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端午節作文范文400字
經典的端午節作文范文400字(1)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一首描寫端午節的民謠,讓我們回憶起了端午,尤其是那香甜的粽子。
古往今來,中國各地在端午時都是要吃粽子的。現今的粽子多種多樣,璀璨紛呈。那粽子中的各種配料與糯米混合在一起,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垂涎三尺,多吃幾個粽子。東莞除了吃粽子外,還會賽龍舟。龍舟上會擺面大鼓。賽龍舟時,人們敲鑼打鼓劃龍舟的動作整齊劃一。人們喊著響亮的口號,龍舟的龍頭也仿佛活了過來,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岸上則人山人海,人們都在為之吶喊。
端午節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端午節,人們都會在口袋里揣幾個香包,表達希望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的美好心愿。
啊!一個小小的端午,竟有如此大的學問,怎能不讓人感到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呢?身為龍的傳人,我們應該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它千百年流傳下去!
經典的端午節作文范文400字(2)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話說端午節,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傳說呢。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卻遭到貴族子弟的強烈反對。后來,屈原遭到免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在外。當秦國把楚國京都侵占后,抱石投進汨羅江。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十分哀痛,紛紛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民們劃起船只,在江上打撈屈原尸體,還有漁民把飯團丟進江里,說要讓魚蝦吃飽了,不吃屈原的身體。
現在一到端午,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有肉粽,有棗粽,有豆粽。我最愛吃米粽,加上白糖,味道好極了。媽媽告訴我,她小時候還要在胸前掛鴨蛋,裝鴨蛋的彩袋是用五彩的線織出來的。媽媽那時最自豪,因為婆婆織的彩袋最漂亮。而吃鴨蛋時,要用一個只有普通勺子十分之一大小的勺子,先用小錘子在蛋上敲一個小洞,再用勺子一勺一勺挖著吃。有咸鴨蛋、咸雞蛋,也有淡鴨蛋、淡雞蛋,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一種來吃。蛋吃完,蛋殼還完好無損,神奇吧!
過端午節可真有趣,有的吃,有的玩。瞧!西太湖的龍舟賽快開始了,跟我一起去觀“戰”吧!
經典的端午節作文范文400字(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伴著愉快的歌聲,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了。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
先說說它的由來:端午節由來最多的說法還是指屈原。當時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擠秦,遭官宦強烈反對。楚懷王得知此事,把屈原流放在楚國邊境。沒過幾年楚國就被滅了。屈原得知后,心如刀絞,便抱石投汨羅江身死。楚國百姓得知后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悼念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想撈起屈原的真身。有位法師把飯團、雞蛋“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尸體。有一位藥師把雄黃酒倒進汨羅江里,說是要把水龍藥暈。后來人們怕飯團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子包飯,外纏絲帶,現在發展成了粽子。此后的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以此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包粽子。具體的步驟如下:先將竹葉清洗,泡一會兒,在這泡的過程中,準備餡料:將糯米準備好,然后按個人喜好放食物。可以放肉、紅棗、紅豆……然后拿泡好的葉子拿兩片,一頭朝外一頭朝內,然后裹成一個圓錐,在里面放上準備好的餡料,接著用線纏好,最后把它放進蒸鍋里,不一會兒就好了,蒸出來的粽子香噴噴的,看著都就好吃。
現在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包粽子,門上掛艾葉、菖蒲。以后我長大了,也會把這美好的習俗給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