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地帶》讀書筆記
臨近去沙梁子的路口,有一家小電影院,因為它太簡陋了,所以他也不好意思向別人提起。它自己也仿佛自甘平淡,除了路口那塊廣告牌外,行人幾乎注意不到它的存在,它和城北的這片平房融合到了一起,難分彼此。當他匆匆路過的時候,沒有想到在這平淡無奇的房子里,克拉克·蓋博正在自言自語。偶爾他會一個人,或者帶著小侄子源源去看電影,源源在椅子上爬著,看一會就溜下來四處走,小小的孩子,在暗中蝌蚪一樣地游動著,每到劇情驚險處,就瞪大了眼睛看。他只有五歲,淘氣聰明,總愛躲在床下或桌下,發聲讓他去尋找,他上幼兒園了,張口閉口小朋友怎么樣怎么樣,似乎唯有他才是成年人。
在城北,這可能是惟一老舊的影院,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看虛擬的世界。無法記住一只蒼蠅的死去,一簇風塵的落下。謝覺哉乘坐過的蘇聯吉姆。看、《列寧在1918》、《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在這樣一家老電影院里,觀看著五十年代的老片子,有一種時光錯位的幻覺。影院里光線黯淡,只能見到煙頭的一明一滅,放映機在沙沙地轉動著。他知道了塞西爾·b·德米勒導演的《十誡》、帕索里尼導演的《十日談》……有時候他會問自己,在他靜坐觀看的這一兩個小時里,他的生命呈現了怎樣的意義?外面的世界已是天翻地覆,人人在為名利奔走忙碌,而他沉浸于這些久遠的故事。
他無法描述那種感覺,在一個非常隱秘的地方,看一些非常古老的電影,他捕捉住了時間的若干灰塵,捕捉住了人群零零碎碎的恩怨故事。是的,他在城北的劇院里看電影,看到了銀幕上雕花鏤空的木窗,看到了歲月的天井里一點一點地漏下來的雪,天上地下的雪,一起在眼前浮動,那時他的靈魂還在里面飛,一下一下地扇動著翅膀。電影在收場,而在外面,一個劇變不已的世界正在翻騰不息,時光依然在流動,伴隨著地球的公轉,夜靜更深。
愛情是存在的,卻是遙遠的,如同幻想,讓他一再地為自己的緩慢墜落而震驚。無疑,她在高處,他在低處;她是尊貴的,他是卑微的。無論是她,廠長,還是整個城北,都讓他感到世界的遙遠,而他就在遙遠的邊緣行走。她最后一次從西安來看他,告別。他送她去火車站,花光了兜里所有的錢,吃飯買東西,站在站臺上看著列車離開。清晰地感覺著那一時刻,再也不會相見。在那個夜晚,他徒步走回黃河北,是如此奇異的痛惜,如此奇異的悲涼,如同旁觀他人的命運,每個人的掙扎,沉浮,它的艱難,它的不甘。
時間是灰色的,而他試圖把那層灰色拂去,看到背后的明亮。他不想說自己在流淚,但靈魂的確在流淚,在靈魂深處,有什么斷裂了,有什么模糊不清。在一次次地試圖離開,寂靜中行走。同時,他正在走過自己的青春期,聽見了它意味深長的告別。他,連同千萬人的命運,在一個變動年代的沉浮。多少夢,就那樣一路破碎了,然后又一點一點地萌生彌合,彩色的或者黑白的人生。
更多的時候,想到離開,似乎漂流異地才能從沉悶中掙脫出來,擁有全新燦爛的生活。這樣地想象著,一次次走過城北。沉溺在其中時,感覺到物傷其類的疼痛,一旦超脫出來,以旁觀者的眼光審視這一切,卻有一種悲憫。看自己看他人的命運,大千世界風云奔走,曾在廠區煤炭堆里,見到過一株小草,展示著自己倔強的碧綠,一直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