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精選17篇)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1
端午節到了,早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就包好了粽子,讓我和哥哥可以在端午節的這天吃粽子。
我看見粽子的外形像一個金字塔,外皮包裹著綠色的竹葉,上面還纏繞著白線。里面的餡兒各種各樣,有糯米的、豆沙的、和咸肉的等等。
我們邊吃粽子,哥哥邊給我講了粽子的來歷。他說:“屈原這位愛國志士當年蒙屈含冤,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百姓為了不讓龍和魚蝦傷害他的尸體,所以用竹葉把糯米卷起來扔進江里。后來慢慢的就形成了包粽子和賽龍船的習俗。
我想,怪不得毛澤東主席用一首詩高度的贊揚了屈原。我記得那首詩是這樣寫的“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
我覺得這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我不僅吃到好吃的粽子,還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2
星期日是端午節,也叫粽子節。我穿上新衣服,下樓時看見奶奶在包粽子。我走過去一看,只見盆里裝著一些佐料伴糯米,奶奶拿著兩片竹葉熟練地做成一個三角形,把佐料和糯米放進去,然后用竹葉包好,再把包好的粽子綁好,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中午的時候,奶奶就從鍋里取出熱乎乎的粽子給我吃了。我剝開粽子就聞到一股香味,我忍不住嘗了一口,味道好極了!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有漂亮的衣服穿,有美味的粽子吃!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3
我坐著時光機想要到每個時代玩一玩,戰國時代是不是大家都很好斗,天天都在打仗呢?我做了一點準備功課,原來這個時代出了一個最有名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跟他的關系密不可分,不如親自去看看,說不定有機會可以和他本人聊聊天呢!
不一會兒,我就來到了戰國時代了,身上的衣著也變成古裝,我發現自己剛剛好就來到了汨羅江,有個人正在把石頭綁在自己的身上,正準備跳河自盡,我馬上大聲制止他:“自盡解決不了問題啊!有話好說啊!”
意志堅決的屈原,力氣大的驚人,不但把我的手甩開,還用力的把我推倒,還我摔到泥巴堆里,半天都爬不起來。
一群當地的居民沖過來想救屈原,卻已經來不及,他們馬上跳上船,用力的敲打河水,不準魚蝦靠近屈原,還回家包了食物扔進江里,希望魚蝦吃飽飽,就不會咬屈原的尸體了。
一旁的我看了都想哭,屈原是這么受敬重的人,就這樣被小人給害死了,不過,自盡真的很愚蠢,只可惜我沒機會好好勸導他。
但若是真的被我勸得不想死了,那是不是就沒有端午節了呢?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4
端午節的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舅舅家。在路上,我看見了金黃金黃的麥穗,我還看見幾臺收割機正在地里收麥子,收割機的前面有一個像滾筒一樣的東西,麥子不斷的被卷進滾筒,麥粒就從另外一頭流出來,好神奇呀!很多的農民伯伯用耙子將收回來的麥粒攤在馬路上晾曬,爸媽告訴我:麥子曬干后交到面粉廠,我們就會吃到面條、饃等面制食品。
一個多小時我們就已經到舅舅家了,時間過得很快呀!我和表弟表妹才剛剛玩了十幾分鐘,姨媽就叫我們三個吃飯。飯可香了,是攪團,我都吃了兩碗呢。下午三點就回家, 我依依不舍的跟表弟表妹拜拜了。坐上車,爸爸就把車開走了。在路上,安安靜靜,誰也沒有說話。到了秦鎮,我們還吃了涼皮,今天我們大家都過得很愉快。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這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在這一天,我們這邊要吃粽子,和插艾葉。
端午節前一天,我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了幾片事先泡好的粽葉,把粽葉卷成圓錐體,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一會一個粽子就包成了,媽媽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后,把粽子放進鍋里煮,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清香四溢。
在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和爸爸也忙個不停,那就是插艾葉,我把艾葉用紅毛線捆好,爸爸把捆好的艾葉插在屋門上,傳說這樣可以辟邪福。艾葉還可以做藥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時候,奶奶用艾葉燒一大盆熱水,給我泡澡,可以治療皮膚病。
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雖然看起來很平淡,不過我還是非常喜歡我家的端午節。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6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非常有學問,一直在楚王身邊做官,在屈原盡心盡力的扶持下,楚國日益強大、富裕起來?墒,好景不長,昏庸無能的國君聽信子蘭等人的讒言把屈原流放到了邊疆去做苦力。
在流放期間,屈原聽到國土和國都都被敵軍占領了,到處都是戰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悲痛之極他寫下了《離騷》這一首詩,便獨自一人來到汨羅江,懷抱一塊大石頭縱身跳入江中。百姓聽到這一消息之后,含著淚劃船去打撈屈原的尸體,后來人們便包起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魚兒吃得飽飽的,不去傷害屈原的尸體。這個不幸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五。
聽了粽子的來歷,該聽賽龍舟的來歷了。
當時百姓們舍不得屈原,便四下尋找。順著河流一直來到洞庭湖也不見蹤跡。后來人們把竹筏改造成了龍的摸樣,因為魚蝦怕龍,便會四處散開,不去碰屈原的尸體。
端午節兒童還要佩戴香囊。香囊不僅可以驅邪,而且做工精美。里面有:香藥、雄黃、朱砂等配料。先把這些配料用絲巾包起來,然后再用五色線縫制,真是芳香四溢。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7
不知不覺中,端午節又到了。
端午節的由來說法有很多,但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看到當時老百姓生活的如此悲慘,自己卻無能為力,于是,在農歷五月初五的時候,他來到江邊,抱著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跳河了。當老百姓聽說后,他們劃著竹筏打撈屈原的尸體,可是,老百姓們并沒有撈到尸體,于是,人們就將飯團投到江河里,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尸體。漸漸地,人們將竹筏做成了龍的模樣,希望魚兒看到龍都紛紛逃走,不要吃屈原的尸體。到后來,飯團慢慢地變成了現在的粽子,所以世世代代傳下了端午節劃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每逢農歷五月初五,劃龍舟的呼喊聲、鞭炮聲傳四周,家家戶戶粽香飄滿屋。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8
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如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而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端午節。
每到端午節,我們就會一起吃粽子。一大早,媽媽就熱了幾十個粽子,鍋里飄出一股股濃濃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個,看,粽子的糯米是褐色的,中間有一塊色澤誘人的肉和金黃的蛋黃。看著這美味的粽子,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蔽胰滩蛔〉匾Я艘豢,真是太美味了!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聽媽媽給我講屈原投江的故事。原來,包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就是要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啊!
吃完粽子,我們一家人一起去江邊看賽龍舟。江邊人聲鼎沸,只見裁判用信號槍“砰!”的一聲槍響,龍舟上的健兒們一邊喊著“嘿嘿嘿”的口號,一邊整齊有力地劃動著木漿。每一 條 龍舟都互不相讓。戰況非常激烈,大家你追我趕絲毫不敢放松。觀眾們情緒高漲,大聲吶喊著給他們加油鼓勁。我站在人群中,被這種節日的氣氛緊緊包圍著,不由自主地感嘆——端午節真有趣!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9
端午節到了,我的爺爺和奶奶就會包又香又甜的粽子。只見他們先取一片寬大的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狀,然后在圓錐的筒中裝入一些糯米,放入紅棗,再放入一些糯米,然后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粽葉都折好,最后,用線繩將粽子綁扎結實即可。放入鍋里煮熟,就能吃到甜甜的粽子了。南方人還會在粽子里包上瘦肉。
以前,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會在門上掛上艾草,在小孩的額頭上涂上雄黃,以此趕走蚊子,還會佩戴香囊。
端午節與中秋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傳說,屈原是為皇帝干活的人,皇帝非常喜歡屈原,皇帝身邊的大臣們卻非常嫉妒屈原,就經常在皇帝面前說屈原的壞話,皇帝也就開始疏遠屈原,最后屈原所在的朝代滅了,屈原覺得沒有了國,他活著也沒有意思,就跳江自盡了。江里有吃肉的魚蝦,人們為了不讓那些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就往江里扔粽子。
我要向屈原學習,長大以后也要向屈原一樣愛國。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10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搞得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粽子和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面都會被裹在麥餅里面。在那一日,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說用來避邪驅蚊的,好講究啊!
我想:過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日都過端午節,每日吃好吃!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11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自從他投江以后,老百姓劃船去追趕、拯救他,還把粽子扔到江里,來喂魚蝦,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尸體。后來人們把五月初五這天稱為端午節,端午節還要舉行隆重的劃龍舟比賽。
在我們農村,端午節這天要吃五黃,掛香袋。還在家門口掛上艾葉、菖蒲來驅趕蚊蟲。奶奶還在我身上涂上雄黃酒,也是不讓蚊蟲叮咬。
我會記住這個節日—端午節。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12
今天我和爸爸參加義工群活動,去麻街的敬老院。義工群為敬老院的老人買了50個種子和28雙布鞋,我們坐車去得。
去了敬老院有:盲人。啞巴等老人,我想我們這么幸福,可有人覺得自己不幸福,你看這些老人多可憐呀!我們開了個會,他們講了話,讓我們唱歌,我沒敢,一個小朋友背了一首詩還唱了一首歌。我很佩服他的勇氣。
以后,我要多背詩。歌……爸爸,當時我有點緊張。害怕,這讓我知道了:干什么不能只看表面。
快要回家時我拾了個玉白色的石頭,回到家我給加上了:眼睛。鼻子。嘴巴。奶奶說:“這石頭真好看。”
今年的端午節我過的真開心啊!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13
今天早晨起床,就聞到一股粽子的香味,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于到了。
我和爸爸媽媽要去大姨家玩。到了大姨家,我看到妹妹在溜冰;我也想學,于是妹妹脫掉鞋子,給我玩。我穿上溜冰鞋,媽媽讓我原地踏步,一開使我心里害怕,摔了許多次,眼睛里直冒金花!
漫漫的,我掌握了技巧終于學會了溜冰,心里驕傲自滿!滑著滑著就倒了。大姨對我說:“即使你學會了溜冰,也不能夠驕傲自滿哦!加油啊!”
聽了大姨的話,我回想我在學習上只要取得好成績,就會驕傲自滿。然后成績就一落千丈!
我想自己不能夠再驕傲了,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瘪R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不能貪玩了,也不能驕傲。因為分數只能代表一時,不能代表一世!
這是多么有意義的端午節!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14
家鄉的端午節家鄉的端午節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比如:中秋節,重陽節和端午節等一些傳統節日,我最喜歡過端午節,因為這天非常有趣,讓我來告訴你吧!端午節的前些天,街道上到處是賣荷包、香包的,五顏六色,五花入門,讓人眼花燎亂。到了端午的前一天晚上,每一家都會炸油餅,包粽子。做好吃的.東西給客人和小孩們吃。我最喜歡吃粽子。每次當端來粽子我的口水就直往下流。
吃完自己的還想跟別人搶。端午節這天早上,人們起得很早,因為人們要去山上找艾葉。你一定想知道找艾葉干什么的吧?實話告訴你吧,在門上插艾葉的意思是為了給全家帶來平安、幸福和美滿。端午節這天,我喜歡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可以帶上各種各樣的荷包和香包到處炫耀,據說香包的香味可以防止被蛇咬到。但我管不了那么多只覺得帶上這些東西很好玩。這就是家鄉的端午節,希望你也說說你們家鄉的端午節。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15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它有一個小故事。
戰國時期,屈原抱石投江自盡,老百姓敬仰他的為人,劃船到他投江的地方救人,又怕江里的魚蝦傷害屈原的遺體,就用粽葉包了糯米投向江里。這就是端午節劃龍舟吃粽子的由來了。而這一天,據說正是農歷五月初五。
不同地方過端午的習俗不盡相同,但吃粽子、劃龍舟、插艾蒿這些習慣大多一樣。
咱們荊門人過端午,又稱“過端陽”或者“送端陽”,是出嫁的女兒對爸爸媽媽的感恩節。這一天,女兒要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娘家,還要帶著豐厚的禮品。爸爸說,在京山,人們通常送的是幾斤肉,而爸爸媽媽一定會蒸饅頭,做包子,好好地招待女兒女婿。媽媽說,在荊門送皮蛋、咸蛋、肉的居多,老人要準備的也很多,不過一定不會忘了送女兒女婿幾把蒲扇,這既是因為夏天熱且蚊蟲頗多,也是因為蒲扇還有另外一個好聽的名字——福扇的緣故。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16
今天,是端午放假,本想出去玩,但外面下著傾盆大雨,就只能在家里看書。
我看了一本《中國節日故事》,書上告訴我端午節的來歷:“戰國時代”在楚國有一個很有智慧的人,名叫屈原。他非常愛國,受到楚懷王和楚國人民的信任、重用。后來,遭到奸臣的陷害,被流放到了和汨羅江畔。為了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他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江水里。那一天正好是農歷五月初五,大家為了紀念他,便把這一天叫做端午節。
聽著外面“嘩,嘩,嘩”的雨聲,我坐在書桌前,思想仿佛飛到了兩千多年前屈原的時代,仿佛看到屈原投江時凄慘的情景,仿佛聽到汨羅江水在咆哮。外面的大雨好象是蒼天被屈原的行為所感動而下的,在為屈原抱不平,在為屈原哭泣。
小學關于端午節的周記作文200字 篇17
今天是一年又的端午節,我非常的開心,在端午節這天,有許許多多非常有趣的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一早,爺爺就去買雄黃。雄黃可以預防各種瘟疫疾病所以我們在端午節戴雄黃,喝雄黃酒。媽媽和奶奶在幫妹妹洗澡。端午節洗澡可不同于平常。
先端來一個大澡盆,然后放上昨天摘來的草藥,放在盆中浸泡半小時然后拿出來洗澡。在我們這里十歲之前都要這樣。
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也釀好了,大家終于要吃飯了,我拿起一個粽子那翠綠的粽子一看就很有食欲,一剝開,一股清香撲鼻。那白白的棕身上鑲著兩顆紅棗。咬一口,那味道更是妙不可言,色香味聚全,這就是我家的粽子。
我喜歡端午節,喜歡端午節習俗,真希望每天都有端午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