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你的課堂讀書心得(通用3篇)
經營你的課堂讀書心得 篇1
最近通過《經營你的課堂》一書的學習,使我收益匪淺, 我覺的觀點非常新穎。課堂要高效,確實是要“經營”嗎?我體會非常深,在我教這個班之前聽其他老師說,“劉老師,別接這個班,這個班的學生不愛學習,課堂紀律特別差。。。”但是我想我還是挑戰下自己吧。我接手這個班的語文,第一節課就有學生大吵大鬧,我沒有生氣,下課后,我請他們到我辦公室里座談,并且買了些水果,零食。學生們看到我非常的誠懇,吃著零食打開話匣子跟我聊,聊到以前老師的粗暴管理,聊到以前老師的課堂掌控能力。通過這次聊天,慢慢的,學生們接受了我,也不給我難堪了。這是我經營的結果,所以我覺得這本書跟我的理念一樣。書里面提到的很多學生的心理,學生在班級的表現,課堂教學的現狀都覺得很熟悉,我們的孩子,我們的課堂也經常出現這樣的問題,通過細致的分析,原來很多問題是很正常的現象,并且如果我們能認真的去思考,去分析,去解決,可能一些問題就不會成為現在困擾我們的問題了。在這里我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這本書當中的關于把握講的分寸一篇的心得體會。 我們總在談論什么事高效課堂,我們學校的校本研修課題也是《構建和諧高效課堂》,曾經我跟很多老師的想法一樣,認為教師在課堂上講的多、容量大,分析的透徹,概括的全面,學生主動的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課堂上能積極思考問題,積極回答問題,這樣的課堂就是好的課堂,就是高效的課堂,通過學習,我覺得高效課堂不應該是這樣的,這實際上是降低了教學內容的思維含量,你想,教師講的好,分析的透徹,概括的全面。
經營你的課堂讀書心得 篇2
近日,趁著假期,耐著性子認真讀完《經營你的課堂——打造高效課堂的九項修煉》一書。作者王福強,曾經是一位中學語文教師。成果頗豐,出版專著多本。本書包括以下九個方面:
一、精心經營——打造特色課堂
二、提高自我——打造魅力課堂
三、注入思想——打造輕松課堂
四、因材施教——打造和諧課堂
五、科學管理——打造規范課堂
六、強化互動——打造生本課堂
七、節奏控制——打造動人課堂
八、錘煉技巧——打造智慧課堂
九、多元評價——打造扎實課堂
作者從大家熟知的“課堂”著手,以其豐富的教學經歷,通過一些具體鮮活的案例,多角度闡明自己對高效課堂的理解,尤其不惜濃墨暢談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益。讀完給人以諸多的收獲與很深的啟發。
說實話,眼下市面上關于高效課堂的書籍或相關文章可謂鋪天蓋地,但大多大同小異,或者說形而上的比較多,要么大而空,要么無病呻吟,沒有多少實際內容,尤其缺少可操作性的東西。而此書給我的印象卻有些“另類”,文本語言比較通俗,貼近教學實際,并無多少高深的理論與艱澀難懂的詞匯,但非常實用,操作性很強。作者寫作思路清晰,詳略得當,觀點鮮明,歸納概括能力很強,條理明了,尤其非常注重文本的格式,便于讀者閱讀,加深記憶。不難看出,作者的用心以及深厚的寫作功底與縝密的邏輯思維。
讀完此書,對我的啟發很大,引發我對似乎再熟悉不過的“課堂”進一步的思考,也產生不少寫作的素材。同時,也為下一步寫作自己的專著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與寫作模式。
向王福強老師學習,此書值得一讀。
經營你的課堂讀書心得 篇【2】
從書中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首先,教室布置要能體現你的教育理念;第二,要通過描述、演練、反饋、鞏固規程,建立起明晰的課堂規范和期望;第三,借助于作業,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從傳達作業要求、到過程性的監督完成、直至檢查反饋,有始有終,形成習慣;第四,開展和實施教學時,為了流暢教學需具備三種能力:預防不良行為,課堂節奏的管理以及保持小組學習注意力的能力;第五,管理學生行為時保持一致性和持續性,尤其是不當行為要及時處理;第六,過激的問題行為及特殊個體或群體的管理,要關注問題行為的種類,并引入目標管理意識。這些內容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對教師的指導可以說是十分明晰的。
仔細閱讀該書,我感到非常溫馨,也非常欣喜。溫馨,是因為該書作者在字里行間透露出了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和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這很讓人感動;欣喜,是為我能從書中獲得切實可行的課堂管理策略和技巧而高興。讀這本書,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手把手地教授課堂管理技巧。尤其是《建立規范和期望》和《合作學習小組的管理》兩章對我的幫助最大,對我今后如何更好地管理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啟發。
第二章《建立課堂規范和期望》中,對有效管理的課堂進行了如下描述:有效管理的課堂是順利推進的,它以最少的混亂和停頓,給學生最多的學習機會;它的布局合理、井井有條,利于開展互動和完成組織活動。因此,教師要能有效管理自己的課堂,不但需要對學生確認學校的紀律和規程,還要制定你自己的課堂紀律,紀律的規定在4到8條之間,能寫在教室里醒目的位置。書里告訴我們可以提4條有效紀律:1,尊重所有人并禮貌待人;2,準時和準備充分;3,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4,遵守學校所有的規章制度。在向學生說明紀律時,還一定要告訴他們你的具體期望——不僅僅是“不能做”什么,還有“能做”什么。并且要保證這些紀律要求在日后的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執行。
讀到這一段,讓我對于“為什么開學初的紀律教育總是不給力?”這一問題終于有了答案。原來,我每次在開學初對學生費了一堂課的勁兒所講的紀律要求,并不是沒有用,關鍵是我講的方法、內容以及日后的執行度都不到位,僅僅是走過場,怎么能期望取得好的效果呢?有效的開學紀律要求要講的少、講的具體,要從正面強調期望學生能做到什么,同時也對違反紀律的行為將采取什么樣的懲罰給予告知。在第二節課開始,就要不斷鞏固對紀律的要求,同時還應讓孩子參與紀律的制定,使學生感到紀律是自己定的,那么遵守紀律的自覺性也能大大提高了。想通了這個問題,使我對下學年開學的課堂管理充滿了信心。如果我能做好的話,豈不是向“有效教學”又前進了一步嗎?
經營你的課堂讀書心得 篇3
最近我們語文老師蔡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書:《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我便去晨風書店購買了。經過一個寒假漫長的閱讀我終于看完了這本書,這本書讓我深有感觸。書中講述了一個上五年級的首爾男孩阿章,因為媽媽懷有身孕,爸爸又在首爾工作,暫時把他轉學到鄉下的舅舅家。來到鄉下上學的阿章,離開了媽媽的關懷和照顧,上學時不但作業沒有帶,連美術課要帶的畫畫顏料也忘記帶了,結果被老師狠狠地懲罰了一頓,被同學嘲笑。生活上從來不會自理的阿章,表妹就批評他說:“我不知道你的媽媽是不是你的傭人,但我的媽媽不是”。這句話使阿章想到了以前在家里的時候都是媽媽幫他準備的學習用品,利用他睡覺或去上學的空閑時間把房間整理干凈。阿章經歷了不斷的挫折與失敗,使他從一個懶散、弱小、懶惰的男孩成長為一個獨立、勇敢、關愛他人的男子漢。
讀完了這本書之后,我便開始地不斷反省自己,我想起:在學校打開書包時,發現該帶的書本沒帶,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時,希望媽媽能及時送到我的身邊。老師點明收作業的時侯,我經常在書包里亂翻一通才能找到作業本。在學習上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不是上網抄答案就是空著不做,從來沒有思考過。因為我做事總是丟三落四,沒少讓媽媽操心。
我決定要向阿章學習,改變自我,讓媽媽為我少操一點心。于是我開始獨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碗、拖地、掃地、打掃和整理自己房間等等。學習上,我也在努力。寒假,我每天都做一篇閱讀理解,來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平時也看一些課外讀物,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盡管學不好數學,不想學數學,但在媽媽的鼓勵下,仍然每天地堅持做練習題。一開始,我笨手笨腳的,總是出錯,慢慢地我越做越好。遇到難題時,仔細讀兩三遍題目,做到正確理解題意,在畫圖分析,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所為難題就迎刃而解了。經常得到媽媽的贊揚!
請你記住,媽媽不是你的傭人。也請你相信,不用媽媽的幫助,靠自己的力量,你也可以做得很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