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敘事作文600字(精選3篇)
端午節的敘事作文600字 篇1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我家的節日氣氛可濃了。
一、插艾葉、菖蒲
早上,我懷著興奮的心情起床,迫不及待地跑下樓,一陣清香撲鼻而來。咦,是什么呀?怎么這么香呀!
進了客廳,我發現,原來,大廳的中堂柜上正供著碧綠的艾葉和菖蒲呢,怪不得,十分清香。
聽奶奶說:這樣可以避邪,其實,艾葉菖蒲的清香中有點辛辣,這下,蚊蟲們聞到這種氣味就遠遠地躲開了。
沒想到,小小的艾葉和菖蒲作用可真大!
二、吃五紅
中午,我和妹妹早早地坐在餐桌旁等待開飯。
不一會兒,奶奶、媽媽正忙著把一碗一碗、一盤一盤的冒著熱氣的菜端上了桌,接著,又端了一些冷盤。
看著這么多的美味佳肴,我垂涎欲滴。媽媽微笑著對我說:“端午節要吃五紅:紅燒蝦、紅燒魚、紅燒魚、紅蘿卜和紅莧菜。”聽了這話,我點了點頭,心想:端午節的知識還真不少呀!
三、包粽子
吃過午飯,奶奶開始包粽子了
那些被太陽曬干枯了的粽葉經過沸水的煎煮后,又恢復了她那青黛的膚色,把那青澀的芳香散發出來。奶奶把她們撈出來,放在涼水長桶里,那綠綠的葉子柔柔的在水里一漾一漾的,好可愛。
奶奶把四張粽葉疊在一起,卷成漏斗狀,在里面裝上一大勺白花花的糯米,然后,包扎好,一個粽子就出現了。奶奶包的粽子大大的,像大錐子,媽媽包的粽子小小的,玲瓏可愛,像小船,又像蹄爪。
我們學會了,便去河邊打了一些蘆葉,挖一鍬泥土,也包起“粽子”來,包好,涂上顏色,可漂亮了。
端午節,我真開心!
端午節的敘事作文600字 篇2
端午節那天,我沒去哪玩兒,就在姥姥家附近溜達溜達。一大早,我就聽到小妹兒喊:“彤彤姐姐快起來,今天有桃樹葉。”我帶著疑惑去了廚房問姥姥:“剛才我聽到小妹兒說有桃樹葉,干啥用啊?”“當然有啦,今天一大早我去小區桃樹上摘的。今天是端午節,咱把桃樹葉系在頭發上,戴出去可以辟邪的。”我一下子來了興奮勁兒,趕緊換好衣服,排著隊去“大姨理發店”處梳頭發,然后系桃樹葉。終于輪到我了,我給“理發師”兩根頭繩兒,兩片桃樹葉。等表姐,我和小妹兒,我們姐仨弄完之后,全是倆小辮兒,上面系倆桃樹葉。姥姥看我們這么好玩、整齊,就給我們照了兩張照片留念。
吃過早飯,我要表姐帶我出去玩玩。我大聲對蟲子說:“我今天系著桃樹葉,可以辟邪的,你們今天別想‘侵略’我!”表姐聽了這一番話后哈哈大笑起來,“彤彤在頭上系桃樹葉確實可以辟邪,但不是不讓蟲子咬你的意思,它只是個傳統罷了。在古代系桃樹葉是用來避鬼,避惡魔的。今天咱們系桃樹葉,就是為了體驗體驗古代人辟邪的感覺,繼承一下傳統。”聽了姐姐的一番話,我恍然大悟。
在晚上睡覺時,我做了一個夢,我夢到我變成了一個古代人,在端午節那天我遇到了一個可怕的惡魔,幸好我的頭上系著桃樹葉。那惡魔剛要來吃我,但又看到我頭上的桃樹葉,嚇得魂飛魄散,慌忙逃跑了。
這個端午節過得既開心又特別。白天把桃樹葉戴出去辟邪,晚上又做了一個有趣的夢,我真的是把中華民族的傳統都繼承下來了。
端午節的敘事作文600字 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叫“五月節”。過端午節時,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據說,舉行這些活動,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說,屈原為了表達他的愛國情而投入汩羅江。人們聽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都劃著船趕來打撈他的尸體,但始終沒有找到。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百姓們就把食物仍進江中喂魚。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這樣做。久而久之,人們又改為用蘆葦的葉子把糯米包成粽子仍進江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一眨眼,以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賽龍舟是廣州端午節的例牌節目。這一天,興高采烈的人們會趕到珠江兩岸觀看賽龍舟。我和媽媽、姥姥怕看不到賽龍舟,一大早起了床后,就馬不停蹄地趕往珠江。我們本以為來得很早。等到了離我們家最近的二沙島珠江邊時,我們都驚呆了:珠江兩岸擠滿了人,有大人、有老人、有學生、還有很多大人抱著孩子,幾乎到處都站著人。岸上是人的海洋,江上是船的海洋。上百只各式各樣的龍舟整裝待發。
上午九點正,隨著一聲發令槍響,一只只五顏六色的龍舟猶如離弦的箭急馳而出。“比賽開始,龍舟你追我趕、爭先恐后。你看!一只掛著黃旗的龍舟遙遙領先,緊跟其后的掛著綠旗的龍舟也不甘落后,只見眾人齊心協力,用力劃動雙漿,不一會兒就趕上了黃旗的龍舟……“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著急促的鼓點和響徹云霄的響鑼,龍舟好手們斗志昂揚、奮力揮舟,沖向彼岸。好一副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