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怎樣寫讀書心得(精選7篇)
小學生怎樣寫讀書心得 篇1
讀書來回味我的人四味書屋,世上在這一秒鐘淹沒音符。當年華撒落了一地的距離,飛過了現實與夢想的差距。沒有了國界;沒有了季節,你,讓世界插上羽翼!
讀書,在峋爛的春天,沒有人會否認春天的溫暖和浪漫;讀書,就像一個五彩的春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當我看到這風景時,就會自然得想起這句優美的詩句;在書里,我在尋找甜美的知識,快樂的學知識。當我拿起我最愛看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我想沒人能拒絕它的甜蜜和快樂;一個聾盲的、乖巧可愛的小女孩都能考上大學,做為正常健康人的我們都考不上大學,那我們讀書不是白讀了嗎?讀一本書,在溫暖、美麗的春天,讓溫暖照亮你的心窩,是那么的讓人舒服和享受;讀一本書,在熱情、歡樂的夏天,讓火熱與激情燃燒你的心懷,就象讀一個熱情的夏天;讀一本書,在希望的秋天,讓蒼涼與希冀陪伴你身旁,讓你充滿了嘆惜和希望;讀一本書,在悲涼的冬天,讓無奈與傷感充拆了你,就象一本書讀到了盡頭,使你嘗盡了酸甜苦辣后的無窮回味而歸于平靜。
人的一生,就象讀一本書,無論什么樣的書,我都愛讀,這就是我讀書的理由;我愛讀書,我享受讀書的樂趣、享受讀書的酸甜苦辣,你呢?
小學生怎樣寫讀書心得 篇2
書是人們進步的階梯,也是人們最好的老師,是讓我們大腦充滿知識與見解的源泉,是補充我們知識欠缺的好老師。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姑娘,我讀過的書可多了,有《草房子》、《魯賓遜漂流記》、《小王子》……等等,我最愛看的要數《魯賓遜漂流記》了,《魯賓遜漂流記》主要講了魯濱遜在一次航海時遭遇強風暴,伙伴們全死了,只有他幸免于難活了下來,為了生存,他使出自己全身技藝只求活下來。后來,他通過了命運的考驗,活了下來,他自己馴化了牛羊,種植了瓜果麥田,烤制了陶瓷碗碟………20xx年后,他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遇到了一只商運船,得以逃離島嶼。我在這本書中學會了很多:一個人,在誰都放棄你的時候,你更不能放棄自己,要讓他們對自己大吃一驚。書是那么耐人尋味,是那么值得學習的導師。
書是每個人的好老師,在你疑惑不解的時候,是為你排憂解難的老師,在你孤單無助的時候,是給予溫暖的朋友,是你知識的源泉,助航的帆,是大霧中的導航,迷途中的指南針。我們應虛心向他討教。讓我們好好讀書,讀好書。
小學生怎樣寫讀書心得 篇3
飯可以一天不吃,覺可以一天不睡,書不可以一天不讀。這是毛澤東說的一句名言。我想我也是一個這樣的人,因為我只要一天不讀書我的心就像有只毛毛蟲在爬,怎么也睡不著。
我每天放學都要到書店過過書癮,看些有趣的課外書。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去書店,第一眼就看中了一本書,這本應該是新出的吧!叫《三十六計》。我不慌不忙地拿起那本書,但目光又轉到了旁邊的《成語故事》,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一本書啊!可是《三十六計》里的情節又是那么緊張刺激。經過一段時間的腦交戰,我終于想好了,我放下了《三十六計》,畢竟它是新的,什么時候都會有,我還對《三十六計》說:“你是新書嘛,給點機會給舊書啦!”
我看得正起勁,突然,我的肚子傳出了“咕嚕咕嚕”的聲音。這時,我才發現我已經站在這兩個小時了。我合上書,咽了一口水,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放下書走出去。
書里的知識就像“井水挑不干,知識學不完”。永無止境,高爾基說過:“書箱是人類進步階梯。”因此,我更愛看書了。媽媽常說:“你真是個書蟲。”但我不介意,因為我就是從書中獲得生活的樂趣的。
小學生怎樣寫讀書心得 篇4
“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不但鼓勵了作家林海音,同樣也激勵著我努力讀書,奮發向上。
從我記事起,小小故事書、漫畫書……它們就把我帶到一個精彩的世界,那里有聰明的阿凡提,美麗的白雪公主,勇敢的小裁縫,還有好吃懶做的加菲貓……我在那里興奮不已,流連忘返。
一二年級時,媽媽就在書店給我辦了一張借書卡,每次可以借兩本。一到周末我便早早來到書店,先挑一本美美的看,等工作人員在我身旁走上兩三趟,似乎提醒我該離開時,再拿上自己早就瞄上的兩本,戀戀不舍的離開。
后來,書店改為購物商場,我很是失落。不過,我很快就發現了一個讀書的好去處——愛家生活廣場。在廣場三樓的一角,有幾個大大的書柜,里面擺滿了書。可以挑任意一本看,不必擔心被店老板趕走。可站著看,可席地而坐看,真是舒服。,《魯濱遜漂流記》,《伊索寓言》,《算得快的奧秘》《唐詩宋詞》……讓我這個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好好的過了癮。
書像一艘非凡的戰艦,把我帶到浩瀚的天地;又像一匹奔馳的駿馬,帶我領略世界的神奇。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汲取了營養,更得到了快樂,書真讓我受益匪淺。
小學生怎樣寫讀書心得 篇5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俄國偉人高爾基曾說過。沒錯,書的確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書,人類只會在原地站著,沒有動力,不會前進。書是沙漠里甘甜的泉水;書是黑暗里閃閃的磷火;書是寒冬里溫暖的爐火……書是人類不可缺少的。書讓我懂得了許許多多的道理。我從書中知道:要想吸引朋友需有種種品質。自私自利、小氣、小肚雞腸、妒忌、乘人之危、不樂聞人之譽的人,是交不到一個真心的朋友的。
同學們,你們也許不會相信書會有這么大的作用,但你想錯了。你別看書只有那么小一本,只要你翻開它,它能帶你上天入地、穿梭時空、無所不能;在家就能帶你環游世界……這時,你會發現,書是那么令人驚嘆。這會使你更加努力、更加勤奮的去讀書。
在我讀過的書中,伊索寓言讓我深深的記住了它。因為它讓我知道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敗……它讓我明白了人世間這復雜但又不可缺少的東西——真理。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書啊!
同學們,讓我們為了美好的明天,一起努力讀書吧!
小學生怎樣寫讀書心得 篇6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孩子們對老師非常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里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事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么這就是個明顯的征兆:在這個班級里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著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于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并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學習優秀經驗,并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雖然我是一位語文教師,但對數學教學也從不放棄,我堅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學生就會給我回報,我做了,我也得到了。
以好帶差,以小組牽動班級整體,發揮小老師的作用,以習慣培養為重點,以學科知識為基礎,以拓展思維、能力為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是我教學工作的宗旨,也許正是自己在平日的工作中做細點點滴滴,所以期末考試,學生的書面書寫干凈整潔,能夠仔細的答題,班級的各項成績好。
低年級的小科課較少,大量的時間都是我們自己支配的,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搞好輔導也成了我們平日的重頭戲,及時調整教學狀況查漏補缺,讓學生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有收獲,在輔導中也能拓展思維。
大量的輔導,必然規律帶來批改量的增多,尤其是低年級,不批改是根本不行的,低年級必須面批面改,自己也能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在漂亮的字上畫個圓圈,在干凈的本子上畫朵小花或者小五星。班級38名同學,每位同學的本上都留下我認真批改、圈圈點點的痕跡。也正是因為種種原因,學生很愿意把自己的作業本整理干干凈凈讓我欣賞,讓我評價。在批改輔導中,我特別注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本著上課多叫幾次,批改多圈幾次的原則,把更多的機會送給他們,只要他們肯努力,我愿意這樣去做,不厭其煩。
還記得和學生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清楚流利地表達,還記得學生清脆悅耳、富有情感韻味的朗讀,讀課文各種不同的表演,識字也很有趣,可以加動作或者表演,如:“躲藏”我躲起來。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朗讀能力、書寫習慣正在學生身上扎根,這又一次讓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教師注重什么,學生就會展現什么,同時也就收獲什么。
小學生怎樣寫讀書心得 篇7
作為教師要有終生學習的理念,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要讓知識與頭腦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用全新的知識和全新的理念來教育富有時代精神的學生,你的教育才適應時代的發展的要求,千萬不要井底之蛙、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作為教師要學會學習和讀書,在博覽群書中思考、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思想,拓寬文化的視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強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教師尤其要閱讀經典,與人類的思想家、教育家對話,學習他們的研究成果,提高文化素養,尤其要提高人文素養,并在此基礎上培養科學精神,這是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形成、發展的基礎,也是教師成長的必備條件。個人素質就成為了能否勝其重任的關鍵因素,而在這其中“人文素養”又是其關鍵之關鍵。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非常深刻的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榜樣示范作用對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及道德標準的巨大影響力。我也盡量從各種方面提高自己的個人素質。
下面我就談談看了教師人文素養《教育的真諦》一書后,我對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一些理解和感受。
陶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么樣的生活就是什么樣的教育。生活教育反對殺人的種種考試,教人讀活書、活讀書。生活教育也不教學生吃人,不教人升官發財,只教中國的民眾起來做自己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人中人。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最終教育目的不是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個“高分低能”的書呆子,而是要實施創造教育目的。教育是為了學生“手腦雙揮”“手腦聯盟”“手腦雙全”,這就是創造教育所達到的目標,又是創造教育目標得以實現的手段。陶先生就提出了“在勞力上勞心”、“教學做合一”的主張。可以這樣說,“手腦雙揮”是陶行知創造教育的精髓。他在《手腦相長歌》中寫到:“人生兩塊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這是他創造教育的目的的集中體現。就教師而言,教師的創造,不像宗教家、戀愛至上主義者、美術家,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愛人。教師“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陶先生指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先生、學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又說教師創造教育的目的,是要創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和創造的理論與技術。我想這是每一位教師最大的理想吧!
美術課程標準中提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美術教材中的圖片大多來源于生活實際,而個體又是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會中,與自然和社會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經驗和知識,對于不少事物也有了自己初步的看法,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生活教育。
教學與生活教育是雙向互動的,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主動參與,采取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等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促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生活體驗,讓學生體驗到生活的樂趣。生活是教育的海洋。陶行知先生認為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社會是生活的場所,即教育之場所。有生活就有教育,讓我們的教育伸張到大自然,伸張到我們的生活中去。
最后我想以陶行知先生的話作為結束語:
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