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端午節作文500字
【我知道的端午節】
伴隨著歲月的鐘聲,我們將要迎來中國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端午節是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有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兒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還記憶猶新。可能有同學會問:“是不是我們三年級下學期學的那一首‘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對了,你真聰明,就是這首民族兒歌!所謂吃粽子,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黃酒;而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紅”:涼粉、莧菜、紅豆瓣包的粽子、烤鴨和紅燒肉。但無論是南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寫一個“王”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每家每戶還要插“五端”:營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稱為避邪花。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對端午節一定了解不少了吧!那就趕快和家人一起準備吧!希望你們能度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初一糕,初二棕,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
每年端午節來臨,我就會和姐姐挎上籃子一起去山上采艾草,并配上石榴葉、梔子花等合為“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門前都會插上艾草,據說可以鎮邪避魔。當然在我們看來采艾草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因為在采艾草的同時也采下了大片快樂。媽媽還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蛋吃,聽說小孩吃了還不會咳嗽呢!所以我們都爭著吃。
在我的記憶中,端午節除了可以吃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
每到端午節,媽媽總會買很多粽葉,用水泡著,粽子餡一般是由糯米,配上綠豆,加上紅豆,煮熟,然后我們小孩便像饞貓般圍著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時,人們早早圍在岸邊,水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艷隨風飄揚,小伙子們躍躍欲試。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人們的吶喊聲、鼓聲、鞭炮聲......震耳欲聾。
端午節真是一個豐富的節日!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后來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為國投江自殺。這感人事跡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個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里,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建湖,這里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里打掃得干干凈凈,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
端午節時,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著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粽子,特別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讓人吃了贊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說,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尸體;而往江里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為什么要賽龍舟、投粽子了。
我愛家鄉的粽子,愛家鄉的香囊,更愛家鄉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