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精選15篇)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1
端午節(jié)包粽子
好象是從去年開始,端午也放假了,在我印象中,每逢過節(jié)就是吃不同東西的日子,而端午就是吃粽子和五黃。我知道吃粽子是為了紀(jì)念屈原,而吃五黃是為什么我不是很清楚,大概是為了身體健康。
自從媽媽學(xué)會了包粽子,每年端午節(jié)她都會包許多的粽子,今年也不例外。因為外面買的粽子都有肥肉,而媽媽不吃肥肉,又不喜歡吃甜的,所以平常她基本不吃粽子,只看我們吃,后來是大概是饞蟲爬上來了,就上百度學(xué)包粽子,開始包得很難看,但我們照樣吃的津津有味,多做了幾次也越來越好看了。今年的粽子有三種,一種是肥肉+瘦肉,爺爺奶奶和爸爸喜歡的;一種是瘦肉+板粟,媽媽的最愛;而我最喜歡的是豆沙的,媽媽今年自己做豆沙,她說外面買的現(xiàn)成豆沙不放心,特意買了紅豆自己做。媽媽分配給我的任務(wù)是把已煮熟的紅豆搗碎,加紅糖和白糖,并捏成一個個橢圓形。還有一個任務(wù)是把做好的粽子按種類做好記號。我給自己喜歡的繞上紅線,媽媽喜歡的繞上藍線,這樣混合在一起煮也沒關(guān)系了。
一陣陣的香氣從鍋子里飄出來,我和爸爸不停的問媽媽有沒有煮熟,媽媽叫我們別著急,熟了會說的。 等到粽子煮熟,剛從鍋子里撈出來,還很燙,我就剝了一個開始吃,啊!真是太好吃了!我連吃了兩個。媽媽說等到我再大一點也學(xué)包粽子,她說:自己動手才會豐衣足食。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2
端午節(jié)的故事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早早的起了床(其實我是想吃粽子),端午節(jié)的來歷,可是有一個美麗的故事:
屈原被放逐后,走到江邊,獨自一人披散著頭發(fā)沿著水邊邊走邊吟唱,臉色憔悴。一個漁夫看見就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么來到這里”"
屈原說:“全世混濁卻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卻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漁夫說:“聰明賢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順隨世俗的變化。全世上都混濁,為什么不順著潮流推波助瀾?眾人都醉了,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節(jié)操志向,卻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用手彈去冠上的灰塵,剛洗過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塵土。一個人,誰又能用清凈潔白的身體,去受臟物的污染呢?我寧愿跳入水中,葬身魚腹,又怎能用高尚純結(jié)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塵垢呢?”于是寫下了《懷沙》賦,便抱著石頭,自己跳到汨羅江死了。
后來,人們?yōu)榱吮Wo屈原不會被魚蝦們吃掉,就定了一個日子,一到這一天就紛紛把粽子投到河下;為了屈原不受龍神傷害,就紛紛在船上敲鑼打鼓。后來,人們把這一天叫為‘端午節(jié)’,到這一天,人們就吃粽子、劃龍舟來紀(jì)念屈原。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3
五月初五是端陽
“吃粽子,蘸白糖,插蒲草,掛香囊,五月初五是端陽。”編著一句句端午小詩,我們又迎來了一個端午節(jié)。
咱們紹興人過端午,總要吃一種叫“巧果”的東西。今天,我和外公外婆要一起做巧果。首先,為了方便,我們買來做巧果的面皮,那面皮是一塊塊大概10*3厘米的長方形。每個長方形對折后剪一刀,攤開,將一頭穿過中間的孔,就做成了一個個巧果的雛形。第二步是油炸。外婆先在鍋里放上一些油,油熱了,就開始把做好的巧果放進去炸。油鍋冒起了泡泡,噼里啪啦地響個不停,好像在唱歌、跳舞。原來又軟又扁的巧果變成了金黃色的,一個個都像氣球一樣鼓了起來。外婆熟練地把這些炸好的巧果撈出來裝到碗里,一股油炸的香味撲鼻而來。我胡亂地抓起一個,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哇!脆脆的、甜甜的,真好吃!
正當(dāng)我吃得津津有味時,外婆拿出一個漂亮的香袋,對我說:“喏,戴上這個香袋,蚊子就不會來咬你咯!”我把它掛在書房里,一股濃濃的中藥味兒一個勁兒地往我鼻子里鉆,雖然我不喜歡這味道,但是聞久了,就覺得有點兒通鼻了。
“劃龍船,敲鑼鼓,雄黃酒,有用處,小孩頭上畫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戶戶過端午。”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4
熱鬧而樸素的端午節(jié)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節(jié)日。放鞭炮,吃團圓飯的是春節(jié);吃元宵,唱元宵歌的是元宵節(jié);吃月餅,觀圓月的是中秋節(jié);普天同慶,號召愛國的豎慶節(jié)。然而,我最愛的是那承載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樸素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歷史悠久,相傳它背后還有一個傳奇的故事呢!傳說楚國的屈原去世后,人們紛紛到汩羅江去憑吊屈原。一些漁夫把為屈原準(zhǔn)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丟入江中,說是讓河里的魚兒小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大夫的尸體了。一位老藥師把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藥暈了江中的蛟龍,使他不會傷害屈大夫了。后來,人們怕飯團被蛟龍吃了,便在外面包上了一層楝葉,發(fā)展成了粽子。以后的每個五月初五,人們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xí)俗,也因此紀(jì)念了愛國詩人——屈原。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賽龍舟呢!有一年的端午節(jié),媽媽和外婆帶我回鄉(xiāng)下看鄉(xiāng)親們賽龍舟。遠遠望去,那場景既宏偉又壯觀。一只只龍舟的舟身上都有精美細致的雕刻。船頭是一個大的龍頭,精神抖擻,張著大大的嘴,仿佛要吃盡江中的小魚。兩條長長的胡須在風(fēng)中擺來擺去,好像要掃盡前頭的障礙。舟身上有大片大片的龍鱗,還有各種各樣的畫。只見一個大漢在用力敲著那只大大的鼓,聲音震耳欲聾,這幅畫就如那位正在船頭敲鼓的大漢,只見后面的每個人都在用力地劃著。大如黃豆的汗珠從他們的額頭滾落下來。每一只船都飛速地向前駛?cè),就如一只只真正的龍在水上飛行。要不是媽媽催我走,我已陶醉其中全然不知離去。
我喜歡這個熱鬧而又樸素的端午節(jié),并不僅僅因為愛看賽龍舟,我還愛吃粽子呢!一吃就能吃兩個,還能說出制作原料。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還是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呢!我們更應(yīng)該銘記于心、代代相傳。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5
特殊的端午節(jié)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陽杰,午日,夏節(jié)。
雖然名稱不同,但是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xí)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xí)俗,傳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jì)念屈原,屈原是楚國的愛國詩人,他投汨羅江死后,人們?yōu)榱思o(jì)念他,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
端午節(jié)也是我媽媽的生日。
這一天,我們吃粽子,佩香囊。家里還做了很多可口的飯菜。最主要的是自制粽子糕,當(dāng)然,蛋糕是買來的,加上粽子就變成粽子蛋糕了。
我還送給媽媽一個禮物呢!禮物是一個小福娃掛件。我說祝愿媽媽生日快樂,健康長壽。媽媽笑了,說,謝謝成池?粗鴭寢屝,我也很高興。
每一個端午節(jié)我們都過得非?鞓!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6
端午節(jié)終于到了,大街上有琳瑯滿目的包粽子的貨物,人們都趕著著去買粽子的貨物呢……
人們有的去趕著買包粽子的貨物。有的大人趕著帶著孩子們?nèi)タ淳实馁慅堉邸S械脑陂T前插上艾草。還有的小孩吃著香噴噴的粽子……
說完別人怎么過端午節(jié),我也得說說自己是怎么過端午節(jié)的了。我早晨早早就爬起來想那香噴噴的粽子了。吃完早飯后,媽媽又帶我去看賽龍舟,賽龍舟十分刺激,讓人的心像選手的心一樣揪了起來。看完賽龍舟,已經(jīng)是可以吃午飯了,我終于可以吃到我早晨就想吃的粽子了,我先拿來糯米,把餡兒放進糯米里,再用線和葉子把粽子包好,把粽子煮熟就可以吃了,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心里十分開心。
吃了粽子,我也得說說它的來歷。傳說有一個人,叫屈原,他是個名人,他跳河自盡了,人們?nèi)ゴ驌屏嗽S多天還是沒打撈到他的尸體,人們說魚兒們會把他的尸體吃掉,于是發(fā)明了粽子。人們把粽子扔進河里讓魚兒不要吃掉屈原。人們?yōu)榱擞浤钋,把那一天定成端午?jié)。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7
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diào),也很苦,不是過節(jié)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xiàn)著樂趣。
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三四個小時,之后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nèi),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jié)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jié)早晨,起床后,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后一直帶著,據(jù)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jié)是快樂的,節(jié)日的氣氛也比現(xiàn)在濃。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8
每年一次的端午節(jié)今年又快到啦。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忙著開始包粽子。
這一天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見媽媽已經(jīng)把香噴噴的粽子和熱乎乎的雞蛋擺在桌子上了。我趕緊隨便的洗了幾把臉,就叫爸爸一起來吃粽子。爸爸也很快的來到了桌子旁,我們一家邊吃邊談?wù)擊兆。我對爸爸說:“粽子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那是什么形狀呢?”爸爸沒有回答我的話,可他隨口就給我講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來歷。爸爸說:“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jì)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許多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許多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楚王不采納。最后,楚國國土被侵占,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yōu)榱藨涯钏,崇敬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就把粽子和許多好吃的都投到江里,意思是不讓魚兒們?nèi)コ郧氖w。”
爸爸說完了。我說:“屈原真是好樣的!可是媽媽,粽子是怎么包的?”媽媽說:“粽子是用翠綠,鮮嫩的蘆葦葉包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大棗,如果不包大棗,也可以用豆子代替。煮熟它,要一個晚上。煮熟以后,剝開變成墨綠色的蘆葦葉,就看見潔白的米團在里面,很好吃,并且吃不膩。它既是開胃美食,又是營養(yǎng)豐富的滋補品。”
啊!端午節(jié)不僅讓人忘不了,還有美味可口,營養(yǎng)豐富的粽子。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9
花心動 宋 史浩
槐夏陰濃,筍成竿、紅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瓊,角黍堆金,又賞一年佳節(jié)。寶觥交勸殷勤愿,把玉腕、彩絲雙結(jié)。是,龍舟競奪,錦標(biāo)方徹。此意憑誰向說。紛兩岸,游人強生區(qū)別。勝負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到頭都是強陽氣,初不悟、本無生滅。見破底,何須更求指訣。
賀新郎 宋 許及之
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guān)何事,付與癡兒呆女。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熏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時展卷,誦騷語。新愁不障西山雨。問樓頭、登臨倦客,有誰懷古。回首獨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與。漾不到、瀟湘江渚。我又相將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漁父。君有語,但分付。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五日(選一) 唐 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五絲 唐 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zhì),列匹美于姬。錦繡侔新段,羔羊?qū)嬇f詩。
但夸端午節(jié),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端午日賜衣 唐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fēng)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dāng)暑著來清。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fù)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dāng)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shù),五音調(diào)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jié),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10
1.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fù)長。
——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fēng)軟,香羅疊雪輕。
——唐杜甫《端午日賜衣》
4.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枹擊節(jié)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lián)。
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唐劉禹錫《競渡曲》
5.靈均死波后,是節(jié)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6.不效艾符趨習(xí)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唐殷堯潘《端午日》
7.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8.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guān)雕虎枉招魂。
——宋宋祁《屈原祠》
9.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歐陽修《魚家傲》
10.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fēng)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宋蘇軾《屈原塔》
11.好酒沈醉酬佳節(jié),十分酒,一分歌。
——宋蘇軾《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12.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鬣。佳人相見一千年。
——宋蘇軾《浣溪沙端午》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11
我喜歡的節(jié)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不但離我的生日近,也就是愛國詩人屈原的祭日。端午節(jié)時,我們能夠看龍舟、吃粽子。
媽媽帶著我去看龍舟,當(dāng)時的情形可熱鬧了!四面響起了咚咚的鼓聲,此時比賽開始了,河面上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龍船,四條龍船伴著鼓聲越劃越快。再看觀看的人們,人們有的急得像油鍋上的螞蟻,有的正在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了舞。這時,所有人幾乎什么煩惱都忘掉了,伴著鼓聲越飄越遠,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到家,我們開始了包粽子行動。我先用兩張葉片疊在一齊,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體,用細繩纏緊?谖队泻芏喾N,有蛋黃的、肉松的、火腿的……真想每個味都嘗嘗。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狀也多,有橢圓形、斧頭形……真讓人眼花繚亂。
端午節(jié)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真就是樂趣無窮!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12
對過節(jié)的興趣越來越淡了。春節(jié)便春節(jié),在冰箱里多放些東西,堅持幾天不去菜市場而已。中秋便中秋,買來月餅也不吃,做做樣子罷了?墒墙衲暧行┎煌,粽子的香味越飄越濃的時候,我們剛好學(xué)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鴨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語言,侃侃而談中流露出對故鄉(xiāng)和兒時生活的眷戀,這種情愫抓緊了我,讓我也深深的陷進了對家鄉(xiāng)的懷戀之中。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或者是槲葉,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zhǔn)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勞的女主人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孩子們一起床,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頓時都彌漫著蘆葦葉和粽子的香氣。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圓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guī)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熏艾蒿,我們這里離山遠,艾蒿都是從集市上買的,在端午節(jié)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只在屋子里點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說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類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帶香包,鮮艷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們心愛的飾物,掛在脖子上不時的嗅一下。系五色線,手腕腳腕都要帶。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卻是黎明時分卻去田野里拔“圣草”了。這里說的圣草,加引號,是我實在想不出當(dāng)時大人們怎樣說的。
長輩告訴我們,月宮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搗藥,這些藥是要在端午節(jié)前夜,灑在各種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這天太陽沒出來之前,這些藥還停留在草上,如果這時拔回來,熬制成水,用這水來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當(dāng)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們就呼朋引伴的出發(fā)了,向著蒙著神秘面紗的田野,我們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農(nóng)歷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氣涼涼的,清爽滋潤,周圍都靜悄悄的,你無意的一臺眼,也許就逢上鄰家來挖野草的孩子。相視一笑里,多少歡悅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這一天提前被驚醒了,那茁壯的青草上,露珠還在轉(zhuǎn)動,我們需要的草是有講究的,如貓貓眼,一摸眼就紅的那種草,今天不怕它,就采。還有車前草,節(jié)節(jié)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陽出來之前采回家,這樣那些神秘的藥才會有效啊;呕艔垙埖幕丶胰ィь^看看天空,戰(zhàn)勝了太陽般的自豪,F(xiàn)在想來,還覺得那種神秘如格林童話中的哪一篇,太陽一出,萬物回復(fù)原貌的神秘。
又要端午節(jié)了,誰還會去野地挖草呢,給孩子洗澡,有專門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干嘛哪么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里藏著的細心,樂趣,也買些就可以了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為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啊。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1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來臨了。
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了艾葉和蒲草,它們有很多功能,可以辟邪、驅(qū)蟲等等,還有藥用作用。
到了端午節(jié),人們來比賽賽龍舟,賽龍舟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xí)俗,只看見紅隊和黑隊都準(zhǔn)備在了起跑點上。過了一會兒,裁判把槍指向天空開了一槍,紅隊和黑隊都開始劃了起來,兩個隊伍都互不相讓,我們在場的人都在喊:“加油,加油!
到了端午節(jié),人們要吃五黃,這五黃是黃鱔、黃魚、蛋黃、黃瓜、雄黃酒。媽媽給了我一個香囊,媽媽告訴我:“這個香囊可以辟邪的,你要帶在身上。”我說:“我會帶在身上的。”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14
臨江仙
作者: 陳與義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jié)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fēng)。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描寫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 篇15
端午日
作者: 殷堯藩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xí)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