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讀書筆記2篇
《亮劍》是一篇新派作家退伍軍人都梁的處女作,開創全新概念戰爭小說之先河——“市場化風格的戰爭故事”,一經推出就博得了廣大讀者的稱贊,成為當代最暢銷小說之一。
《亮劍》作者用冷靜凝重的筆觸,刻畫了李云龍和他的戰友們極其鮮明的性格和十分傳奇的故事,讀來令你手不釋卷,掩卷不能不深思、落淚……。作品中的亮劍精神對于后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可以學習和借鑒的。
《亮劍》作品中的主角——李云龍是一個叱咤風云、百戰沙場的職業軍人,是一個一生都在血與火中搏斗的名將。他的人生信條是: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在戰爭與和平的時空轉換中,他的命運注定要充滿悲歡離合—無論是政治生涯還是婚姻、愛情……。
這是一個傳奇人物李云龍帶領部隊從抗日打到抗蔣再到全國軍民大解放勝利的故事。他——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智慧、正義、勇敢。給他的軍隊注入了一腔鐵血軍魂。
“狹路相逢勇者勝”“劍鋒所指,所向披靡”這邊是他所倡導的“亮劍”精神,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身陷重圍,但他們敢于亮劍,敢于戰斗到最后一個人。就是憑著這精神和熱血,創造了神話,開辟了傳奇,馳騁在疆場上。英雄——他當之無愧的稱號。
“紅旗飄飄,軍號響,劍已出鞘,雷鳴電閃,從來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每當《亮劍》的主題曲響起時,我就想到了八年抗日戰爭,不覺間熱血沸騰! 1937年7月7日,日本板垣聯隊對李云龍所帶領的新一團進行了圍攻,李云龍給戰士們動員時說:“我最喜歡什么?你們知道嗎?我最喜歡狼,這種出手敏捷的特點;這種兇狠,一招致命的特點,面對敵人,我們不能當發面團,不能當一群任人宰割的綿羊,而要做一群嗷嗷叫的野狼。弟兄們,還記得我們的宗旨嗎?狹路相逢。”“勇者勝。”
到了最后,號稱是鬼子精銳的板垣聯隊被李云龍的新一團消滅了。
“二十二年的武裝斗爭,他身邊的弟兄以他為楷模,同他浴血奮戰,向著他們所夢寐以求的光輝,義無返顧的追去,不怕犧牲,不愿屈服,為了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尊嚴,揮舞著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我羨慕他們戰爭年代時的那只憑著單純的理想和追求,就可以奮不顧身的去幫助戰友擋住子彈的戰友情,就可以抱著一腔熱血向前走,去爭取人民自己的勝利。
紅旗飄飄,軍號響,劍已出鞘,雷鳴電閃,從來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那時的軍人,生活貧苦但精神富裕;而現在的我們,生活富裕但精神貧窮!〉船F在,有多少青年人已忘了“奮斗”這個詞語,整天渾渾噩噩,腦中只充斥著游戲、電視劇情、明星這些東西,拋去了追求、理想。忘了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忘了五星紅旗上的熱血。人在青年卻如在暮年一般,毫無生氣,心如死灰。我只期盼著,那五四青年人的朝氣蓬勃,為理想而奮斗的精神能復活。
是啊,我們該醒醒啦,要昂起頭,拿出一股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決心,向一切阻礙我們奮斗前行的困難“亮劍”,拾起心中的紅星,向前,向前,向前!
這幾天,無意中翻看著《亮劍》。我深深地被書中的真實人物李云龍所感動!
李云龍,那是一名真正的軍人,更是一位有責任心的男子漢!他正直,堅強,自信,不服輸,他的骨子里流著真正的“人”的血液!好幾次,我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所感動地直掉眼淚!今天中午,一直把尾聲看完,20年后,那群李云龍的孩子們在滿是彈坑的墻壁面前哭得像些孩子,他們是何等思念他們的父母親!我也淚如雨下!為李云龍惋惜,更為他自豪!
一直以來,我知道我不會說話,不會討好別人,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任何時候都學不會趨炎附勢,有時還經常直率地冒出幾句別人可能接受不了的話。我知道我惹人了,但我不想修改我的觀點,我討厭現在社會上的不正風氣,討厭先進社會帶來的種種弊端,我崇拜理想主義,但可能太過理想化了,生活帶給我無限的失望。我知道,生活不會因個人的愛好而改變,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內心!李云龍的內心多強大啊,這是一般人無法比擬的!也是我看完這本書要學習的。
其實,這本書帶給我最大震撼的還有小田,李云龍的妻子。盡管他們生活中也有磕磕碰碰,但最后,小田還是深愛她的丈夫,并在丈夫犧牲后也隨他去了。手腕上的醒目的嘴狀的割痕,那需要多大的勇氣!“你是龍,我是云,云龍是不會分開的!”那是愛情的見證!我不知道當今社會現實生活中的愛情會是那樣的刻苦銘心,那樣的永不放棄么?
我深深反省自己,懦弱的我,該怎么樣在現實的漩渦中生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