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讀書筆記(精選10篇)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1
寒假里,讀了老舍的《駱駝祥子》,令我感觸良多。
小說讓人讀后感到社會的黑暗與人與人之間的斗爭 ,以及對命運的反思。小說通過一個舊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描繪了舊社會如何把一個正直、好強、善良、自食其力的洋車夫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的過程。祥子老實、健壯、純樸,對生活有駱駝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后來,經過3年的省吃儉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車,但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第二次他又攢夠了錢,卻又被那可惡的孫偵探給怍了去。第三次,他娶了虎妞,還用虎妞的錢買了車子,本來日子過得已經很不錯了,可是虎妞卻難產死了,祥子傷心欲絕,沒法了,只好把車子賣了來安葬虎妞。他的這一愿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后,終于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它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其實這也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他成了一個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賭的行尸走肉。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舊社會是多么的黑暗,多么令人畏懼,竟然有把人變成鬼的罪行。祥子僅僅是北京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力車夫,他的愿望僅僅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愿望,在社會上是不顯眼的,但命運還是不能放過他,折磨好強的他,毀了他的夢想,后來淪為自甘墮落的人。悲劇總是令人毛骨悚然,膽戰心驚。
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祥子胸懷大志,勤勞節儉,為什么最終還是走投無路?為什么非把他逼上梁山不可?難道那是個不讓好人有活路的社會嗎?
其實祥子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典型,他的下場就是當時社會所有無權無勢的人們的下場。從中可以了解到,在當時混亂的社會里,人們是過著怎樣的生活。
我們現在的社會就是美好的,幸福的。沒有自私,不幸和殘酷了嗎?回答是肯定的。現在社會,有許多人進步了,也有許多人退步了,這個退步是指人們的心靈變得敗壞了,丑惡了,他們去賭、嫖、搶劫……無惡不作。然而社會總是要進步的,我們只能用強制手段去制裁這些人 。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2
老舍是我國著名的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他筆下的人物讓眾多讀者們記憶深刻,也給予了人們無盡的思考與啟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從最初充滿希望到最后墮落的人——祥子。
祥子是社會中很普通的一個人,所以由他身上反映出的感悟是最真實貼切的。老舍先生選用的角色不得不說堪稱一絕,總是能將整個事物的精妙在細微之處體現出來,祥子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看完整本書后,細細的回想與品位之中好的情節與句子,一些感想也浮現在腦海:封建社會給人帶來的是無盡的危害,它妨礙了人們的思想與行動,所以導致了社會的落后,加大了貧與富的差距,更使人們喪失了原有的本性。所以,我很慶幸自己出生在這個開放的年代。最初那個有奮斗目標且敢于奮斗的祥子是我所尊敬的,但由于社會風氣和其他外界原因,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墮落。祥子曾是封建社會中的“叛逆分子”,而他最初就像在,而”失敗的原因除了外界原因,還有自身原因。祥子有毅力這無需置疑,但他卻沒有足夠的毅力來追求他的目標,曾經堅定地信念也在一件又一件事物中所搖動。到最后,祥子已經沒有了動力,沒有了目標,沒有了信念。我不禁為祥子感到可惜,不過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經歷,從最初的堅定不移再到搖擺不定,最后是完全放棄。現在想一想,如果祥子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結局很大可能就不一樣了。
祥子的形象在腦海里留下很深的印記,或許若干年后,再次回味時又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有時,堅持到底會讓事情的結果變得不一樣。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3
《駱駝祥子》這本書中有一段“三起三落”,在我看來,這是三段感情。
第一段感情出自祥子和一個毒辣、倔強、執著的女子,她叫虎妞,她出嫁時連她父親都沒來,她難產時也沒有得到希望中的生活,她在衣內藏了一個小枕頭去找祥子時,祥子的幸福和她的希望就注定會破滅的。虎妞三十多歲,她以自己心中寂寞而自私地奪走了祥子的自由后,只落得一個自滅的下場,她一定在懺悔為什么沒有珍惜。這段情隨著她的逝去化為西去的仙鶴。
第二段情,出自祥子和另一個女子,她叫小福子,她因家中貧苦而被父親拋棄,淪為暗娼,但她勇敢地追求自己在靈魂上平等,追求屬于自己的真情。她淪落在了舊社會,但她很堅強,有屬于自己的自尊,雖她因受不了生活困難而吊死了,但風中,是她自尊的目光。
第三段情,是虎妞和她父親劉四爺,劉四爺自私自利、一毛不拔,是個毫無人性的舊社會老敗家子。他因財富而將女兒扼殺在自己的守財奴性之下,卻只得到了一顆空巢與一朝追憶。
《駱駝祥子》是以祥子為中心的一篇小說,祥子本是一個農村的窮孩子,因家庭變故來到了城里做了人力車夫,一開始是租車,后來立志要買自己的車,他擁有吃苦耐勞、堅信執著的精神,又正值生命的黃金時期,所以他經過三年的省吃儉用,終于用自己的血汗錢買了一輛好車,但是馬上就被搶走了,他身上僅有的幾元錢也被敲詐了去,他又什么也沒有了,他的主人曹先生還因特務追蹤使他丟掉了工作,虎妞后來也因難產而死,為辦喪事,他又把剛買的新車給賣了,依舊一名不文。心愛的小福子自殺了,心中最后一絲亮光也瞬間熄滅,祥子,此時被命運徹底降服,成為精神麻木的行尸走肉,自甘墮落。
可以說,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了搏斗,構成了小說的主要情節內容,也就是他的極端個人主義,始終是他屢敗屢戰的動力源泉,然而一次次的搏斗總是以祥子的失敗而告終,他的夢破滅了,人麻木了,直至成為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里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這種個人主義在當時那種社會制度下,一定成為祥子命運悲劇產生的必然,要想改變命運,只有更早地覺醒。雖然作品沒有打開一盞燈,但已經用祥子的悲劇性給世人以警醒。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4
我們一生中,會讀許多優秀的書。有的書令我們的心情愉快,有的書使我們頓感悲傷,但是,更多的是書則讓我們懂得一個意味深長的道理。這些書如同有著魔力一般,令我們身臨其境,去感受作者的內心世界以及他的思想情操。
最近,我便讀了《駱駝祥子》這本書。這本書是我國文學泰斗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書中所描繪的是一個當時在北京拉車的上進青年祥子,他因那封建社會的無情壓榨和摧殘而使他的心靈漸漸被無邊的黑暗所占領,變成了一個只想著錢財和私利的小混混,祥子原來是一個為了生活努力打拼,為了夢想不斷追求的好車夫,然而一件又一件因封建社會而引起的壞事使他又是生病又是逃亡。原本硬朗的身子板兒如今卻已多病纏身,原本對生活的自信也無影無蹤,原本對夢想的追求更是化為烏有……是什么令祥子落得如此下場呢?我想:不是那封建的社會,又會是什么呢?老舍正是抓住這點,揭露了舊社會的丑惡至極。可見,環境對人的改變是多么巨大啊!
自古道:“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意思就是你經常與一類人生活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也就會變成那類人。就比如一只勤勞的燕子飛散在了一群好吃懶做的人麻雀群中,也將變得十分懶惰,只會去偷吃田里的麥子;一條優良的獵狗流浪在了野狼群里,也終將變得無惡不作……人也是如此,一位勤勞的農民走失在了乞丐幫里,最后也將整日游手好閑,無所事事,所以,我們應該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或是去尋找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家長們也常常讓我們與好同學看齊,個個都想望子成長,望女成鳳。但是,當他們教育我們要認真學習時,也許自己卻在工廠里偷工減料,在駕校中不懂裝懂;當他們開導我們要誠實守信時,也許自己卻與同事吹牛,向領導撒謊;當他們啟發我們要待人有禮貌時,也許自己卻在打牌輸錢和別人吵架時罵罵咧咧地說著臟話……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又如何能懂得認真學習,懂得誠實守信,懂得待人有禮呢?我想:只有以身作則,做一個好榜樣,才能改變別人,改變社會!
環境對人的改變是如此的巨大。馬克思曾說:“人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讓我們共同攜手,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使祖國的花朵開得更艷,使未來的棟梁長得更壯吧!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5
二十年代末期,北平,戰亂,壓迫,金錢,人力車夫……
這所有的詞融合在一起就是就是兩個字——祥子。駱駝祥子。
一個來自農村的青年農民——祥子,拋開除了自己就空無一人的家,到城里來,天天省吃儉用,拼命拉著憑來的車,沒日沒夜,為的只是能攢出錢來買上一輛自己的車。三年在祥子的努力中一晃而過,他有了自己的車,他可以不再受車場主的氣,他可以想怎么拉就怎么拉了!可痛快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戰亂中的北平危機四伏,正在拉車的祥子莫名其妙的就被軍閥的亂兵抓了回去打雜,這一切的困苦祥子都能忍受,但最讓他痛苦和憤怒的,是他這輩子唯一的寄托——用三年的心血與汗水換來的新車,被搶走了。祥子歷盡艱辛逃回了北平,在“仁和車廠”,壓抑著滿腔的悲愴和痛苦,繼續拉著憑來的車。千辛萬苦,當他終于在一個平和善良的人家找到了一份相對穩定的拉包月車的工作后,又因為雇主被特務盯上而被反動政府的偵探以“買命”的名義榨取了他僅有的一點點積蓄,同時也丟了那份安定的工作。面對這一個個接踵而至的沉重打擊,他依然驕傲的抬著頭。他是年輕氣盛,高大健壯的祥子阿!怎么能這么輕易的被困難打倒?他不肯屈服。他要用自己的力氣、自己的血、自己的汗來掙出自己和妻子虎妞的飯錢!虎妞以低價為祥子買了一輛車,可本以為又回到從前的祥子卻又不得不因為虎妞的喪事而再把車賣掉。
祥子是個善良正直但很要強、肯奮斗的人,他不愿聽從高媽的話放貸,不想貪圖場主劉四爺的六十輛車,不愿聽虎妞的話去做小買賣,因為他認為“有了自己的車就有了一切”。他所夢想的不過是以自己的勞動求得一種獨立自主的生活。他不喝酒,不吸煙,沒有沾染上一點點地惡習,可上天對這個可憐的老實人還是沒有半點的憐憫。無數的打擊、挫折,終于把祥子這個“鐵打的”人的“鐵打的”精神給碾壓得粉身碎骨。他不再那么拼命的拉車,不再煙酒不沾,以前善良正直的祥子不見了,只剩下學會了吃喝嫖賭,可以為金錢出賣朋友的行尸走肉。可就像作品中寫的那樣:“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一些公理。”祥子的墮落不是祥子的錯,而是整個社會中的烏煙瘴氣使原本善良正直的祥子變了質。
祥子是一個悲劇,他盡了所有的力,也吃了所有的痛苦,但卻依然落了個兩手空空。如果祥子生活在我們這個年代,也許他就不會變成那樣的“刺兒頭”了。因為他是那樣的要強、那樣的善良、那樣的正直,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放下一切!我們也應當學習祥子的那種“吃得苦中苦”的精神,雖然未必“方為人上人”,但只要努力了,奮斗過了,便能問心無愧。
第一,老舍以自己當時生活環境,所見所聞及遭遇,真實地寫一個勞動者—人力車夫坎坷悲慘的生活,這樣令當時的讀者有深刻的感受及有切身處地的感覺。另外,同是生活在坎坷悲慘生活的讀者看了后可以感受到有人明白他們的遭遇,知道如何面對他們的不幸。
第二,老舍真真實實地,赤裸裸地,沒有一點扭曲,沒有一點修飾地寫這個人力車夫而將當時中國社會的舊社會對勞動者的種種剝削及壓迫完全地呈現在讀者眼前。這樣可令看了這書的政府官員了解勞動者可憐的生活,從而改善中國社會的舊社會對他們種種的傷害。另外,其他階層的讀者看了后可了解勞動者的可憐生活,從而幫助他們面對各種困難。
第三,老舍用北京地道白話文寫這本書。這樣看《駱駝祥子》的讀者階層便會廣闊一些。而且那些語文水評不高的市民便不會因語文的障礙而影響不能看懂老舍所表達的。
我看完《駱駝祥子》后,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我非常不想這長篇小說完結,有想繼續看下去的感覺。老舍寫這部長篇小說非常出神入化,能夠引人入圣,而且警動后世。
我看《駱駝祥子》時,就是身處於中國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而看這長篇小說時有另外兩種感覺。
第一種感覺是自己有如在回看自己18歲后的人生。而在回看時感覺人生非常悲慘無常、變幻莫測,有一種欲哭無淚的無奈感。
第二種感覺就是好像祥子這個車夫曾經生存在世上,看《駱駝祥子》就像看老舍替祥子寫傳記,有一種不能用筆墨來形容的真實感。
我非常喜歡看小說,不論任何類型的小說也會看。例如∶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翻譯小說、武小說、寫實小說……等等。但就是怎麼看也看不到中國現代小說家們所寫的現代小說。例如∶老舍、魯迅、巴金……等等。
中國現代小說家寫的小說是以當時社會作背景,而寫的大多數是政府的問題、國民的弱性、社會的問題……等等。在我未看《駱駝祥子》的時候,我覺得他們所寫的與我這一代的青年人所思所想真是非常格格不入。另外,我覺得他們寫的小說主題非常沉悶。
但我看完老舍所寫的《駱駝祥子》后,對現代小說有所改觀,而且看了有兩個深刻的反思。
第一,我覺得自己能生活在這廿一世紀是非常幸福的,因我不像祥子的人生一樣要面對坎坷悲慘的遭遇。我沒有面對失去父母之痛,不用在年少時便要出外勞動工作……等等。我非常感恩我能生於一個幸福的家庭。
第二,老舍的文筆非常老練,我看的時候真的感受到低下階層的苦不堪言。中國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低下階層市民和現在香港低下階層的市民遭遇也有類同。他們有些會連日常開支也有困難,終日為了生活奔波沒有機會改變境遇擺脫貧困。
從現在開始我會將眼光放得更遠,看更多不同種類的書。最重要是會多看現代文學小說。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6
在某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讀完了這本《駱駝祥子》。
小說主要講了一個洋車夫的苦難史。駱駝祥子的身上具有許多優良品質。他善良純樸,熱愛勞動,具有堅韌的精神。祥子來到城市,懷著買車的信念,拼命的賺錢。終于,祥子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是他付出了諸多努力才換來了的。但是,車剛拉了沒幾天,就被官兵給搶了去,他們憑什么這樣欺侮人,憑什么啊!命運捉弄人,車接二連三的被人奪走,祥子的夢想一次次地破滅。但他仍然不肯放棄,不斷地振作起來,再度堅持……終于,他買到了車,但這卻是以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
好景不長,虎妞慘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馬頭倒斃在街頭,祥子也賣了車,終于,一切都化為烏有了。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卻永遠烙下了。他沒有辦法承受打擊,在社會的社會中,個人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他沒有了理想,沒有了目標,沒有了干勁。他沒有力量從那個極度社會的環境中站起來,而是永遠地跌下去了,與那個墜落的環境同化了。祥子從此對世界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開始游戲生活,吃喝嫖賭;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騙搶過來。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他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變成了一具行尸走肉,逐漸消失在這座城門洞里,只留下一個悲哀的故事……
“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到野獸里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老舍如是寫道。他是懷著對于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寫下這個悲劇的。
合上最后一頁,我閉上眼睛。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祥子胸懷大志,勤勞節儉,為什么最終還是走投無路?難道那是個不讓好人有活路的社會嗎?
然而祥子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典型,他的下場就是當時社會所有無權無勢的人們的下場。在當時混亂的社會里,人們究竟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啊……
我對祥子的前后反差感到悲傷,也對他后來可恥的所作所為而憤怒。然而,我更多的是心酸以及失望。祥子生活的社會是社會的,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面目也是丑惡的。
社會社會中,人性變得扭曲,人與人之間充滿著仇恨。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社會環境下,祥子變得墮落,除了他本身的目光短淺、狹隘自私,更多的則是因為這種強大的社會壓力。
現在的社會穩定,經濟也在不斷發展。作為青少年,有書讀,而且到處都有人維護著,鼓勵著。所以我們不能辜負新中國對我們的期望。至少,我們要學習駱駝祥子奮發向上的精神。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7
《駱駝祥子》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老北京城的一個可悲的故事。主人公祥子,一個像駱駝一樣善良老實又魁梧健壯的年輕人,在不幸的命運中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最終絕望了,沉淪了。
看了這個故事之后我覺得祥子具有不服輸的精神,只是做的還不夠,如果他繼續堅持,就一定能戰勝不幸的命運,照明黑暗的社會。
像祥子一樣有著悲慘命運的人有很多,可是有一些就能憑著不服輸的精神走向成功,而有些就慢慢墮落了。貝多芬在雙耳失聰的條件下不是譜成了《命運交響曲》嗎?張海迪在黑暗中不是也寫出了一篇篇歌頌光明的文章嗎?阿基米德在敵人殺入城中的時候不是還能繼續探究定律嗎?
現在的社會中“壓迫”這個詞確實已不多見,但貧窮仍然充斥著角角落落。那么那些被貧窮包圍著的人們不是應該學學與命運抗爭過的偉人嗎?有了那些偉人的精神,任何不幸的事情都會變的渺小,不堪一擊。
讓“駱駝祥子”永遠住在我們的心田,記住他是怎樣抗爭的,又是怎樣因堅持不住而失敗的。以剛開始時不服輸的祥子為榜樣,以最后向命運低頭的祥子為教訓,塑造出成功的自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8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老舍筆下的祥子來自鄉間,帶著中國農村的大背景,也帶著農民樸實敦厚和固執。當他認準了拉車這一行,他就成了“車迷”,一心想買上自己的車。憑著勤勞和堅忍,他用了3年的時間,省吃儉用。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自食其力的上等車夫。在中國兵荒馬 亂的時期,沒有他半點遐想的余地。不到半年,他被逃兵擄走,還失去了自己的“心肝”——洋車,只牽回三匹駱駝。祥子沒有灰心,他依然倔強地從頭開始,更加拼命地拉車賺錢,攢錢。
可這次還沒等他再買上車時,所有的積蓄又被偵探敲詐,洗劫一空。買車的夢想再次成為泡影。他為了買車,與虎妞成就了一段婚姻。但好景不長,虎妞死于難產,又失去了他喜愛的小福子。祥子人車兩空。從此厭煩拉車,勞作。最終成為城市的垃圾。
讀罷這本書,我對祥子的評價為:祥子是一個經不住生活的考驗,而失去生活的人。俗話說:“路慢慢之遠兮,吾將上下之求索。”他為何不再尋求新的路,而成為社會的人渣,敗類?他為何不做生活的主宰者,去自謀生活呢?我想,他也是害怕了,因為他是農民出身,他受不了生活一次次對他的打擊,他放棄了。所以釀成了書中的人物一直走下坡路的悲劇啊!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9
看完《駱駝祥子》后,我最想寫的,是祥子和小福子的故事。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出現很多過客。對于祥子而言,劉四爺,虎妞,以及雇傭過他的各家的主兒,無非都是生命中匆匆的過客。他們在自己的生命中演著一出戲,也在祥子的生命中客串一場戲,扮演了不可缺少或可有可無的角色之后,從祥子的舞臺上謝幕。而小福子,說起來也不過是一個過客,但是對于祥子來說,小福子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過客。至少在祥子跌落低谷的時候,是小福子讓他有繼續活下去的美好期盼。
女漢子一樣的虎妞帶給祥子的,是勉勉強強可以稱作家的東西;而長得好看的小福子可以帶給祥子的,不僅僅是一個家,還有在窮人眼中看來是近乎荒謬的——愛情。就像祥子自己說的——“他與她正好是一對,誰也不高,誰也不低,像一對都有破紋,而都能盛水的罐子,正好擺在一處。”所以說,在祥子心目中,他和小福子,是地位平等的,沒有壓迫,也沒有欺騙。
曹家讓祥子重新燃起生的希望,他和小福子的理想生活似乎并不遙遠。就像一個為了夢中的糖果而穿山越嶺的孩子,終于看到糖果近在眼前觸手可及。但是現實,往往是真實而殘酷的。
當初祥子因為負不起養活小福子的兩個弟弟和一個酒鬼父親的責任而離開,等到他生計稍有安頓的時候,他立馬回到老地方去找小福子,但是此時的小福子卻早已不知去向。也許祥子從未想過,小福子她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機會去等一個未知的、渺茫的答案。而賣茶老漢的窘迫現狀以及他的一番話,更是讓祥子萬念俱灰。到最后得知小福子生前的境況以及自殺的死訊時,祥子,已經是完全墮落的祥子了。千千萬萬的拉車夫,不管是勤勞忠厚或是狡猾無賴的,他們都是黑暗時代最底層的窮苦人民,他們用自己的血淚換取活下去的機會,但沒有尊嚴地為了活下去而努力的結局是什么呢?幸福的生活,甚至茍活下去,于他們而言,都是不敢觸碰的奢望。那是一觸即碎的彩色泡沫。
我以為,小福子的死,是祥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被虎妞引誘欺騙以致和一個自己討厭的女人結婚也好,三番兩次地丟車也好,虎妞和孩子一塊死掉使他丟掉家也好,都不足以使他完全墮落,因為至少還有小福子,小福子是他僅剩的活下去的理由。但是當這最后一個理由都化為烏有的時候,祥子的活著,僅僅是因為他還有呼吸而已了。他已經是一具行尸走肉。
他變得狡猾、自私、懶惰、骯臟,他甚至成為了所有貶義詞的集合體。也許一個小福子是不足以使他如此墮落的,但是一星即將熄滅的燭火,是禁不起任何風吹的,哪怕這星燭火還固執地抱著繼續燃燒的信念。
“體面地,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道陪著人家送了多少回殯;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埋起他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里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那個黑暗的時代不知道生產了多少個“祥子”,而生產他們的同時也為他們掘好了埋葬的墳墓,甚至還順便為他們準備好了陪同下葬的殉葬品,諸如虎妞或小福子。對于千千萬萬個“祥子”來說,小福子不過是曇花一現的美好,那個時代不容許他們有長久的一絲一毫的美好,甚至不容許他們有這樣的希冀和渴望。他們只能被壓迫,茍延殘喘地痛苦地活下去。祥子和小福子,注定不會有幸福快樂的結局,那是童話,不是殺人不見血的現實。
精神的毀滅往往比肉身的死亡更可怕,當然最可怕的是是黑暗的時代不知道何時是盡頭。因為在黑暗中還有無數的窮苦人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無數的“祥子”一步步地走向毀滅的深淵,也有無數的“小福子”在絕望中凄慘地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那個黑暗的時代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劇,然而悲劇中的主人公,卻極少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錚錚烈骨,他們在自己茍延殘喘的生命中,無聲地傾訴著自己在生與死邊緣的痛苦掙扎,訴說著這世間的丑惡與不公,然后,繼續活下去。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10
《駱駝祥子》這部書是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主要講述了人力車夫祥子的悲慘遭遇,它揭示了中國舊社會的黑暗腐敗,同情像祥子一樣的窮苦的勞動人民。
祥子是一個從農村來到城市的普通農民,他是懷著希望來到這里的,希望能在這里擺脫貧困的生活。所以他選擇了拉人力車,夢想能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最終辛辛苦苦攢錢買下了一輛車,可是好景不長,他的車被軍閥的兵搶了去。后來他在無奈之下娶了虎妞,并用虎妞的錢又買了一輛車,可虎妞卻因為難產死亡,他不得不把車賣掉料理喪事。這使得祥子萬念俱灰,后來他又想起了小福子,決定帶著小福子一起走,可小福子卻上吊死了,祥子幾乎崩潰。
祥子的悲慘人生不是他自己造成的,而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窮人的最終下場。無論祥子怎樣努力,他終究逃不過一死的命運。在那個黑暗腐敗的社會里,像祥子一樣的窮人只能落個餓死、凍死的下場,別無其他出路。
也正是這樣的社會,使得原來質樸的、善良的農村小伙變成了一個自私的、墮落的典型車夫。祥子來到城市后,原先身上的好的品質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大量的惡習:罵人、打架、抽煙、喝酒、賭博……原來的祥子一直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買一輛屬于自己的車,所以他一直在攢錢;可后來的他染上了諸多惡習,開始揮霍他那為數不多的錢財,變得粗俗鄙陋、骯臟不堪。這不能說全是他的錯,是那個黑暗的社會改變了他。
本書作者從字里行間中都流露出對中國舊社會的厭惡以及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同情,可以說,祥子就是老舍筆下塑造的一個悲劇人物,他是當時社會的犧牲品,是舊社會貧苦勞動人民的縮影,他反映的是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的苦難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