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起源來歷及發展歷史
端午節的諺語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北京)
端午不戴艾,死去變妖怪 。(西北)
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山東)
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山西)
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 (寶山)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江浙)
端午(五)請菩薩,端六發烏賊 。(江浙)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蘇)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櫳。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櫳。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櫳,食過五月粽,不夠百日又翻風。(廣東)
端午節的歇后語
端午節拜年 ———— 不是時候
端午節包粽子 ———— 有棱有角
端午節吃餃子 ———— 與眾不同
端午節吃粽子 ———— 皆大歡喜
端午節后布谷叫 ———— 過時啦(比喻遲了。)
端午節劃龍舟 ———— 載歌載舞
端午節賣歷書 ———— 過時貨
過端午的龍頭 ———— 光耍嘴,
癩蛤蟆躲端午 ———— 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端午吃餃子 ———— 與眾不同
端午的黃魚 ———— 在盛市上
端午后的莒蒲 ———— 過時候不頂用
端午節才貼對聯 ———— 跟不上形勢
端午節的黃魚 ———— 在盛市上;正在盛市上
端午節的粽子 ———— 一串兒
端午節賣粽葉 ———— 過時貨
端午節賽龍舟 ———— 傳統節目;爭先恐后
端午節賽馬 ———— 走著瞧;走著看
端午節貼春聯 ———— 跟不上形勢
端午日死外母 ———— 輪到著符節
郭呆子過端午 ———— 平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