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通用16篇)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1
近了,近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邁著輕盈的腳步即將來到我們身邊。外婆早早的準備好了材料:粽葉、赤豆、糯米、咸鴨蛋、繩子……不一會兒,一個個小巧可愛的小粽子在外婆靈巧的雙手下誕生了!外婆把裹好的粽子在大鍋子里煮起來。過了好一會兒,粽香撲鼻。我饞得口水直流,外婆笑著對我說:“小饞貓,先拿個給你嘗嘗鮮!”我拿過來,三下五除二地剝掉粽葉,迫不及待吃了起來。我邊吃邊問媽媽:“這個端午節有什么來歷嗎?”
媽媽仔細想了想告訴我:“應該是紀念屈原的,屈原是楚國的大詩人,據說他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羅江自盡,死后為蛟龍所困!边沒等媽媽說完,我便又提了一個問題:“那屈原為什么要投江呢?”這問題問的很好!”媽媽摸著我的頭說:“因為自己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楚國小人當權,楚懷王被騙留在秦國當人質,楚國的首都郢被秦軍攻克,楚國遷都壽春,在國家被攻克之時,他就憤然投江自盡,以身殉國!”
“哦!原來是這樣,那請繼續接著講吧,媽媽!”
“然后,世人聽到這個消息都很哀傷。每年于此日投五色粽子于水中,以驅趕蛟龍,有的漁夫還劃船撈救,后來就發展成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后來就把端午節定在農歷的五月初五!”
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的來歷呀!我今天不僅嘗到了可口的粽子,還學到了新的知識呢!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2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節日也特別的多,這不,端午即將來臨。
接著媽媽不經不漫地給我講起了故事:相傳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看到全城的百姓生活艱巨,于是,向楚王提出了富國富民之計,楚王偏信奸臣的話,沒有采納屈原的意見,反而將他貶為流放,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抱著一塊石頭,含恨跳入了滾滾流淌的汩羅江,楚國的老百姓知道后,每逢這一天都會把帶著濃濃艾香的粽子投入汩羅江,讓那些江里的大魚不要去吃屈原的尸骨,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一直流傳到今天。帶著對屈原的思念,我似乎聞到了淡淡的艾香粽子,讓人垂涎欲滴,就像對屈原愛國愛民的精神佩服得五體投地。
端午除了吃粽子,另外還有很多的習俗,例如掛香包、抹雄黃酒、系紅繩等等用來避邪的民間風俗。雖然我對媽媽教我的知識,了解不是很多,但是,端午的傳統文化已經熏陶了我,深深印入了我的腦海。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3
在端午節這天,校園中人人喜氣洋洋,興致勃勃。再走近一瞧,食堂里也鬧得沸沸揚揚的,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里正在舉行“端午節包粽子大會”呢!
我就是其中的一員,在食堂里和同學們一起包粽子。首先,我們拿了兩片粽葉,再把兩片粽葉卷成漏斗形,把一粒粒的小糯米塞進去…這活兒可真是難辦極了!這邊的糯米塞進去,那邊的糯米又漏出來了,那邊的糯米塞進去了,這邊的糯米又漏出來了……這樣塞了又漏,漏了又塞,結果就是糯米掉的滿地都是,粽子卻一個也沒包出來。我欲哭無淚,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包下去。
終于,我熬過了塞糯米的環節,來到了包肉的環節,一想到馬上就能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我立刻來了干勁,不知滿足地塞肉。不知過了多久,粽子被肉和糯米塞滿了,累的滿頭大汗的我興沖沖地拉緊了繩子,渾然不知糯米正在往外漏。我在繩子上打了個結。突然,只聽“噗嗤”一聲,粽子里的糯米和肉一股腦的爆出來。我呆呆地望著這滿地狼藉。等了好一會,也沒人理我,我只好又自己動手做了起來……
終于我做出了一只纏著紅布帶的粽子,它與其他粽子一起被送入了蒸爐里。
傍晚,我們全班都吃到了香噴噴的粽子。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4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噴噴的、甜絲絲的,真香!真好吃!哎呀,還是不要說了,我一說就流口水了。
粽子是用糯米、大棗和粽葉做成的。
有一次,媽媽包粽子,我也很想包,我就問媽媽:“媽媽,我可以包嗎?”媽媽說:“可以呀。”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粽子做好了,我把粽子遞給奶奶吃,奶奶吃了說:“太好吃了,太香了!蔽乙矘返眯α。
媽媽回來了,我就告訴媽媽,說:“奶奶吃過之后,就說好吃,好香。”
媽媽聽了,微笑著說:“那是因為你包得好。”我說:“什么呀,那還有你的功勞。”媽媽說:“你長大了,懂事了。”我聽了,心里樂得直開花。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5
今天是端午節,我把所有作業都做完了。搞了一會復習,然后就開開心心的玩去了。
早上爸媽帶著我和哥哥到一個劃船的地方去玩,端午節就是要劃船嗎,我剛走到那個門口,那里就人山人海,尤其是那里的小朋友特別多,那里可熱鬧了,那里好多船啊,我和表哥選了一條紅色的船,只可以兩個人坐,剛剛好,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那些小朋友一開始就猛沖,我和哥哥在落后,我跟哥哥說:“我們得加把勁趕上他們,哥哥說嗯,我們最后來一個沖刺吧。”快到終點的時候我們用我們全身的力氣沖刺,最后我們得了冠軍,沒想到還有獎品我真是太開心了,是粽子媽媽說端午節就是要吃粽子,中午我們們桌子上都堆滿了粽子,幾乎都是粽子,沒有什么別的啦,我和哥哥的肚子都變大了,吃的太多了,媽媽說我們下午要回長沙了,我們大概休息了一個多個小時,就回長沙了,我和爺爺奶奶,還有哥哥們打了聲招呼就走了。
我真是太舍不得離開這里還有今天上午的那件事,想起就想笑。
放心吧!我還會回來的!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6
端午節了,我們家里開始了撞雞蛋。
早上,我們吃完肉粽,便從碗里拿出各自的“撞擊體”,開始戰斗。爸爸先攻向媽媽,媽媽見狀,立刻拿住尖的一頭,嚴陣以待。只聽“砰”的一聲,媽媽的雞蛋上掉落下幾個雞蛋殼碎片,掉落在床上。我見了,心想:撞雞蛋一般是防守有利,可身為進攻方的爸爸打敗了身為防守方的媽媽,看來爸爸又拿出了一個雞蛋了。那只好用“多重攻擊”戰術了。我把裝雞蛋的碗拿了過來,拿了第一個,結果,被擊落了。接下來的幾個,也前赴后繼地被擊落了。直到第6個,爸爸的蛋王終于敗下陣來。
在一片歡笑中,愉快的撞雞蛋結束了。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7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根據習俗,每年的這個時候,人們都會吃粽子,南方的人們還會在這個時候去河里賽龍舟,耍獅子。熱鬧極了。
我們家過端午節的時候也會吃粽子,但是粽子是媽媽親手包。早在過節的前幾天,媽媽就已經去菜市場買回來了粽葉,糯米和蜜棗,然后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包了匯成商學院一鍋的粽子。綠油油的粽子們放在大火上蒸了兩個小時之后,媽媽就把火關掉了,捂了一會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跑過去,鍋蓋掀開,頓時一股糯米和粽葉的馨香充滿了整個屋子,我的心里頓時充滿了滿足感和幸福感。
粽子放了兩天,終于挨到了今天端午節。中午吃飯的時候,媽媽把一大盤粽子端上了餐桌,我們一家四口就圍在桌子邊一起吃粽子。在美食和家人的陪伴下,這個端午節過的真是好開心!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這首優美的旋律響起的時候,奶奶認真包粽子的身影就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你看,那時的我是多么調皮,常常給奶奶搗亂,總是纏著奶奶鬧:“奶奶,你給我講講端午節的故事吧!”奶奶笑瞇瞇地說:“好!聽我說,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是紀念屈原的……”
現在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了更多……其中,我對紀念屈原的印象最為深刻。下面我為大家細細道來吧!
端午節是我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投汨羅江殉國的日子。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寫下絕筆作《杯沙》后,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這樣,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再蠶食他的身體了。
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這些習俗延綿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這個故事令我十分感動。屈原是一位十分愛國的詩人,愿意為國犧牲的人!有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使我們的傳統佳節變得更加有意義。我們不光在端午節那天紀念他,還要時時刻刻銘記著他!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9
我的家鄉是一個青山環抱、樹木蔥綠的地方,那里的端午節可有意思了!
每到端午節,小朋友就唱起了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陰。插艾葉,戴香曩。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編織線繩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小學生作文作文人網你也可以投稿,稱為長命縷。各家也都要插"五端"也就是菖蒲,龍船花,艾草,蒜頭,石榴花,求吉祥。
這一天,人們都會把房子打掃的干干凈凈,在房子里灑上雄黃水,還會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來保平安如意。每個人還都會戴上香氣撲鼻的香囊。家家戶戶還都會互相送粽子,吃粽子。
我的家鄉的端午節可真是有意思啊!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10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等。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可以吃上好吃的粽子,粽子是用粽葉和糯米、蜜棗、花生一起包成的,香香甜甜的,可好吃了。說起粽子,還有段來歷呢,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人們害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筒把米裝起來投進江中,可是被蛟龍偷吃了,后來人們知道蛟龍最怕葦葉和五彩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跑了,這樣小魚和小蝦就不吃屈原的身體了。于是到了這一天,人們就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除了吃粽子,端午節還有賽龍舟的習俗。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無比,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作紀念。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11
今年的端午節和往常不一樣,因為今年的端午節被定為國定假日。
外婆說要包粽子,她準備了一些棕葉、米和醬肉,只見她先把兩張一大一小的棕葉疊在一起,然后用雙手捏住兩張葉子的兩端,卷成一個漏斗形,先放米再放肉,最后封口、扎繩,一個粽子完成了!
我也想試著包一個粽子,于是我拿了兩張小棕葉疊在一起,卷成漏斗形,因為太小了,所以只能放米,當我放進米時,漏斗散了,這時外婆幫我卷成漏斗形,我再放進米然后將棕葉包住米,外婆幫我把繩子扎起來,一個小粽子做好了。
今年的端午節過的真有意義,吃到了外婆包的粽子,也體驗了包棕子的過程,真是一舉兩得!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12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人們用賽龍舟包粽子等活動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
一大早,媽媽就開始包粽子。她拿出昨天晚上浸好的糯米和洗好的粽葉,還有和好的豆沙餡,一粒粒潔白的糯米已經喝飽了水,就像一個大胖子。一張張粽葉碧綠碧綠的,散發著清香。媽媽飛快地包著粽子,
我看了以后,躍躍欲試,也想包一個,我拿著葉子學著媽媽的樣,可是不是掉了米,就是漏了餡,搞的一團糟,媽媽看著我笨手笨腳的樣子,笑著說:“兒子,我來幫你。”說著媽媽手把手教我做,最后,我的粽子也做好了,我高興地說:“我終于會包粽子了!
粽子煮好了,吃著美味的粽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13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就盼著能吃上端午的粽子了。
早上,我和爸爸一起散步,我們來到了一個賣粽子的阿姨跟前停了下來,我們買上了粽子就回家了。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打開包裝就開始吃,我剝開竹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其中包裹著糯米和紅棗,這棗可是主角啊,如果沒有棗,那可是只有大米飯的味道了?墒且惶砩蠗,味道可就大變樣了。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真是讓我大飽口福。
爸爸說:“你只知道吃粽子,但是你了解粽子的來歷嗎?”我搖了搖頭。爸爸接著說:“粽子也叫‘角黍”。傳說,屈原跳江自殺,人們紛紛搜救,想把屈原的尸體打撈上來,當時,人們包起飯團,投進江中,以免魚蝦、蛟龍損壞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把包粽子的事情延續下來了。”我點了點頭,知道了粽子的來歷。
我喜歡端午節,喜歡一個個甜甜的粽子。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14
榴花開,箬葉飄香,菜場里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擺好自家包的粽子?粗@些小巧玲瓏的粽子,我想起兩年前的端午節。
那天,外婆早早地準備好箬葉、糯米和絲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粽子,一邊聊天。我自告奮勇地說:“我也來包粽子吧!”說著就跑到外婆身邊坐下,學著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輕輕翻轉,把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果一些米粒從里面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點也不聽話,又從另一邊跑出來,我只好再拿一片箬葉裹住它就這樣裹來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后,我用絲線把它緊緊綁住。拎著這個超級肥大的“粽子王”,我滿腹不解:“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么人發明的呀!”爸爸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民劃船想去救他,可是沒撈到他的尸體,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里祭奠他。后來用箬葉把米飯裹起來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為了不讓魚蝦啄食。所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帶香囊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哦,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美麗的傳說。今天可要多包幾個粽子呀!”我說。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想,年邁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門口盼著我們的到來。我已長大,再也不會像當年那樣調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節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15
今年的端午節,我也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綠豆、肉等做餡,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粽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粽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奶奶告訴我,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我在想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經過千辛萬苦,我的粽子總算包好了。放到鍋里煮的時候,我不停地打開蓋子,嘴里還念著“好了沒有、好了沒有。”把家里人逗得哈哈大笑。終于粽子出鍋了,我狼吞虎咽的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想:我的粽子雖然難看,但太好吃了!
這真是難忘的端午節呀!
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300字作文 篇16
近了,近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邁著輕盈的腳步即將來到我們身邊。外婆早早的準備好了材料:粽葉、赤豆、糯米、咸鴨蛋、繩子……不一會兒,一個個小巧可愛的小粽子在外婆靈巧的雙手下誕生了!外婆把裹好的粽子在大鍋子里煮起來。過了好一會兒,粽香撲鼻。我饞得口水直流,外婆笑著對我說:“小饞貓,先拿個給你嘗嘗鮮!”我拿過來,三下五除二地剝掉粽葉,迫不及待吃了起來。我邊吃邊問媽媽:“這個端午節有什么來歷嗎?”
媽媽仔細想了想告訴我:“應該是紀念屈原的,屈原是楚國的大詩人,據說他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羅江自盡,死后為蛟龍所困!边沒等媽媽說完,我便又提了一個問題:“那屈原為什么要投江呢?”這問題問的很好!”媽媽摸著我的頭說:“因為自己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楚國小人當權,楚懷王被騙留在秦國當人質,楚國的首都郢被秦軍攻克,楚國遷都壽春,在國家被攻克之時,他就憤然投江自盡,以身殉國!”
“哦!原來是這樣,那請繼續接著講吧,媽媽!”
“然后,世人聽到這個消息都很哀傷。每年于此日投五色粽子于水中,以驅趕蛟龍,有的漁夫還劃船撈救,后來就發展成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后來就把端午節定在農歷的五月初五!”
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的來歷呀!我今天不僅嘗到了可口的粽子,還學到了新的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