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400字(精選10篇)
有關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400字 篇1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它的過節方式雖然一直是劃龍舟,吃粽子,但是總能讓人們期待……
在端午節當天,家鄉的人總會劃龍舟,他們把龍舟抬到江上,頭一個上船,后一個穩扶著,輪流下去,直到每一個人上舟,領頭的那一個才開始擊鼓,舟上的人都喊出自己這一隊的口號,鼓舞一下氣勢,然后,把槳掄一圈,一平一劃,一平一劃。最后,當大家準備好后,便一二一二地喊了起來,大家齊心協力,動作一致,用力地劃,喔!還差200米,100米,50米,10米……到了,觀看的人都歡快起來雷鳴般的掌聲頓時響了起來。
除了劃龍舟,還要吃粽子。每年端午節我的父母都要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準備好咸鴨蛋黃,干菇,五花肉,剝了皮的綠豆,香脆的花生等食材,還要把竹葉和草繩分配好,洗干凈。然后,把竹葉包的像一個鏟子,先放一滿大勺加有綠豆的糯米,再依次放入咸鴨蛋黃,干菇,五花肉……最后再放一勺子糯米,再拿一片竹葉包好,用草繩綁好,一個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當然,還要把粽子煮熟。吃著美味的粽子,就是的滿足,但有時吃膩了,我就會東一家跑,西一家跑,跑完整一條巷子,也就吃飽了,用爸爸的話來說,我就是吃百家粽長大的,每次爸爸說的時候,我心里就一陣竊喜……
每次到端午節,我們都會唱起那首童謠:“端午節,好熱鬧,粽子香味滿街跑,人們刻苦又勤勞,大家歡聲笑語道…..”
有關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400字 篇2
端午節那天,我和爺爺清早就到商場買了粽子和咸雞蛋,然后,帶上粽子和雞蛋、飲料,一同去圖書館看書了。從我記事的時候起,每年不是到公園、景點玩玩,就是坐在家里看電視或寫作業,或讀讀課外書,和平時的雙休日沒有多大區別。
我的爸爸媽媽遠在廣東打工,從不回家和我們一起過節,每逢年節,我就忍不住會問爺爺小時候怎么過的,爺爺總是興奮地告訴我。比如今年端午節那天,爺爺又向我訴說著他童年時期過端午節的情況。
在農歷初四日或更前一、兩天,村上的人們就準備著“節貨”。包粽子、割艾葉、挖菖莆、割牡荊枝條。把艾葉、菖莆、荊條放在家里,留著節日備用。此外,還要煮雞蛋、染紅蛋、做香包,節日氣氛濃濃的。
端午節早上起床,家庭主婦就拿牡荊條趕蚊子,這個儀式過后,大家就到池塘里洗臉,然后,家家戶戶在大門口掛上菖莆、艾葉,用雄黃粉和燒酒,在大門、房門上寫上“王”字,多余的就灑在屋內角落,說是能避蟲蛇。村民們還會敬香、點蠟燭、放鞭炮,非常熱鬧。小朋友們則掛上紅網蛋袋,互相斗蛋玩,看誰的蛋堅硬,碰不破的就是“蛋王”。為了得到蛋王,爺爺會提前給雞、鴨、鵝喂稻谷,生下的蛋殼厚、堅硬。這年,全村孩子的蛋都被爺爺斗破了。其中有個小孩就找了塊圓石頭,涂上白粉筆,趁爺爺不注意想來碰爺爺的蛋,爺爺就叫他“癩皮狗”,大家哄堂大笑,一起喊他“癩皮狗”,樂得個個前仰后翻,開心極了。
吃過午宴,人們就去村旁河堤上看龍船比賽,兩岸人山人海,龍船上的水手都是附近村的男青年。水面上,幾條龍船隨著鑼鼓聲在飛駛,岸上的人們歡呼雀躍,大聲喊著:“加油啊,劃啊!”龍尾上的掌舵人,拼命用力壓梢櫓,這叫作“超兜”,那船就像箭一樣向前竄,真好看。
聽爺爺這么一講,我也如身臨其境,但現實的我是聽著熱鬧的節日,過著冷靜的節日,我羨慕爺爺童年時的端午節,我也真想親身過一次爺爺童年時的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400字 篇3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來臨的時候,就會有許多的節目,列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吃雞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節里,我學會了一樣東西——包粽子。
“包錯了,哎呀,又包錯了。”“你包了多少?讓我來數數。”“哈哈”一陣陣歡笑聲。埋怨聲。高興聲……不時從這兒那兒飛揚開來。“咿,是哪兒傳來的聲音?”哈哈!結果是五年級五班在包粽子呀。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親手動手過,知道今天,我才算大看眼界。
我乖乖的坐在老師旁邊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在老師示范的過程中,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臉老師都包了“好幾百個”才包好一個。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以前包粽子的樣兒這出一個圓柱形來,再在折好的角里放上一點已侵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塊臘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的完成一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老周替我解了圍——割掉了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追簡單的步驟——扎粽子。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我拿出一個繩子,將繩子圍繞了幾圈,好了,開始扎,我用嘴咬住繩子的另一半,用手拿住一半,扎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
只聽“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一粒的掉在地上。看來包粽子真不是這么好包。
最后,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通過這一次包粽子活動,我明白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廢。
有關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400字 篇4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與往年不一樣的是,我弄明白了端午節的由來。它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占楚都郢。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投江后,楚國老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去憑吊屈原。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這就是每年五月初五為何要吃粽子的緣由。屈原投江后,人們劃著小船爭先恐后地搶著去救援,這樣就形成了賽龍舟的習俗。至今這兩個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端午節,我家也少不了吃粽子。如果有機會,我也會參加賽龍舟。
有關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400字 篇5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沒有吃到那親手包的香甜的粽子。快到端午節的時候,幾個親戚來我們家做客。我們家肯定會熱情款待他們的。這不,好客的奶奶就買來了糯米和粽葉,包起粽子來。
前幾年都是奶奶一個人做,今年可不同了,家里來了客人,數量增加了,需要一個人手。該派誰好呢?爸爸媽媽都要上班……“我,我,我來做!”我胸有成竹的叫到,望著那白嫩白嫩的糯米綠油油的粽葉,我不禁流下流口水。我自告奮勇地參加了進來。
包粽子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是逞風頭的我望著那糯米和粽葉束手無策。但是礙于面子,我不得不“濫竽充數”當起“南郭先生”來了。可這還是被火眼金睛的奶奶看出底細來了。奶奶見外包的粽子連個樣都不像,都是胡亂包的只能勉強包住便說道:“龜孫子,不會包是不,我早就知道了。讓我來告訴你吧。”奶奶一面細致的告訴我,一面手把手的教我,是我很快就學會了,但做起來會是沒有奶奶熟練。過了一會兒,奶奶讓我自己包。
我于是放開手腳,專心致志地制作我的“處女座”:自見我拿起一片粽葉,把它漸漸卷成一個尖筒狀,并往上面放了一滿的糯米,然后再用手把上面一層糯米扒掉,在用另一片粽葉包緊就算完成了第一步了。但這還沒完,下一步還要把粽子用線捆在一起。這一道工序我愣是看了十幾遍也學不會,就只好交給奶奶做了。不一會兒,我和奶奶合作的粽子就做好了。然后還要放進蒸籠里煮熟就可以了。
幾十分鐘后,我和奶奶親手做的粽子總算開鍋了。遠遠的在餐廳就聞得到那夾雜著糯米和粽葉所散發出的清香,在水汽中撲鼻而來。奶奶將粽子端了上來。我剝開一個看,淡黃色的棕肉就呈現在了我的眼前,和以前一粒粒完全分開、硬梆梆的糯米完全不一樣。蘸點白糖,一口咬下去,一股濃香縈繞于心,伴隨的是一股成功的喜悅。
有關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400字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龍舟賽。我高興極了!午飯過后,來到河兩岸,河兩岸人山人海、人聲鼎沸,人多得數不清,像銀河上的無數的小星星。場上,人人都穿了自己喜歡的衣服,有紅色的衣裳、黃配藍的短裙、金黃色的連衣裙……還有留披肩發的梳辮子的、黑發的、白發的……
當天,太陽熱烘烘的。河兩岸的人群個個都滿頭大汗,臉上露出焦急的神態,好像在等待參賽人員的來臨。
突然,只見主持人一聲令下:“比賽開始!”頓時,人們立刻歡呼起來,像一只只活躍的小鳥。有的喊:“羅格隊加油!”有的喊:“龍津隊加油!”喊聲驚天動地。過了一會兒,主持人驚訝的叫了一聲,人群都不約而同地看著遠處,接著,又是一陣歡呼聲。從不遠處隱隱約約看見一只只小艇陸續地劃來,參賽員可真多啊!有年輕的、有年老的、有光頭……他們拼命地劃著,你追我趕,毫不相讓。那神情,好像在決斗。生怕別人快自己一步,會追過自己。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轉眼已經到了后半段了。
忽然,5號小艇翻船了,艇員一個接一個掉進河里,都不知所措地抱著船艇。后面的小艇都陸續地追過了。頓時,人群的歡叫聲消失了。可是過了一會兒,不知是誰叫了一聲:“不要放棄,堅持就是勝利,加油!”這時,人群的歡呼聲又熱鬧起來。艇員終于鼓起了勇氣,努力地向上爬,敏捷地坐在船艇上,又進行了他們的“戰斗”。電線上的小鳥唧唧喳喳地叫著,好像在為艇員打氣;草坪上的一棵棵柳樹揮動著,好像在為他們喝彩,為他們招手。一場激烈的龍舟賽結束了。第一名是龍津隊。
這場龍舟賽給了我一個啟發:人生的路途是曲折的,我們要不斷前進,我們要學習賽龍舟的精神,奮勇拼搏、積極向上、齊心協力,只要這樣,我們就一定能成功!
有關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400字 篇7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直到今天,我才包起了粽子。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排著隊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媽媽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媽媽她們包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重新又做了一遍。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有關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400字 篇8
快過端午節了,奶奶到市場買來了糯米、紅棗、花生和粽葉,準備包粽子我們吃。
奶奶先把粽葉在水里浸泡了二三天,讓粽葉變得軟和,然后,把粽葉從水里撈上來,用清水洗干凈,再瀝干。然后,她取來糯米,淘得干干凈凈的,就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先將兩片粽葉疊放在一起,然后卷成一個漏斗形,再用勺子舀上一點糯米放入粽葉中,用粽葉把糯米包好,最后用繩子把粽葉纏緊,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成了。
看了奶奶做的粽子,我的心里也癢癢的,就跟著奶奶學了起來。我先把粽葉卷好,再往里面放糯米。可我剛放進一點點糯米,那些米就從粽葉里漏掉了。我往地上一看,哎呀,地上撒了好多米啊!奶奶告訴我,粽葉一定要疊整齊,卷粽葉時可有講究。她于是手把手地教我怎樣包粽子。我又重新包了起來,這次比上次順利多了,一會兒,我就做好了一個粽子。但看看我的粽子,總覺得沒有奶奶做的有棱有角,奶奶說:“第一次能包到這樣,已經不錯了!”
粽子包好后,奶奶又把粽子放入水中泡了起來,她說這樣泡過之后,粽子才容易煮熟。
端午節這天一早,奶奶就開始煮粽子了。不久,鍋里就飄出了粽葉的清香。聞著這香噴噴的粽子的香氣,我真想一下子就吃到自己親手做的第一個粽子。粽子終于可以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讓奶奶先找到我包的那個粽子。可奶奶揭開鍋蓋一看,鍋里有好多白花花的米粒。奶奶說:“肯定是你包的那個粽子沒包緊,米粒全跑出來了。”奶奶撈出所有的粽子一看,果然是我包的那個。看到這樣,我感到好慚愧。
粽子出鍋后,我們全家都圍在桌前吃起了粽子。我從盤子里拿出一個粽子,把繩子剪斷,再把粽葉剝掉,里面就是一個透著粽葉清香的白白的粽子了。我在上面放了點糖,然后咬了一口,一陣甜滋滋的味道進入口中,真好吃。
有關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400字 篇9
聞著粽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哇!里面包了肉,香菇、小蝦米等佐料,好吃極了。
端午節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五”通“午”,端午節又名“端五”,另外又稱“端節”,“午日”、重五。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相傳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盡,人們怕屈原的尸體被咬龍水獸吃了,因而紛紛劃船下江撈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見屈原的身影了,于是人們往江中投飯團,外系五彩繩,雞蛋等食物,讓蛟龍水獸有東西吃,就不會傷害屈原了。漸漸地就流傳著在端午節這天要劃龍舟、包粽子的習俗了。
以前的端午節我沒什么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端來一盆香噴噴的粽子,一個個清翠清翠的。粽子的形狀有棱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寶粽、還有堿粽等各式各樣的。看上去真不錯。聞著粽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哇!里面包了肉,香菇、小蝦米等佐料,味道一定好極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個粽子,接著又拿來一個,媽媽告訴我說,粽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個就可以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覺得吃不夠,呵呵……
我們一家人圍著吃粽子,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感覺好溫馨!
有關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400字 篇10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也是“端午節”。外面下著雨,但絲毫不影響人們過節的熱情。
大街上人來人往,擺滿了過節日的東西。有艾草、菖蒲、雄黃,當然少不了粽子。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過節。快到外婆家的時候,我發現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著“寶劍”,有幾戶人家的門上還插著幾根艾草。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這些東西是干什么用的?”媽媽輕聲地說:“這是用來辟邪的,希望家里人平平安安的。”到了外婆家,我看見鄰居媽媽在擺弄著一些五顏六色的布,就湊過去看了看,原來是在做香囊。她們把大的掛在小孩的脖子上,小的串成手鏈戴在孩子的手腕上,希望小孩平安,快快地長大。小孩們看著這些漂亮的香囊開心極了,還到處展示。快到中午12點了,家里有小小孩的人家拿來雄黃酒,用手指沾了一下,涂在小孩的頭上、耳朵上。聽大人們說這也是辟邪的。
接下來就是享受美食的時刻了。媽媽端來一碗香噴噴的粽子和一碟白糖。我用筷子戳了一個粽子,蘸了一點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端午節可真有趣,還有蘊含著那么多的傳統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