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讀書筆記范文4篇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是中心在暑假里推薦給我們閱讀的一本書,作者是美國知名教育學者帕克·帕爾默,由北京師范大學吳國珍、余巍等學者翻譯,是“大夏書系·教師教育精品譯叢”之一。
其實,幾年前就留意過這本書,怎奈粗粗一覽感覺生澀,終究沒有勇氣看下去。這次一方面是出于“完成任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肖主任對本書的無比推崇,終于帶著勇氣,兼帶著些許的好奇,開展了閱讀之旅。
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曾給經典著作下了幾個定義,其中兩個,我覺得很到位。他說,經典著作就是你初讀的時候就覺得像是重讀的書。你有重溫的感覺,好像你曾經讀過,為什么呢?因為它談的問題是你關心的問題,是你自己靈魂中的問題,你對這問題是熟悉的。他又說,經典著作是你在重讀的時候好像是初讀一樣的書。無論你讀多少遍,你都有新鮮感,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獲。為什么呢?因為它是獨特而開放的,它的獨特之處在你的眼前不斷展現,不斷和你交流,和你對話。
說實話,要讀懂這本書,說易不易,說難不難。由于國外作者表達的習慣和方式,文章的一些句子、段落的確有點晦澀,需要你靜下心來、心無旁騖地閱讀,有時一個段落、一個章節需要來回反復幾遍;但浸入其中,你就經常會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歷經坎坷,眼前豁然開朗,你的思想與之呼應,你的心靈與之共鳴。這本書,我是漫讀加精讀,內心一次次被作者所描繪的 “源自心靈的教學”所感動,原來居于頭腦中的有點混沌的理念得以梳理,很多地方都似曾相識,親切感撲面而來,跟隨它,逐漸走進少人涉足的領地——“教師自我”。我想,用卡爾維諾的經典標志來衡量這本書,它絕對是堪稱經典,只遺憾我與它交臂錯過這幾年。
●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
“我是用心的教師。有時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歡喜。真的,當我和我的學生發現可探索的未知領域,當我們面前展現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當我們的體驗被源自心靈的生命啟迪所照亮,那時,教學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這是本書導言中的一段話,多么的震撼人心!為什么有的教師能有這種美好的享受?正如作者所言,因為教學是一項充滿復雜性的工作,除了學科、學生之外,還存在第三種解釋教學復雜性的理由,那就是“我們教導自己認識自我”。
“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教學提供通達靈魂的鏡子,在這面鏡子中,智能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無一可以忽略。如果教師缺乏一種對生命的愛和對工作的渴望,尤其是對教學工作的渴望,那么再好的教學技術,那也只是一堆沒有生命氣息的工具而已。現實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很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此也采取了很多的方法和手段,講座培訓、教學觀摩、實踐反思、寫日志做案例,忙忙碌碌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有時候教師是“迫于外在的壓力”而做,少了一種自我完善、自我實現的需要,一種發自內心的對教學的強烈憧憬。
“那天,我懷著感激的心情走進教室,感激有一個教書的機會,因為教學滋養著我的心靈,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學對心靈最有益。”作者把教學看成了滋養教師心靈的雞湯,教學就是無止境的相遇。他把自己和學生、學科結合在一起編織生活,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
“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而教學的科學和藝術是建立在教師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教學技能基礎之上的。一個教師如果沒有廣博深厚的專業基礎知識,他的教學只能是照本宣科的生搬硬套;沒有熟悉的教學技能,也就談不上教學的技術,更不能把教學搞得生動活潑,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這是《教師教學技能》這本書中的一段話,它讓我更深刻地意識到“教學”的重要性,作為教師就是要把自所學的只是傳授給我們的學生,讓自己的教學發揚光大,少說些漂亮的話,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
讀了這本書后,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教學語言技能、教太變化技能、課堂教學設計這三方面,那么就讓我結合自己的教學來說說吧。
一、教學語言技能
教學語言技能師教師用正確的語言、語義,合乎語法邏輯結構的口頭語言,對教材內容、問題等進行敘述、說明的行為方式。教師的教學語言技能水平,是影響學生的重要因素,在引導學生學習,啟發學生思維,詩選教學目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教師所從事的是培養青少年一代的崇高事業,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幼兒園的教師,我認為,我們的語言更是得做到通俗易懂這點,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語言發展正在逐漸提升,會說的句子是最基本的那些,不像小學生中學生那樣,會說些生動的語句,用些漂亮的詞,也能聽懂反話等等,因此,平日里外面要慢慢地,看著孩子的眼睛講話。舉個例子,我們班有一個小男孩,對老師的話他都不理不睬,唯獨有一句話聽得最認真:你不聽話我讓媽媽不要來接你。誰都知道這是一句謊話,但他卻聽得很認真,比老師講一百句好話都有效,或許幼兒園的孩子就是這樣天真可愛吧。在教學中也是如此,要讓幼兒聽懂自己的話,就要用最簡單的方法讓他接受。
二、教態變化技能
所謂變化是變化對學生的不同刺激。教態變化的作用體現在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激勵作用、啟發作用、強化作用,所謂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身教反映在許多方面,而非語言教學行為單方面。教師的教態直接利用非語言佳績嘔血行為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啟發幼兒對可她那個內容的理解,讓他們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識。
不管是身體的動作、面部的表情、眼神的交流、適宜的停頓還是聲音的變化,每一項都牽絆著幼兒的注意力,可想而知,教態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于膽怯的幼兒,他很想說卻又不敢說,這時教師如果走過去,溫柔地看著他,笑瞇瞇地鼓勵他,我想他會越來越不怕生的。
三、課堂教學設計
現在的課堂教學設計不同于過去的教學設計,它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著眼于激發、促進續二聲的學習,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發展學生的智力,要求教師有效地使用各種媒體,發揮教師各種教學技能的作用,幫助學生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通過評價、反饋,強化學生的學習。
說到教學媒體像我們平時的教學已不再是單調的圖片形式,而是結合聲音、幻燈片及動畫片等形式進行的課件,讓幼兒在歡樂的氛圍中快樂的學習。
我認為,課堂教學設計中,教案的設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個好的教案能讓這堂課有聲有色的進行到最后,一個普通的教案,只能平淡地結束這堂課,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怎樣的教案呢?在反復課堂教學中,教案在時刻變化,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的一個教案《呼嚕!方涍^五次的教學,改變了五次教案,在不斷磨練中,我想我的課堂教學設計業在不斷地進步。
如果黑板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師便是海上的水手。鈴聲響起那可,你用教鞭作漿,劃動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課本。課桌上,那難題堆放,猶如暗礁一樣不列,你手指生動如一只飛翔的鳥,在講臺上揮一條優美弧度——船只飄過……天空飄下來一片云,猶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遠。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這考驗教師的就是不同的教學技能,即因材施教。多閱讀這類書籍有助于我們的快樂成長,不是有句話這樣說: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嗎?讓我們一起 伴隨著書籍,快樂的成長吧。
d r.p.farb法爾布博士原著 龔淑芳譯(民74新三版)《語言游戲》。臺北:遠流。
本書的根本出發點是:「只有人類――不論其語言為何亦不論其文化多么簡單--具有語言游戲的能力因為所有的人都有說話的天賦!姑恳环N語言都有其文法體系也代表一種人類的行為并且可以依據相互作用、游戲和比賽的原理加以分析。所以從「語言游戲」的角度討論說話與環境、說者、聽者交互影響的基本法則可運用的說話策略人類如何發展出語言游戲的技巧語言如何的變遷。綜言之討論如何解釋人類的語言行為。(<前言:游戲與游戲者>)
「語言的功能是作為說者彼此之間、說者與環境之間的橋梁。」「語言具有許多功能:提指功能(代表所要轉達的訊息)。表意功能(對話題所表現的態度)。意動功能(說話的對象)。禮節功能(制造及延長談話)(<語言與環境的關系>)
賓州大學的希米斯首創「說話的種族學」將說話行為里可以區分出的要素歸納為八個母:s-p-e-a-k-i-n-g。分別指的是:s(環境和背景)p(參與者)e(目的)k(行為的關聯)a(風格)i(工具)n(規范)g(類型)。本書籍由此探討其間交互影響的情形。(<語言與環境的關系>)
美語團體:嚴格區分「你必須」(強迫最不禮貌)「你應該」(給予忠告)「你可以」(表示贊同最客氣)。
「每一個說話場合包含了一連串短暫的說話事件。由于策略運用的不同、社會因素的改變、話題的轉變所以一個說話場合才被分成許多說話事件!
「說話場合和說話的事件足以說明:沒有人能經由傳授而充分地學得一種外國語言。語言課程只傳授匯和文法而未教導在任何場合使用何種說話方式。」(<說話場合>)
「說話時所伴隨而生的「語言現象」可以影響談話的進行。」<舌劍唇槍>
語言學家霍夫認為「語言結構的差異使得不同語言團體的人以不同的眼光觀察世界!埂敢粋語言團體的語言和其整個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梗歼@游戲有詐?>
語言的變遷:裁減、同化、轉換、添加、拼音法、混合、謬誤、通俗語源學。
160頁<弦外之音>「老師的行為語言是影響學生表現最重要的因素。至于學校的教材、視聽設備等還是次要的因素!构鸫髮W心理學家羅遜瑟的實驗研究中可以看出當「老師對他們所說的話、說話的方式、臉上表情、手勢、姿態、以及說話時的觸摸都顯示出對她們的期許;當他們表現好的時候老師會立刻加倍稱贊這才是影響孩子們的主要因素!埂覆坏麄兊男袨、動機、學習能力有了很大的改變甚至他們對自己的觀感有有了明顯的轉變。」
說話行為是一種交互影響的行為是一種游戲;在游戲中說者和聽者皆直覺地領會到自己語言團體的規則和雙方所用的策略。(第2頁<前言:游戲與游戲者>)
讀書筆記是讀者將自己在閱讀時獲得的資料或者心得體會記錄下來的一種文體。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讀書筆記欄目的小編精心為您準備的英語教師讀書筆記《小學英語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盡管這世界有許多誘人的芳香,但如果缺少了“書香”,精神家園將是怎樣的黯淡。最近,閱讀了《小學英語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一書,給我以心靈上的觸動! 從《小學英語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中,我看到了一個個令人感動的愛心故事。很多優秀的老師很好地關注沉默的孩子;描述了后進生的轉化過程;給于學生關愛和尊重,使學生獲得了進步的動力與源泉。他們都能真正賞識這些孩子,他們掌握了一種教育的藝術,愛的藝術。
“每個人心靈深處的信念,都存在著一種能量場,如果你從未懷疑過自己的學生或孩子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那么他會從你信念的能量場中接受到你的這一信息,并且又會把這一信息變成他的奮斗動力。”“一位女孩”,被國內教師評為“缺乏數學腦子”,卻被美國老師贊為“具有數學特長”,能夠“優雅且具有創造性地解決難題”;一個“厭學” 的孩子變得出類拔萃,讓美國教授對其能力和品質“以性命擔保”。愛波斯坦,世界一流的腦外科權威專家之一,然而在讀書時卻有嚴重的學習障礙,他稱“我曾是智障者”……《小學英語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所展示的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它為我開啟的,是教育的奧秘,那就是在對學生的心靈進行了真正的解讀后,愛的付出。
一、真愛學生,才會低著頭,彎著腰,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才能從每位學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閃光之處。長期以來的“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學生因為評價制度的偏頗成為所謂的“差生”,而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最廣泛的提高人的素質。現代教育理論也表明,人的智力決非是學習的能力。 “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無數種,更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
二、真愛學生,不會將學生的“驕傲”看作甚于“毀滅其自尊和自信”的洪水猛獸,將不吝于對學生的賞識,對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始終抱著一顆心上和贊美之心;將小心地呵護孩子的夢,而不會做一個“偷走很多孩子的夢”的小偷,將用賞識為孩子提供夢想成真的自信和拼搏的激情。這份愛心,為學生未來的奮斗歲月里提供陽光的動力,會成為孩子“翅膀下的風”。
三、真愛學生,才懂得“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愛,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的道理”。素質教育的大旗上有一個大寫的“人”,要求教師們善待每一個生命,尤其是那些曾經遭受到傷害的孩子!缎W英語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為教師們種下了一個信念--每個人都是天才,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四、真愛學生,會清醒地承認學生的差異,會批評學生存在的不足和缺點,但是心中牢牢刻下的是“尊重”和“寬容”。于是,有了樂柏芬老師“小紅花”的故事,有梁清穎的愛之畫,有在評語上用上“安靜”,而非“不積極”、“不活躍”等詞,小心呵護著孩子自尊的指導老師,《小學英語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給每一位老師帶來了啟示,讓學生如沐春風,在學生心底下留下最深的感動。
新課標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有知識結構、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更新,又有對教學目的和對學生評價方式的調整,其核心便是教育對“學生主體”的尊重,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而《小學英語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就是這本書,為教師們提供了與學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靈關照的機會。也許,有些教師還津津樂道于自己的“威嚴”,也許,某位教師剛剛進行完又一輪聲色俱厲的批評轟炸,我想,他們會被這些言語震撼的。這里,有有優秀教師“師心深處”的體驗,還有專家精當的評析。正是這些話語,會讓每一位“誨人不倦者”不得不反省、深思和探索,因為這些都是來自真實心靈的呼喚聲。
更多精彩的讀書筆記盡在讀書筆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