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讀書心得400字(精選3篇)
《貓》讀書心得400字 篇1
從我的觀點看,貓是個討人喜歡,又很能干的好手。《貓》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作者三次養(yǎng)貓的經(jīng)歷和結(jié)果,作者對這三只貓的態(tài)度很不相同,因為這三只貓擁有不同的性格和外貌。
第一只貓性情活潑,大家都非常寵愛她,可竟然病死了,這使作者感到一縷酸辛。第二只貓活潑、有趣,又會捉老鼠,最后卻被路人捉走了,作者非常傷心。隔了很久,作者養(yǎng)起了第三只貓,這原是一只流浪貓,又瘦又臟,后來在作者的悉心照料下漸漸喂胖了,但它是那么懶,使大家都不怎么喜歡它。一直芙蓉鳥的離奇死亡,大家自然把這件事和這只貓聯(lián)系在了一起。作者因此還打了它,最終,它死了。但事實并非如此,這是一只黑貓干出的壞事。作者很愧疚,再也不養(yǎng)貓了。
作者對第三只貓的態(tài)度和做法我很不認同,因為雖然它很懶,但它的內(nèi)心是善良的。大家并沒有客觀的分析芙蓉鳥之死這件事,而是單憑對貓的喜惡而下定論,這也許是作者打貓后愧疚的原因了。
分析一件事要用客觀的眼光,而不能憑借主觀因素下定論,這樣的結(jié)果不一定準確,有時還會偏離真相十萬八千里,甚至這樣的定論會使一條生命喪失。為了讓事實的真相浮出水面,請將你的眼光放長遠,從多個角度考慮,千萬不要被假象迷惑,更不能在分析的過程中添加感情的色彩,這樣的結(jié)果不會真實,不要讓主觀因素害了你!
《貓》讀書心得400字 篇2
不知大家有沒有養(yǎng)過貓:綠綠的大眼睛,透出一絲機敏:絨絨一身毛,透出聰明與活潑。我是怕貓的,奶奶家過去養(yǎng)過兩只貓,那時年幼,我見了它總是大哭,離它最近也就三米。而貓呢?一雙大眼睛友好的看著我,似乎想讓我給它梳梳毛。結(jié)果,下次我就沒見過那只貓——不是餓死就是吃了有毒的東西。當(dāng)時只覺得老天保佑,總算這只貓死了。可今天看了《貓》這篇課文,卻讓我對貓有了新的見解,
作者養(yǎng)過三只貓,第一只貓花白的毛,很活潑,但是這只貓得了病,死了。
第二只貓是黃色的,比第一只更活潑。抓蝴蝶,爬樹,抓老鼠樣樣精通。但這只貓被別人抱走了,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第三只貓作者用大量篇幅去寫它,但這只貓并不活潑,也不討人喜歡,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它不會捉老鼠,吃的胖胖的。
這樣一只饞貓,為何作者有這樣寫它呢?
作者妻子買了兩只芙蓉鳥,那只貓常常凝視著它們。令人心中發(fā)毛。
一天,一只芙蓉鳥死了,籠板上全是血,少了一根腿。作者認為貓把它吃掉了,怒氣沖天,拿起一根木棒就去打貓。貓被打了一棒子。但是,是另一只貓吃的鳥兒。
不久,那只貓便死了。也許因為作者那一棒子。
作者的良心宛如被千針萬針刺。從此,再不養(yǎng)貓。這只被人誤解的貓就這樣不聲不響的死去了,原因一是它無法與人交流。二是作者誤解了它,給了它那致命的一棒子。
你誤解過別人嗎?別人誤解過你嗎?
我們要學(xué)會分析,若作者當(dāng)時冷靜的思考一下問題,或許這只貓就不會成為冤死鬼了。如果對方不是貓,而是一個人,你會你分析一下,再做結(jié)論嗎?
《貓》讀書心得400字 篇3
小時候,幼小的我常被夢中不存在的鬼怪狐精嚇得大聲號哭。可這個寒假,我對那些可怕的怪物,不存在的怪物有所改觀了。
《聊齋志異》,這本寫滿了鬼怪的書,正是它使我對鬼怪狐精改了觀。
在《聊齋志異》中,鬼怪并不是壞蛋,而是一些有著各自故事的善妖。比如《伍秋月》中的鬼魂秋月,被復(fù)活后勸夫向善,使夫?qū)⒐ρa過;《小翠》中的小翠,為了不讓夫傷心,在臨死前變幻成將來新娘的模樣,使夫?qū)捫摹9砉值谋举|(zhì)看來并不壞呢!
故事中,不僅有鬼怪,也有神仙,與鬼怪一樣,他們也是善仙。
看來,從表象、外貌并不能判斷出一個人或鬼的本質(zhì)、內(nèi)心思想呢。
故事中鬼怪靈仙為善,而為惡的卻是人類。
人心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樣善良,鬼心也不像看上去那樣丑惡;鬼有善,人有惡,這可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
鬼怪……其實也挺可憐的。它們天生就是只存在于人類潛意識中的壞蛋、異類。
大概,只有《聊齋志異》這種書,才能使一小部分人對鬼怪改觀。畢竟,去除人對鬼怪的偏見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