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課外閱讀心得體會(精選3篇)
大學生課外閱讀心得體會 篇1
這幾日,我閱讀了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這篇小說。
我感到莫名的沉重。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文章可謂是字字珠璣、一針見血,我也從中體會到了當時國之黑暗,引起了我的深思。
日記中記載有一句話:我認識他們,他們都是吃人的人。結尾處還發出振聾發聵的呼喊:救救孩子!日記中主人公對他哥哥的痛斥感染了我,那是暗諷他們是搜刮民脂民膏的人啊。主人公有正義感,他覺得自己不應該和那種人同流合污,于是提出了那樣的見解。真是可親可敬,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當世,這樣的見解都是先進的、有道義的!如果這樣為國為孩子著想的人再多一點,或許我們的世界會更好吧。
其實當今的世界很安寧,沒有大型的戰爭,沒有太多的流離失所,沒有太過黑暗的災難來臨,和平穩定,欣欣向榮!
只是偶爾想想,這個世界上依然有著不平等、缺衣少食、天災人禍,我的內心就不安,是我杞人憂天了么,或許不是吧。
帶著我的思緒,我將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收好,我的內心好似有一股力量在燃燒,我忽然感覺我的思維升華了,我應該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沒錯,就是應該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忽然想起了初中時接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對中國,對中國社會,對中國人的要求,也是我們年輕一代的,更是我們需要硌守的信條!這是我們新一代、老一輩的全部。
只是我們還是沒能做好,但我堅信,我們的堅持會換來更好的明天,我們的努力絕對不會白費,我們的信仰在未來,會灑遍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從此,不,是一直以來,我都在努力學習,想要為祖國做出貢獻,想要為社會提供一份力。雖然革命的道路還有很長,但我知道,這是正確的路。也許它沒有終點,也許它艱辛坎坷,也許它暗藏殺機,但它是正確的,是可以堅持的!
貌似跑題了,只是忽然很澎湃,心情激動。我知道,未來的路還有很長,我更知道,路在腳下!
其實呢,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是為了控訴當時的地主階級。他們搜刮民脂民膏,令百姓民不聊生,而主人公身為當中的一員,感覺到自身的罪惡,領悟了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個,他對此感到厭惡,同時也引起了他的深思。地主階級靠剝削勞動人民為生,他們“吃”勞動人民的價值,吃他們的血肉,吃他們的精神,以此,養肥自己!
哎,當時的動蕩摧毀了政府,很多地方民不聊生,日軍侵華戰爭打了整整八年啊,八年啊!這期間有多少血與淚,有多少骨與肉!秩序混亂,生靈涂炭!
也需要感嘆:這樣難以忍受的時光過去了!這樣黑暗動蕩的年代過去了!
而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社會越來越小康,科技越來越進步!人民富裕了,社會安定了,國家發展了!這是千千萬萬中國人民付出了鮮血的代價換來的啊!
我們還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我們已經很幸福了,是不是!當今社會,我們唯有發展己身,爭取做有用的人,才有機會在滾滾洪流中脫穎而出!
只是靠一個人努力還不夠,要有千千萬萬個人,所有人一起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我們生而知之!每個人都是有天賦的,并不是說你好我不好,你厲害我不厲害,只要我們認真起來,做好我
們可以做到的事情,那么在困難的事情也能完成,不是么?
其實我還是更關注“救救孩子”的這句話,它讓我深思:是不是孩子是最重要的!我想到了很多,終究還是沒有明確的答案,可是我知道,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未來的路很廣闊,對不對?
大學生課外閱讀心得體會 篇2
小朋友相信你們一定看過英國著名的作家詹姆斯。巴里寫的《小飛俠彼得潘》吧!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是快樂的,開心的。因為這本書的內容生動、具體、還非常有趣,有意思。這一群孩子都充滿了智慧,勇敢地去面對生活,比如:孩子們一同學習飛,怎樣浮在空中。他們為中劍的溫迪造了個美麗的房子。他們還在海邊的樹洞里搭了一間屬于自己的木頭屋。下面就讓我來講一講他們之間的故事吧!
在一天的夜晚,彼得對他們說:“我能浮在空中,我可以飛。”溫迪和約翰還有邁克爾都半信半疑,其中約翰走出來問:“好了,我說,彼得,你真會飛嗎?”彼得也不想說什么,他繞著房間飛了起來,然后飛向壁爐上的架子。“棒極了!”約翰和邁克爾喝彩道。“真可愛!”溫迪大聲地說。“是嗎,我很可愛,噢!我很可愛。”彼得情不自禁地稱贊自己。看起來飛也不難,他們幾個先在地板,后上了床,試了試,飛不起來。“我說,你是怎么飛的?”約翰揉了揉自己的膝蓋問。“你腦子里想一些特別愉快的事,”彼得說,“你就能浮在空中。”接著就飛了起來。
讀了這本書讓我收獲了許多:只要一有煩惱,這本書可可以給我解悶。
大學生課外閱讀心得體會 篇3
一個從倫敦一直漂流到英國的流浪漢,靠一張神圣不可侵犯的百萬英鎊存活一個月,那個月像監獄一樣:雖然給予他富有,但是心中的恐懼依舊存長,無法銷聲匿跡。那是一種說不出吐不快的滋味—是吃驚、歡喜,還是不停地在邊緣徘徊呢?也許,每個人都會有這樣心驚膽戰的趣事。
我特別喜歡這一段,因為是它掀起一幕幕往事,令人無限遐想。諾,—不消說,我站住了,用貪婪的眼睛盯住那泥污的寶貝。我嘴里垂涎欲滴,肚子也渴望著它,全部生命都在乞求它。可是我每次剛一動手想去拿它,老是有過路人看出了我的企圖,當然我就只好再把身子站直,顯出若無其事的神氣。
這一段,我必須承認他的確是個既誠實又聰明的人,他的眼神與動作描寫細致,就連一只美味的大梨扔進溝里都顯示出饑餓與傲慢,真的捉摸不透啊!有時候,我為他的命運感到擔心。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我想,這事上無其不有,再說不是用錢所能衡量的。錢也是萬萬不能的,它換不來一顆心意;買不了一個人的思想;更加奪不走友誼,一個人就是被金錢利益所迷惑了,到了最后還是一無所有。
說到這,我家就有一個整天捧著硬幣的淘氣鬼——弟弟。他真是愛財如命,和他講道理,那可遭殃,隨時隨地的他恨不得坑你一回。這不,他又打起鬼主意來了,什么擦凳子一元錢、掃地兩元錢等。這可算不了什么,他要是丟了錢,倒要一哭二鬧三上吊,攪得全家不得安寧哪。
唉,言歸正傳,我認為那時的人們真會為錢所動搖,錢好似一枚毒針般刺進人的心靈,就是書中的流浪漢整天一樣,是吃驚、歡喜,還是不停的在邊緣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