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通用29篇)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
一年中有許多節(jié)日,除春節(jié)外,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莫過于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蘊含著我國一些民族風俗特色;而且這一天人們?yōu)榱思o念偉大的詩人屈原,便有了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jié)這天不但有粽子,還有有趣的賽龍舟,搶鴨子等熱鬧非凡的節(jié)目。
在我的記憶中有過那么一次難忘的回憶:
吃過午飯,叔叔帶我去看龍舟比賽。那是我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哇,橋上,桃江河邊都擠滿了人,真可稱得上人山人海,選手們早已準備好了,岸邊的龍舟五彩繽紛,活像一條條花鱗龍。選手們的衣著與《安塞腰鼓》中那群茂騰騰的后生的衣著相仿,也都是元氣淋漓的后生;那舟上的大鼓聲音如雷,可與安塞腰鼓比美。 比賽開始了,哨聲一響,龍舟如離弦之箭向前劃行,各隊船員竭盡全力,都想為自己家鄉(xiāng)添一份光彩。忽兒這條龍舟在前,忽兒那條龍舟在后,這樣一進一退,真是令人眼花繚亂,此時我的心中也產生出一種感嘆:“太棒了,實在太精彩了,不知今年的冠軍花落誰家?”哈哈,一陣笑聲把我的注意力引向了南方,原來,綠隊的龍舟在旋渦中打轉,看得令我也不禁笑了起來。這時,鼓聲響了起來,震耳欲聾,好像是在給綠隊加油,鼓勁,綠隊也不甘示弱,終于劃出了旋渦,雖然是最后一名,但綠隊的精神值得人們贊賞。
賽龍舟已完,搶鴨子節(jié)目即將開始。只見幾籠鴨子被投入水中,便有幾十個青年跳入水中去搶鴨子,也許是太興奮了吧,有的到手的鴨子也飛了,有的則因搶鴨子用力過猛而摔倒在水里。
總之,這個節(jié)目是在歡笑中結束的。 在回家的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還沉浸在剛才看龍舟的興奮之中。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
全世界有很多節(jié)日,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我的家鄉(xiāng)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于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眾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原因不是因為屈原,不是因為什么。就因為我是在端午節(jié)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jié)是個非常熱鬧的節(jié)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jié)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
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這“端午節(jié)”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xié),主張聯(lián)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后,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發(fā),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為什么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顛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xiàn)實調和,最后自投于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shù)乩习傩远挤浅W鹁春蛺鄞髑滤氖w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棕子喂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棕子清香,于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為什么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臣為什么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并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里,還有那個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3
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很熱鬧,人們不僅要包粽子,而且還要打大餅和米糕。
聽媽媽說,端午節(jié)還有一段歷史呢。古代有個叫屈原的詩人,因熱愛祖國而不被理解,受到了屈辱便來到江邊,跳進了江里,溺江而死。人們打撈了很長時間也沒撈到他的尸體,他們擔心他的尸體被魚吃掉,就把包好的粽子扔進江中,讓魚吃粽子而不要去吃屈原的尸體。因此,每年的這個時候,也就是端午節(jié)人們就包粽子來紀念屈原。
在我的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是這樣過的,人們早早的起床,到外面去,采上一段柳條,拿回家中,插到了戶門上。另外,小孩子們的脖子上戴著香囊,同時手、腳腕系上五彩線繩,傳說可以避邪驅蟲,以后會有福氣。大人們呢?坐在一起包三角形或者四面體形的粽子、打米糕、打各種口味的大餅。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就產生了學包粽子的想法,隨即告訴了媽媽,但媽媽不答應,在我的堅持下,媽媽才答應教我,我高興的直跳。
制作粽子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媽媽教我的步驟也很緊湊,首先讓我拿好粽葉,接著卷好粽葉,同時把糯米、花生、大棗,放進卷好的粽葉里,待所有的東西填滿后,就把粽葉按照四面體或三角形狀包起來,之后用粽繩系在粽子上。這樣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成功了。我剛開始包粽子并不是很好,在媽媽的幫助下雖然我包了好多奇形怪狀的粽子,但也體會了包粽子的樂趣。等我們把所有的材料包完后,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去煮,幾個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熟了,把粽繩解開,一陣陣葦葉的清香撒出來,讓人讒言欲滴。
真期盼今年的端午節(jié)快點到來。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4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每當節(jié)日來臨,就少不了歡歌笑語。熱熱鬧鬧的大街上,“瘋狂”中的人們,花花綠綠的粽子和五彩繽紛的物品融為一體,成了一個巨大的游樂園,耀眼而不失色彩……
天未吐白,大家都已經早早的起床了,他們可不是著急著去布置屋子,而是匆匆地去超市、菜市場買粽葉以及各種包粽子的材料。在這個時候,大家都認為用新鮮的粽葉包起來的粽子才好吃,要是去晚了,大家都會嘲笑那家人懶惰。
當然,第二件大事兒就是包粽子了,人們會把剛買來的粽葉洗凈,再把豬肉、棗子、花生等剁碎,也只是剁成紅豆般大小的樣子就可以了,接著,再將紅豆、糯米和剁碎物仔細地攪拌均勻,算好定量的餡,就用粽葉把它們包裹起來,拿繩子把它們扎結實后就可以下鍋了。在這一件大事中,不論男女老幼,大家都參與到了這個游戲之中,直弄得滿身滿手都是糯米粒,也不肯停手。瞧!鄰居家的“小公主”也相當積極,一連包了好幾個粽子,弄得到處都是餡渣子兒,人們見了,不禁哈哈大笑,可“小公主”卻不肯停手,只是狠狠地瞪了那幾個起哄的人一眼,就撅起嘴不理他們了。而大伙兒都喜歡把粽子包成三角形的,因為這樣的粽子看起來又玲瓏又精巧。
包完粽子,人們差不多該去看賽龍舟了,大伙兒不約而同的趕到江邊,性急地向河中央望去。只見河中央早已準備好了幾條龍舟,龍舟上坐了十多個人,個個都是精神抖擻的小伙子,他們緊緊地握著手中的槳,目不轉睛的盯著終點,他們都在焦急的等待著,等槍聲一響,他們必定要大顯身手,誓要奪得冠軍才肯罷休似的。到了吉時,只聽“啪”的一聲槍響,小伙子們立刻奮力劃起龍舟,龍舟就像只脫了弦的箭,“嗖”的一聲直向終點射去。人們見了,也在興奮地大喊:“加油!加油!”吶喊聲、助威聲簡直是鑼鼓喧天,響徹云霄!
比賽結束后,人們紛紛散去,他們都等著粽子出鍋呢!這時,家家戶戶的廚房里都散發(fā)出粽子的香味,整個城市都融入了香味彌漫的空氣之中。
這就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習俗。同樣,在這一天中,人們可要鬧到二更才會睡呢!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5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八鼜幕髁导氂耆缃z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边@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jié)的贊美。
我的家鄉(xiāng)在東北的山區(qū)。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著大地的靈氣,沐浴著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jié)了。于是,我處在異國他鄉(xiāng)而又回憶起在故鄉(xiāng)過端午節(jié)的情景來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床,把事先準備好的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jié)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著后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里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huán)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征著一年的五谷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jié)。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著,我去弄些薆蒿來!敝钡较挛纾呕貋。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里煮沸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后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jié),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jié)日吧!
家鄉(xiāng)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fā)酵。里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缃,老媽也如法炮制,材料一樣,但入嘴后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老媽:“你用的是這里的酒,而不是家鄉(xiāng)自己釀的酒!”
我同老媽已離開家鄉(xiāng)多年,但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jié)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xiāng)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6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了,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jié)。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真是讓人食欲大增。
這個節(jié)日的由來是中國人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包粽子、賽龍舟,到處都洋溢著一片節(jié)日的氛圍,同樣,在我們家每年的端午節(jié)也是十分難忘的。
記得那次端午節(jié),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jié)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chuàng)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chuàng)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chuàng)意,我嘛,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jié)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今年的端午我們不僅一家人一起包了美味的粽子,還一起分享了喜悅幸福,這真的是一個美好的端午節(jié),難忘的端午節(jié)。
我想已經開始期待下一個端午節(jié)了。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7
上一個端午節(jié)似乎離我是那么遙遠,記憶也是那么模糊,聞不到艾草跨越時間的清香,也沒有黏黏的糯糯的米粽帶來余香的綿長,我為自己對傳統(tǒng)的不恭感到壓力和羞慚。
然而,早早地,左鄰右舍與親友已經帶來了許多粽子和香囊。但帶來的粽子雖然品類繁多,卻畢竟是商品粽,有些許油膩。幾天前,這些饋贈被冷落于角落,而爺爺則親自買回精選的糯米與碧綠的粽葉,自己包粽子。他自己包得飛快,一聲不吭,頭始終低著,我卻學不來這技術,包起來松松垮垮。沒有多年的實踐,我是不可能成功的。
無聊地捧起一根粽葉,寬大,挺括,脈絡清晰。輕輕地捻一捻,摩擦力極大,似乎用肥皂搓洗過,很奇特。貼近鼻子聞一聞,有股蒿葉的氣息,也仿佛夾雜著些許薄荷的清冽,輕輕放入水中,綠得是那么深沉,不覺離真正的端午更近了一步。
忙碌到正午,遠處又飄來艾草神圣的氣息。觀世音菩薩的佛龕前,不知誰已燃了三炷香,升騰著裊裊的煙。它與艾草一起,無聲地傳達著端午節(jié)的前兆。抬頭看看那尊佛像,眼神似乎有著滿意與欣慰。
端午節(jié)在這個小長假的最后一天如約而至,清早朦朧中粽子的氣息又燃起記憶中的余火。清晨,爺爺取出冰箱中白米粽,聽著溫暖的沸騰聲,它們逐漸蘇醒。
等待,等待。
剝開層疊的粽葉,還有糯米頑強地吸附在上面。撒一些綿綿的白糖,咬一大口,那種糯米原本的稻香與糯,粽葉的清香,白糖的甜蜜在口中交織,唇齒留香,它讓我覺得,還是最簡樸、最自然的品相方能永恒。也許,它正是因為有了端午節(jié)的歷史與傳說的光環(huán)而愈加神圣,仿佛縱閱歷史,流轉千年。我虔誠地吃下一整個粽子,以表示對傳統(tǒng)的尊重。
仍在佛龕前擺著的艾草早已枯萎,卻仍散發(fā)著清香,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飽經滄桑,卻一成不變地執(zhí)著,它等待著最后的蛻變。艾草水又重新擺在佛龕旁,充滿了端午的氛圍。
也許現(xiàn)在的人,已經被喧囂和浮華蒙蔽了雙眼,用“新穎”的方式來度過一個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把那些傳統(tǒng)的習俗和故事都忘得一干二凈,但至少還有城市、家庭、人在堅守著傳承。
驀然間,鼻翼一翕動,又有一縷粽香從遠處飄來……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8
“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媽媽又唱起了這首閩南人耳熟能詳?shù)母枨?/p>
我的家鄉(xiāng)在福建泉州,這里的端午節(jié)民俗多種多樣:吃粽子、賽龍舟、水上捉鴨……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吃粽子,因為我覺得這是這個節(jié)日里的享受。
泉州的粽子主要成分是糯米,外面還裹著一件“綠外衣”——粽葉。它是一個立體三角形,為了不讓它的“綠外衣”散開,人們會用一根細麻繩把它綁得嚴嚴實實。生的粽葉是翠綠色的,如果把粽子放在鍋里煮上一段時間,粽子就熟了,粽葉變成了黃褐色。泉州的粽子有很多種,例如:堿粽、甜粽、肉粽、豆粽、香菇粽等等。
家鄉(xiāng)的粽子最有名的當屬“燒肉粽”了!“燒肉粽”其實是閩南話的叫法,“熱”的閩南語發(fā)音就是“燒”,所以“燒肉粽”其實就是指熱騰騰、香噴噴的肉粽。泉州的“燒肉粽”個大、結實、飽滿,大的差不多有半斤重呢!你解開麻繩,掰開一層厚厚的粽葉,濃郁的粽香立刻撲鼻而來。再一看,一個金黃油亮的粽子已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軟軟的糯米夾著三層肉、海蠣干、蛋黃等配料,讓人一看就垂涎欲滴,口味大開。深深咬上一口,充足的油汁從齒間溢出,感覺細膩柔軟,還夾雜著一絲“qq”的感覺,這時,如果再喝上一杯清香四溢的鐵觀音茶,別提有多爽了!
端午節(jié)前后,泉州的粽子店生意格外紅火,最有名的粽子店是位于東街的“侯阿婆肉粽店”,那可是泉州最正宗的小吃店之一。每到這時,店門外就會排起“長龍”,人們焦急地等著買到新鮮的“燒肉粽”回家過節(jié),若是不提前預訂,或許你還沒排到時,粽子就已經被一搶而空了。
吃粽子可是要講究技巧的哦,不能太使勁地咬,不然飽滿的餡就會掉出來,同時,你的嘴角邊也會沾滿糯米粒,變成“小花貓”。
瞧,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粽子。它香甜味美,色味俱佳,又具有個性十足的閩南文化,因此,每當粽葉飄香的時節(jié),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它。
“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不知道你們的口水有沒有像我這樣“不爭氣”地流下來了呢?端午節(jié)到了,那么,就請你到我的家鄉(xiāng)來品嘗品嘗吧!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9
在我的記憶中,除了春節(jié)以外就數(shù)端午節(jié)最為熱鬧了。聞著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時光,感覺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發(fā)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主要習俗。端午前一天,媽媽就將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備著。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她的樣子,左手拿著粽葉彎過來,做成圓錐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將米壓緊抹平后將棕葉反饋過來蓋好,握住后再用絲線捆緊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記住纏繞的絲線千萬不能松散,否則煮粽子的時候就容易散開了。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花生、紅豆、大棗、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媽媽喜歡在米里摻紅棗以圖吉利,據(jù)說,小孩子吃棗粽多,將來讀書就會早中狀元,我還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來狀元倒沒有中上,學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還算靈驗吧!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香而不膩,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特別嘴饞呢!
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jù)說吃五月粽鍋里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將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過端午節(jié)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guī)律的鼓點兒!凹佑,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fā)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么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jié)傳統(tǒng)的象征。
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0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端午節(jié)到來的時候,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唱起這首兒歌。
還沒到端午節(jié)時,爺爺就從市場上買了艾葉和菖蒲,并把它插到了廚房里和正屋的條桌上,我看見了,便好奇地問爺爺:“爺爺,你為什么要插這些?”爺爺慈愛地撫摸著我的頭說:“這叫艾葉,那叫菖蒲,把它們插在家里會驅蟲、避邪,你聞聞看,它們還有一種刺鼻的氣味。”我湊上去聞了聞,果真有一種濃濃的藥味兒,怪不得連蟲子也怕它呢!
端午節(jié)那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咦,怎么有一陣粽葉的香味?我飛快地往樓下跑去,原來是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見奶奶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起來,做成了一個窩,然后再把糯米和餡兒輕輕地倒進窩里,最后包出棱角,再用線緊緊地扎起來。粽子的餡兒有好多種,有豆瓣、有蜜棗、有紅豆,還有咸肉……奶奶一邊包著粽子,一邊問我:“你最喜愛吃哪種餡兒的粽子?”我仰起小臉,大聲地說:“咸肉粽子。”“好,我這就給你包。”粽子包好了后,奶奶把它們放進鍋里煮上四五十分鐘,就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從鍋里拎起一個咸肉粽子,小心翼翼地剝開箬葉,咬上一口,咸咸的,香香的,好吃極了。我一口氣就吃了兩個,中午連飯都吃不下了。聽媽媽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據(jù)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去吃屈原的遺體,周圍的老百姓都往江里投粽子。年復一年,每逢端午節(jié)那天,人們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到江里祭祀屈原,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就這樣流傳至今了。
吃完午飯,我和媽媽來到了街上。咦,前面怎么圍著那么多孩子?我擠上去一看,原來是一個叔叔正在賣香囊。只見他手舉一根竹竿,上面掛著許多用絲布和五色線縫制的小袋子,長方形的、菱形的、星形的、方形的……好可愛哦!“媽媽,給我也買一個吧!”“好,咱們也買一個保佑我家丁丁平平安安!”媽媽付了錢,叔叔把香囊戴在我的脖頸上。我捧起香囊,聞了聞,真有一陣清香!
端午節(jié)是粽葉飄香的節(jié)日,是家鄉(xiāng)孩子的節(jié)日!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1
記得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和姥姥還住在很深很深的巷子里,一池寂寥清水無端地讓荷花爛漫,荷花與荷葉簇擁得很有自生機,討人歡喜。
總是這個時候,姥姥告訴我,端午到了。
我部民滿心歡喜地纏住姥姥,告訴她,“今天要買粽葉啦!”“今天要買糯米啦!”姥姥可能正在侍弄她的豆角架子,黃瓜秧子,終于被我纏的不耐煩了,笑著寵溺地點了點我的額頭,“你呀,真是個小饞貓,明天上街去買總行了吧!蔽倚ξ攸c了點頭。
清晨,天還蒙蒙亮,渾濁不清。我便早早的從訂上躍起,拍拍正在熟睡的姥姥,“快起來,快起來!”姥姥迷糊地揉揉眼,看窗外還是灰蒙蒙一片,又看了我急切的眼神,吧了一口氣,“我的小祖宗,我真是怕了你了!北闫鸫擦。
到了集市,天剛亮了,暖橙色的光鮮妍明媚地灑在我和姥姥的肩上。已經有幾個老人挑著一擔擔的粽葉來賣。
姥姥看中了一個老人的粽葉,粽葉上掛著晶瑩可人的露珠,圓滾滾的,甚是可愛。那綠的也十分自然,不加修飾,純粹干凈的不像 凡塵中的物什。
挑糯米也是細活,姥姥用手掬一把糯米,輕輕的撥動著白皙的它們,湊近鼻子聞一聞,是否正宗香甜。
咱們最后提著大袋的粽葉和糯米回家了,而時間早已過了響午。
姥姥回家后,一遍遍的清洗粽葉,淘洗糯米,然后有簸箕兩樣分開裝好。
在陽光下,姥姥細心地將雙手握住粽葉,然后一支手靈巧地將粽葉拐個彎,尖尖的下底便出來了,一面留著空三角形像個漏斗樣子的就是盛米的。然后隨手抓一把糯米,竟然數(shù)量剛剛合適,往里一灑,再三下五除二的把它包好,一個歌唱家的粽子就出來了,精巧的竟像一個藝術品,讓人愛不釋手。
每個粽子都在姥姥那雙靈巧的手下誕生,每個熟練的動作都是那么的溫柔。調皮的陽光在姥姥不算太花白的頭發(fā)上跳著舞,一切都那么和諧美好,仿佛時間都不愿走動,讓這些都永遠存在。
第二天早上,太陽早已開起,姥姥拍醒我,輕聲說:“粽子熟了。”
燒了一早上的灶火已漸燃漸熄,大鍋里還咕嘟冒著些微的水泡,粽香浸過那口大鍋的四周,彌漫在農家小院的上空。
我抓起一個燙手的粽子,輕輕撥開它清香的外衣,晶瑩的糯米和那種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香甜向我撲面而來。我忍不住咬一大口,那種糯香的甜蜜讓我齒間留香,回味無窮。
如今,我再也吃不到那么美味的粽子了,我是那么想念家鄉(xiāng)的粽子,家鄉(xiāng)的端午,還有您,我親愛的姥姥……
我念想著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它卷著濃濃的粽香,永遠都蟄伏在心靈深處不會消失。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2
今天是端午節(jié)。
人們都忙活起來了。為了包粽子,有的摘蘆葦葉子,有的準備糯米,還有的去準備花生米、蜜餞和咸肉等。
只有我一個人閑著沒啥事好干,就跑去河邊玩,老家河邊長著一叢象茭白葉子似的植物,我就掐了幾株拿回去給爺爺瞧瞧。爺爺一看,說:“這是昌莆。你知道這種植物有什么作用嗎?”我說:“這個我在網上查了,昌莆是一種可以驅蟲的植物,在端午節(jié)同艾葉放在一起可以驅邪。但我不懂這里是不是有什么傳說或故事?”
爺爺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無惡不作的老龍王,經常興風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寧。玉皇大帝聽說以后,龍顏大怒,就命魏征在五月初五午時三分去斬了它。
龍王知道了,嚇壞了。立即趕到李世民宮里去求情,并答應事成之后,給李世民無數(shù)珍寶。李世民滿口答應。
于是,到了五月五日這天午時前唐太宗就把魏征早早請來,讓他陪自己一邊下棋,一邊喝酒。眼看就要到時間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機。由于有心事,下棋都輸了,酒就喝多了。結果醉倒在地。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拿著昌莆做的刀,艾葉做的馬鞭,終于按時殺了龍王,為天下民眾除了一大害。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在端午這天把昌莆和艾葉掛在門前,用來驅邪保平安。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神話傳說。
下午,我們去曲江樓參觀。門前的宣傳欄對端午節(jié)作了詳細說明,不過沒有爺爺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而它讓我明白了在我的家鄉(xiāng)龍舟比賽已經移到四月去了,是為了紀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遠近聞名的溱潼會船節(jié)。
在曲江樓聽到服務人員的解說:“現(xiàn)在正是菜籽和麥子收獲的時間,鄉(xiāng)農開心地忙著收獲豐收的喜悅。節(jié)日的氣氛不是很濃,平淡祥和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薄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3
“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媽媽又唱起了這首閩南人耳熟能詳?shù)母枨?/p>
我的家鄉(xiāng)在福建泉州,這里的端午節(jié)民俗多種多樣:吃粽子、賽龍舟、水上捉鴨……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吃粽子,因為我覺得這是這個節(jié)日里最大的享受。
泉州的粽子主要成分是糯米,外面還裹著一件“綠外衣”——粽葉。它是一個立體三角形,為了不讓它的“綠外衣”散開,人們會用一根細麻繩把它綁得嚴嚴實實。生的粽葉是翠綠色的,如果把粽子放在鍋里煮上一段時間,粽子就熟了,粽葉變成了黃褐色。泉州的粽子有很多種,例如:堿粽、甜粽、肉粽、豆粽、香菇粽等等。
家鄉(xiāng)的粽子最有名的當屬“燒肉粽”了!“燒肉粽”其實是閩南話的叫法,“熱”的閩南語發(fā)音就是“燒”,所以“燒肉粽”其實就是指熱騰騰、香噴噴的肉粽。泉州的“燒肉粽”個大、結實、飽滿,大的差不多有半斤重呢!你解開麻繩,掰開一層厚厚的粽葉,濃郁的粽香立刻撲鼻而來。再一看,一個金黃油亮的粽子已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軟軟的糯米夾著三層肉、海蠣干、蛋黃等配料,讓人一看就垂涎欲滴,口味大開。深深咬上一口,充足的油汁從齒間溢出,感覺細膩柔軟,還夾雜著一絲“qq”的感覺,這時,如果再喝上一杯清香四溢的鐵觀音茶,別提有多爽了!
端午節(jié)前后,泉州的粽子店生意格外紅火,最有名的粽子店是位于東街的“侯阿婆肉粽店”,那可是泉州最正宗的小吃店之一。每到這時,店門外就會排起“長龍”,人們焦急地等著買到新鮮的“燒肉粽”回家過節(jié),若是不提前預訂,或許你還沒排到時,粽子就已經被一搶而空了。
吃粽子可是要講究技巧的哦,不能太使勁地咬,不然飽滿的餡就會掉出來,同時,你的嘴角邊也會沾滿糯米粒,變成“小花貓”。
瞧,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粽子。它香甜味美,色味俱佳,又具有個性十足的閩南文化,因此,每當粽葉飄香的時節(jié),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它。
“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不知道你們的口水有沒有像我這樣“不爭氣”地流下來了呢?端午節(jié)到了,那么,就請你到我的家鄉(xiāng)來品嘗品嘗吧!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4
我的家鄉(xiāng)在甘肅隴南的一個小村子里,那里雖沒有都市的繁華,但有著自己的風韻,尤其是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我國各地民間都還保留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我家鄉(xiāng)就有一種別具風味的端午習俗。
端午節(jié)清晨,葉上的露水還未干,每家每戶就開始割艾草。艾草最嫩的地方被揪下來扎成一個“小刷”,而剩下的,則插在門左右側或窗戶各角。關于端午節(jié)插艾,是為了辟邪,而這只是種迷信,但人們還是會向往。太陽臉圓時,插艾就結束了。接下來就該打掃了,把家中里里外外收拾干凈,顯出即使是炎熱的天氣,也會勤奮勞動。
粽子是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食物,我家這幾天就蒸了許多粽子,甜味的,咸味的,紅糖的,豬肉的……可謂是“粽子宴”。香甜的粽子背后,還有一個典故:古代有位大師人,名叫屈原,寫過許多利國利民的文章,卻沒被采納。之后,這個國家滅亡了,屈原悲痛欲絕,一心想沒有為國效力,就在端午節(jié)這天投江自盡,以死殉國。后來,人們?yōu)榧o念屈原,便投粽于江中,讓魚吃粽子,不要去傷害屈原的尸體。
到了中午,太陽火辣辣的著大地。全家人坐在核桃樹下,吃著粽子,喝著雄黃酒,享受著美味佳肴。雄黃,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很陌生,它是一種藥,可以飲用,一般為粉末狀。它還有一個奇特的功效,那就是可以驅蛇,蛇碰到它就會全身腐爛,因此,端午節(jié)時蛇都躲得遠遠的。雄黃酒是雄黃摻合白酒調配而成的,之前提到的“小刷”是用來蘸雄黃的。把酒中多余的雄黃蘸出來,懸掛在墻上,用于小孩發(fā)蛔時煮艾水喝。
家鄉(xiāng)的端午別具一格,雖無龍舟助興,卻也過得有滋有味。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5
據(jù)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立的節(jié)日。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與別處的差不多,卻仍有它獨具一格的地方。
我們這兒一年過兩個端午,“大端午”和“小端午”。5月初5是小端午,5月15是大端午。每到端午,媽媽就吆喝著吃“糯米纏絲竹葉包”嘍!其實就是粽子。粽子粑是用糯米包成的,還講究包好之后泡上一泡,這樣糯米就會滋和一些,蒸出來也就不會生硬。還有些好口的鄉(xiāng)親還會在里面加點臘肉或綠豆。我更喜歡吃用綠豆包的粽子,因為臘肉的吃起來太膩了。
每到端午節(jié),家里的飯菜也提升了檔次。不僅有平日里不常吃到的菜,而且盤數(shù)多。我們這兒還有個特別的說法:菜擺八盤是賞給叫花子的,擺十盤是給豬吃的。所以家鄉(xiāng)人吃飯從不擺八盤或十盤的菜。我們家還有個很傳統(tǒng)的游戲,就是在吃飯的時候,誰拿的第一個粽子里有餡兒,那好運就伴著他。媽媽往往在裝粽子的盤里只放一兩個有餡兒的。玩這游戲也是講究方法的,竹葉子泛黃一點兒的就是有臘肉的,這還是在我屢戰(zhàn)屢敗后外公教給我的方法。端午節(jié)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節(jié)日。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賽事——賽龍舟。“劃呀,劃呀,”插艾葉清香縷縷飄四海,賽龍舟號子聲聲傳九州。龍舟在一聲聲震天動地的號子聲中前進,舟子上的選手齊心協(xié)力地搖動船槳“一二,一二……”大汗淋漓的樣子,真是端午節(jié)的又一大風景!
在端午節(jié)期間,我們做兒女的還要去給干爹干媽“打端午”。大多是去集市上稱幾斤豬肉后提去,干爹干媽總是留干女干兒吃飯,拉拉家常,明事理的還會打發(fā)點錢。這個在我的家鄉(xiāng)也是很常見的。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樸素又不失活力。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6
榴花開,箬葉飄香,菜場里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擺好自家包的粽子?粗@些小巧玲瓏的粽子,我想起兩年前的端午節(jié)。
那天,外婆早早地準備好箬葉、糯米與絲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粽子,一邊聊天。我自告奮勇地說:“我也來包粽子吧!”說著就跑到外婆身邊坐下,學著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輕輕翻轉,把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果一些米粒從里面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點也不聽話,又從另一邊跑出來,我只好再拿一片箬葉裹住它就這樣裹來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后,我用絲線把它緊緊綁住。拎著這一個超級肥大的“粽子王”,我滿腹不解:“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么人發(fā)明的呀!”爸爸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民劃船想去救他,可是沒撈到他的尸體,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里祭奠他。后來用箬葉把米飯裹起來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為了不讓魚蝦啄食。所以,在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帶香囊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哦,原來端午節(jié)還有這樣美麗的.傳說。今天可要多包幾個粽子呀!”我說。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想,年邁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門口盼著我們的到來。我已長大,再也不會像當年那樣調皮地包“粽子王”,但是那年的端午節(jié)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7
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這“端午節(jié)”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xié),主張聯(lián)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后,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發(fā),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為什么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xiàn)實調和,最后自投于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shù)乩习傩远挤浅W鹁春蛺鄞髑,生怕他的尸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棕子喂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棕子清香,于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為什么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為什么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并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里,還有那個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8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這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對端午節(jié)的描繪。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20__年9月30日,中國端午節(jié)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我非常喜愛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這一天,每家每戶門前艾蒲青翠,我們小山村里到處彌漫著節(jié)日芬芳。我們小孩子人人都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走東家,串西家,不只是為了炫耀自己漂亮的穿著,還是為了“考查”各家準備的中午美食。孩子們總是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好像一只只快活的小鳥。
這一天,出嫁的姑娘都要帶著自己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過端午節(jié),他們滿籃子裝著的是油條,是雞蛋,更是喜悅。
做饅頭、蒸飽子、包粽子,是我們家鄉(xiāng)端午的習俗。我媽媽做饅頭、蒸飽子,總是要先將荷葉平鋪在蒸籠里,媽媽告訴我,荷葉可心清熱敗火,有益身心。說實話,用荷葉蒸熟后的饅頭,那清香的味兒可真是美極了,不信你聞聞!吃鱔魚也端午節(jié)這天最“高檔”的菜肴之一。一大清早,爸爸就開始殺鱔魚了,你瞧他,先將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鱔魚“狠心”的敲死,然而“開腸破肚”,一雙沾滿鱔魚血的手紅鮮鮮的。
左盼右盼,好容易盼到中午開飯了。忙活了半天的媽媽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宴席,滿桌子的雞鴨魚肉,滿屋的歡聲笑語。我搶先拿起酒瓶,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回到娘家的姐姐、姐夫每人滿滿的倒上一杯酒,我自己也倒上了一杯“可樂”,我高高舉起杯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姐姐姐夫,祝您端午節(jié)快樂!”歡樂的笑聲伴隨宴席的香味,構成了和諧幸福的家庭歡樂曲。
不知不覺,夜幕開始降臨,一彎新高懸在西邊的天空。整個小山村還沉浸在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中。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9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我國各地民間都還保留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我家鄉(xiāng)就有一種別具風味的端午習俗。
端午節(jié)清晨,葉上的露水還未干,每家每戶就開始割艾草。艾草最嫩的地方被揪下來扎成一個“小刷”,而剩下的,則插在門左右側或窗戶各角。關于端午節(jié)插艾,是為了辟邪,而這只是種迷信,但人們還是會向往。太陽臉圓時,插艾就結束了。接下來就該打掃了,把家中里里外外收拾干凈,顯出即使是炎熱的天氣,也會勤奮勞動。
粽子是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食物,我家這幾天就蒸了許多粽子,甜味的,咸味的,紅糖的,豬肉的……可謂是“粽子宴”。香甜的粽子背后,還有一個典故:古代有位大師人,名叫屈原,寫過許多利國利民的文章,卻沒被采納。之后,這個國家滅亡了,屈原悲痛欲絕,一心想沒有為國效力,就在端午節(jié)這天投江自盡,以死殉國。后來,人們?yōu)榧o念屈原,便投粽于江中,讓魚吃粽子,不要去傷害屈原的尸體。
到了中午,太陽火辣辣的烤著大地。全家人坐在核桃樹下,吃著粽子,喝著雄黃酒,享受著美味佳肴。雄黃,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很陌生,它是一種藥,可以飲用,一般為粉末狀。它還有一個奇特的功效,那就是可以驅蛇,蛇碰到它就會全身腐爛,因此,端午節(jié)時蛇都躲得遠遠的。雄黃酒是雄黃摻合白酒調配而成的,之前提到的“小刷”是用來蘸雄黃的。把酒中多余的雄黃蘸出來,懸掛在墻上,用于小孩發(fā)蛔時煮艾水喝。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別具一格,雖無龍舟助興,卻也過得有滋有味。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0
我的家鄉(xiāng)在貴州省安順市,家鄉(xiāng)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有抬汪公、跳花節(jié)、四月八、端午節(jié)、六月六、牛王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
在這些節(jié)日里,我最喜歡的是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屈原是在這一天跳汨羅江而亡的。我喜歡端午節(jié)不僅因為家鄉(xiāng)的人們過端午節(jié)很熱鬧,家家戶戶要灑掃庭院,掛菖蒲、艾條于門前,而且還有“游白病”的習俗。這一習俗就是在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四處游走,有的登山,有的逛街,把一年可能染上的疾病全部拋掉,讓百病遠離自己的身體。這是多么有意思的風俗啊!
在這天,百草都是藥,周邊鄉(xiāng)鎮(zhèn)村寨的農民會把從山上采來的各種草藥帶到城里,供人們逛街時購買。無論城鄉(xiāng),端午節(jié)采藥購藥都成習俗,人們將適合自己與家人需要的草藥帶回,以治病防病。街道上到處都彌漫著透人心肺的藥材清香,久久不散。
到了晚上,人們把雄黃和蒜泥、白酒等混合,撒在房前屋后,起到驅蚊蟲、防毒蛇的作用,還用白天帶回的草藥放在熱水里,讓一家老小痛痛快快泡個熱水澡。據(jù)說用草藥洗澡能驅除身體里的病毒呢!
端午節(jié)吃粽子還有一個充滿神話色彩的傳說呢!據(jù)說屈原投江后,他的魂魄告訴人們,人們給投到江里給他的食物都被魚兒吃掉了,他沒有得到。于是,人們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用粽葉把米飯包起來,魚兒就吃不到了。而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就一直流傳到今天。我的家鄉(xiāng)的粽子非常有特色,是把糯米、草木灰、板栗、臘肉等原料用荷葉包在一起,形狀像枕頭,有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油而不膩,又好看又好吃。
小朋友們,端午節(jié)快要到了,歡迎到我的家鄉(xiāng)來,嘗嘗獨特的粽子吧!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1
傣族的重大節(jié)日是傣歷新年——潑水節(jié)、關門節(jié)和開門節(jié)!皾娝(jié)”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時間在公歷四月中旬。節(jié)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是祭祀拜祖、堆沙、潑水、丟包、賽龍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歡等。但是,除了“潑水節(jié)”還有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去年的端午節(jié)是在我的家鄉(xiāng)云南過的,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很快樂,很有意義。我的家鄉(xiāng)是在云南省元陽縣的一個小村莊名叫“排沙村”,它緊緊依靠在紅河邊上,距離世界的元陽哈尼梯田只有39公里,那里是一個傣族人民居住的地方,他們過端午節(jié)也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人屈原而過的節(jié)日,同樣也是包粽子。但是,他們包的粽子和漢族的不一樣。
首先,端午節(jié)的頭一天,外公、外婆就開始笸米,洗好大香粽葉,包大香粽的糯米只要加入炒好的臘肉丁,放入各種香料攪拌均勻。包大香粽的葉子是一種被當?shù)厝朔Q做“大香棕樹”的葉子,葉子本身散發(fā)出一種濃郁的糯米香味,這是神奇的大自然賜予傣家的禮物。另外,傣族人民包的粽子是長長的,像一個圓柱體,而且糯米的顏色很多,有黃色、紫色、藍色等等多種顏色,這些顏色都是用天然的植物染料染出來的,漂亮極了。而漢族的包的粽子像一個立體的三角形,只有一種顏色。
第二天,外婆把粽子煮熟后要把兩個粽子用芭蕉樹葉系在一起掛在我和其他小孩子的脖子上,我和朋友們帶著粽子跑去田地里一起玩耍,餓了的時候就拿出一個粽子來吃,就這樣一直開開心心地玩到吃晚飯的時間。外婆跟我說這種風俗是為了小孩出去放牛時中午不回家而準備的午餐,這種風俗和漢族的真是不一樣。端午節(jié)的習俗傳承了數(shù)千年,同樣它將永遠被傣族人民深深記在腦海中,并且代代相傳,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2
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很熱鬧,人們不僅要包粽子,而且還要打大餅和米糕。
聽媽媽說,端午節(jié)還有一段歷史呢。古代有個叫屈原的詩人,因熱愛祖國而不被理解,受到了屈辱便來到江邊,跳進了江里,溺江而死。人們打撈了很長時間也沒撈到他的尸體,他們擔心他的尸體被魚吃掉,就把包好的粽子扔進江中,讓魚吃粽子而不要去吃屈原的尸體。因此,每年的這個時候,也就是端午節(jié)人們就包粽子來紀念屈原。
在我的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是這樣過的,人們早早的起床,到外面去,采上一段柳條,拿回家中,插到了戶門上。另外,小孩子們的脖子上戴著香囊,同時手、腳腕系上五彩線繩,傳說可以避邪驅蟲,以后會有福氣。大人們呢?坐在一起包三角形或者四面體形的粽子、打米糕、打各種口味的大餅。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就產生了學包粽子的想法,隨即告訴了媽媽,但媽媽不答應,在我的堅持下,媽媽才答應教我,我高興的直跳。
制作粽子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媽媽教我的步驟也很緊湊,首先讓我拿好粽葉,接著卷好粽葉,同時把糯米、花生、大棗,放進卷好的粽葉里,待所有的東西填滿后,就把粽葉按照四面體或三角形狀包起來,之后用粽繩系在粽子上。這樣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成功了。我剛開始包粽子并不是很好,在媽媽的幫助下雖然我包了好多奇形怪狀的粽子,但也體會了包粽子的樂趣。等咱們把所有的材料包完后,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去煮,幾個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熟了,把粽繩解開,一陣陣葦葉的清香撒出來,讓人讒言欲滴。
真期盼今年的端午節(jié)快點到來。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3
我的家鄉(xiāng)在內蒙古興和縣。這里的人們也很注重過端午節(jié)。去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回到了奶奶家,媽媽幫奶奶包粽子、煮粽子,殺雞,燉魚,包餃子……
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坐在一起吃著、喝著、說著。奶奶開始講故事了:“傳說,這過端午節(jié)是古時候人們?yōu)榱思o念我國的一個愛國詩人屈原,他很有才華,懷著一腔報國之志?墒怯捎诜N.種原因,屈原沒能如愿報效國家。他很悲觀失望,寫下了一部《離騷》。最后竟然悲痛的投河自盡。屈原的愛國熱情和才氣太令人敬佩。他有才、有德,還很高尚,很值得人們學習和敬仰,所以從那時候起,人們就規(guī)定每年的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
媽媽對我說:“陽陽,屈原的精神和才志很值得我們學習。所以,你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讓我立下了一個要好好學習的志向。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jié)。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有包粽子,賽龍舟,洗龍舟水,吃雞蛋。但在我的記憶里,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龍舟水。
記得七、八歲的時候,媽媽就帶著表妹。弟弟。還有我一起去洗龍舟水。我們帶上一些干凈的衣服去換。拿幾條粽子。幾個熟雞蛋。我們來到洗龍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里不停地嬉戲。打水仗,我用水潑一下你,你用水潑一下我,大家互相潑水;ハ嗤鏄,彼此之間毫不介意地弄濕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邊非常自傲地說:“你們快來看我學運動員跳水嘢,我學得還差不多吧。媽媽在一邊說:“小心一點。說時遲,那時快,剎那間,我立刻往水里跳,誰知卻被灌了幾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隨后,媽媽就說:“別玩了,快天黑了,快上來吃個雞蛋吧,吃了個雞蛋就歲歲平安了。
家鄉(xiāng)的風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樣,包粽子是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節(jié)的那一天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粽子映入眼簾,有咸的。甜的。辣的家鄉(xiāng)的粽子別具風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鄉(xiāng)粽子呀,我到中山吃過粽子,覺得它根本就不是什么粽子嘛,哪里有家鄉(xiāng)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鄉(xiāng)明家鄉(xiāng)的粽子令我回味無窮,久久忘懷。
我愛家鄉(xiāng),更愛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4
一轉眼,眼看就要到端午節(jié)了,因為今年是閏二月,所以端午節(jié)比平時晚了一個月,記得小時候端午都在六一節(jié)前的,這兩個節(jié)在一起,顯的頗有特色。
記得,在我老家后面的大壩下有條河。我到現(xiàn)在都忘記它叫什么河好象應該是洮兒河!好多年沒有回去了不知道今天它是否更壯觀。
在我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jié)前夕,家家都疊起五顏六色的葫蘆,準備在端午這天早上掛起來,用樹枝掛在屋檐上,大門上,遠遠看去,綠色的樹葉,紅色的,黃色的葫蘆隨風飄蕩,是那樣牽掛我的心,讓我今天仍難以忘懷!那似乎就是家鄉(xiāng)春天的開始!
我看到別家疊的葫蘆是那樣的漂亮,羨慕極了,無奈就齷瘥一回,在早上把別人家掛好的葫蘆偷走掛在自己家的屋檐下,來滿足自己的平衡心。
我和我的幾個小玩伴,在端午節(jié)的前夕就商量好,在節(jié)日的這一天凌晨1點多就起身一同來到河邊的大橋上,雖然早,可是這里的人已經不少了 ,我們家鄉(xiāng)的習慣,節(jié)日這一天是必須在這個河邊洗臉的,年輕的人跳起歡快的舞蹈,在那個年代,真是時興迪斯科的時候,我們不懂就看熱鬧!順便折幾根柳枝,回家掛葫蘆去,由于我當時10歲左右,記得回家的路由于天早的過,好象特別的遠。到家后,家里把雞蛋都煮好了,我們這些孩子紛紛拿出雞蛋開始磕,看誰的雞蛋最硬,誰就是最厲害的,這樣的推薦到學校進行戰(zhàn)斗,通常學校里最厲害的雞蛋由于舍不的吃,都以放壞為結局。
在外面多年,我始終有個心愿,那就是回老家去過個端午節(jié),去河邊洗一下我這好多年沒洗過的臉啊,去喝一口家鄉(xiāng)河的水!去起一回大早去看看家鄉(xiāng)的河家鄉(xiāng)的景!去看看家鄉(xiāng)的葫蘆,順便偷幾枝帶回來~!現(xiàn)在長大了,過節(jié)的氣氛也沒有以前濃郁了,好懷念以前的日子~!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5
今天是端午節(jié),在我的記憶里,端午節(jié)就是吃粽子、吃包蛋,好吃好耍?僧斘易叱黾议T,才看到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氣氛是啥樣。街面上的人們來去匆匆。都是忙著買賣的,沒有了平時閑逛的人群。那買艾蒿和菖蒲的人們沒有誰閑著。騎著三輪車買艾蒿的,車斗里放著大捆的艾條,邊走邊吆喝:“買……艾蒿哦,買……艾蒿哦。”
走走停停,時不時的有人買艾蒿。那騎自行車賣艾蒿的更是不一樣,可夠靈活了,一大捆艾蒿架在自行車的后架上,就像拖著一個大尾巴,一雙腳不停地蹲,在人流里、大街小巷穿來穿去,吆喝著:“買艾哦!買艾哦!”好像要讓所有的人都買到他的艾蒿一樣。賣菖蒲的則在街邊,把菖蒲一小捆一小捆整齊地擺在地上,堆著好大一堆,旁邊還有一些我叫不出名的草類,只要有人從面前走過就叫賣,還說今天一切植物都是藥,熬水洗澡可去百病。當然除了買艾蒿和菖蒲之外,還有一樣東西——雄黃,也是只有在今天才賣的,都說雄黃有毒,為啥還是有那么多人在買呢?
買東西的人就更多了。好像每個人都不空閑,有手提的、背簍背的、自行車架的、摩托車裝的……但所買的東西都大同小異,不外是蔬菜、肉類、包蛋或鹽蛋、艾蒿、菖蒲這幾樣東西?粗@些人買的東西,我想我媽媽買的是不是還是這些?為什么今天都買這些呢?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6
伴著粽香,又來到了我最喜歡的端午節(jié)。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端午節(jié)是個非常熱鬧的節(jié)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插艾草,這是端午節(jié)必定的習俗。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據(jù)說,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滿心想精忠報國卻被奸臣所害,就投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里,人們知道了,怕江里的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便包了很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里,這樣魚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jié),以示悼念。
這一天,天空灰蒙蒙的,而我們一家的心情恰好相反,輕如棉的風浮過我的臉頰,舒服極了!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騎著車子去奶奶家過端午節(jié),奶奶還炸了糖包和菜角,一定很好吃?墒窃诎肼分,因前天下雨形成一條條泥路,坑坑洼洼的,使我們的車子很難再往前騎,無奈之下,只好把車子停在正好路過的同學家里,單身前進!我們拖著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艱難地向前走著,鞋上沾滿了泥巴。終于,在重重困難下到了奶奶家,實在把我們給累壞了,我一屁股癱在奶奶家的床上,打開了電視,畫面上正放映著端午節(jié)不可缺少的習俗——賽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我頓時倦意全散,拍手叫好,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場面真是如此壯觀!
這時候,奶奶輕輕地走過來,手里給我拿著粽子,糖包和菜角,讓我趁熱吃。我就一邊吃著美味的食物,一邊看著賽龍舟壯觀的畫面,真是兩全其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和外地的習俗一樣,過得紅紅火火!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7
農歷五月初一是我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重五、端午節(jié)。現(xiàn)在端午節(jié)的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都要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
而北方則是初一要給家里的孩子系上五彩線,等下雨時把五彩線扔進水溝里,這樣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不被蛇咬,這是我聽媽媽說的,從我出生開始每一年媽媽都給我系五彩線,她希望我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另外家家還要在門上插上艾蒿和葫蘆、桃樹枝,老人們說這樣可以保佑家宅平安,老一輩的傳統(tǒng)習俗不能改,更重要的是吃粽子。
當然,首先得包粽子那我就要說說我家包粽子的能手奶奶了,奶奶先買來粽子米泡上一整天,還要買粽子葉小學生作文 作文人網 你也可以投稿,和一種包粽子用的繩子叫馬蓮的植物,當然奶奶都要把這些泡上一整天,再用開水把粽子葉用開水煮一下,軟軟的才好用,媽媽不會包,只好跟奶奶學,我也在邊上湊熱鬧,奶奶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媽媽學著奶奶的樣子,拿了三片葉子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奶奶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點下媽媽卷好了粽葉。
接著,奶奶在空心圓錐形里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媽媽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奶奶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一些。你看……”
奶奶邊說邊示范,媽媽按奶奶說的做著,我也跟著邊聽邊學,哈哈!媽媽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粽子。只見奶奶兩手握緊粽葉,用馬蓮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馬蓮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媽媽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字。隨之,第2個,第3個……媽媽一連包了好幾個。奶奶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我們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三十分鐘后,再泡在湯水里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
我和爸爸這兩只小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著鍋子,問媽媽:“媽媽,媽媽,什么時候能吃呀?”媽媽總會笑著說;“你們這兩只‘小’饞貓!”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8
五月初五,過端午,賽龍舟,粽香艾香滿堂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忙活開了,插艾草、包粽子,共同歡度這一中華傳統(tǒng)佳節(jié)。
唐代詩人文秀曾作《端午》詩:“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毕鄠鞫宋绻(jié)是因紀念屈原而傳于世的。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空懷一腔報國理想,卻遭饞去職。后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滿目瘡痍,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楚國百姓為了寄托哀思,蕩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渡。百姓們又怕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后來演變成了吃粽子的習俗。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草等習俗流傳至今,成了人們在端午這一天的主要活動。
在我們家,每年的這一天,奶奶都會親自動手包一籃粽子,有蛋黃肉餡的,有蜜棗蓮子餡的,而我最喜歡的莫過于紅豆沙餡的?吹侥棠贪兆,我也躍躍欲試?赐昴棠痰氖痉叮乙矓]起袖子,自信滿滿地說:“這完全難不倒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我首先將兩片粽葉折疊在一起,卷成一個漏斗狀;然后在漏斗中放入少許糯米,加入一勺紅豆沙,再蓋上一層糯米;接著再拿一片粽葉,將漏斗沒有封口的地方整個包起來,多出來的葉子,向兩邊折一下,這時漏斗就完全封閉了;最后用一根細細的繩子,將剛包好的粽子“五花大綁”,再系上一個活結,就這樣,一個可愛的、三角形的粽子便包好了。
粽子包好后,奶奶就放到籠屜里蒸上,不一會兒,糯米混合著粽葉清香的味道,飄散在家里的每一個角落。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香甜可口的粽子,聽奶奶說著古老的故事,別提心里有多美了!
我想,端午節(jié)的粽子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分享!
關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9
我的家鄉(xiāng)在廣東省汕頭市,那兒是一個繁華美麗的城市。有古樸自然的古鐘園,有整潔美觀的住宅區(qū),有熱鬧非凡的自由市場,有……但是,值得一談的還是我老家的文化習俗。
每到重要的日子,我們的習俗還真不少。端午節(jié)我們有稱五月節(jié),最主要的是賽龍舟。這既是民間的一種傳統(tǒng)習俗,也是一項體育活動。
還記得在老家最后一次過端午節(jié)的情景,那天很早,我很弟弟就到岸邊等待看龍舟,出乎意料的是,岸邊不是稀稀落落的幾十個人,而是那些和我們一樣,懷著期待的心情在等待。
迷霧緊縮得大江上,隱約傳來嘿咻嘿咻的號子。一排排人劃著漿,隨著節(jié)奏,整齊而有力。身形狹長的小船,巧妙的集中了人力,昂首破浪,逆流而上。
這時才發(fā)現(xiàn),岸邊已是人山人海了。歡呼聲,喝彩聲,震撼運動員的心。顯得更有氣勢了。
近了,近了……我看到龍舟上的人了,他們個個精神抖擻,響亮的口號聲,伴隨著龍舟在激流中穿梭,來去自如。不禁讓我陷入思考,這一刻,我才明白,團結就是力量,集體才是我們發(fā)展才能的地方。一滴水,不融入大海,總有干涸的時候。就像我們一樣,不也需要集體的力量嗎?
賽龍舟正進行激烈的比賽中,我的心情隨之激動起來,我想看到,團結后的成功;我想告訴自己,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渴望自己,也擁有一個團結的集體,一起向成功的頂峰出發(fā)。
那一次,最后一次看賽龍舟了,我不再是以前那個懵懂的女孩,只在一比賽的結果;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賽龍舟已是一個象征了。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流傳千古的歌謠,作為文化,他已遺失了很多,但它的含義卻被人們流傳下來了。也許,當我無意間唱著這首歌謠,心中找已渴望,自己能親身去體驗賽龍舟,也只有龍舟矯健的身影,才能充分顯示出我心中的那一份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