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朝鮮讀后感(精選3篇)
決戰朝鮮讀后感 篇1
這個寒假,我到仔仔家玩,昊昊和他的幼兒園同學們要看電影《賽車總動員》,而我覺得那實在是太、太、太、太無聊了,只好在客廳里無聊地打轉。媽媽說:“叔叔的書房有好多書呢,你自己去挑一本來看吧。”走進書房,看著那琳瑯滿目但又黃漬斑斑的一排排厚厚的書籍,我驚呆了。真沒想到他們家竟然有這么多書!就在這時,我“餓”了,只不過是腦袋餓了。在一排排載滿了人生智慧的書里,我挑選了一本《決戰朝鮮》。這類書籍在我家很少,朝鮮戰爭對我來說屬于陌生的領域,正好補補課。而且仔爸同意我看不完可以帶回家繼續看,我高興萬分。
在這本書里,我仿佛見到了東方最偉大的統帥彭德懷,驕妄一時、和美國總統杜魯門窩里斗的美軍司令麥克阿瑟,著名的變態狂、中國人民永遠的死敵、專搞細菌戰的石井四郎,精明、口才極佳、中國在朝鮮戰爭中遇到的最強大的對手美國將帥李奇微,還有一代飛行天才劉玉堤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展現在我面前。
這本書用風趣的語言淋漓盡致地描繪了朝鮮戰場上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窩里斗的雙方都不會有好下場。此書中徹頭徹尾地記錄了美國將帥麥克阿瑟和美國總統杜魯門窩里斗的全程。結果呢?美國因此在朝鮮戰場上幾乎屢戰屢敗;麥克阿瑟因為虛榮心被美國的人們排斥,從此一蹶不振,進入了凄涼的風燭殘年;杜魯門為此精疲力竭,疲奔于命,只當了四年總統就垮臺了。沒有人從中受益。
不過,有一天,我在書中看見了一個名詞:貼面舞。我不知道是什么,便去問媽媽。誰知,我話音未落,媽媽立刻帶著一臉的疑惑反問:“你在哪兒看到的?”“《決戰朝鮮》!”“不行,這本書不適合你看,全是成人化的語言和描寫。我要收掉。”奇怪,不就這一個詞嗎?成人化的怎么就不適合我看?請大小朋友們也讀一讀這本書,并告訴我原因吧。
決戰朝鮮讀后感 篇2
林清玄散文》收錄了林清玄先生兩個創作時期的優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壇,將自己的朝氣與激情更多地傾注在鄉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鴛鴦香爐》等。隨后,他沒有拘泥于鄉土散文的創作,嘗試著將東方美學理念和佛教哲學情懷融為一體,開始了以“菩提系列”為代表的創作生涯的第二個時期,也進入了他個人創作的全盛時期,散文集收錄了大量該時期的優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書》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氣的,在寧靜中透露著激越,在冷峻中保持著溫煦,在流動中體現著凝注。他繼承了佛家廣博的智慧與胸懷,輕輕一揮手袖,便裝凌云的壯志,巧妙地幻化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雋永與人性的溫情。
他在一篇名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寫道:“登山專家只看見山頂,不像我們,能享受海拔五百的樂趣。”我曾被這行文字很久感動。我們正在一種叫做“征服”的驅使中日漸遺落了一種知足常樂的平和心境,于是,我們只能努力想象“高處不勝寒”的孤冷,卻對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視而不見,殊不知,沒有了自由的心情與平靜的心態,再宏偉的目標終究是空想罷了。還記得林清玄向我們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輕人,當人們問他為何不到山外打工時,他的口吻不容置疑:“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華燈萬盞,“從遠處看,每一個人的家只是一個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無際無邊?在年輕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靈,都在冥冥中傳遞著廣博與自然,帶給他家的熟識氣息;不會忘記林先生筆下那位賣餛飩的老人,他總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魚,向老主顧傳達著生意的信號,卻不致中斷熟睡者的美夢,更在不經意間溫暖了遲睡者的心靈。正是這平凡樂器奏出的平凡音響,委婉地傳達著這位老者的淡泊心態,使串串云淡風清的聲音久久在心靈的上空回繞……
這聲音與那“海拔五百”、“以林為家”的境界合奏著同一支曲子,便是“清歡”。那是一種歡愉后的平靜,無奈后的超脫,放逐后的回首,宣泄后的釋然。我們正在日益豐富的物質世界里,多了一份機智,少了一份閑適,多了一份世故,少了一份高雅。什么時候,我們才能在塵世中重溫“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淡泊心境,在紅塵中傲對“惆悵東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心靈叩問?我唯有在一片佛鼓聲中虔誠祈禱…
決戰朝鮮讀后感 篇3
最初被吸引是電影《活著》,一開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葛優和富貴就緊緊的融合在了一起。
后來找來小說去讀,已記不清讀了多少遍了,一本薄薄的小說,讀出那么多厚重,隨著富貴少爺的命運沉浮,體味著人生的沉重。繁華過后,沉淀的只有人生的本真。就象吹盡了黃沙,留下顆顆真金。
生在溫柔寶貴鄉里的富貴少爺,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過起了佃戶生活,娘沒有嫌棄她,被他百般侮辱的妻子家珍也回到了身邊,和女兒鳳霞,兒子有慶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好景不長,富貴被抓丁,以歷戰場上的九死一生。回家后和家珍相濡以沫,平淡的生活中有溫情,但更多是生活的艱辛,很多時候只是僅僅為了填飽肚子。一個小人物的命運隨著社會的動蕩而隨波逐流,就象一片樹葉漂浮在茫茫大海之上。
《活著》用樸實無華,平鋪直敘的方式詮釋了人生的真諦。使我們看到那一份份濃濃的親情和小人物的內心保留的那份純真那份善良。富貴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先是和他一樣敗家的父親和舐犢情深母親離去了,后來有慶被抽血而死,女兒鳳霞死于難產,和他一起飽嘗苦難的家珍也離開了,后來是二喜,就連苦根也沒能保住。只剩下一頭老牛“富貴”。兩個“老不死的富貴”頑強的活著。
很多鏡頭在心里久久不能消失,在賭場被富貴毒打的家珍,槍斃龍二時的幾聲槍響,有慶和鳳霞的死令人揪心的疼。而家珍那句“春生,你欠我們家一條命,所以你不能死”更是催人淚下。從中看到了人性深處的偉大。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堅持活著,再苦再難也要活著。《活著》是一支古老的歌謠,講述著生命的脆弱與頑強,歡喜與哀傷,讓我們懂得卑微生命中蘊藏著些微的卻如金子般閃亮的光芒。讓我們懂得人性的溫情能夠一步步把無邊的苦難變成繼續前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