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讀書心得_正能量讀后感(通用7篇)
正能量讀書心得_正能量讀后感 篇1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還沒開卷我就已被這書名打動。現在“正能量”這個詞好像很流行,經常在電視上或者在演講中聽到。我的理解,“正能量”實際上就是一種心態,一種對人對事對物所保持的態度。正能量就是很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相反,負能量就是消極、悲觀、抱怨、抵觸等。我們督察干部,常年出差在外,與家人聚少離多,工作壓力大、工作強度大,正能量,確實是我們內心所需要的一種能量,我期待著這樣一本書能為我解除內心的困惑,能夠增長我的智慧。
就是在這樣一份期待中,我開啟扉頁。《正能量》這本書是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行為導致情緒的產生” 這一理念的詳盡解讀,作者理查德懷斯曼期望利用“表現”原理的力量去幫助人們改變生活甚至改變世界,他延續了一貫的風格,通過描述心理學界大量的實驗,用輕松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向讀者全面介紹威廉詹姆斯革齤命性理論”。所謂“詹姆斯革齤命性理論”,即19世紀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表現”原理,它顛覆了傳統的“情緒決定行為”的因果關系,倒因為果,認為特定的行為決定了相應的情緒。詹姆斯曾這樣通俗的表述他的思想:“如果你想擁有一種品質,那就表現得你像是擁有了這個品質一樣。”人們通過有意識的操縱自己的行為,獲得某種積極的“正能量”的積聚,從而獲得正面的情緒。這樣,控制自己的情緒變得如此簡單:如果你想變得快樂,那先微笑吧;如果你想變得自信,那先昂首闊步吧。他還期望著我們讀者能拋棄舊的行為習慣,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當我靜下心來,往深處讀時,我感覺到了作者無處不在的激情,字里行間里都透著作者的自信和亢奮。無疑,這是一本心理學的經典教程,這是一本成功學的又一典范。作為督察干部,督察事業正處在爬坡躍檻的關鍵時刻,工作正處在規范創新階段,干部隊伍處于新老交替階段,超強度的工作運轉成為家常便飯,作為一名督察人,作為兵頭將尾的干部,如何能讓自己快樂高效的工作。感到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為快樂而充滿激情的人。每一個人每一天都在工作,不管你情緒高漲好使情緒低落,我們都要面對眼前的一切,那么就讓我們充滿激情,快樂的工作。那么怎樣才能做一個幸福快樂而充滿激情的人呢?《正能量》說道:不僅微笑能使人更快樂,人類行為的方方面面包括走路和說話的方式都能夠影響人們的感覺。所以,如果你想要變得快樂,那就先得感覺美好,先得表現得歡樂。我要改變自己,從今天起我要快 樂地與內心交談。
二、改變自己,讓自己所在的集體擁有“正能量” ,更加有活力。 集體正能量,顧名思義,就是集體成員都能瞄準目標,積極進取,各司其責,通力合作,共創佳績的能量,是一個集體攻無不克,戰無不 勝的核心戰斗力,是一個集體開拓創新的能量源泉。讀完《正能量》 , 我時常會想在我的這個集體中,我該如何去傳遞正能量呢? 首先,我要做優秀的自己,工作態度積極,工作行為主動。 其次,我要能立足本職,腳踏實地,甘于默默無聞,樂于無私奉獻。 再次, 我要能服從集體的要求,與其他成員步調協調, 榮辱與共。
《正能量》告訴我,想很多很多,如果去做,用表現這種張力的形式去做,就會讓能量變成積極向上,成為正能量。相反,不去做,一個勁的不用行動而只是用思維在自己的腦海里打轉轉,就是一種負能量,讓這種負能量籠罩,那么一個人就會消沉下去。光會動腦,還是不夠的,要在動腦,在理論的指導下,就要積極行動起來,用表現來為自己獲取足夠的正能量,保持持續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不斷嘗試的態度,馬上行動,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正能量。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意志力,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做下去,是有著很實際的意義。正確的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始終保持一顆激情的心,和熱愛的態度去每天工作!
正能量讀書心得_正能量讀后感 篇2
首先,這里講的正能量,不是傳統物理學上的講的正負能量。而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力量,它是一種通過自身行為引發的促使心靈向著美好、希望、向上去奮進的進而引導你改變自身行為去達成美好愿望的神奇能量。這種能量,對每一個向往美好生活的人,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讓我們為此瘋狂。因為我們渴望正能量,渴望美好的生活。
其次,改變,心靈上的改變。這本書給我很大的觸動是有其原因的,主要是因為講的一些情況和自己的經歷相符,以前的自己,也是感覺自己過的是一種暗無天日的生活,看不到自己的明天在哪里。也許是自己運氣好,后來發生的一些情況讓自己警醒過來,開始反省自己,從而改變自身,告別以前的自己,重新看到了希望。那時,我便感覺到,要想取得成就,就只有改變,不僅僅是行為的改變,還有心靈的改變。當然,是要我們朝著美好的方向改變,也就是本書所說的“正”的方向。本書從真正意義上講,是屬于心理學范疇,通過行為的改變導致心理的改變,進而由心理的改變促使行為進一步的改變,使自己成為一種具有行為向上、心懷美好、待人真誠、富有引力這樣一個循環往復行為習慣的人。這就要求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身做起,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努力做一個杰出、自信、積極、美好的人。
再次,要有正能量,就是要我們摒棄負能量,不做環境的破壞者。時時刻刻都要心懷美好,積極向上,要知道你的心情能影響大家的心情,進而影響團隊的氛圍。所以要時刻注意吸收與釋放正能量,這樣我們的人生也會一步步朝著光明、美好的方向前進。
最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謝擁有的這次學習機會,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讓我們懂得了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生活。
正能量讀書心得_正能量讀后感 篇3
最近抽空余時間翻看了《正能量》這本書,讀完該書后,我閉卷沉思,若有所感。正能量是賦予在人身上的神奇力量,它并不神秘,且可以由自己掌控,我們在觀察這個世界的同時,卻常常忘記了自己的能量。在大廳工作的同事身上,我對“正能量”的認識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在工作中要努力進取、甘于奉獻,激發正能量。從事辦稅員工作之初,我每天與一組組數據、一張張報表還有機械的敲擊鍵盤打字工作著。我們這種辦稅工作每年也有淡旺季,每年的年初、年中、年末幾個月是我們工作中最忙的幾月,這幾個月為了稅收任務,工作時間外加班時有存在。這樣日復一日、緊張忙碌的工作,曾一度消退了我的工作激情。然而,當我停下工作,環顧四周,卻發現辦公室的同事們都在不辭疲憊、默默無聞地工作,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傳遞著踏實、勤奮的“正能量”。就是這個默默無聞、求實敬業的集體,培養出了我勤奮踏實的工作態度和堅韌沉靜的性格。在工作中要時常操持“正能量”的心態,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
二是豁達善良、公平正義,是人際交往中傳遞正能量。辦稅工作,沒有權力在手者的得意,沒有受人敬仰的榮耀,也沒有熱情澎湃的掌聲。平凡的崗位,平凡的工作,造就了我們坦誠、正直的處事態度和善良博大的胸襟。祖國同胞遭遇災難,同事們捐錢捐物、奉獻愛心;同事臨患疾病,他們親切關懷、無私幫助;工作任務分配,大家不計得失、任勞任怨;干部評優選拔,大家實事求是、公平公正。中國有個成語叫“耳濡目染”,長期與這樣一群品質優秀、作風正直的人為伴,定能形成一個團結協作、工作效率極高的團體。
三是樂觀向上、健康生活,在精神世界中釋放正能量。如今社會,壓力重重,面對著當下各種誘惑,有效地釋放壓力,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成為了大家共同的追求。工作之余,機關黨支舉辦了各種球類比賽和建立了各類興趣小組,在運動中愉悅身心、化解疲勞、健壯體魄;在活動中陶冶情操,修養身心,使我們在快樂中開展工作,在工作中創造快樂。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生命,人是銀河星云中的一粒微塵,每一粒微塵都有自己的能量,無數的微塵匯集成一片光明。”詩人艾青曾經這樣說過。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發現自己能量所在的過程,而成功,就是充分挖掘自身能量的結果。作為在地稅大廳工作的我們,我們要盡心盡力貢獻自己的每一份正能量。
正能量讀書心得_正能量讀后感 篇4
這本書強烈推薦,真的是本好書。剛讀的時候只是將信將疑,只是看看、了解下作者的觀點罷了,看完之后整個人感覺,由于其本書所闡述的原理的作用,我已徹底拜入此派門下。
正能量只是個標題,書中更多講的是如何獲取正能量改變自我,絕不是此刻中央各種新聞里說的那種范圍比較狹隘的正能量。
全書關于正能量是什么只用了一句話進行闡述,其他全是方法論,廢話相當地少,全書寫地很有系統性。并且這種人文科學類的研究著作是沒法用實驗和公式證明的,可是作者用了很多有說服力的事例進行說明。
書中最主要闡述的是一個"表現原理",論證是情緒影響行為還是行為影響情緒。例如當我們有開心的情緒時,我們就會發出微笑的行為;但當我們做出微笑的動作時,我們是否也會感到開心呢?所以我們能夠好好利用人的這種特殊的機能,好好利用行為能給我們帶來的正能量,來改變自我。
傳統觀念里當我們想改變自我的時候通常都是先改變自我的觀念,于是我們會去思考很多人生問題,我們會去書,我們會去主動尋求他人意見。其實,換個思路也許會好辦地多。當我們想開始鍛煉身體、好好學習、練個好口才等等,不要想太多我接下來將會面臨如何的困難、我到時將用如何的毅力去克服、我究竟能否堅持諸如此類的問題,用必須做好這些事的意念給自我巨大的心理壓力,我們要做的就是開始著手去做這件事。根據表現原理,當你開始鍛煉時,鍛煉的行為會激發你的正能量,你思想上會慢慢覺得自已就是個熱愛運動熱愛生活的人。當你很恨一個人的時候,不妨多觀察下他的優點,寫下來每一天誦讀,讀著讀著你就會覺得這個人就是個好人。當要鼓舞團隊士氣、提高團隊凝聚力,光發表點動人的演講效果有限,讓所有人親身行動加入到有利于這個目標的任務或游戲中的時候,效果會更好。
具體大家能夠去讀下書,書里的東西更有說服力。
正能量讀書心得_正能量讀后感 篇5
《正能量》這本書是理查德·懷斯曼所寫的心理學巨作,它告訴我們堅持正能量,人生不畏懼。那么到底什么是正能量呢,科學的解釋是:以真空能量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質為正,能量小于真空的物質為負。而在《正能量》這本書中,作者認為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期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
本書作者理查德。懷斯曼嚴謹又趣味十足地闡釋了“表現”原理與正能量之間的“親密”關系,揭示了什么樣的行為模式能夠影響人的信念、情緒、意志力。它經過一系列的訓練方法,提升我們內在的信任、豁達、愉悅、進取等正能量;規避自私、猜疑、沮喪、消沉的負能量。
本書在簡介中明確提出僅有改變才能提升正能量!要改變自我的生活就要先改變自我的思維方式。例如創造歡樂的情緒你就會感到幸福;像一個百萬富翁一樣的思考你就會奇跡般的致富。既然如此我們應當怎樣改變我們自我呢?本書的第三章中就為我們供給了對抗負面情緒獲得心理健康的方法。我們要消除疼痛、憤怒和焦慮,就要表現的堅強和勇敢。
實驗證明:表現的強壯有力能幫忙人們趕走不好的情緒,激發體內的正能量,而抬起下巴確實能夠讓人鼓起勇氣。我們要學會釋放怒氣,表現的簡便平靜,從而激發出進取正向的能量。因為經過表現的咄咄逼人而降心中的怒氣釋放是不對的,并且可能會使情景變得更糟。事實上,有一個更加快捷有效的方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表現的彬彬有禮,舉止平和。
經過本書的閱讀,我明白了如何用行為改變性格,如何變得更加自信。我準備運用正能量打造全新的自我。閱讀《正能量》,受益匪淺!
正能量讀書心得_正能量讀后感 篇6
世間萬物,總會有正反兩面。容貌有美丑,美,讓人賞心悅目;東西有好壞,好,讓人得心應手;能量也有正負,負,讓人情緒低落,但正,卻讓人斗志昂揚。
在字典中“能量”的解釋是:人顯示出來的活動本事。讀了《正能量》這本書,我有了對能量不一樣的理解。經過一個個的心理實驗,親身感受,在實踐中的出了‘新’知。能量不僅僅是為我們供給本事,在我的理解中,能量是一種態度。也許在我們的生活中,各種壓力,挫折,羈絆讓我們不得不相信生活很難,他們會不定期,不定時的出現,讓我們身心疲憊,喘可是氣。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帶著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工作中,可是一向進取努力的員工,多年來,得不到老板的器重;夢想擁有好生活的人,一向在生意上縷縷受傷;渴望一份好工作的人,一向尋尋覓覓,無所適從。可是經過這本書,我也漸漸明白,想要擁有幸福完美的生活,就要擁有——正能量!
變得歡樂——積聚正能量。
即使你沒有優越的嗓音,但你能夠盡情的唱,讓自我獲得歡樂;即使你沒有優美的舞姿,你能夠盡情的跳,讓自我獲得歡樂;即使你沒有聰慧的頭腦,但你能夠不停的練習,讓自我獲得歡樂。不要在乎他人的眼神,你就要活出自我。別人嘲笑你跟他們不一樣,但你能夠嘲笑他們都一樣。所以,盡情的微笑吧!驕傲的抬起頭,歡樂的做任何事,唱歌、跳舞、談笑、學習……做一切你喜歡的事,不要在乎終點是否會是成功,只要你欣賞了沿途的美麗風景。
對抗負面情緒——獲得正能量。
恐懼、焦慮、抑郁……這些負面情緒總會讓我們感受到低落。其實,沒有過不去的事情,我們之所以過不去是因為我們心里放不下,比如被欺騙了報復放不下,被諷刺了怨恨放不下,被批評了面子放不下。大部分人都只在乎事情本身并沉迷于事情帶來的不愉快的心境。所以,我們要學會對抗負面情緒。首先,找出存在的問題再列出目標,確立目標行為,然后制定計劃,最終,經過不斷的自我鍛煉,必須會獲得正能量!其實只要把心境變一下,世界就完全不一樣了。笑一笑,真的沒什么大不了。
擁有意志力——充滿正能量。
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母親因為當兵的兒子意外受傷留下精神病后遺癥。她不愿給部隊增負,堅持帶兒子回家。發病的兒子尿床摔碗,甚至打瞎她右眼,但她從沒抱怨。“媽媽”是兒子病后說得最清晰的詞,也是她37年守候的回報。她是85歲的湖北老人羅長姐,用不棄壘起母愛豐碑!這一聲“媽媽”,讓她37年守候。這37年的堅持,風風雨雨,這37年的意志力,是因為充滿意志力。當世界都在說放棄的時候,輕輕告訴自我:再試一次!最使人疲憊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遙遠,而是心的脆弱;最使人頹廢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自信的喪失;最使人絕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擊,而是心靈的死亡。再堅持一下,以為要失去的,可能就在來的路上,在努力的下一秒。所以,要堅持,擁有意志力。總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改變自我——運用正能量。
有個感人的真實的故事。“雙腿截肢了,我依然能跳舞!”這堅定的聲音來自一位24歲的年媽媽,廖智。20__年5月12日,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瞬間奪去了她深愛的女兒和跳舞的雙腿,她選擇了堅強應對:她用殘缺的肢體演繹力與美。她又對著所有人說:“我期望用我獨特的生命去影響更多的生命,我相信這是上天讓我活下來的目的!”盡管她的肢體是殘缺的,可是她用她那獨特的生命為我們展示了一場完美的舞蹈……所以,在面臨任何困難時,都要學會改變態度,改變自我,正確的運用正能量。
有時候,有些事情,你明明白做了也不會改變世界的動作,但你還會堅持去做,這股傻勁,叫做青春。正值青春時期,我們要學會自信,變得進取向上。我們需要經過改變自我的行為方式,變得親切、自信、勇敢,時刻充滿正能量。青春,需要大膽的,不屑一顧的去闖蕩。進取的態度,是我們向上的動力。所以,讓我們加油吧,擁有正能量,擁有那份勇敢的傻勁兒。
正能量讀書心得_正能量讀后感 篇7
樹立進取的心態,摒棄負面的思想,持之以恒,堅持正向能量,還有什么困難會困擾我們呢?我想這也是理查德懷斯曼教授撰寫《正能量》的初衷,書中的正能量就是一切予人向上和期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
我比較喜歡心理學,書中講到的數十個案例和實驗,對于我并不陌生,我印象較深的津巴多監獄實驗和治療抑郁癥的額葉切除手術,都是從心理學電影中知曉。電影《死亡實驗》就是根據津巴多監獄實驗為基礎改編,這個科學實驗,找來二十個普通良民,隨機分成兩組,八個獄卒十二個囚犯,來模擬一周的監獄生活。
開始時大家嘻嘻哈哈,之后獄卒開始使用權力維持秩序,隨后發展到濫用權力、私刑、發泄個人情緒、最終組織實驗的幾個科學家都被“獄卒”們抓了起來,項目負責人被殺。看完電影后,我感覺渾身冰冷,心里空空的,我開始反思社會主角,大部分獄警一開始,所謀求的也就是一點尊重而已。
當尊嚴遭到蔑視,獄警開始反擊,各種體罰、暴力輪番上演,社會主角進入意識層面,真真假假參雜其中,人性中惡的本質彰顯出來,原罪、本罪,我們一向在救贖中生存,荀子提出的人性本惡是真的嗎?
我一向認為人性本善,應對實驗的結果,我啞口無言,想法被擊打得粉碎,人性是發展變化的,劇中“獄警”伯瑞斯原本膽怯、自卑,最終竟然變得十分殘忍,這種性格的轉變,我個人覺得是自卑,隱藏的“自我”,在獲得權力后,瘋狂的利用手中權力,欺壓他人,借已證實自我的權威,證明自我的成功,或許美國大兵虐囚事件,納粹軍官和日本軍人在戰場的表現,正如這個實驗所揭示是對身份認同和權力的服從。
培養進取情緒,踏上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