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高中周記500字
有關端午節的高中周記500字(1)
端午節是一個人人都喜歡的節日,人們喜歡它無非有三點:可以放假,可以吃美味的粽子,可以看劃龍舟。
一般在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開始包粽子了,今天我就乘著節假日跟媽媽學一學包粽子我先是看著媽媽包一個粽子,只見她隨手拿起兩片箬葉,把兩片箬葉重在一起用手一卷,卷成了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后把糯米和餡依次放進那個箬葉里,我把“漏斗”旁邊多出的箬葉往下一蓋,再把繩子系上,一個美味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看完之后也躍躍欲試,就也拿起兩片箬葉,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了粽子。
前幾步我學的還可以,可就是,最后兩步我怎么也弄不好,就這樣,我原先那股勁兒已經泄了大半,這時我想:算了,還是不學了吧,反正明天都要有粽子吃,但是還是我自己包的會更有意義,于是我又仔細看著媽媽,在包粽子到最后兩步。過了一會兒,我覺得自己可以了,就再重新包了起來,結果我成功了。
我覺得今年的端午節是獨一無二的,今年的粽子也是與眾不同的,因為我學會了包粽子,我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所以我喜歡今年的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高中周記500字(2)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忙著包粽子,吃粽子,插艾草。
這一天,早晨天才亮,爸爸就把艾草掛在門邊上,說是可以避邪,又可以驅趕蚊子和蒼蠅,艾草也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從菜場上買來了粽葉,把糯米洗干凈,再準備一些繩線。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左手拿著粽葉,卷成一個空心錐體,然后右手抓米,裝滿之后,再用粽葉緊緊裹住錐體。最后,用一根結實的線把粽葉緊緊扎住,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
要問為什么吃粽子,還得從屈原談起。屈原曾任僅次于宰相的“左徒”,參與國家法令的起草和外交工作。他主張和其他國家結盟,共同抵抗秦國侵略,楚頃襄王不聽忠告,從此以后他離開了都城,開始了流浪的生活。當已經六十二歲的屈原,聽到郢城失陷的消息后,悲痛萬分。最后屈原決心用生命去警告朝里的奸臣,用生命激起人民的愛國之情,激發人民起來保衛祖國。在五月初五這天,他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汨羅江,清澈的江水卷起了悲哀的浪花。為了表示對他的崇敬和懷念,以后每到這一天,人們就以竹筒貯米,投江祭奠。
聽了這些動人的故事,又聞到了廚房里香噴噴的粽子味,我快樂地唱道:“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有關端午節的高中周記500字(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五月初五。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插艾葉或菖蒲驅邪、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
今天早上,媽媽給我煮了粽子,一陣濃郁的糯米夾雜著粽葉的香味兒把我從夢中喚醒,我再也在床上待不住了,一骨碌爬起來,就往飯廳跑去。眼前的景象令我興奮不已,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鮮肉粽、火腿粽、花生粽、蜜棗粽……數都數不過來,真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饞得我直咽口水。我趕忙坐下來,顧不得擔心冒著熱氣的粽子燙到手,匆匆地剝開一個粽子碧綠的“外衣”,香味兒撲鼻而來,只見一個黃燦燦的飯團就像一個吃飽了的小貓肚子一樣滾圓,把粽子掰成兩半,露出了里面鮮美誘人的肉餡,我再也受不了種誘惑,大喊一聲“吃粽子嘍!”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吃完鮮肉粽,我感覺還沒解到饞,又剝開了一個我最愛吃的白粽,輕輕沾上一點糖,然后大口咬進嘴里,哇!那甜蜜的感覺直浸肺腑,真是絕世精品呀!
真難忘這個粽子飄香的端午節,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