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高中品讀心得體會(精選3篇)
《論語》高中品讀心得體會 篇1
讀了《論語》這篇著作,我受用不盡,不僅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還親密接觸,讓我對孔子了解的更深更多。
《論語》書是對孔子日常生活的舉止與語言方式,還有記載中國史代偉人對孔子的評價與生活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反應了孔子與別處倆人行走中,必定有一位是其師傅,還反應了孔子好問好學的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他還非常謙虛,自己成了老師,還是求學,對問題都不恥下問;不像我們,遇到獎勵就萬分驕傲,遇到困難就不理不睬。在我練字期間,我在書法班的名譽上是大名鼎鼎的;于是,我非常驕傲,在學校的作業本上寫得亂七八糟,還差點被批入差字黑名單;自從讀了這本著作,我在數學方面的字體大有進步,連老師都對我刮目相看;有一次,還在課堂上公開贊揚我的作業本呢!原來論語是多么重要啊!
因此,我們要向孔子學習,不能驕傲自大,要做一個謙虛有學問的人,并向孔子取長補短,讓自己更完美!
《論語》高中品讀心得體會 篇2
聰明的,你曾告訴我,看看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智慧的結晶《論語》吧!說實話,我還沒有能力把《論語》都看下來,可是以下兩句就讓我受益匪淺。
子路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為人光明磊落,勇敢正直。他很尊敬老師,但是孔子的課,他聽不明白的就會向孔子提出,有疑問的甚至敢當著同學們向孔子質疑。所以《論語》中這樣說:“子曰:‘由。誨女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認為子路這樣的學習態度實際上是一種智慧啊!孔子的這句話在中國是家喻戶曉,可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又有多少人是這樣做呢?
在班里老師說完一旦數學題總會問:“懂了嗎?”大多數時間,只要大多數人說懂,小部分不懂的也跟著叫“懂了”。這常常讓我內疚。我有時是那個大多數,有時是那個小部分,但是每當我不懂時,我總會猶豫片刻,開始“天使”和“魔鬼”的斗爭。“天使”總讓我,說實際情況,而“魔鬼”總是不顧一切讓我喊“懂”或沉默不語。有時“天使”似乎勝利,可當我連“不”的口型都做好時,只要同座輕松地說:“太簡單了,早就懂了!”我就乖乖地閉上了嘴。我就沒有子路這樣的智慧,因此我的學習總是讓人不安一。
學習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學習上的誠信。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誠信。有人為了交朋友,明明喜歡深藍色,見朋友喜歡暖色,就也說自己也喜歡暖色。我有一個朋友胖胖的,很可愛,我很佩服她的誠實。一次老師在垃圾桶邊發現7個吃過的口香糖,“誰吐的?”沒人回答,只見她站起來說:“我吃了2個,一個紅的,一個黃的是我吐的。”她的臉因羞澀變得很紅,可是她是唯一誠實回答的人。子曰:“人而無信,不其可也。打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說得真對。一個人如果連說話都沒有誠信,我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么是可以的。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六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兩小兒辯日》中的孔子面對兩個小孩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絕不不懂裝懂,絕不糊弄孩子。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讀書能夠懂道理,更為了好好做事情。小學最后一個學期看我的吧!
《論語》高中品讀心得體會 篇3
70多年前,我們輸了,輸給了千年前還是我們學生的的倭國,但為什么呢?!
先來報道一下觀影現場的體驗。
離我好幾排的最后一排坐著一對中年人,帶著個5、6歲的小P孩,P孩不停地在電影關鍵場景時刻大聲地問些弱智問題,或時不時地哭鬧,爸媽則要么旁若無人地、愚蠢無比地試圖給P孩講解10歲小孩都明白不了的復雜的劇情,要么只是像在自己家里似的嘻嘻哈哈地由著P孩哭鬧,引得眾人側目,但都默然而無人制止。我擦,您不知道這是有關國恥的片子,以為這是在看玩具總動員嗎!你難道不知道帶著P孩看這種電影,就算您自己不怕觀影受影響,但會影響別人觀影嗎?!這是怎樣的素質!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國為何輸!
坐在我后排的是一幫男女,一男的在開始放映后,仍不斷洋洋自得地、像在課堂演講一樣地說自己以前在南京上過幾年學、聽著南京話多親切之類,碰到殘忍電影場景,竟也眉飛色舞地拿殘酷開玩笑,以刻意顯擺自己對南京的熟知和自己的超現實的“幽默”,一幫狗男女也迎合嬉笑。我擦,您不知道這是有關國恥的片子,以為這是在參加歡樂PARTY嗎是在相親獻媚嗎!您難道不知道在觀眾應對國之傷痛而抹眼淚時,您竟旁若無人地插科打諢,這不是幽默而是無恥嗎?!這是怎樣的素質!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國為何輸!
突然地起了魯迅的文章,記起中國人像被拎著脖子的鴨子似地歡呼踴躍在中國土地觀賞處決日俄戰爭中被俘的中國同胞!!!!……那是怎樣的素質,那是怎樣的悲哀,那是怎樣的絕望!
國家的競爭是國力的競爭,更是人的素質的競爭。
70年前,日本已經實現工業化,全民普及教育,中國仍是落后農業國,文盲遍地,素質之別,戰事未開,勝負已定!
70年后,當你看到日本孩子都能群眾自覺將個人垃圾從公共場所帶走,都能自覺地將盤中餐吃盡,而中國孩子,凡是玩過的地方都是垃圾一片,都不當回事地把自助餐中吃不完的美食倒掉時,……。。更當你突然意識到這一切發生在日本人均收入遠高于中國的背景下時,你不禁得汗毛倒豎我知道,我們輸了,我們又輸了,我們必然會輸了,正因我們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我很想扇那對中年人,很想給那個以在南京上過學而自居的SB一記響亮的耳光!真想把他們都送回到37年的南京遭倭寇蹂躪呵呵,倭寇呀,拜托了,把他們殺了吧,他們本來就不配做人,更不配做中國人!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國為何輸!這一刻,我不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