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通用17篇)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1
今年的6月7日是傳統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第一次在端午節放假。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屈原是在汨羅江投河的。在端午節這一天,有很多的民俗。大家為了保護屈原,不讓河里的魚類去他,就把粽子扔到河里給魚兒吃。在這一天,還要進行劃龍舟比賽呢!
我在端午節的早晨去打了羽毛球,然后和我的好朋友們一起去濱江大道野餐,做游戲,比賽騎自行車,還跳了橡皮筋呢!玩的高興極了!
媽媽還帶我去坐了擺渡船,擺渡船可大了,很多自行車、摩托車都通過擺渡船過黃浦江。我看了船長伯伯的駕駛室,里面有很多按鈕,看的我眼花繚亂;還看到開船前和靠岸前,有一個伯伯用很粗的繩子綁在碼頭的樁子上,幫助輪船停靠在岸邊。這次坐擺渡船,我興奮極了!
今年的端午節,真開心啊!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2
一天晚上,寫完作業后,我問爸爸:爸爸,端午節的來歷是什么呀?爸爸笑著對我說:好,今天我就來給你說說端午節的來歷。我猶豫著說:我好像在書上看過,是為了紀念一位詩人。爸爸摸著我的頭說:是呀,那位詩人叫屈原,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
爸爸接著嚴肅地說: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人,為國家盡心盡力,可是后來卻受到壞人的迫害,被放逐到江南。秦國大將白起攻破楚國國都后,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了,對前途感到絕望,他選擇了為國捐軀,就在同年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自殺了。爸爸接著又說:兩千多年來,每到五月初五,人們就把粽子投入江中,據說是拿粽子去喂魚,以免屈原的尸體被魚吃掉。這也是每年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我滿懷深情地說:原來,我們端午節吃粽子,為的就是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屈原為國捐軀的愛國精神啊!爸爸高興地點了點頭。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和媽媽爸爸來到了包公園游玩。
包公園是合肥的主要景點,包括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四個景點。四大景點中,清風閣東連包公墓,西鄰包公祠,是為紀念北宋名臣包拯誕辰1000周年而建,占地2.2公頃,其中主體建筑是一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層仿宋風格的塔式閣樓,從閣頂可俯瞰合肥城市風光及整個包公園的秀麗景色。我們先去了“包公墓”。走進墓室,一股涼氣撲面而來。在兩側各砌有一面石壁,石壁上繪有二十四孝故事,我印象特別深的有《臥冰求鯉》、《哭竹生筍》、《懷橘遺親》,它們都在闡釋“孝”的含義,同時贊揚包拯是一個孝順親人、長輩的典范。墓室頭頂上有一扇玻璃門,里面有包拯的棺木和遺物,許多人都來瞻仰。看著包拯留下的生前遺跡,我們更是懷念這位鐵面無私的“包青天”。
接著,我們來到了浮莊。浮莊里面桃紅柳綠,芳草如茵,河水清澈見底。我和媽媽爸爸買了票在湖上開船。我來當司機,爸爸來當副司機。雖然只開了一圈,但是我們都非常的開心。隨后我們又來到了清風閣,包公祠,等幾個地方游玩。今天真是好開心啊!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4
“太好了,太好了!”聽媽媽說,為了慶祝端午節,要包粽子。
只見媽媽系上圍裙,拿出材料,準備大干一場。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左手抽出兩片粽葉,做成一個圓筒,右手拿勺,將糯米、紅豆、香腸、肉類和花生請進圓筒,再關牢圓筒的粽葉門,為了防止粽葉里的“犯人“逃脫”密室”,媽媽請了一位身姿高大的繩子法師,“封印”住犯人,繩子法師將自己緊緊地套在粽葉上,日夜未眠的看守“犯人”,似乎生怕煮熟的鴨子飛了。就這樣,一個美味可口的粽子誕生了。
媽媽照樣,繼續包了幾個,將他們送入“刑場”——高壓鍋,準備大吃粽子。不一會兒,高壓鍋阿姨發出鳴笛提醒,“蒸好啦,蒸好啦,可以吃啦!”咬下一口,香甜可口,每一個粽子都是不同的味道,似乎每個粽子都是一個出乎意料的驚喜,永遠不知下一個味道。一家人吃著粽子,有說有笑坐一堆,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夜幕降臨,月亮爬上樹梢,美麗皎潔的月光灑在粽子上,不知道它們會不會進行一次“*”呢?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5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地起了床,要去姥姥家吃菜角和糖糕。
在別的地方,端午節是要吃粽子的,而我們家鄉的習俗是吃菜角和糖糕。
來到姥姥家,姥姥已經把餡弄好了,餡是粉條、韭菜、雞蛋和油過豆腐等做成的,就像餃子餡。開始包菜角的時候,我留心觀察姥姥是怎樣包菜角的:姥姥先把面和好,我發現姥姥和面和平時不一樣,這次是姥姥把開水倒入面盆中和面,姥姥說這是燙面。呵呵,我又解決了生活中的一個小問號。包菜角的過程和包餃子差不多,形狀也很相像,菜角只是比餃子大了一些。但是菜角不是煮的,而是油炸的,吃到嘴里噴噴香。
炸完菜角,姥姥又開始炸糖糕了。糖糕的形狀圓圓的,里面的餡是白糖,咬一口,滿嘴流糖,我最喜歡吃了。
這個端午節的收獲可真不少,我不僅學到了許多知識,而且我還吃了一個名副其實“西瓜肚”。你的端午節過得怎么樣呢?快來和我交流一下吧。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6
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一年中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有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我的家鄉,在端午節的前幾天,人們都迫不及待的忙開了,收大蒜﹑割艾葉﹑采粽葉﹑做香包……村中的老人也說不清這個節日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了,只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而特定的節日。各種美麗的傳說為這個節日添加了神秘的色彩。
到了端午節的那天早上,人們會早早起床,在太陽沒有出升之前,去河邊用河水洗臉﹑洗澡。洗完澡,人們采來各種各樣綠油油的樹葉,用來煮雞蛋﹑大蒜。大人們為小孩戴上香包﹑又給他們的手腕跟腳腕綁上了五色線。老人們說:“這是用來驅邪護身的”。
形態各異的香包,五顏六色的五色線,香味撲鼻的艾葉,雪白香甜的粽子,美麗的傳說……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7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一樣的。端午節時,許多人都要舉行賽龍舟、吃粽子。但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為什么要在端午節舉行?它們的由來又是什么呢?
原來,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由于對社會的不公,所以自沉于汨羅江,人們爭先恐后地劃船打撈屈原,可是并沒有撈到。人們很惋惜屈原。
有一個人當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了屈原。屈原對他說:如果你們真的紀念我,就用竹簡把糯米和肉裹起來,然后投入江里,不讓魚蝦吃掉我的遺體,這就算是祭拜我吧。那個人聽了,立刻醒過來,號召人們劃船,將所謂的粽子扔入江里。所以這祭拜方式就經過演化,就變成了今天的賽龍舟、吃粽子的傳統習俗。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8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那天一大早,奶奶和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們先把粽葉卷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后把糯米裝進去,再放進去蜜棗、花生,用粽葉把它們整個包好,最后拿來一條繩子把它捆綁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粽子煮好后,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起了粽子,媽媽還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楚國時,有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他連續幾次寫出改革朝綱的奏折呈給皇帝,但是昏庸的皇帝不但沒有采納屈原的正確主張,還把他拘禁起來……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屈原以死抗爭,毅然跳下汨羅河。他的愛國精神感動了人們,人們紛紛趕來用葦子葉卷成一個尖尖的小筒往里面裝上糯米,包成一個個粽子,丟進河里喂魚兒,希望魚兒們不吃屈原的尸體,為了世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也就是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為端午節,以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的方式永遠紀念屈原,聽了端午節的來歷,我不禁流下了晶瑩的淚……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很有意義,因為我不僅吃到了粽子,還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9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節日。在這天里,我了解到了中國傳統文化。
一大早,媽媽和奶奶就忙上了。走近一看,原來是在包粽子。我對這個感上了興趣,心想一定要學會包粽子。
學包粽子可不容易,首先,要把被水洗得干干凈凈的葦葉卷成一個三角形,里面留一個空間,把糯米、大棗和葡萄干放進去,填滿后,再把上面的葦葉折下來,把它包得嚴嚴實實的,用細繩子捆緊系個扣,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一開始,我包的總是不太順暢,不是沒放大棗,就是細繩子沒捆嚴。后來,我越包越好,越包越像樣,連媽媽都夸我呢。
一個個粽子都包好了,接下來就該上鍋煮了。在煮的時候,那糯米、大棗和葡萄干的香味就像傳遍了全世界。
吃完了美味的粽子,我們全家來到了海河邊觀看激烈的賽龍舟。只見兩對選手精神抖擻地坐在船上,手緊緊地握住船槳,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前方。“砰”的一聲,比賽開始了。一條條龍舟整齊地往前沖,比賽十分激烈。人們也興奮地喊著,歡呼著,那聲音簡直響徹云霄。
今天,我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含義,中國傳統的博大精深。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10
“千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民風民俗。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端午節”了。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年端午節,要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相傳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傳說是這樣的:屈原被奸人所害后,投江自盡。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每年端午節,人們要浸粽葉、包粽子、吃粽子。粽子的形狀多種多樣,有:三角形的、長方形的、菱形的,還有圓柱形的。棕子的口味更是多種多樣,有:肉味的、蛋黃味的、豆沙味的,還有白米粽、肉松棕。
這就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不是很有趣!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11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它可是屬于中國人的節日哦!其實端午節有許多故事,其中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屈原的故事了。
在戰國時期,有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的君主很昏庸,偏聽了小人的讒言,把屈原流放邊疆,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滅亡,百姓受苦,他十分悲痛。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懷著悲傷的心情,來到了汨羅江邊,投江自盡。當地漁民劃著船來打撈屈原的尸體,并把粽子投入江里喂魚,以免魚吃了屈原的尸體。這就是端午節賽龍舟和吃粽子的來歷。
甜甜的粽子和精彩的龍舟比賽讓端午節充滿樂趣,但是端午節還少不了一樣東西——艾葉。艾葉是綠色的,圓形。家家戶戶都會在每年的端午節把它掛在門上辟邪。
這就是我知道的端午知識,中國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我希望這些歷史悠久的節日永遠傳承下去。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12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
往年的端午佳節天氣晴朗,風和日麗,今年也不例外,仿佛空氣中都透著甜甜的味道。
早上,我們全家早早就起床,準備好了行李到株洲外婆家過節。
到了車站沒多久車子便開了,搖搖晃晃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車子便到達了株洲,舅舅已經在那里等著我們了,坐上了舅舅的面包車,一路上在車里有說有笑,沒多久到達了外婆家。
還沒進家門,鞭炮聲響了起來,外婆滿臉笑容的迎我們進門,外婆對我說:“婷婷,歡迎回來!”我笑著回答:“外婆,過節好!”
時間已是中午時分,外婆把早已準備好的飯菜端上桌,依舊少不了我愛吃的肉粽子,外婆親手包的粽子又香又美味,關鍵是帶著濃濃的慈愛!剝開粽葉,滿滿的香味席卷而來,咬上一口,軟軟的糯糯的米飯,真是美味極了!
吃過午飯,發現外婆家門上插著艾葉草,外婆告訴我說,艾葉草不但可以驅蚊,還可以用來洗澡。
晚飯過后全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家常,看看電視。
轉眼,一天很快過完了,我感受到了家庭團圓的幸福,也突然覺得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深刻意義。真心希望天下所有離開家的人都能回家團圓。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13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一說到端午,大家都會想到偉大的詩人屈原。屈原乃愛國詩人,卻連遭排擠。滿腔悲憤的他來到江邊,仰天長嘆,投入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農歷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用包粽子、煮雞蛋等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媽媽要求,讓她教我包粽子。包粽子,首先先將粽葉洗干凈,再用熱水把粽葉泡軟,將準備好的蜜棗、葡萄干、花生米做餡,然后就可以開工了。媽媽一手拿著粽葉,一手把粽葉折起來,窩成一個窩,往里面裝餡,包出棱角,用線一系,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將軍”出世了。放進鍋里煮一個小時,我迫不及待地掀開蓋子,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解放”出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趕緊剝一個粽子放在碗里,撒上白糖。咬一口,香甜無比。
今年的端午節,我快樂極了,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還學到了知識,真希望天天過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14
一說起端午節,小朋友們就唱起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15
端午節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上虞摘楊梅。
一路上,看著車窗外面美麗的景色,我很開心。
我們經過了杭州灣大橋。大橋很壯觀,它跨越杭州灣,長約三十多公里。
第二天上午下雨,我們吃完早飯,就在賓館里玩,下午,雨停了。我和爸爸、媽媽,還有爸爸的同事一家去摘楊梅。我們來到一座小山上,山上長著茂密的楊梅樹,枝頭上掛滿了楊梅。由于剛下過雨,路很滑,我們踩著泥慢慢地來到楊梅樹下,開始采楊梅。爸爸提著籃子,我和媽媽一顆一顆地把楊梅摘下來放到籃子里。楊梅有紅色的、粉色的和青色的。我們要挑紅色的摘,因為紅色的楊梅最甜。
第三天我們回到了上海。回到家,吃著自己摘的楊梅,覺得很甜。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16
想起今年的端午節,真是令我難忘,天氣是陰暗的,仿佛還在為詩人屈原所受的委屈而傷心。
一大早,媽媽把街上買回來的粽葉洗干凈,放鍋里煮,然后把糯米和紅棗洗干凈,把肉切成小塊,然后放上醬油,鹽,酒浸在大碗里。原來,今天媽媽打算包紅棗粽和肉粽。一會兒,粽葉煮好了,媽媽把它撈起來,放在涼水里,然后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先把粽葉弄成圓錐形,然后讓我往里面放糯米,放到一半的時候放兩顆紅棗進去,然后上面再蓋上糯米。我看著差不多滿了,就對媽媽說:“媽媽可以了吧?”媽媽說:“還能再放點。”只見她輕輕地拍了幾拍,那個米就往下掉了一點。我連忙又加了點糯米進去,媽媽就把多余的粽葉翻過來蓋住糯米,然后用一根繩子捆住,一只粽子就完成了。一會兒,我們就包很多粽子,然后媽媽就放在鍋里煮。
到了晚上,我們把早上煮好的粽子拿出來,我迫不及待地把粽子拆出來,嘗了一口,真是美味呀!粽子的形狀是三角形的,里面是米白色的。一口咬下去,軟軟的,太好吃了。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節日啊!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200字話題作文 篇17
星期天,爸爸帶我和媽媽、外公、外婆到湖塘古城去摘楊梅。
我興致勃勃地爬上了山,不一會兒就看到了許多楊梅樹,只見樹上結滿了楊梅,有紅的、紫的、青的,還有半青半紫的,看得我垂涎欲滴。
我走到一顆楊梅樹前,只輕輕一碰,楊梅就掉下來了,原來楊梅這么“弱不禁風”啊,我可要小心翼翼的了。我瞅準了一顆紅透了的楊梅,猛地把它抓在手心,生怕它溜走。這樣,我摘下了好幾顆楊梅。
忽然,我看見楊梅樹頂部的樹枝上結了好多熟紅了的楊梅,嬌艷欲滴,好像在向我招手,我伸手去夠,可卻夠不到,急得滿頭大汗,這時,我發現不遠處有根竹竿,靈機一動,“有了”,于是我把竹竿往楊梅上輕輕一碰,楊梅就乖乖地躺在了軟軟的樹葉鋪成的地毯上,我唾手可得。我拿著竹竿,像個勝利者在樹中間竄來竄去,成功收獲了許多楊梅。
我看看爸媽、外公外婆的籃子,也裝滿了紅通通的楊梅,嘗了一顆,蓿真甜!這是我吃過的最甜的楊梅了!
最后,我們提著籃子,唱著山歌,興高采烈地向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