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傷逝個人體會650字(精選3篇)
讀傷逝個人體會650字 篇1
我覺得婚姻給婦女們帶來了安穩與保障,但讓婦女們失去了卓越的機會。我這里所說的安穩與保障是讓婦女們學會了隨遇而安,這種安穩會讓婦女們失去遠大的抱負和激情,使她們甘于華而不實的平庸生活。
在《傷逝》這篇文章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傍晚回來,常見她包藏著不快樂的顏色,尤其使我不快樂的事她要裝作勉強的笑容。幸而探出來了,也還是和那小官太太的暗斗,導火線便是兩家的小油雞,但又何必硬不告訴我呢?和涓生同居前的子君會看書,會和涓生探討一些書本知識,她會說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權利干涉我”的口號,這在當時是很有個性解放色彩的,這說明當時的子君是有思想有主見有去接受新東西的。可與涓生同居后的子君變得沉默了,雖然剛同居時他們是幸福的,他們會在一起談同居前的點滴,但時間久了,加上生活的緊迫,他們之間的隔膜也越來越大了。有時他們會坐著相互沉默,或者就是子君對涓生重復說著他們以前的故事,說得次數多了,以致于涓生對子君所說的故事都能夠背了,也聽得煩了。涓生此后寧愿呆在寒冷的圖書館也不愿早早地回去面對子君。子君一直活在了過去,活在了記憶力里,她找不到現在屬于自己的自我。
與涓生同居前和同居后的子君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區別呢?我認為如果一個女性只會為家庭任勞任怨,沒有自己的奮斗目標,那么她的這種家庭主婦的角色會破壞他們之間的家庭生活。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社會每天都在變化,人也在變化,你把自己固定在家庭主婦那么小的范圍內,你就會失去很多與外界聯系的機會,這樣會使自己孤陋寡聞。如果把一顆心死死地拴在家庭這一根繩上,把神經死死地繃緊來看住自己的家庭,那么你就會變得敏感起來,變得小氣起來。此外,為了做好好妻子的角色,如果你遇到了什么不開心的事,你不可以亂發脾氣,不可以說出來,只能悶在心里。一個好的發泄方式,就只能是不說話,做臉色。但這樣的行為,在丈夫看來你是多么的不善解人意,不體貼。在以前,很多人認為,婦女就應該呆在家里相夫教子,不能再外面拋頭露面,丈夫就是自己的天,就是自己的一切,一切都應該依附丈夫聽從丈夫。婦女們從來都是被定義被思考的。
當子君與涓生的生活泥已經走到盡頭的時候,子君沒有想過要去改變自己,改變涓生,而是過著像一潭死水一樣的生活。子君當初為了與涓生同居,她與家里斷絕了關系,陪同涓生去租房子時被人指指點點,但子君說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權利干涉我”便毅然于涓生同居了。在當時的社會,這樣的行為是違反道德的,是被人所瞧不起的。從子君果斷與涓生同居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子君是一個覺醒的知識分子。但到后來,當她與涓生之間已經不存在愛時,她卻缺少了給婚姻開死亡證的勇氣,最終選擇了郁郁而終,子君沒有想過自己還可以重頭再來。
我認為,無論在什么什么時候,女性都應該自己解放自己,積極地建設自己的心靈,不要用別人的眼光來衡量自己,把自己從身體中解放出來,拋棄妨礙自己進步的觀念,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角色中都應該與男性共同創造價值。
讀傷逝個人體會650字 篇2
對于我來說,魯迅先生的文章一直都是較為難懂、晦澀不明的。可以說《傷逝》也不例外吧。但是這僅僅二十多頁的文字,讓我覺得有些許悵然,為涓生、或是為子君。
每讀一本書之后,我都會把書里的一些句子摘抄下來。有人說,往往書里被人單獨摘抄出來展示的句子,最能表達整一本書里想要表達的東西。《傷逝》里有這么一句: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就是這么分明、堅決而又沉靜的一句話。而小說的名字《傷逝》,這壓抑的名字。就如同余華的《活著》是由一系列的死亡所構成一般,魯迅的《傷逝》則是從追求新生而寫成。
通篇讀下來,我發現子君這位人物同當代的我們有些相似。不在社會,而在想要自由、想要奔跑時,卻被無形的囚籠束縛著。不知中國青年是否有如魯迅先生所期望的擺脫冷氣、只向上走。
我們都在追求,卻一次次被現實壓垮了腰,屈服于現實。
子君亦曾追求過。初時她可以為了愛情而在父親面前立下一句有力的宣言,令涓生看到新時代的曙光。他們也會在一起討論那個時代下鮮少有人提及的話題、會為了新生活四處奔波與奮斗。但當涓生失去了工作,倆人一同住進一個大雜院中,與眾多所謂官太太住在一起時,子君變了——其實倒也說不上變,因為子君的骨子里一直都是舊時的思想,從未變過。
她開始養阿隨來打發這百無聊賴的時光、開始為了爭奪油雞而與官太太們互相大罵、開始操心于世俗與日常、開始褪去她僅存無多的榮光。
可涓生仍在對新生活抱有希望啊。他從未忘卻翅子的扇動,盡管比先前已經頹唐得多。后來,阿隨也被送到了一個并不很深的土坑里,涓生與子君似乎也互相厭倦了。
"向著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槌著一個人的衣角,那便是雖戰士也難于戰斗,只得一同滅亡。"
道不同不相為謀。一個繼續追求,一個淪為舊囚。這便是被現實壓垮了腰之后,屢敗屢戰或是俯首稱臣的兩條路。
只愿在這滿是迷霧與荊棘的人世中,可以找到一條不后悔的路,不懷傷而逝。我想,這便是《傷逝》于我的意義。
讀傷逝個人體會650字 篇3
感謝黨組織給予我這幾次黨課學習的機會,通過黨課的學習使我更進一步加深了對黨的先進性、正確性及務實開拓精神的認識,同時也深深感到我們的黨是一個偉大的黨,光榮的黨,正確的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黨是具有遠見卓識,不斷創新進取的黨。
這次黨課的學習,進一步學習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次學習有利于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樹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崇高理想。從而堅定政治信念,明確努力方向,端正入黨動機,保持自身的先進性。意識到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的。也就是說實現共產主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也許將面臨著不可預料的種種困難,共產黨的先進性不是天生就具備的,而是在不斷努力學習實踐中,通過不斷地總結和提高黨員個人的思想境界才能形成。也就是說,我們要在思想上真正入黨。入黨不是意味著擁有特權,而是奉獻,對自己要有更嚴格的要求和約束,要學著去承擔更多的責任。具體到生活中,我們要團結同學,想同學之所想,急同學之所急,努力為同學們服務,積極發揮一個學生黨員的作用。在工作和學習中牢固樹立共產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積極從思想上真正入黨,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不斷地給自己充電,讓生活更加充實。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與理論水平,使自己對共產主義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更能是非分明,不會犯下低級的政治錯誤。其次,心系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自身的利益,不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對別人記恨在心,處處為他人著想,樂于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從小處著手,以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來要求自己。最后,本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心,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目前國際形勢。愛國,對于學生而言,體現在日常瑣事中。比如說,珍惜用水、節約用電、愛護花草這樣的小事不僅僅體現了我們的道德情操,也最能體現我們的愛國情結。試想,一個對一草一木都不加予愛護的人,你怎么指望他去愛護祖國呢?
以上內容是我對這幾次黨課的總結,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努力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學好專業知識和培養自己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綜合知識應用的能力、開拓創新的意識與能力、組織及協作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后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二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我所學的知識來回報社會,來服務于社會。三是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理論的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