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教學策略》讀書筆記
正如書中《智力饒舌歌》中有一句話:用多種方式學習,就永遠不會是傻瓜!愿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以這句話作為教學格言,釋放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并允許他們以創造性的方式進行表現。
加德納在《智力結構》一書中的基本觀點“人僅僅依靠自己的大腦單獨從事活動的情況是微乎其微的,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于人的身體之外”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 “每個個體都以不同的方式學習,表現不同的智能特點和智能組合”, “對于一個孩子的發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幫助他尋找到一個他的才能可以盡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滿意而能干,我們完全沒有重視到這一點。” “除了白癡學者這樣的特殊人群外,智能一般不會孤立地起作用”,“事實上,幾乎具有任何程度的文化背景的人,都需要運用多種智能的組合來解決問題”。 “對任何復雜概念的充分理解,都不能局限于單一的認知模式或表現方法” “除非把評價置于現實生活和社會環境聯系中,否則,我們懷疑它能否恰當地代表人類的智慧表現。”。
懷特海說,生活是實在。通過隱喻和邏輯的相互作用,生活成為活生生的,被體驗的、被發展的。
楊福家說,不是把問題講得非常清楚的就是好老師,而是基本講清楚問題,又能給學生留下思考問題的,才是好老師
每一種智能都具有獨特的發展順序,這些智能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萌芽開花。其中音樂智能的天賦顯現最早在孩提時表現卓越的音樂天賦,這種智能可能不必依賴人的生活經驗。多元智能理論又給教師一個革新教學方法的機會。多元智能理論建議不論在哪種情況下沒有一種對所有學生都適合的好方法,所有的孩子在八項智能中有不同的傾向。所以任何一種特定的方法可能對某些孩子很成功,但對另一些孩子卻不一定奏效。因此,教師因材施教、隨時變換教學方法,可以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
老師們,出于對教師這份職業的一種責任感,我們每一個人的每一天都如同一只勤勞的小蜜蜂飛來飛去,忙碌而優雅。一個晨昏接著一個晨昏,我們埋首穿梭于這都市叢林中,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我們已經很少有時間可以靜下心來思考。今天漫長的假期正在進行中讓精神的啟明星重新閃耀光芒,讓匆匆的腳步稍稍放慢,讓我們對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思索,用更加堅定的信念面對明天。
五、多元智力理論對教學評價的啟示
(1)加德納的評價觀
在加德納看來,建立科學系統的評價體系是體現多元智力理論價值的重要途徑;蛘哒f,沒有基于多元智力理論的科學有效的評價,其理論價值無法體現。因此,加德納十分重視評價的研究。他認為,在美國所盛行的標準化考試就是讓學生掌握各種信息,然后回到或應用于非情景化的場合,標準化考試只能測出智能的一小部分,過分注重考試及其成績,不利于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尤其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他將評價看作是個體獲得關于自身技能和潛能等信息的過程,并認為評價應該針對被評對象在解決問題和動手操作的能力作出判斷。加德納的評價觀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