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草房子讀后心得有感(通用3篇)
名著草房子讀后心得有感 篇1
看過《草房子》這本書后,在綜合課上,大家一起交流了親身體驗,有所感悟……大家還做了許多讀書卡,優秀的都被挑選后展在校內墻上。
《草房子》是一本令人感動的書,主人公桑桑也有我們這種小孩子愛玩的天性與童真。在這個鄉村生活中,可以細細地領略到桑桑這個主人公豐富多彩的生活。
桑桑家養了許多鴿子,可是沒鴿子籠怎么辦?機靈的他很快作出了一個“可愛”的舉動,他把自家碗柜中的碗全搬了出來,一層層的,他分別放入幾只鴿子。可這看似美妙的舉動,得到的待遇卻是媽媽的一頓打罵。
桑桑的生活中,也蘊藏了酸甜苦辣,其實我們自己的生活中也有相似的體驗。他有玩不盡的樂趣,也會做出善良的舉動。
同學小康家因為沒錢,不僅退了學,還幫爸爸養鴨,生活很苦。桑桑雖然沒錢,但他忍痛割愛,賣掉了自家其中的十只鴿子。賺了錢后全部捐助給了杜小康。正是這種愛心成就了一種難能可貴的友誼。桑桑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應有一座純潔的草房子,那就是童年。
美麗的童年每個人只有一次,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他。讀《草房子》讓我深深的感受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一個人如果要做到善良,就要用一顆純潔的心來獲取。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桑桑,都擁有各自多姿多彩的生活,我們心靈深處散發出來的純潔,也會變成一座座純潔的草房子。
名著草房子讀后心得有感 篇2
終于,又重新拿起了已經看過多遍的《草房子》,卻總是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每一次看,都是一種新的感覺。
它,以桑桑為主角,第三人稱的角度,描繪了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每個人都有著自己不同尋常的一段經歷,一種結局。而每個人,都好像有一次轉折,極其重大的轉折,使本來預料的結局瞬間更改。
這次重讀剛開始看了四章。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秦大奶奶”一章。秦大奶奶的遭遇,可以說是很不幸的,努力了幾十年,終于獲得了一塊土地,丈夫卻早逝,這片土地也因為要建學校,給了她另一塊地。任誰,也不想離開,這一片努力拼搏了即使年,還有自己丈夫夢想的地方。秦大奶奶,用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了自己的不舍。雖然,有些做法有些過分,感覺好像不懂事理,但如果你是她,你會怎么做呢?精神飽受打擊,命運又如此不公,別人對自己的,也只是不理解和強行對自己的攻擊。也許,學校和秦大奶奶都是有理由的,從自己的角度看對方都是無理野蠻的,但事實就是如此無情,就是讓兩邊都是對的。終于,兩方的不斷糾纏,解決于一次生與死的界點。是秦大奶奶為了救人,而差點送命,讓學校方面對她很是感激。也是學校方面對秦大奶奶救命之恩,讓她感到了溫暖,也就不在與學校方面糾纏了,更是不斷地幫助,好像自己是學校的一份子。最后的結局也是又一次體現了秦大奶奶對學校的熱愛,為之感動——竟是為了一顆落水的南瓜,而不幸被水沖走,離開了人世。
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個個跌宕感人的故事,不禁為之感嘆,為之驚心。
名著草房子讀后心得有感 篇3
最近,我讀了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名叫《草房子》。在書中,當我得知禿鶴為了彌補之前的過錯、重新找回和同學之間的友誼,在一年一度的全鄉中小學文藝匯演中,主動請求并成功扮演一個別人不愿扮演的角色—禿頭偽軍連長,從而給學校爭得了榮譽時,我真為禿鶴高興;當我知道細馬為了給他爸爸治病而不畏辛苦、任勞任怨地放羊時,我不禁為自己感到羞愧;而當我得知桑桑為考中學,不得不離開這片朝夕相處的金色的草房子時,我已經淚眼模糊了。
我應該像書中的杜小康、細馬那樣,做一個小小男子漢,勇敢的擔當起自己應該擔當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