培養出人才?但往往大家都進入了一個怪圈,就如現在不少領導去讀EMBA,并不是為了學習知識,而是為了認識有身份的同學,同學就是生產力,就是人脈,有了人脈就不怕沒有發展。孩子讀書也是一樣了。心怎可平靜呢?
現在沒錢沒權就自然低人三分,經濟能力已經無形將人劃分了等級,不信高檔社區和城鄉結合的出租屋形成的氛圍就是截然不同,各人的生活質量天壤之別。社會就是這樣的勢利,保持一個平和的心又是多么得不易。
我想我們能在浮躁和寧靜中找到一點平衡就是成功了。讀書的過程就是提醒的旅程,我們不要在浮躁中浸泡地太久,不然將會找不到自己在哪了。
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篇2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常常會讀些書來充實自己。最近別人向我推薦了一本書,書名叫《我為誰工作》。閑暇時細閱,頗有感觸。就象書中所言:在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東西,莫過于書了。一本好書能改變人的一生,讓一個人從失敗走向成功,從憂傷走向快樂,從灰心失意走向奮發圖強。的確,一個人讀的書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讀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們說人生是一條路,而這條路確實是無數本書鋪成的。如果沒有了書,那么它就失去了本身的意義,就會永遠只是一條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會變成一條被人們遺忘了的路,一條被人們丟棄了的路。培根的一段話尤為精彩:“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數學使人思維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學使人善變……無非就是讓我們博覽群書。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相信我們的生活就一定會充實幸福。
《我為誰工作》就是這樣一本好書。雖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讀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話給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該把心態回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著學習的態度,將每個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能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沒有裨益。我們當中的有些人,時常處于消極頹廢的心理狀態中,覺得社會太大,自己所學、所想的在現實中經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離自己更是遙不可及。于是,便有些垂頭喪氣,駐足不前,面臨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時候,對自己當前的工作不太滿意,導致了一些負面的情緒。這樣,抱怨與痛苦就產生了,在這個時候,一本好書,它可以幫助我們,它啟示了我們的思維,掀起了我們久違的熱情,亦詮釋了某些灰與黑的現實本質。
然而,工作又是什么呢?我認為,工作是每個人對社會應盡的職責,如果沒有機會工作或不能從工作中享受到樂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他們就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達到某種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也有自己的夢想,正是為了獲得某些東西達到某些夢想,或是成就自我,為了拓寬、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將自身全面發展成為和諧美麗的人,我們才會專注于一個方向,并為此付出畢生的心血。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除了工作,沒有哪種活動能有如此高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以及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種種活著的理由。工作的質量往往決定著生活的質量。
要知道,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為誰工作?讓我們一起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一起走向成功之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用熱情去重燃工作的激情,再來一次觸動心底的反思,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內心深處承認并接受:我們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這個樸素的人生理念,責任、敬業、忠誠就從而誕生了。敬業鑄成燦爛人生。愛崗,在自己的崗位上閃閃發光。在平凡中創造著不平凡的輝煌,勤奮努力、自強不息,要知道我們不是在為誰工作,更不單純是為了賺錢,我們是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工作。我們要把自己當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從中獲得發展的機遇。
不言而喻,答案已經很明顯,我們是為自己而工作,在為自己的人生工作,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該負起天經地義的責任,義不容辭以誠信為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盡心盡力,忠誠第一,忠誠于工作,忠誠于同事,誠實坦率,視誠實為生命,敞開心扉,坦蕩處世,率直為人,把職業當作生命的信仰。記住,我們是在為自己的人生而工作,一起努力、一起奮斗,為創建和諧社會而盡我們每一個人的職責。
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篇3
教師要勇于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了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下教師讀書心得體會范文《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是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頻道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對您有所幫助。
每個人都喜歡受到表揚,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人的一種生存需要。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沒有贊美,就很容易產生失落感。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廩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因此,我們不難看出收到別人的贊揚對于一個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孩子受到家長或者老師的表揚,會使孩子的思想、行為受到鼓舞,因而變得自信起來,從而生活中充滿了喜悅和滿足,但并不是所有的表揚都對孩子產生良好的影響,不恰當的表揚很可能會引起孩子的緊張情緒,還會使孩子變得受不住批評,心理承受能力差。那么,我們在對孩子進行表揚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一、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
我們有時往往想著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和壞毛病,動機是好的,但總是達不到預期的目的,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因為我們總是關注孩子的缺點,我們往往會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因而并不認為孩子所做的事情是值得表揚的,但孩子總是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注意,尤其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得到大人的表揚。如果我們能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在適當的時候多給孩子表揚,那樣,孩子就會更自信,也就會更加努力的去學習和生活。
像書中細節三十八中的妮妮,她的口頭禪就是“我不會”,像她這樣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理解、支持和鼓勵,所以產生了退縮、膽小、不自信的表現,作為老師,除了要和她的家長溝通外,更要給予她所缺少的支持和肯定。比如妮妮有了一點點小小的進步,我們就需要給予大大的肯定,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個肯定的微笑,就能讓妮妮的自信增一分,讓她不再自卑、退縮,敢于與別人交往。
二、給孩子具體的表揚
書中細節一就提到,“你真棒”、“你最棒”之類的話一直被我們掛在嘴邊,但這樣千篇一律、徒有形式的表揚竟帶來了案例中的副作用,引起了幼兒的迷茫甚至是質疑,孩子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棒了,長此以往,有的孩子可能會產生盲目的自大,覺得自己什么都好。
那應該怎么表揚孩子呢?首先,要慎用橫向比較,盡量不說“你最棒“、“你最能干”之類的語言;第二,教師要因人而異,給每個幼兒不同的評價標準,通過表揚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和優點;第三,將表揚和評價結合起來,在表揚的同時,通過一些指導性的話語幫助幼兒繼續進步;最后,表揚的時候一定要真誠,以熱情、關注的態度去評價幼兒。
三、要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結果
每個孩子的能力發展水平不同,有的孩子可能本身就在某一方面有天賦,比如有的孩子畫畫一直很好,這時候,我們老師就會常常夸那些畫的好的孩子,但是我們卻沒有思考過,我們表揚的是這些孩子身上顯性的優點,這對幼兒的發展并沒有好處,如果我們能再多觀察孩子身上新的變化,發現他潛在的優點進行表揚,并鼓勵孩子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更有意義。
書中細節四提到的案例是老師對好不容易做對題目的凡凡說了一句話:“你終于做對了”,然后給他貼了一朵小紅花。但是這樣的表揚是不是有意義呢?老師的表揚只是重視了凡凡做對的結果,但凡凡是不是真的就是會做了呢?可能只是運氣而已。這會讓孩子產生錯覺,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結果對了就好,對孩子的未來也會產生影響。其實,老師完全可以換種表揚角度,凡凡在錯誤了那么多次后,還是堅持去完成題目,教師可以對他堅持探索的精神進行表揚。如果在凡凡操作的過程中教師給予一些指導,讓凡凡真正理解了操作結果,這時表揚凡凡的努力、認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表揚,是對凡凡努力的肯定。
表揚有利于孩子成長,但并不是所有表揚都有效,我們我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要注意竅門,不能濫用表揚、也不能亂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