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筆記500字(精選7篇)
教師讀書筆記500字 篇1
本書講了有許多個性化的老師對待學生和做事的方法不同。
這里一共介紹了快10個老師。我偶然一次在書店,發現了這本書藏在角落,我便隨手一拿,即興讀了起來,讀了兩三頁,我就愛不釋手了。
重要寫的老師有羅伊,舒昂,米蘭,江老師,蜜兒。我本人非常喜歡這個數學老師舒昂,因為他可以讓同學們在數學課上自由選位子,以abcd代替分數,僅僅而已,他好像還有一種魔力,上課時能把全班同學調動起來,連最膽小的女生也積極發言,這真是太厲害了。
我也非常喜歡書中的一句舒昂老師的話就是:下課了,也要聽這位同學說完,這是對一個同學起碼的尊重。事實上的確如此,一個人不管做什么,哪怕是聽被人說,也要等別人說完才可以,這起碼是做人之道。我還非常喜歡書中的嚴老師,聽名字就這么可怕,聽了她的全名更吃驚——嚴加厲,我喜歡她是因為嚴厲的老師對學生的要求高,我也希望我自己將來也能成為一個像她一樣嚴以律己的人。
我認為這本書不錯,正如網上說的一樣:所有老師都有不同的特色和特長。類型有許多,大多我非常喜歡。
這本書不錯吧!教了你許多做人之道,一起來看吧!
教師讀書筆記500字 篇2
只有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教育住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教育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同于舊式教育里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原則。
這一段話給我的教學路程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說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希望他們安靜。可是這種“約束” 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說的、想做的欲望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了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閱讀了這段話語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后,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動,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紀律。在自由之后所獲得的紀律。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時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教師讀書筆記500字 篇3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于己于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為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升華。
所以我們要倡導并支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的發展!
教師讀書筆記500字 篇4
耐心等待,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一個學生在學習上后進了,是因為以前的學習問題如雪球越滾越大,日積月累形成的,哪么化雪過程當然也需要一個時間。
耐心指導,給孩子搭梯建橋。
對學生要有耐心,首先就要對他們有信心。知識的積累,思想意識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育好學生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需要樹立信心。有的教師面對學生總是唉聲嘆氣,卻不知自己已經放棄了成功。成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構成的。轉化差生,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對差生沒有了信心,失去了興趣,也就失去了耐心。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這無疑是致命的錯誤。對學生沒有耐心,失去耐心就等于失敗,因此,耐心需要樹立信心,需要堅定的信念。
其次要有責任心。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陽光下最純潔、最偉大的、最光榮的職業,這是世人對我們的尊重,同時也是給我們的一種壓力和責任。倘若一個教師的工作不負責任,對學生沒有負責任,也就很難做到耐心細致的教育工作。
教師讀書筆記500字 篇5
一看到這種提法,第一感覺就是過于偏激。但是仔細翻閱這本書可以發現這樣的提法,對于學校制度下傳統的、保守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是有一定的挑戰。在一定程度上,我認為有其獨特之處。
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孩子的一生發展密不可分。而這本書的一些經典言論,很讓我受益,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學習 只有在不依循大腦的工作方式時,才是枯燥無聊、索然無味、令人氣餒的,可惜的是,學校里情況往往如此。
也就是說,當人們把孩子當孩子看待,當作愚笨和無能的生物對待,重要的事兒或者不讓他們沾邊,或者必須簡易化。這就是“扼殺”了小生物們巨大的能力。蒙特索利多次指出,孩子對他們周圍的世界有一個基本要求:幫助我自己去做事!
而通常情況下,我們則是一手包辦孩子的事,總認為孩子還小,需要我們精細的關照。就是在這樣無微不至的關懷,逐步扼殺著孩子的發展潛能。
而書中指出:人們越是阻礙孩子按照他的方式學習并練習他所學到的東西,這個孩子在他的環境里就越顯得“不健全”。換句話說,在幫助孩子盡量地自己動手時,我們就為孩子的未來奠定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基礎。這些事,要從孩子身邊的小事開始,讓孩子自己扣紐扣,讓孩子自己穿衣,做自己能做的事,嘗試著我們認為不可能的事......
在家里我們作為家長如何才能讓孩子長久的出色地學習,怎樣才能使他們的發展不受抑制?這本書的第一章就做了重點論述;
1.學習的不期而至
每個孩子在沒有明顯地“被施教”的情況下,就已經學習了大量的本領了。而且這種學習一般沒有學習上的心理壓力。例如:坐、爬、走、抓、母語等,所以學習在最初階段正如呼吸或者消化一樣自然。
2.成效檢驗自在其中
幫助我自己去做,這種觀點說明我們不能認為孩子沒有能力,而應該盡可能地給他們提供幫助,讓他們自己去嘗試。而當孩子學習做什么事情時,我們什么都不需要說,因為“成功因素”自在其中。
3.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
對平時耳濡目染的所有的言談舉止,孩子慢慢地都會加以模仿,而且不只是在模仿我們顯而易見的東西,他們同樣也模仿那些我們根本沒有在意的東西。所以我們作為家長的言談舉止也顯得尤其重要,假如一個家庭里,爸爸媽媽很喜歡讀書寫作,那么孩子也自然而然的會模仿他們,最初的閱讀能力便開始發展了。而作為老師我們是否也可以嘗試孩子早期在家里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思維方法呢?
教師讀書筆記500字 篇6
讀了《成為有思想的教師》深有感觸,作為教師我也每天接受著全班孩子母親的這殷殷希望和疑慮,教師的工作是繁瑣的,是不被人理解的,是辛苦的,但也是偉大的,我們每天面對的是天真、單純的孩子,我們是它們離開父母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思想、言行都將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影響。雖然我兢兢業業,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著班里的每一個孩子,盡心盡力地照顧好孩子們,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但僅有這些夠了嗎?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要完成這一根本任務,離不開教育教學思想。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就是對教育教學有認識、有獨創見解并能自成體系的人,也就是善思考、會思考的教師。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好“人因思想而偉大。”的確,在思想的原野上,既需要參天的巨樹,也需要無名的小草。思想家有思考的使命,普通人也有思索的權利。不必苛求自己成為思想家,但至少你應該是一個獨立思考者。
要做有思想的教師,我們應該做到:樂于學習,博覽群書;善于思考,崇尚創新;敢于懷疑,追求真理。因此,一個有思想的教師,必須有不斷學習更新的能力,必須有科學求真的意識,必須有懷疑批判的精神,必須有自我反省深思的品質;一個有思想的教師,必須是一個站得高望得遠的人。
教師讀書筆記500字 篇7
1、只有親身處于共同體中,我們才能理解現實。
2、不論是從社會學、心理學還是從歷史學方面里看,如果不在已知者的身上留下求知者的記號,一個人怎么可能去理解另一個人呢?一位文學批評家怎么可能通覽整本小說展開的領域而沒有留下個人經驗的足跡呢?
3、在真正的共同體中,猶如真實的生活,不存在純粹的知識客體,也沒有絕對權威。在真正的共同體中,猶如真實的生活,真理并不生活在假設之中,而教育要遠勝于把假設云送給消極的聽眾。
4、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知識的最堅實的基礎就是真正的共同體本身。這個共同體永遠不能給我們終極的肯定-------這倒不是由于它的過程有欠缺,而是終極肯定對我們有限的心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但是只要我們愿意把我們的看法、我們的觀察和我們的理論------真的,連我們自己本身-------都交給共同體驗證,那么共同體仍大有可為:把我們從無知、偏見和自欺中拯救出來。
5、為什么我們甚至于到現在還不斷挑戰我們今天所持的觀點?因為我們的注意力的中心是主體,主體不停地呼喚我們去深入地發掘它的秘密,主體拒絕被局限于現有的結論。
6、若不跳出我們自己的框框,我們就不可能很好地認識這個主體。我們必須相信主體的內在生命并不全情投入之。若我們既不相信也不培養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就沒有全情投入可言。
7、當排除偉大事物的內力而全靠我們自己相當有限的魅力時,教育共同體就變得渺小了。
8、在共同體中我們自己的工作日程有時會被偉大事物的魅力搶盡了風頭。當偉大事物消失時,當他們失去了對我們的生命的引力時,我們就會偏離群體的軌道,墮入裝模作樣、自我陶醉和傲慢的黑洞里。
9、偉大事物絕不會真的消失----它們只會從我們人為的視野中消失。
10、只有發展和深化了我自己的內心世界,我才能理解任何偉大事物的內在生命。我不可能從別的生命里得知連我自己生命里都不認識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