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節日慶典 > 端午節 > 端午習俗的作文(通用16篇)

端午習俗的作文

發布時間:2022-07-30

端午習俗的作文(通用16篇)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1

  居住在云貴高原南部的苗嶺山脈以南的水族有一個長達49天的節日,那就是端節。

  端節是水族最盛大的節日,相當于漢族的春節,水語稱“借端”、“過端”。依據水族典籍水書、水歷的規定,端節在水族的歷法年底、歲首的谷熟時節舉行,時值大季收割、小季報告團種的年終歲首階段。因此,端節是辭舊迎新、慶賀年收、祭祀祖先和預祝來年幸福的盛大節日,同時也是一個團聚的美好節日。節氣正對應農歷的八月至十月。

  水族的端節還有一段傳說:在很古的時候,水族人民背著銅鼓等用品去逃荒,可是在廣東和廣西安定都不合心,而正在大伙兒發愁時,天上飛來一群諾仙術(一種鳥名,估計是鳳凰),像一“群”救命草,解救了逃難的人們。大家一致認為諾仙術是來帶路的,就跟著走,在一個岔河口,諾仙術消失了,這給人們出了個難題,可又給予了提示,大家看見一條巨龍,大家像有一雙貓的眼睛,立刻選擇了方向——朝左邊的河谷往上搬。之后來到三洞一帶,對這一帶的環境十分滿意,就在這里安家了,并和大家約定:三年后的水歷年底來團聚。

  三年后,大家來團聚,突然來了一群人馬,他們想讓水族人民離開,而水族人民為了保住土地,和他們打了起來,兩方各有死傷,之后那群人馬離開了,于是人們把死去的戰士安葬,并祭祀,希望往日又幸福的日子,水族人民真像一個團子,永遠不分離,哪怕是已經離去的戰士,也會祭祀,讓那些戰士也體會到人民的熱情。這正是端節的傳說。

  在端節這段日子里,主要活動是祭祀和賽馬。節日期間,銅鼓聲此起彼伏,悠揚的歌聲和蘆笙調從早到晚回蕩在翠竹掩映的竹樓里,水鄉山寨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節日里的水族同胞載歌載舞,相聚狂歡。向客人展示了莊嚴肅立的祭祖活動、古老神秘的水書、巧奪天工的馬尾繡,以及舞火龍、耍水龍、搶鴨子、賽馬等民間表演。

  這個團聚的節日,多么快樂的節日,是多么美好,如果我在水族,應該也會如此快樂吧!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2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據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如今的端午節也依然保留著很多美好的習俗,例如:吃粽子、掛香囊、賽龍舟……

  粽子是在端午節必吃的美食。一到端午節,奶奶就會包粽子給大家吃。我喜歡吃粽子,更喜歡看奶奶包粽子。奶奶把洗凈的粽葉嫻熟地一折,卷成一個圓錐形狀,然后滿滿地填上事先用醬油拌好的糯米,挑肥瘦相間的豬肉塞到糯米中間,按照螺旋的手法,將粽葉一層一層的卷起來,像一個漏斗一樣,把餡料緊緊地裹在粽葉里。卷到最后的時候,奶奶用左手大拇指把粽葉尾部輕輕壓住,右手用一根棉線把粽葉聚攏扎緊,一圈又一圈,直到粽葉不散開為止,最后打一個結,粽子就包好啦。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包起來。經過幾次嘗試,終于完成一個。雖然粽子樣子不如奶奶的好看,像個三角包,但是自己親手包的,好有成就感啊。隨著粽子的新鮮出爐,滿屋子飄著清香的粽味。我忍不住剝開了一個,醬香的糯米配上入口即化的肥肉,滿嘴留香,真個是好吃。

  端午這天,還要掛香囊。香囊一般都用彩色綢緞或棉布包上白芷、甘草、丁香等中草藥粉而成,外觀小巧玲瓏,佩戴在胸前,香氣撲鼻。每年,媽媽都送給我一個她親手做的香囊,祝福我健康平安。

  賽龍舟也是端午必不可少的風俗節目。每到端午節,人們就組織賽起了龍舟。雖然我沒有親臨賽龍舟現場,但我和家人每年都在電視上看賽龍舟的活動。龍舟在湖面一字排開,浩浩蕩蕩,好似一只只準備戰斗的軍隊。比賽時,喊聲四起,鼓聲雷動,選手們一個個都奮力前進,場面十分壯觀。

  端午節還有很多其他的習俗,從古代延續到現在,在讓我們深深拜服古人智慧的同時,又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樂趣。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中的,又稱重午節、端陽節。

  是紀念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不過,也有人說,端午節是龍節,是五千年以前,南方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

  聽說端午節的習俗都與“五”數字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著五色紅心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兒或是足踝上稱為“長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薄、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色的粽子、雄黃酒。在南方北方,天還要在兒童[來源]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相傳龍舟競渡是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咬食屈原的遺體。

  打掃房屋、用端午這天正午的陽光曬蒜頭、曬艾葉草恐怕是蘇北一帶眾所周知的習俗啦。

  嗨,端午節的習俗說也說不盡,這首兒歌對它做了總結:“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4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熱鬧的春節,追悼親人的清明節,紀念愛國詩人的端午節,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在這些節日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在農歷五月初五。

  在農歷五月初一,大人們都會先在門楣上掛艾葉、昌蒲,這些可以驅趕蚊蟲,而且還要喝雄黃酒,防病防災,大人們還會去采摘粽葉洗、浸,還要浸糯米,糯米里面可以加紅豆、肉、花生等食物。

  接著是包粽子,在我們家里,奶奶包粽子包得最好。奶奶包粽子的時候,我問奶奶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奶奶說:“在公元前278年,楚秦爭奪霸權,楚國的楚懷王昏庸無能。屈原建議他富國強軍,舉賢授能,而楚懷王卻聽信小人讒言,把屈原削職流放,屈原在京都聽有人說秦國把楚國攻破了,屈原聽自己的國家被別的國家占領,悲痛萬分,他就抱著一塊石頭投江自盡了。人們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自盡后,就把葉子包著糯米投到江里去,讓那些魚蝦吃飽,不要咬屈原的尸體,這就是為什么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人們要吃粽子的原因了。”奶奶說完,我恍然大悟。

  粽子包好了,煮粽子也是門絕活,鍋里放入蒜瓣等作料,吃粽子的時候還要醮白糖,這樣才不容易壞肚子。

  吃飽喝足,我們一起去看賽龍舟。賽龍舟同樣是端午節的一個重要傳統習俗,賽龍舟主要是為了驅趕水中邪靈,讓屈原的靈魂歸到故里。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是個盛大的節日,在端午節里,我們大家都開開心心,天空彌漫著歡笑聲。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5

  端午節到了,學校要為我們舉行包粽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獲了快樂,也收獲了成功。

  周四學校要舉行包粽子活動。我們一聽,興奮極了。同學們在歡聲笑語中,開始包粽子了。

  我們班被分配到了東南角,桌子上有我們包粽子的材料,老師讓我們一組一組地老包粽子,只見一組同學興奮地跑到桌子面前,開始忙碌起來。有的同學在折粽葉、有的在錐形粽葉里放糯米、有的在系線,不一會的功夫,一個個漂亮的粽子便出現在他們手中,我好羨慕啊!

  終于輪到我們租了,我迫不及待的蹦到桌子面前,拿起粽葉,努力的把他折成圓錐形,小心的放一點糯米,在放一兩顆小小的棗,拇指與食指緊緊按住,小心翼翼地封上口,最后,小心地系上,看著自己的粽子,雖然粽子的表面像一個正方形,完全失去了粽子的棱角,但是我的心也非常激動。

  我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鍋里的粽子形態各異,有圓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雖然都不夠標準,但我們依然喜歡,鍋里放滿了我們親手包的粽子,在教室里,煮上了粽子,不一會,粽子的香味彌漫在教室里,放學之前,我領到自己包的粽子,嘗了一口,又甜有黏,自己包的粽子真好吃。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6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照例蹲在姥姥身旁,看她用粽葉包起這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節日氣氛。

  姥姥的手法十分嫻熟。手指繞著粽葉,一來二去,便做成一個肉鼓鼓的粽子。而我卻怎么學都學不會那神奇的手法。這除了幾十年下來的練習,恐怕還得有一份對節日的虔誠在里面吧。之后是蒸粽子,我一邊守著鍋,一邊在腦海中回想著粽子的香味。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嫩紅色的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端午是一個美麗而純樸的節日,對于熱愛生活的人們來說,它不僅是紀念,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如今,傳統節日的氣息正一年一年的淡去。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文化能找到更好的承載方式,繼續延續下去。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7

  我最愛的習俗,莫過于端午節包粽子 ,吃粽子了!

  只要端午節一到,我們全家可就忙活起來了,包粽子啊,吃粽子啊,我樣樣都在行。我一邊說一邊包粽子:“這里包粽子的材料不夠了,再拿過來一點啊……”說完,我便把棕葉一卷,卷成了一個似直角三角形的樣子,再往里面掏個大洞,這時,棕葉部分差不多完功了,接下來,只要再往里面加米,加自己愛吃的餡料,再用線條把棕葉包起來,一個粽子就成型了,只要再放進鍋子里蒸一會兒,等熟了之后,就可以享受自己做的美味粽子了。

  終于到了吃粽子這個“神圣”的時刻了,我看著熱騰騰的粽子,不禁口水直流,我的肚子也在古咕咕的直叫,好像在說:“好餓啊,我真想吃美味的粽子……”我接過媽媽送過來的粽子,把線解開,把棕葉拆開,就可以吃了。我用筷子把粽子叉了起來,嘗了一口粽米,這個粽米的味道剛剛好,不甜不酸也不甜,堪稱人間美味啊!我覺得沒有什么食物能與粽子相互媲美了。說罷,我便細細品味人間美味了。不一會,粽子就被我消滅了。休息了一會兒后,我就把剩余的粽子都拿到上面去,給我的姐姐品嘗品嘗這人間美味。

  我愛端午節,愛因為端午節而忙活的家,更愛因為端午節家家的習俗!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8

  粽子,是在端午節一定要吃的食物。據傳,在端午節那一天,我國古代著名詩人屈原投江自殺。人民為了不讓江底的鮫魚啃噬屈原的尸體,紛紛往江中投放粽子。

  在家鄉,包粽子這個風俗在端午節時尤為盛行,可以說是家家都在吃的食品。它用糯米制成,三角形、長方形都有,中間加入蜜棗,也有加肉餡的,最后用粽葉包起來。

  兒時的端午節,在家鄉溫馨的祖宅里,最難忘的是一家人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奶奶會教全家人包粽子。她先用水把粽葉洗干凈,然后把糯米一勺一勺放進粽葉里鋪平,再放入一顆蜜棗,接著放入糯米直到把蜜棗給蓋住,最后把粽子裹起來用草或者繩子扎緊。

  我們也跟著一起包,小手上、衣服上,還有地上到處都是撒掉的糯米。因為力氣不夠跟經驗不足,包出來的粽子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尖尖的,有的扁扁的,還有的都露餡了!我們看著那些包得不好看的粽子笑,奶奶看著我們笑。這包進去的,是我們的笑聲,是我們美好的回憶;這包進去的是甜餡,是甜甜的心,也是大人們對我們的關懷和對我們的耐心。

  粽子一個個被放進了水里,過了一會,這一個個翠綠色的粽子就漂浮在沸騰的水花里了,老遠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真叫人饞!我們這些小孩子迫不及待的去嘗了一口,哇好燙好燙,把舌頭都燙壞了,果然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我的家鄉的風俗啊!我們自己包的粽子,凝聚了一種無法割舍的情懷……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9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吧!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吧——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英文為DragonBoatFestival,又稱端陽節、龍舟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的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

  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后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怎么樣?端午節龍舟很不賴吧!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10

  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就要屬家鄉的端午節了!它在每年5月初5等著我們呢!

  每到端午節,不得不提的應該算吃粽子了吧!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有三角形的,有菱形的,有直筒形的……去年的那天中午,我和爸媽會開車去接爺爺奶奶去酒店。我總是第一個跑到包廂,服務員端上粽子到桌上,那粽香也已四處飄溢,粽米中摻雜著豬肉,板栗、紅棗、赤豆等,真讓人垂涎千尺!我餓虎撲羊般抓起一個就咬,哇!人間美味呀!不一會兒,我的小肚子就變得圓鼓鼓起來。

  從酒店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正是現場直播賽龍舟。周圍的人川流不息,穿著節日盛裝,屋頂上彩旗飄揚。只聽“砰,砰,砰”,三發信號彈升上天空,所有龍舟按一字排開,“龍頭”上長著龍須,“龍身”上有一片片鱗片,真像一條真龍潛入水!“啪”,禮炮響了,十幾條“龍”在水上像離弦的弓箭一樣飛弛,水波碰撞著兩岸的巖石,發出嘩嘩巨響。行人紛紛給“龍”加油,指揮官在“龍頭”上敲啰打鼓,給身穿紅衣的船員加油鼓勁,終于,一條“小白龍”逐漸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兩岸掌聲轟鳴。

  我家鄉的端午節有意思吧!希望你來到我的家鄉來作客!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11

  我的家鄉在蒼南龍港,這里的節日眾多,我卻最喜愛端午節。

  盼呀盼呀!我最喜愛的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門窗上掛上菖蒲艾草,散發著淡淡的藥草香。

  清晨,河岸邊彩旗飄揚,鑼鼓喧天,有許多大人在賽龍舟呢!我趕快跑向人群里,彎下身子往里擠。呀!一條條龍舟做得可真傳神威武,龍嘴里都有一顆龍珠,金光閃閃。啊!要開始了,龍舟上的健兒們身穿彩衣,臂扎彩巾,緊握船槳飛也似地沖向終點。陽光下好像幾條巨龍在河面上飛奔。我們的喝彩聲震耳欲聾,連喉嚨都喊啞了。

  咕嚕,咕嚕……我的肚子叫得比哨子還響。回家時,奶奶早已包好粽子等著我了。有肉餡的,有蜜棗餡的,還有豆餡的,各種各樣。我最喜愛的就是豆粽了,還叫奶奶教我包粽子呢。奶奶把粽子一股腦兒倒進大鍋里蒸,一會兒,整個房間充滿了粽香,棗香。

  熟了,熟了!終于可以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豆粽,還滾燙的,我不停地換手呵氣。奶奶見了,連忙笑著說:“小饞猴兒,別急,別急!粽子有的是,讓你吃個夠。”我一口塞進嘴里,啊,真香呀!

  我喜愛端午節。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12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有很多特別的習俗,在我們家,端午這天要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家人一起包粽子。

  每年端午節這天,爸爸都會早早起床,然后去菜場精挑細選買回一束艾葉和菖蒲掛在門上。艾葉長得和菊花葉有點像,聞起來有淡淡中藥味,菖蒲沒什么味道,看起來像一把利劍,據說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可以避禍求福。掛好之后,我們就出發去奶奶家過節了。

  在奶奶家,我們每年都要包粽子。奶奶早早就把糯米在水里泡好了,并且準備了很多粽葉泡在水里,只等我們一到,就可以包粽子了。奶奶教我選一張又大又長的粽葉,一端折成一個漏斗樣,用一只手握住不讓它松掉,然后往里加入泡好的糯米,再加一兩顆紅棗,差不多把這個小漏斗裝滿就把粽葉的另一半折回來把糯米蓋住,再裹嚴,最后用繩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奶奶的動作很快,三下兩下,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再加上我們的助攻,一個又一個,很快就包了一大堆。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煮,不一會兒就飄來陣陣香味。“上粽子啦!”爸爸端上一大盤粽子,我拿起一個,解開繩子,剝開粽葉,白白的糯米餡兒就露出來了。咬一口,軟軟的糯糯的,再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原來吃到了甜甜的紅棗,粽子可真好吃!

  要是每天都是端午節就好了。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13

  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龍的節日,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惡日,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并出。據《禮記》載,端午源于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欲、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于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后,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并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夏至,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于競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兌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藝超群,人們也愿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于他。

  紀念女詩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鑒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并且喜歡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在策劃起義時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后人為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跡,于是,與詩人節合并來紀念她,而詩人節又是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14

  這端午節顆是我國傳統節日啊。在那的時候天,人們都要包粽子、賽龍舟。媽媽一大早就去買包粽子的材料。超市里的人可真多呀!媽媽都買了2個小時才買到。材料買好了,我們把材料洗了洗,材料洗好了。我們開始包粽子了,連年紀很老的奶奶也來幫忙包粽子。粽子包好了,我們拿粽子去煮。過了一下粽子煮好了。我們全家人吃起了粽子。哇!那粽子真好吃。

  還有賽龍舟。一大早媽媽就煮起了飯,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和媽媽要去參加龍舟大賽。我們吃完早飯,就去比賽場地了。比賽開始了,我和媽媽劃呀劃終于超過了1號。我們劃了差不多1個小時。終于到了終點,我和媽媽很高興。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贏了。獎品是大粽子。我們把大粽子抱回家給奶奶吃,奶奶說“我很喜歡”。

  這就是我最喜歡端午節的原因了。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15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逢端午節,爸爸媽媽就帶著我去奶奶家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一天的上午,我們就要去買艾草。我們把買來的艾草插在門縫里,有的插在窗戶上,還有的站在門口,一動不動,好像是威嚴的戰士在門口站崗。那一天,整個小區都飄著淡淡的艾草香,插在門上的艾草香千萬條青色的絲巾在門口飄蕩,十分美麗。因為這青澀的帶著清香的艾草的寓意是: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很快就到了正午,父母們要給孩子系五色繩。顏色分別是:青、白、紅、黃、黑,分別代表是:木、金、火、土、水。五色繩的位置也欣然不同:有的人系在手上,有的人系在脖子上,有的人掛在腳上。五色繩不僅系的位置不同而且他們的美稱也有許多,比如;長命繩、辟邪繩、快樂繩等等。

  中午吃過飯,很快到了下午兩點,大人們要給我們洗一次特殊的澡。這一個澡的特殊在于它的水,洗澡的水是由艾草、魚腥草、毛草等十幾種植物熬水而制成。因為聽人說,洗了這一個“植物澡”,這一年身上就不會長東西

  很快就到了晚飯時間,這是一家人團圓的時候。在各地工作的游子如果沒有迫不得己的事情,必須趕回家吃團圓飯。這一天桌上的菜可豐富了,有魚,象征著年年有余,有雞鴨,象征著家畜興旺等等。

  吃過晚飯則又到了我們最興奮的時候---買香包。香包就是香囊,形狀各異,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不僅形狀各異,而且大小不一,大得像手掌那樣大,小的只有巧克力那么小,里面裝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是甜甜的糖果,有的是各式各樣的小玩具。香包象征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

  家鄉的端午節別具一格,讓人難忘。

端午習俗的作文 篇16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現在條件好了,許多人家也不包粽子了。因為菜市場、超市門口擺滿了各具特色的粽子。有香甜可口的紅棗粽、松軟的豬肉粽、清香的赤豆粽……包裝精美,應有盡有。

  我最愛吃的是紅棗粽。碧綠的蘆葉里,裹著雪白的米團和瑪瑙般的紅棗,顏色鮮艷而美麗,使人一看就生愛慕之心。我喜歡它不僅是因為它顏色美麗,更重要的是它的味道好極了。剝開粽子,新鮮的蘆葉清香撲鼻而來,輕咬一口,清清的,涼涼的,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時候,每家的門上都掛上了菖蒲做的寶劍和噴灑雄黃酒,聽說這樣可以避邪。

  一年中有許多的節日,而我最喜歡的是清香的端午節。

端午習俗的作文(通用16篇) 相關內容:
  • 2023年端午節習俗作文800字范文(通用23篇)

    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

  • 介紹端午節習俗的作文600字(精選3篇)

    古代有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是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后投江自盡。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節。端午時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的節日特色已經不復存在了。...

  • 端午節包粽子習俗的優秀作文(通用3篇)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時間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在我國,這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插艾草。...

  • 2023端午節習俗作文(精選30篇)

    端午節到了,街上賣粽葉的又多了起來,空氣中到處都飄著粽子的清香。在這個全民族的傳統節日里,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豐富的民俗文化,更是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 有關端午節習俗的作文500字(精選26篇)

    端午節到了,街上賣粽葉的又多了起來,空氣中到處都飄著粽子的清香。在這個全民族的傳統節日里,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豐富的民俗文化,更是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 有關端午節習俗的作文(精選27篇)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是要灑雄黃酒的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是要在門前掛草藥,身上涂藥酒的呢?沒錯,的確,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圣的節日。...

  • 關于端午節習俗的作文300字(精選28篇)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當這個時候,各家各戶都包好了粽子,準備那一天吃得飽飽的。還有一首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怎么樣,這首兒歌好聽吧。...

  • 端午節習俗作文400字(通用28篇)

    端午節到了,街上賣粽葉的又多了起來,空氣中到處都飄著粽子的清香。在這個全民族的傳統節日里,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豐富的民俗文化,更是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 端午節習俗作文300字(通用28篇)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之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這一天有著許多的風俗習慣。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奶奶就將鄉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

  • 端午節習俗2023(通用28篇)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是要灑雄黃酒的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是要在門前掛草藥,身上涂藥酒的呢?沒錯,的確,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圣的節日。...

  • 有關端午節習俗的作文600字(精選28篇)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華夏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它融浪漫與現實,詩意與快樂為一體,深受人民的喜愛。端午————一個詩人的傳說,據《史記》記載,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

  • 端午節習俗作文500字(精選28篇)

    據歷史文獻記載,我國民間有吃粽子、劃龍船、喝雄黃酒、掛香袋、門上懸艾草等習俗。這些節日習俗一直沿習至今。我們黃羊川鄉沒有大江大河,見不到劃龍舟的場面,代之而起的則是聚眾郊游,登山野炊等習俗。...

  • 端午節習俗作文(精選31篇)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端午節有許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端午節有許多風俗,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說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

  • 端午節習俗作文600字(通用30篇)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聽到小朋友們說起這首兒歌,我們就知道端午節來了。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成了“粽子王國”。...

  • 端午節習俗作文300字(精選25篇)

    端午節到了,街上賣粽葉的又多了起來,空氣中到處都飄著粽子的清香。在這個全民族的傳統節日里,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豐富的民俗文化,更是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 端午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江县| 鄂伦春自治旗| 渝北区| 花垣县| 奉新县| 彰化县| 启东市| 桓台县| 广宁县| 镇远县| 沙雅县| 黔南| 广宗县| 乌兰察布市| 治县。| 广东省| 镇巴县| 岳普湖县| 邢台市| 黔南| 合川市| 上高县| 德惠市| 阜城县| 左权县| 阳原县| 康保县| 昭平县| 衡阳县| 靖江市| 五台县| 郁南县| 高安市| 新平| 澄迈县| 福鼎市| 石狮市| 灯塔市| 正宁县| 临武县|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