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讀書心得怎么寫(通用3篇)
《駱駝祥子》讀書心得怎么寫 篇1
小學時,老師就給我們介紹了一些老舍的文學作品《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話說當我聽見《駱駝祥子》時,腦海中竟然理解成一頭名叫祥子的駱駝。今日一讀這本書,才知曉,駱駝祥子是一個人的外號。
第一章中,由作者大篇幅的介紹拉車這一行業。使我或多或少對當時那個年代,工作于這個行業的人有了些同情。原來拉車也是分派的,年輕力壯的車夫自然是“吃香”。不僅拉的車好,吃穿住行都與普通的車夫不同。
而我們的主人公祥子的夢想就是想擁有一輛自己的車。
祥子長得很討人喜愛。“他沒有什么模樣,使他可愛的是臉上的精神。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亮。腮上沒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兒粗;臉上永遠紅撲撲的,特別亮的是顴骨與右耳之間一塊兒不小的疤。”
從對祥子的外貌描寫中,“發亮”“紅撲撲”可看出祥子的精神與樂觀的心態。
“他確乎有點兒像一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
兩次將祥子比喻成“樹”,第一次是外形上的“形似”,第二次是在內在特性上的“形似”,生動形象的比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了夢想,自然是要去努力實現的。理想很美好現實卻是很殘酷。拉車并不像看起來那么簡單,但是祥子卻絲毫沒有畏懼。可以看出祥子對拉車的決心與不拔的毅力。
我想在這一點上我是要學習祥子的。還記得,以前的我去做一件事時有一點困難就想退縮,甚至要不我就放棄吧。只是有一件事,把我這個壞毛病改正了不少。
小學時,市里有一個環保繪畫比賽。美術老師讓我在比賽截止日期前畫一幅去參加比賽。美術老師給了我很多主意。可是,一直拖延到了比賽還有兩天截止的時候才開始。畫的著急,什么都沒好,當時畫一幅扔一幅。就想著放棄。最終還是因為來不及沒有參加。現在仔細想想,如果我當時堅持下去,一幅畫又怎么能完不成。
有時候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卻折射著很大的道理。“毅力”“決心”這兩個詞看上去簡單實際有很多人卻做不到,當面對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時,你是否能夠擁有堅持到底的決心與永不松懈的毅力。
祥子的第一關,是腳脖子腫起來了。他知道這是不可避免的事,這是拉車必須經過的一關。非過了這一關,他不能放膽的去跑。如果在現實中又是否有很多人在第一關就放棄了?
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關卡。只要你有毅力和決心,一路沖破這些關卡。就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駱駝祥子》讀書心得怎么寫 篇2
“亂世的熱鬧來自迷信,愚人的安慰只有自欺。”老舍的筆下寫滿罪惡與同情。
在那個舊年代,幾乎是“人吃人”,對于書中的祥子來說簡直是噩夢。祥子意識到自己終有一天會沉墮下去,可是他不甘心。人性本就冷漠,在當時整個社會更不會有什么草長鶯飛的傳說。
只是祥子不懂,其實他再努力也終究會被麻木的人們同化。他沒有正確的人生觀。沒錯,開始祥子是個“好人”,至少他符合所有人對于“好人”的評價標準,他熱情且斗志昂揚。只是后來時事與自身的選擇將他推進無底深淵。
祥子怨恨劉四爺,怨恨虎妞,怨恨一切曾給予他傷害,絕望的人。他最應該怨恨的,應該是永遠猶豫徘徊的自己。
祥子在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關口中都選擇了錯誤的選項。盡管他后來再努力,也救不了自己終會被社會訓教到麻木不仁的結局。
他始終在安慰自己,不會的,我不會和他們一樣。或許祥子已經意識到了,卻不肯承認,買車對他來說,只能是遙不可及的幻夢。也許當時的他還是對生活抱有極大的希望。
只可惜祥子無論如何都沒有清楚的理解到,他所處的環境不是安定的,而是戰火紛飛的。舊社會的喧鬧一直存在于每一個角落,人心不古。沒有人會去裝什么圣母,去施舍一個看起來十分可憐的人,很可能對他自己來說,他們兩者沒有什么區別,不過是一個表面上看上去有些光鮮亮麗,一個看上去有些蓬頭垢面。
在那個年代,根本不存在平等。只有軍閥的殘酷統治和底層勞動人民的苦苦掙扎。
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布滿了虱子。人人都在為現在的處境擔憂著,只有祥子依舊怨恨著周圍的所有,不切實際的想著未來可能的,美好生活。
何其諷刺。
虎妞的死刺激了他,小福子的死直接成了祥子墮落的導火索。他走上了與旁邊所有人的道路,麻木不仁而墮落。
也就有了今天的駱駝祥子。
個人主義觀念在祥子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任何事情的出發點都是祥子自己,他自以為一直再為別人考慮,實際上別人也對祥子可憐的個人主義嗤之以鼻。祥子完全成了個人主義的傀儡,他活得越來越小心膽怯。他忘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熱情,什么才是真正的希望。與其說祥子愛著小福子,倒不如說祥子一直愛著他自己。
生活的戲弄很足,只不過要小心自己會被那極速的鼓點,虛偽的笑容同化。這就是舊社會的悲劇。
《駱駝祥子》讀書心得怎么寫 篇3
中國有這么一個作家,寫了這么一本書,書里面有這么一個人。
他出身于舊社會的中國的下層勞動人民家庭,自幼家庭困苦,但是,他勤勞,樸實,忠厚,善良,注重信用和講義氣,雖然他只是京城里的一個普通車夫,卻有小生產者所共有的積極進取的求生意志和人生理想。
其實,在他一生之中,最大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夠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可以自食其力。他曾經天真地以為,只要有了自己的資本--一輛車,再通過自己的勤勞和奮斗,就可以在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從而可以自由自在地生存。雖然他曾經3次擁有屬于自己的車。可是,上天卻總是喜歡和他開玩笑,一次又一次的使他失去屬于他自己的車,使他對生活的企望和信心以及要強的性格都在生活中一點點地喪失。他變得懶惰狡猾,極端自私,還耍無賴,成了徹頭徹尾的”刺兒頭”,逐步滑向墮落的深淵。
他就是《駱駝祥子》里面的主人公--祥子!
《駱駝祥子》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人力車夫的故事。這個車夫叫祥子,之所以書名在”祥子”前加了個”駱駝”兩字,是因為是駱駝救了他的命,使他拉上了人力車,所以因此得名,
在創作《駱駝祥子》之前,老舍一直以教書為生,寫作為副業。《駱駝祥子》是他做職業作家后打響的第一炮!所以,《駱駝祥子》這本書是寫得非常成功的!特別的是,老舍在這部作品中拋棄了以往那種幽默諷刺,嘻笑怒罵的風格,”拋開幽默正正經經地去寫”,并且平易的文字又因從容地運用了北京口語而增加了親切,新鮮,恰當,活潑的味道。
可是,《駱駝祥子》卻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
因為,故事的主人公祥子,由原來的一個勤勞,樸實,忠厚,善良的人,變成了一個懶惰狡猾,極端自私的社會敗類!但是,這也不能完全的怪祥子,祥子當時所在的社會極其黑暗,當時中國的社會背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老實成了無用的別名”,注定了像祥子那樣社會下層人民的悲苦命運!
漫長的假期要用讀書。利用這個暑假,我閱讀了《駱駝祥子》。很好奇它為什么那么出名,合上書的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后,干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子變了,他變得無賴、自私,變得沉淪自棄,吃喝嫖賭他都學會了,成了“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現實總是與祥子的理想過意不去,現實的殘酷最終使他的理想灰飛煙滅,甚至連他也不成人樣。
其實,為祥子感到悲哀之外,我也很佩服他。他這一路上起起落落這么多次,其中有很多次想放棄拼搏,放棄理想,也想和別的車夫一樣過得腐敗,在那個時候可能是一種解脫吧!他們沒有能力改變現實,空有理想有什么用。但祥子不一樣,他一次次用理想激勵自己站起來,一次次為了自己心中的目標而拼了命的向前,這應該與他那老實的人品分不開吧。
這又讓我想起了我們。當今的社會比起以前是很不一樣,沒有那么無情,更沒有那么多不公平的事。應該說每個人都能夠有機會達成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的那些“社會敗類”,他們一定奮斗過,但吃不了苦,最終淪落到這種不堪的地步。我們既然有這個條件,為何不努力奮斗,去達成理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