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山墻的安妮讀書心得實用(精選3篇)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心得實用 篇1
這幾天看了一部經典小說—— 《綠山墻的安妮》感動了上萬顆善良的心。
故事梗概如下:愛德華王子島上有一對老兄妹。他們想從孤兒院收養一個男孩來接替馬修的工作,但出于同情,他們收養了一個叫安妮的女孩。但是這個想象力豐富的小女孩卻給老兄妹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和新的希望。
主人公安妮有一頭她非常討厭的紅頭發。她是一個臉上有很多雀斑,話也說不完的女孩。雖然她從小失去父母,被孤兒院收養,但她并沒有成為一個自暴自棄的'孩子,而是終日沉浸在自己美好的夢想和想象中。她想象自己可能是一個被保姆偷走的國王的女兒。在她的想象中,櫻桃樹是一個穿著蕾絲裙子的美麗新娘;她把松林想象成惡魔的聚集地。
雖然安妮是個孤兒,她的生活和經歷是不幸的,但她并沒有被這種不幸和痛苦打敗。她樂觀積極。她通過努力獲得了女王學院和艾弗里獎學金。她已經讓自己的夢想一個個實現了。想想我自己。每次遇到一道數學題,我都想退讓,不想多想。這些“障礙”也阻擋了我前進的道路。我覺得安妮不想和我這樣的人交朋友,所以我希望以后能像安妮一樣,不怕困難,克服這些“障礙”,讓夢想早日實現。
安妮也喜歡交朋友,她感謝每一個幫助過她的朋友,尤其是收養她的瑪麗亞需要她的時候,她毫不猶豫的留下,沒有考慮自己的未來。有些學生得到了父母、老師、同學和其他人的照顧和幫助,但他們認為自己應該得到。這種心態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學習安妮的善良和感激。只要你以一顆寬容善良的心對待每一個人,你就會發現生活是多么幸福。我們應該像安妮一樣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勇敢地克服每一個困難。
讓我們向安妮學習,積極地對待生活,強烈地對待困難,樂觀地對待一切。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變得完美!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心得實用 篇2
我最喜歡的科普書是《地球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這是一本關于“人”的地理書,注重的是人文地理。作者也是分國家和地區來介紹和講述地理的。但是他并不滿足羅列一個國家的人口、城市、面積等,而是有意識地將人的活動貫穿其間:這個國家的氣候、地勢如何;人們是怎樣適應自然、利用自然以及改造自然的;特定環境中,人們選擇了怎樣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如何影響到當地的風俗、歷史,最后形成這個獨一無二的國家和民族。通過他的講述,平常我們看起來枯燥無味的地理知識,都顯得有情有義。作者還獨到地從地理角度來闡釋人與地球—我們唯一的家園的關系:我們已經“索取”了數百年,現在我們也應該“付出”幾百年。在書中,作者還多次指出,地理環境會影響人力的生存,反過來,人力生活又會影響地球的環境,人類應該與地球友好相處,否則就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我們要學會珍惜我們的地球。
地球是我們的大本營,是我們共同的家,所以從現在做起,讓我們好好愛護并珍惜地球吧!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心得實用 篇3
我平時讀書,喜歡挑作者,喜歡挑書的封皮。
借中國文脈,余秋雨先生完整地梳理了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學淺如我,捧起來也是“津津有味,一睹為快”,讓我擺脫了對教科書的“后怕”,而是自覺自然親近了中國歷史,親近了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在品讀“中國文脈”的過程中,似乎能從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聽到中國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們身上的體溫。
網上評述中國文脈是“最好看的中國文學簡史”,我想這個評論一點都不為過。
有人說,對文學,應讓人們自由取用,不要劃分高低。這是典型的“文學民粹主義”,似是而非。就個人而言,不經過基本教育,何能自由取用?鼠目寸光、井蛙觀天,恰恰違背了“自由”的本義;就整體而言,如果在精神文化上也不分高低,那就會失去民族的大道、人類的尊嚴,一切都將在眾聲喧嘩中不可收拾。
如果不分高低,只讓每個時間和空間的民眾自由取用、集體“海選”,那么,中國文學,能選得到那位流浪草澤、即將投水的屈原嗎?能選得到那位受過酷刑、恥而握筆的司馬遷嗎?能選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艱苦躬耕的陶淵明嗎?他們后來為民眾知道,并非民眾自己的行為。而且,知道了,也并不能體會他們的內涵。因此我敢斷言,任何民粹主義的自由海選,即便再有人數、再有資金,也與優秀文學基本無關。
這不是文學的悲哀,而是文學的高貴。
我主張,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領域,應該重啟文脈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坐標,重建普世范本。為此,應努力撥去浮華熱鬧,)遠離滔滔口水,進入深度探討。選擇自可不同,目標卻是同歸,那就是清理地基,搬開蕪雜,集得高墻巨磚,尋獲大柱石礎,讓出疏朗空間,洗凈眾人耳目,呼喚亙古偉步,期待天才再臨。由此,中華文化的復興,才有可能。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有一個很直接的想法:如果哪天我真的客居異國他鄉的話,我一定會把余秋雨先生的一系列書和作品帶上飛機,因為他會讓我明白我原本來自一個什么樣的地方,那里曾經住著什么樣的人,發生過什么樣的事。而我身上,一定有某些部分與他們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