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精選3篇)
三年級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1
端午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一般這時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何浩軒,起床了,來包粽子,等下包完,吃粽子!”媽媽說:“快點,快點起床,不然早餐都吃完了!”爸爸又吆喝我。隨即,我也起床了,洗好臉,漱好口,一切準備就緒,我開始包粽子了,我先看著媽媽熟練的包粽子,心里也癢癢了,于是也開始包了。先把粽子放在粽葉里(粽子是媽媽事先做好的),然后一層一層地包到粽子上面,最后再打個結,一個“浩軒”牌小粽子出世了,帶著勝利的心情去媽媽面前展示,媽媽看了后,表揚我說:“還不錯,知道包粽子了,獎勵你去玩一會電腦吧!”于是,我去玩了。
到了午飯時間,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不覺感受到一種成功的感覺。是的,人因為有了成功的感覺,勝利的感覺,才會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去勞動,才會有新的事物誕生。
三年級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2
在20xx年5月12日的下午,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的強烈大地震。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雖然壓垮了災區人民的家園,但是永遠也壓不垮災區人民那頑強的精神,我們不得不被他們的精神所震撼。當我們上海這兒正過著和諧歡快的節日,剝開綠油油的粽葉吃起香噴噴的粽子時總會想起四川的災民們和那些和我們同齡甚至比我們還要小的朋友們,我真恨不得將手中的粽子和災民們一起分享,使他們受到創傷的心靈得到撫慰。
有時候,我還發現外婆包好粽子后,粽子的周圍系上了黃絲帶,我知道這條黃絲帶是對深者的祝福,對死者的祈禱。在這里我非常感謝抗震救災的第一線的人民子弟兵,是他們從廢墟中將成千上萬個四川災民們所拯救,挽回了數不勝數的小生命,他們非常偉大,我欽佩不已。
我希望我們全球各地的學校,每學期都能舉辦一次地震演習,據說在四川有一學校特別注重地震,以免萬一,所以經常演習,那所學校的所有老師和同學都安然無恙。
我多么希望每一年的端午節都能過得快快樂樂,而不是沉浸在悲痛之中。
三年級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3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后,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發,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為什么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后自投于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尸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棕子喂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棕子清香,于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為什么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為什么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并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里,還有那個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