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暑假讀書筆記4篇
最近在讀畢淑敏的《恰到好處的幸福》,感覺在經歷著一場洗禮。以前高中時候也喜歡她的散文“我很重要”,很敬佩她那種自信。
《恰到好處的幸福》適合慢慢品嘗,每讀完一篇我都思緒萬千,讓我回味的不是那些文,而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強烈感受著的東西。我第一次得以了解——那精神的三間小屋,是盛著我們的愛和恨的小屋,是裝著我們得以生存的事業的小屋,是安放著我們心靈凈土的小屋!第一次懂得獲取幸福的方法很簡單,它便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是遇事時所表現的豁達和淡然;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境界!
很多人都在思索如何才能獲得幸福?其實應該思索如何才能在遇到問題時讓內心做到恰到好處!畢淑敏說:“恰到好處,是一種哲學和藝術的結晶體。它代表的豁達和淡然,是幸福門前的長廊。輕輕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
就像現在,我安靜的坐在桌前,寫下這些文,旁邊是一杯檸檬水,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我還記得早上課前時,我和李老師一起聽孩子背誦所學兒歌,雖然他們還是不能進行齊背,但是我看到了他們的努力,相信他們會在六一展示中有很好的表現;上午課間活動時,猛然間發現平常不愛運動的寶寶竟然主動要求參與游戲;中午放學時,孩子們不用我的提醒就能手拉手站隊,這一天又是一個好的開始!
幸福是一種心的富足!我很幸福,希望你們也幸福!
暑假來臨了。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在暑假里是否有學習上的收獲,主要取決于他們在假期里的閱讀情況。為了讓學生對讀書更感興趣,以便能堅持下去,教師不妨鼓勵學生一邊讀書,一邊記讀書筆記。至于讀書筆記的內容,美國的教育專家告誡說,千萬不要只是讓學生復述故事的大意。您可以要求您的學生照著下面的方案去做(適合初中二年級)。
1.想象你就是書中的某個人物,根據“你”的經歷和感受寫一本日記。
2.給書中的某個人物寫一封信,給他提提你的建議。 3.想象你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描述一下書中的人物在本書誕生之前的幾年或之后的幾年發生了什么。
4.根據該書表現的某個主題寫一篇短文。例如,如果該書的一個主題是愛,你可以寫一篇關于愛的文章,并用上書中的例子。 5.創作一首詩歌、歌曲或一個故事來表現書中的人物、沖突或主題等。
6.根據書中的某一人物或情節畫一張畫或圖表,并作出相應的詳細解釋。
7.想象著對書中某一人物進行采訪,你可以問他有關書中的內容,也可以對他問任何問題。用你自己的語氣提問,然后用該人物的語氣進行回答。
8.回顧整本書的內容,給出你對這本書的評價。無論你認為這本書是有趣還是沒趣,從書中找出例子來證明。你會向你的朋友推薦這本書嗎?為什么?
9.寫出書中的主要問題或沖突,有哪些人物被卷進去了,結果怎樣?
10.將下面這個句子填寫完整:“我喜歡(或不喜歡)作者(或某一人物)……的方式,因為……”(注意:數在250~)
11.描述一下你讀這本書時的感受(愉快、悲傷、解脫、憤怒或充滿希望等),并解釋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12.為這本書設計一套試題。題目包括5~10道判斷題,10道多項選擇題,5道簡答題,一篇作文。并制作一頁完整的答案。
高中暑假讀書筆記:西游記讀書筆記
《西游記》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傳奇故事。作者通過虛幻的世界,對封建統治者的態度頗可玩味,在《西游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藥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萬天兵天將,竟然抵不過孫悟空的一條金箍棒,而讓真正的賢才去當不入流的馬夫,其統治之黑暗不言而喻。如來佛祖所創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錢財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許手下人收取賄賂,這反映封建社會官官相護的黑暗情景。
《西游記》中貫穿作品始終的四大典型人物就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對他們四人的性格形容呢,就是皮猴·憨豬·嚴師·忠僧。這,也是我們經常評論的話題。
(一) 頑皮機智的孫悟空
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誕生之地。美麗的山水、飄香的花果養育了聰明機智富有靈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的英雄氣概。在他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確是一個天真浪漫、調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屢屢“戰功”:奪走老龍王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游樂地府撕碎閻王爺的“生死簿”;大鬧天宮,高喊玉帝為“玉帝老兒”;回歸花果山,高掛的旗號是“齊天大圣”……這個時期的孫悟空正如林語堂老先生所說的那樣:“他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頑皮的部分”。但是從五行山下出來以后的悟空,雖說是頑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讓他頭暈目眩的緊箍咒使得他歸順、聽話了。孫悟空的超級本領在這時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駕師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其實這也是悟空聰明機智的一面,如果不聽話,就要上“緊箍”,甚至被趕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駕師父西天取經的任務。林語堂說這代表“不甘約束的人類精神與神圣的規范之間的沖突”。孫悟空———美猴王,聰明勇敢的化身,我們心中崇高的形象。
(二) 功利憨厚的豬八戒
提起《西游記》中豬八戒,人們總是將他與“好吃懶做、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不好聽的詞匯聯系在一起。的確,豬八戒也干過“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在“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情節中他的這一特點表現得最為突出。你看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總是在一次次地原諒自己的貪婪(先后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后掉進自己設置的陷阱里。(在一個個西瓜皮上摔跟斗)但在為師父西去取經的曲折道路上,雖然沒有悟空神通廣大的超常本領,卻也立下了不少戰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無底洞、大戰盤絲洞中,真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幫手。豬八戒,是吳老先生筆下的一個戲劇性人物,雖然有著許多的缺點,而我們一點兒也不覺得他的丑陋和厭惡。相反地,在他的這些缺點背后,透露出來的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他是一個“充滿人欲的藝術形象”。豬八戒,讓我們覺得可親又可愛。
(三) 嚴格執著的唐僧
唐僧取經原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唐太宗貞觀年間,僧人玄奘不顧禁令,前去天竺國取經,費時十七年,經歷百余國,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取回真經,影響深遠,為我國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在《西游記》小說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韌不拔、執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地刻畫,成為多少人為之學習的楷模。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
大徒弟盡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后,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著追求的精神。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且也從不懈怠自己。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四)忠心耿耿的沙和尚
沙和尚是唐僧取經途中的一個忠誠衛士,也是讓師父操心最少的一個徒兒。肩挑千里重擔,沒有半句怨言。師兄鬧矛盾時,他從中調停和解;師父遇難時,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盡管平時少言寡語,但在保護師父的戰斗中沖鋒陷陣,英勇無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的態度,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小學生暑假讀書筆記:《妖精老屋》
今天,我看了《妖精老屋》這本書。這本書講的是葉奶奶是個孤獨的老人,整天把自己悶在老屋里。一天,她的家里突然闖進一群愛玩兒的小妖精,它們把樓梯變成滑梯在上面玩;在屋頂上用星星砸下星星;還做了一個很大的蛋糕,拿到太陽上烤;還把玩具火車變大,它們坐在上面玩過山車。葉奶奶非常吃驚,但她孤獨慣了,受不了太吵鬧,非常煩它們。
過了幾天,它們把葉奶奶家的院子里種滿了花,慢慢地葉奶奶開始喜歡它們了,再也不感到孤獨了。一段時間后,突然,小妖精們都不來了,葉奶奶把蛋糕做好了,餅干也烤好了,等呀,盼呀……它們還是不來,葉奶奶只好對著電視機發呆。直到有一天,有一幫幼兒園的孩子從她家門前經過,發現院子里開滿了各種漂亮的花朵,孩子們好奇地敲響了葉奶奶的家門,走進她的房間,大家都被屋里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感興趣,于是葉奶奶就給孩子們講起了她家里來了小妖精們的故事,從此,孩子們經常來看望葉奶奶,成了葉奶奶的好朋友。
讀了這本書,我認為人不能孤立自己,要廣交朋友,朋友間要互相幫助、交流溝通。我們還要關愛老人,幫助他們快樂地度過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