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精選13篇)
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篇1
我的一個好朋友看了《水滸傳》之后覺得武松打虎是不對的,說:“老虎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武松打武是要違法的,是一種不愛護動物的行為,因此可以說武松不算是英雄。”
但是,我覺得他的說法是不對的。第一: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再說,當時的人完全沒有防御老虎的能力,老虎也非常多,還總是把人當成盤中餐。所以武松打虎是為民除害,讓人明的生命不再受老虎們的威脅,從這方面來說武松就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大英雄。
第二:那時候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武松打虎只是為了百姓的生命安全著想,而不是故意濫殺野生動物。而且那是老虎非常多,殺個一兩只也不會造成種類滅絕。武松當時心里一直想著要為老百姓出去這只老虎,才把這只老虎打死,從這一點也能看出武松是個大英雄。
所以我們可以說武松打虎為名除害,可以稱得上是個大英雄。
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篇2
在暑假里我通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讀完之后感悟頗多。
整部水滸傳,主要是講了在北宋末年,高俅弄權,整個朝廷奸臣當道。是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被逼無奈反上梁山。后來受朝廷招安,在出兵征討方臘時死傷過半,最后不幸起義失敗。
小說里寫了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剛烈的武松、最講義氣的宋江以及逆來順受最后走上反抗道路的林沖,他們都是受朝廷迫害而走上反抗道路的。宋江每次打仗都用了智多星吳用軍師的計謀,他們才會戰無不勝。再加上梁山泊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那里三面環山,一面環水,所以朝廷沒有把他們攻下來過。
梁山泊眾好漢中功夫最厲害的是盧俊義,他被稱為“玉麒麟”,還有“沒羽箭”張清,你別以為他是射箭的,其實他是用石頭打人的,而且百發百中。他們中我最喜歡武松,因為他不但功夫了得而且還赤手空拳打老虎。人們最熟悉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我從故事里知道古代的老虎都叫“大蟲”,武松在一個名叫“三碗不過岡”的酒店喝了十八碗酒后,在山上用手打死一只虎,可想而知他的力氣有多大,有多勇猛。我還知道武松最后在杭州六和塔出家,死后葬于西湖邊,現在在西湖邊你還能看見武松的墓。
我要從這些梁山泊好漢的身上學習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可千萬不要以武力來欺負弱小。
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篇3
讀完《水滸傳》一書,給我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圣”。當前,我們作為祖國的教育者,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的后代培養成為新一代人才,以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為更富強昌盛的國家。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圣”。
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篇4
《水滸傳》是我國著名的古代歷史小說,作者以農民起義為材,塑造了有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是一部封建時代腐敗的證據。《水滸傳》描寫了以宋江、吳用為首的三十六為天罡星和七十二位地煞星,奸臣當道,社會腐敗杯朝廷逼上梁山,后來被招安后又被奸臣所害,到頭來一無,反倒丟了性命。
自古,都把農民起義說成是對抗朝廷,反叛天子,想自立為王,在《水滸傳》中事實正的嗎?不!被奸臣所害,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宋江一邊要躲避官兵的追捕,一邊還要等待機會重歸朝廷,為民除害。愛國精神人都,只精忠報國的愛國之人。
情,有,但在《水滸傳》之中,更多的則是兄弟的友情。李逵救宋江,都此何別人爭斗,劫法場,阮家三兄弟,曾發誓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情”字,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內容了。
讀了這本書我了解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這是非常耐人尋味的書。
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篇5
智慧出人才,無智不出才。林沖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在我讀《水滸傳》第九回時就懂得了這個道理。
《水滸傳》第九回講的是:林沖遭高太尉的陷害,被發配到滄州,在關鍵時刻魯智深救了林沖,后來一直護送他到滄州,到柴進莊上時,林沖棒打洪教頭,把他打敗了。
這讓我想到許多許多……
班上,成績好的人有許多,而成績不好的也那么一些人,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呢?是因為他們雖然也有智慧,但只有一點。洪教頭花了好大的功夫也沒有打敗林沖,而林沖只用了幾個動作就把洪教頭打敗了。智慧也是要靠努力的,不努力學習哪里有智慧呢?天上還會下智慧雨不成嗎?我們的未來就是祖國的未來,我們也是祖國未來的設計師,你想讓祖國變成什么樣,祖國就會變成什么樣。
智慧和愚笨并不是你改變不了的,聰明的人稍微一點不努力就會變笨,笨的人只要通過努力也會變聰明的。所以我要對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說:“你們不要因為自己成績差就不努力了,放棄了,你們要毫不氣餒,堅持不懈,成功就會向你們招手的”。
另外,林沖不僅聰明,他還能忍耐。班上好多男生,別人說他幾句,他就罵別人,還說好多難聽的話,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在你罵別人時,別人什么感受你們知道嗎?
所以,請你們有智慧些,不要做笨蛋,難道不是有智出才,無智無才嗎?
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篇6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
《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杰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為的是救窮苦人于水火的真漢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沖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著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讀了這本書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篇7
《水滸傳》是人人皆知、家喻戶曉的一部經典名著,雖然大家讀后的感受不一樣,收益也不一樣,可它全文灌輸一個思想:對國家要“忠”,對朋友要“義”,對父母要“孝”,更讓人懂得什么叫知恩圖報,什么叫忠孝兩全。
我在日夜啃讀這本書后,感受也非常深刻。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是:及時雨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武松高大魁梧、單身決斗猛虎的勇猛和豪爽,吳用 的足智多謀,更難得的是外表粗魯的李逵卻有一顆非常善良孝順的心……。這些情節像電影一樣,一幕一幕的一直在我腦海里回放。
讀完這本書,我體會到一定要關心親人,關心同學,孝順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祖國。我在暗暗發誓:以后一定要好好讀書,認認真真學習,明明白白做人,長大后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不辜負父母和老師的期望。
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篇8
《水滸傳》第一回目錄是“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
這一回還沒有切入正文,主要說了兩個人,一個是張天師,另一個是太尉洪信。
北宋末年天下大亂,原來是洪信惹來的,方臘又是誰惹來的呢?可能有另一個洪信。
起碼梁山這一百零八人是洪信引出來的。
這件事對北宋是禍是福?就《水滸傳》而言,是幫了北宋,因為這一百零八人招安后征遼,征方臘,保了大宋,而歷史的真實是天下大亂,才有了宋江造反的故事。
無論禍福,責任都在洪信,不在皇帝。
要不然,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信條,就不能立足了。
一百零八人的出世,同洪信有關,那也是天意所授,遇洪而開罷了。
更況何,仁宗年間就無洪信太尉這個人,《水滸傳》造了個洪信,引出故事才是目的。
凡是皇帝所為,都不能言錯的,所以橫直都沒有責任,所以才保證了這部書流傳到今日,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智慧,是《水滸傳》式的智慧。
就這樣還是引來了《蕩冠志》。
千秋功罪,后人自有公論。
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篇9
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
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只見參政文彥博說道:“現在瘟疫盛行,傷損了很多軍民,希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祈禱求消天災”仁宗天子聞知,龍體不安。
便去龍虎山請來了張真人。
然后命洪信為天使,張真人親自將丹昭付與洪太尉,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找張天師。
洪信領了圣敕,辭別天子,背了詔書,帶了數十人,上了驛站。
住持說他住在龍虎山頂,這位祖師雖在山頂,但道行非常能騰云駕霧,蹤跡不定,非常難見。
太尉聽了便問:“那怎么樣才能見到天師?”“要齋戒沐浴,更換衣布,休帶從人,自背詔書,焚燒御香,步行上山,叩請天師,方許得見,如若心不誠,白走一趟”
我感覺洪太尉身上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有需要批評的地方。
值得表揚的是他有一顆真誠的心,做事有毅力。
需要批評的地方是他不聽別人勸告,釀成大錯。
我們要學習他的優點,而避免他的缺點。
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篇10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里面有許多的英雄好漢,其中有一位叫武松,綽號“行者”,在家排行第二,又名武二,山東清河縣人,武松從小和兄長相依為命。一次醉酒后,在陽谷縣景陽崗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做了陽谷縣令任命為都頭。武松的哥哥武大郎是一個侏儒,他的妻子潘金蓮曾試圖勾引武松,后來被西門慶勾引,事情敗露后,兩人毒死了武大郎。武松知道后,先后殺了西門慶,潘金蓮,自首后被流放孟州。在安平寨牢營,武松受到金眼彪施恩的照顧,為了幫他奪回快活林,武松大鬧快活林,醉打蔣門神。后來遭到蔣門神勾結官府暗算,武松一怒之下大開殺戒,把張團練、蔣門神都殺了,還留下一句話“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后來在張青、孫二娘夫婦幫助下,扮成“行者”,在二龍山落草,后來投奔梁山泊,成為梁山第十四條好漢。攻打方臘時失去左臂,留在六合寺照看林沖,后出家成僧,到八十歲死去。
武松原本是個好人,在醉打蔣門神時,武松并沒有將蔣門神殺了;張青勸武松去二龍山落草,省得“去牢營中受苦”,武松一開始沒有答應。這些都說明武松還想做好人,但是在黑暗社會的逼迫之下,他只能做壞人,殺了蔣門神,在二龍山落草,最后還上了梁山。
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篇11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英雄抗爭史,在這里我認識了聚義梁山的一百單八將,其中最感興趣的是魯智深、林沖、武松、李逵等人物。
魯智深身材魁梧,力大無比,武藝高強。在他剛到大相國寺的時候,幾個潑皮想戲弄他,沒想到卻被踢進糞池,惡臭不堪。后來又赤手倒拔垂楊柳,讓眾潑皮心服口服。真有趣!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真是大英雄。更有意思的是人稱“母夜叉”的孫二娘,她開店竟然賣人肉包子,還劫取不義之財。武松到達時,孫二娘竟打起了他的念頭,反被識破。武松將計就計上演了一場大戲。真聰明!
“黑旋風”李逵手執板斧劫法場,為母親報仇怒殺猛虎,怒打欽天賜,真威風!
這樣的好漢還有很多,像”鼓上蚤”時遷、“及時雨”宋江、“浪里白條”張順,他們個個身懷絕技,疾惡如仇,伸張正義。真佩服他們!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多學本領,勇敢無畏地面對人生道路上的種種磨礪,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地。
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篇12
我國四大名著;《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水滸傳》這本書。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白話小說,它以北宋時期農民起義為題材打造了“及時雨”:宋江、“花和尚”:魯智深、“豹子頭”:林沖等一百零八位大力大賢,有忠有義的綠林好漢形象,其中我最喜歡宋江,因為他不僅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而且,他樂于助人,為人排憂解難,常常扶弱濟貧,每次打了勝仗拿回來的糧食,都會分給老百姓,真不愧是梁山第一把交椅。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水滸傳》英雄中還有一個長得像黑熊一樣壯實的黑大漢,他生性魯莽、心粗膽大、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在江州沒人敢惹他,這個黑大漢就是“黑旋風”李魁,我記的,有一次一個人冒充李魁,當時,他叫李鬼,差一點點就要被李魁打死,我記的還有一次:李魁跟著送宋江、戴宗一起去琵琶亭喝酒。李魁把三份魚湯、三斤牛肉都吃完后,才發現宋江沒怎么動筷子,他就自告奮勇下樓去漁船上要些新鮮的魚來,江邊停了十多條漁船,漁夫說老板沒回來不能開魚艙,李逵不管這一套,跳上去想自己動手拿魚,一把提起竹笆篾,結果將魚都放跑了……
《水滸傳》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
水滸傳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篇13
回憶著108位好漢的那聲怒吼……
記的在放假之前媽媽在上海給我買了一套小人書,聽爸爸說他小時候就看這種種類的書。可是因為我還沒有放假所以我還不能去看。
放假后,我便急忙去看,《水滸傳》中有許許多多的精彩故事,其中我最喜歡,可能大家都喜歡的故事無非就是“武松打虎”。
那具有中華男子氣概的武松,他“身長八尺,渾身上下有千百斤力,頂天立地、噙齒戴發的男子漢”我十分的佩服他,在景陽岡上,面對兇猛可怕的老虎他勇于面對,敢于對強大的黑暗統治力量挑釁,面對困難從不低頭,武松他“一把抓住大虎的頭按下黃坑里,然后用左手緊緊揪住虎的頂花皮,右手握成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猛打六七十下,直到大虎氣絕”。這說明了英雄武松反對黑暗哪怕用完自己所有的力量去爭取對于人民的解放和自由。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因為他武藝高強,勇猛過人。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也會經常碰到一些“攔路虎”,要發揚武松打虎的精神,不慌張、不退縮,敢于挑戰,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正確的學習方法解決難題,努力成為學習上的“打虎英雄”。
其實我舉的只是在《水滸傳》1/180,當然《水滸傳》中個個都是英雄好漢,我只是的比較有代表行,《水滸傳》以它杰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水滸傳》的社會意義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在暑假中我讀完了,這一全套的《水滸傳》,從中我收益非淺。
我聽見108位好漢的那聲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