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端午節優秀作文400字(精選9篇)
小學五年級端午節優秀作文400字 篇1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早早的叫我們起床,要帶我們去市場,我問媽媽:“我們干什么去呢?”媽媽說:“今天是端午,正好是集市,帶你去趕集。”趕集可是件新鮮事,據說在集市上人山人海,什么叫賣聲都有,人多的就像所有的商品都是免費的一樣,我真想見識一下這樣的場面,于是我們立即出發了。
真是名不虛傳,叫什么的都有“好吃的西瓜,八毛錢一斤,不甜不要錢啊!”、“快來看,快來買,廠家大直銷”……真的是人聲鼎沸,商品也是玲瑯滿目。因為今天是端午賣粽子的也不少,所以市場上到處散發著噴香的粽子味,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我和媽媽在一個攤位前停下來,我們買了2個粽子,坐下來就開始吃。粽子外皮包裹著綠綠的粽竹葉,看上去形狀就像一座金字塔,打開竹葉一看,青青的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大棗,好誘人啊!我咬了一口,嗯,真是人間的大美味啊!逛完市場,我看到了幾個伙伴,我們又在一起捉迷藏,我選了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找到我。我偷偷探出頭,用眼一瞄,看見其他人都被一網打盡了。我仍然默不作聲,他們著急了,發動所有的伙伴把整個停車場搜了一遍,最后我被抓住了。
這個端午我不僅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還和小伙伴們玩的這么盡興,真是一個有趣的端午節!
小學五年級端午節優秀作文400字 篇2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看到這詩句,我仿佛是聞到了粽子的香氣。正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傳統的端午節。關于端午節,還有一個沉痛的來歷呢: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有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每逢到這一天,可以說是香氣撲滿整個鎮子。家家戶戶都忙得不亦樂乎,都做起粽子來。在這一天,我會到奶奶家里去吃粽子。
來到奶奶家,香氣就撲面而來。只見有許多種粽葉、糯米、餡料,以及包好的粽子。奶奶嫻熟地包完一個又一個。我也試試看,先拿兩片粽葉,繞著一個頂點旋轉,成一個棱角。接著舀兩勺糯米,放在餡上,再用糯米填滿,呈一個圓錐樣的,最后用繩子一綁牢,就好了。我有模有樣地又包了幾個,放入鍋中,就等它出爐了。經過漫長的等待,對于我這個“吃貨”已經迫不及待了。我小心翼翼地剝開粽葉,細細的品嘗一口,軟軟的、膩膩的,這真是人間美味啊!之后,我又狼吞虎咽的吃了好幾個,這正是自己動手換來的。
端午是一個美麗而純樸的節日,對于熱愛生活的人們來說,它不僅是紀念,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我期待端午,期待我們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創造一個又一個美麗燦爛的日子。
小學五年級端午節優秀作文400字 篇3
在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節日中,有一個特別的節日——端午節。
一:名稱的由來。“端”有初始的意思,“午”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據《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二:端午節的別稱。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的叫法有很多,達二十多種,有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五月節、女兒節、龍舟節、屈原日、浴蘭節、龍日、午日等等。
三:端午節的來歷。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老百姓就焦急如焚,劃船撈救,一直行到洞庭湖,卻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下起了雨,湖面上的小舟一齊匯集在一起,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在江河之上,此后又怕魚將屈原的身體吃了,便將米團等食物喂給魚吃。慢慢的形成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之一。
還有很多人認為端午節的來歷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因為他的父親溺水死亡,一直都找不到她父親的尸體,曹娥一邊走,一邊哭,哭了三天。她14歲失去了父親,過了十七天,也就是五月五日,曹娥也投了江,幾天后,父女倆竟抱著浮出了水面。后來,人們又稱“端午節”為“女兒節”。
四:端午節的文化。大家知道嗎?“櫻桃桑葚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貼,卻疑賬主怕靈符”。李靜山寫的這首《節令山·端陽》就是端午節!所以,我們要好好繼承發揚我們這個傳統節日。
小學五年級端午節優秀作文400字 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兒歌。每年的農歷五月處五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這件事發生離現在已經多年的歷史了,那時侯秦國和楚國打仗,秦國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愛國詩人屈原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家失敗,便提出建議,讓我國也就是楚國和齊國一起打仗這個建議;很多人不同意,屈原辭職,楚懷王把愛國詩人屈原流放了,帶到很遠的地方,屈原再也看不下去了,便跳江自盡;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在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年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蠹蟲或防止蠹蟲孳生。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這就是我國快樂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小學五年級端午節優秀作文400字 篇5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在設置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在端午節那一天我們要吃粽子,賽龍舟。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會把泡好的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準備包粽子。于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也要包粽子你可不可以教我?”媽媽說可以。于是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我們先把粽子葉疊起來,折成漏斗狀。卷的時候要盡量卷緊。否則煮的時候會露米。我跟著媽媽做,剛開始很困難,但經過我的努力,終于成功了。媽媽說:“如果喜歡吃吃棗可以在里面放上幾顆小紅棗。”然后,將余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上,粽子變成了三角形,最后用繩子綁緊,這一步很關鍵,但也很難,在我綁的時候總會露出一部分的米,在媽媽的指導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成功了。雖然形狀不太美觀,但我幾經努力了。過了一會,媽媽把粽子放在鍋里煮,我已經在盼望著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
端午節那一天,吃著我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可高興了。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屈原的,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偉大的人物。
小學五年級端午節優秀作文400字 篇6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按老規矩,一大早就到了外婆家。外婆家可真夠熱鬧的,姨媽媽它們早就到了,舅舅也回來了,表姐表妹們都到齊了。
外婆家有個老傳統:每年都要包粽子吃。看,今年外婆又擺上陣來,她端出早已泡好的糯米,一大籃嫩綠嫩綠的粽葉,有紅豆啊,五花肉,擺了一大桌,姨媽媽和媽媽齊上陣,圍在桌子邊包粽子,看她們靈巧的雙手包出一個個有棱有角的粽子,我也手癢癢的,拿起兩片粽葉,照樣子包起來,可粽葉和糯米一點也不聽我的話,不是米灑了就是葉子包不起來,后來外婆手把手的教我,先把粽葉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再把米和餡放進去,塞緊了把葉子包嚴,并用繩子用力扎緊,我試了幾次,終于得心應手了,看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比考了100分還開心呢!
這時,外公說:“博琦,你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了嗎?”“我知道!”我把平時掌握的知識都娓娓道來:“農歷五月初五,是仲夏的第一個午日,因此叫做端午,又名午日,端陽等,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因遭讒言被楚懷玉流放到江南,于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而死,人們便在這天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屈原,而且在門上插艾葉,嵩草的習俗。”我一口氣把我知道的知識全都說完了,外公贊許的說:“不錯,沒想到我們博琦還是小博士呢”。舅舅和姨媽媽也夸我知識淵博。
這時,外婆已經煮好了一鍋粽子,吃著自己做的香噴噴的粽子,聽著大人們的贊許,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小學五年級端午節優秀作文400字 篇7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
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
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從20xx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放一天假。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小學五年級端午節優秀作文400字 篇8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粽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
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糯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扎緊,多余的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真是又香又甜啊!
小學五年級端午節優秀作文400字 篇9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你一聽到這支歌,一定會想到端午節。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它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中國傳統四大節日”。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戰國時期,出國遭受侵略,屈原不忍心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于是便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抱石汩羅江自盡。屈原死后,楚國百姓悲痛欲絕,漁夫們紛紛劃起船只,來回打撈屈原的遺體。有位船夫把用粽葉包起來的飯團投入江中,為了讓魚鮫蝦蟹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人們也都模仿這位漁夫,把飯團丟進江里。還有人將雄黃酒倒進江里,那人說是要蛟龍水獸給藥暈,昏死過去,以免傷害屈原的遺體。為了紀念屈原,以后的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便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在江浙一帶,還有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魚、雄黃酒、黃豆粽子、咸鴨蛋黃。此外,在浙江北部還有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蝎子、地龍、蜈蚣、壁虎、蟾蜍)出沒的時候,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帶來的災難,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針刺在五毒的上面,即認為五毒被刺死了,再也不能橫行了。在河南、浙江等省的農村,要吃大蒜煮蛋,據說也能避“五毒”,有利于健康。
端午節真有意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