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書籍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課外閱讀書籍的心得體會 篇1
清風明月之夜,一卷在手,紙頁沙沙,書香縷縷,興起而讀,興末而止。讀書于我而言已不僅是開拓視野,增長才識,而是一種心靈的慰藉。
無論是僻居鄉野,還是奔波于喧囂的城市,無論是困厄偃蹇,還是富貴通達,獨處時讀書不失為一種消遣一種享受,好的讀書方式應該是自由地閱讀,而不是作為一種責任。像品茗啜酒帶來的享受一樣,讀書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單純和寧靜的享受。
讀書若與功利有絲絲縷縷的糾纏,就難以獲得純然的享受。很多人喜歡在網上閱讀,這本無可非議,但我個人還是寧愿選擇捧書閱讀。我每每聞到新書中所發散的油墨清香時,也感受到閱讀帶來的享受。
享受讀書,享受寂寞時光中閱讀給心靈帶來的慰藉。美人終將遲暮、醇酒豈可久得,只有書不棄我,我見書歡,料書見我亦如是。
課外閱讀書籍的心得體會 篇2
一年冬天,爺爺患了重病,臨終前把他托付給鄰居。
鄰居對放羊娃很好,他每次放羊回來,桌上都備好了熱騰騰的飯菜。好幾次,放羊娃都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他暗下決心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可一想到在山坡上放羊時那刺骨的寒風,他說謊的毛病就又犯了。
一天,放羊娃對鄰居大嬸說:“今天我肚子痛!痛死了!”大嬸就讓兒子替他去放羊。沒幾天,他又說自己腳痛。大嬸又相信了他。漸漸地,放羊娃說謊成性,變得喜歡作弄人。外出放羊時,放羊娃常常高喊:“狼來了!救命啊!”當看到村里的人跑來救助時,他就跳到一邊,得意地大笑起來。
鄉親們一次又一次原諒了他。直到有一天,狼真的來了。
一天中午,一只母狼帶著兩只狼崽襲擊了他的羊群,羊咩咩地慘叫著。放羊娃嚇得跑上山岡,大聲呼救。村里的人聽見了他的哭叫,以為他又在惡作劇,誰都不理他。過了一會兒,放羊娃連哭帶跑地回到村子,他跪在鄉親們面前,痛哭流涕,發誓以后不再說謊,懇求大家去救他的羊群。
鄉親們這才相信了他,紛紛抓起棍棒去打狼。可等大家趕到山坡上時,狼已經走了。羊死的死、傷的傷,還有兩只可愛的小羊羔也不見了。放羊娃看到這一切,后悔得說不出話來。
課外閱讀書籍的心得體會 篇3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一直被人們奉為至理名言,但被高震東校長改為了“天下興亡,我的責任”我懷著莫名其妙的心態閱讀了這篇文章,讀后感于聊以自慰。
高震東校長說:“以天下興亡己任”是孟子的思想。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他們能做到的,我為什么不能呢?“天下興亡,我的責任”,唯有這個思想,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是的,責任是一種負擔,當我們出生在中國這個具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神圣的土地上,我們可曾想到我們還有一種責任——中華的榮耀感,我們要用青春和熱血將祖國這顆屹立在世界東方的明珠變得更耀眼,更加光彩奪目!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對,細節決定成敗!如今許許多多游手好閑的人,小事不愿做,大事又做不了,到頭來什么事都不會做,一事無成,甚至怨天尤人!在一些人眼中,隨手丟一張紙屑,隨地吐一口痰,在河里扔一個小易拉罐瓶,……這算不了什么,小事一樁!但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行為,全中國十三億人,每個人都丟一張紙屑,吐一口痰,那就有十三億紙屑和痰,這是多么大的大事。所以,我們要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善事不要因它小就不做。惡事不要因為它小而去做,集小惡成大惡,集小善則為大善,有了良好的思想和行為,將來才能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要想做到中國有我,天下有我,世界有我必須從小做起,萬丈高樓平地起,相信我們終能為自己扛起一片天空,為國家扛起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