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端午節小作文300字【3篇】
初中端午節小作文300字(1)
五月初五端午節,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又到了。
家家戶戶門前都栽了艾草,這是我們家鄉的習俗,我家也不例外。等到端午節的正午時分,把艾草砍倒了再曬干,曬干以后可以用來泡腳、洗澡等等,用處可大啦!奶奶還包了很多粽子,有蛋黃餡、紅豆餡、蜜棗餡等等,我最愛吃的就是蛋黃餡啦!聽說有些地方端午節還會舉行劃龍舟比賽等活動呢!
我覺得很奇怪:“為什么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包粽子、劃龍舟呢?”于是我跑去電腦上查了一下,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江而死,楚國百姓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啃食屈原的身體,將粽子丟進江中。同時,劃龍舟敲鑼鼓可以驚走蛟龍,就這樣,形成了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舟的習俗。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原來就是這么來的,我們要向偉大的屈原學習,每個人都要有一顆愛國的心!
初中端午節小作文300字(2)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賽龍舟、插艾葉、吃粽子,說的就是過端午節的情景。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每年的這一天,奶奶都會買來艾葉擺放在門口,還用艾葉煮雞蛋,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奶奶就已經準備好了新鮮的粽葉,清洗干凈后放水里煮一煮,再將提前浸泡好的糯米端來,然后就開始包粽子了。每次她先取兩片葉子,左手捏緊葉子的一頭,用另一只手把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卷成一個圓錐體,接著往里面放糯米,這時候,奶奶會根據每個人的口味放不同的餡兒,有蜜棗的、豬肉的、八寶的、葡萄干的,最后用棉線綁住。就這樣一個個粽子就上鍋蒸煮了。還沒出鍋,空氣里就已彌漫著粽子的香味,真叫我們饞得流口水,恨不得立刻就吃。
只是我一直很好奇,為什么奶奶要把那些難聞的艾葉放在家門口,并用它煮雞蛋呢?后來我才知道,原來艾葉有辟邪驅瘟的作用,奶奶是希望我們都平安健康。
初中端午節小作文300字(3)
“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大家應該知道這句出自古代詩人屈原的絕筆之作——《懷沙》。每當端午節我吃著香甜的粽子時,總會想起屈原那愛國的精神。
曾經,有一位叫屈原的詩人。他不忍親眼看見自己的祖國被秦軍攻破,于農歷五月初五在寫下絕筆之作《懷沙》后,抱著石頭投入汨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附近的楚國百姓得知消息,紛紛趕來,一個漁民把糯米制成的飯團拋向水中,說是讓魚蝦龍蟹吃飽,這樣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效仿,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藥酒可以把蛟龍熏暈,以免傷害屈原。后來人們怕飯團被蛟龍所食,又想出用楝樹葉包飯,纏上彩絲,慢慢地就變成了現在的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黃酒的習俗。
屈原先生的死給我們感觸巨大。每次吃著香甜的粽子時,總想感嘆一句:一個人是如何做到死后可以讓世人來祭奠?恐怕只有擁有別人所超越不了的思想和品質才能做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