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通用19篇)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大早,媽媽把我從睡夢中叫醒,和她一起去超市買東西,我很高興,走在路上一蹦一跳的,我發現今天路上的人特別多,每個人的手里拿著樹枝,從人們的笑聲中,我感覺到了端午節的神圣和美好,我問,媽媽買這樹枝干什么,媽媽說,這是到自己家的門上掛的,這是艾草,可以辟邪,看,媽媽也買了以把艾草。
到了超市,媽媽買了很多好吃點的東西,有粽子,有水果,回到家里,媽媽把生的粽子放到鍋里蒸一下,不一會兒,就聞到淡淡的竹葉的清香了,媽媽把蒸好的粽子放到了一個盤子里,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解開扎騰,剝開粽子葉,那長長的米都蒸的發黃,那里邊的陷有蜜棗的,還有豆沙的,輕輕的咬一口,香甜香甜的,我吃的很開心。
我整吃著粽子,媽媽對我說,這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晚上,媽媽做了一桌子豐盛的晚餐,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吃著,笑著,喝著美酒,高興極了。
今年的端午節,快樂多多,收獲多多。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2
5月5日端午節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西河人行橋看龍舟賽。
到了人行橋,那里已經人山人海,橋上、河兩岸都擠滿了人。講話聲、議論聲不絕于耳,都在議論誰輸誰贏。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位置,只看見參加比賽的一共有7條龍舟,有紅隊、黃隊、藍隊和青隊。只聽發令槍“砰”的一聲,比賽開始了。龍舟像離弦之箭沖出起點之后,他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一會兒紅隊,一會兒黃隊在前,一會兒藍隊第一,青隊卻總是落后。此時,助威聲、加油聲、劃水聲響成一片。在比賽的隊員聽到了助威加油聲,心里就有我要得第一的念頭,于是,他們越劃越快,爭取第一個沖到終點。劃過西河人行橋后,不知不覺紅隊已經遙遙,黃隊也不甘落后,追了上來。最后,紅隊得了第一名,黃隊得了第二名,藍隊得了第三名。
今天的龍舟賽很精彩激烈,我看的很過癮。看了這次龍舟賽,我懂得了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獲勝。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3
今天是農歷五月五日,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形式,其中我們客家人的習俗有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和拜祭祖先。傳說包粽子的原因是人們想讓江河里的魚蝦吃老百姓扔下去的粽子,不去吃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的由來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愛國愛民,為國家捐軀的故事。他因為看到敵人要侵占自己的祖國,心如刀絞,于農歷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后跳到汨羅江里自盡。
我外婆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包粽子,現在我也知道怎樣包粽子:先把棕葉折疊成漏斗型;放入少量的糯米;放入事先準備好的肉、豆子或豆沙;在餡料上蓋一層糯米;用力把粽子綁緊。客家粽子有包成三角形和五角形的。
我想: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的歷史是很悠久的,也是我們三千年歷史的精華,我們要好好地繼承下來。我們要讓自己的祖國更強大,不能讓其他國家欺負。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4
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東方梅園拜訪我的干外公和干外婆。午飯過后,我的大舅舅提著一個籠子過來,叫我去看他抓了一只小刺猬。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小刺猬。小刺猬長著尖尖的小鼻子,鼻尖像個黑色的小三角。一雙綠豆似的小眼睛嵌在小刺猬小小的臉上,顯得特別有神。滾圓的身子長滿了硬硬的刺。我用手順著刺的長的方向摸了摸,居然也不扎手。
起初,小刺猬的膽子特別小,我扔了一小塊蘋果給它吃。可是它一動都不敢動。于是,我躲在一旁悄悄地觀察。過來許久,小刺猬試探性地聞了聞蘋果塊兒,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再拿鼻尖拱拱那塊蘋果,又看看周圍有沒有什么動靜。就這樣,來來回回,觀察了很久,小刺猬才小心翼翼地吃了起來。
大概過了十來分鐘,小刺猬總算把蘋果給啃完了。這時候,舅舅說:“還是把它放生吧。”小刺猬似乎聽懂了舅舅的話一樣,悄悄地往草叢里挪動。它的膽子依然還是那么小,走兩步,停一停,走兩步,看一看,生怕又被重新抓回去。慢慢的,小刺猬越爬越快,漸漸消失在竹林中。
這真是一只既可愛又膽小的小刺猬。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5
端午節到了!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吧,在這一天了,大家要吃粽子,看龍舟比賽。端午節這一天,我和媽媽到姥姥家去玩,正好妹妹也在。
來的時候已經到正午了,姥爺做好了飯,飯里除了有幾個小菜以外,其他都是粽子:蜜棗餡的,菠蘿餡的,肉餡的等等。妹妹皺起了眉頭,吵吵嚷嚷地說要吃肯德基,撅起小嘴不吃飯。這時我用起了“唐僧”的本領,耐心的給他講起了的故事和端午節吃粽子的原因。聽完之后他感動了,不在吵鬧了,乖乖的吃起了粽子,媽媽用欽佩的眼神看著我。
吃完飯以后,我們都沒睡覺,姥姥到開電視機看起了比賽!大家看的都很起勁,不時的為自己的“隊友”加油,我和妹妹還賭起了哪個隊會贏。整個大家庭籠罩在一個快樂的氣氛里!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我們看電視足足看了3個小時!我和媽媽也該回去了,真有點戀戀不舍啊!
回到家,我躺在床,意猶未盡的仔細品味剛才的美好時光。這個過的真快樂啊!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6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7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傳統的節日期——端午節。
相傳,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反抗壞人的殘酷迫害,于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殺了。百姓們便組織小船到江中尋找屈原的尸體,同時,為了不讓詩人被魚蝦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魚蝦,好讓魚蝦吃飽不去吃詩人。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五月初五這天叫做端午節。
又因為五月初五有兩個“五”,所以民間有許多跟“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的。人們用藍、白、黃、黑、紅五種線系在兒童的手腕和腳上,稱“長命縷”。小孩子系上這種線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在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的門上插菖蒲、艾草等東西,讓這些東西給人們帶來平安;在這一天,大人們為我們準備了水,在水里放了些艾草,給我們淋浴,希望我們一年不生病。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屋子打掃得干干凈凈的,灑下艾草水,把毒蟲殺死。
這就是有趣的端午節,你們喜歡嗎?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8
端午節快到了,我們提前吃了粽子,你們知道為什么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因為我的叔叔嬸嬸從鄭州回家來,住幾天就要走,奶奶決定提前包粽子吃。
星期四,奶奶早早上街買來綠油油的粽葉,潔白的糯米和香香的紅棗。回到家后奶奶先把糯米泡到盆子里,然后把粽葉和紅棗洗凈,準備就緒,就可以包粽子了。奶奶先把兩片粽葉重疊起來卷成圓錐體,在中間放一半糯米,放進一顆紅棗,然后再放一些糯米,最后用多余的粽葉把糯米包起來,用繩子把粽子綁茨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把所有的粽子包好后,奶奶把他們碼放到鍋里,做到爐子上,添上水,蓋上鍋蓋煮。過了一個多小時后粽子就煮好了,熱騰騰的粽子出鍋后屋子里開始彌漫著粽葉、糯米、紅棗混合的香味,我們都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
諾諾的、甜甜的粽子讓我覺得今年的粽子吃了。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9
我喜歡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端午節、元宵節、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節有個神奇的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當它聽到自己的國家要被毀掉的事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塊大石頭縱身跳入江河中。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都要劃船到江中,把飯丟入江中。但人們發現江中的魚兒要吃人們丟下的飯,于是人們想出了個辦法,用很長很長的葉子包住米飯,樣子像一個個菱形,這就是人們說的粽子。
粽子的樣子很多有:兩個角、三個角、四個角……粽子的餡有豬肉、棗、糖……吃上一口回味無窮。每當端午節時,我家也會有吃那回味無窮的粽子,再在粽子上沾點白糖,那味道就更好了。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里,都有獨特的食物,每種都很好吃。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10
端午節快到了,到處掛著艾草和菖蒲,但是現在很少有人在掛了,小孩子身上都帶著香包,超可愛的!你聽過屈原的故事嗎?
今天,老師講了一個屈原的故事,正當我聽得入迷時,突然頭昏昏沉沉的,然后昏了過去,醒來時,我竟然坐在大樹下,奇怪我剛才還坐在教室啊!
咦?前面的那條河不就是汨羅江嗎?眼前不停在江邊踱著方步的人,不就是屈原嗎?
“你為什么會在這里呢?”
“被小人說壞話,所以被楚國趕出國家呀。我好想跳河。”屈原百般委屈的跟我訴著苦,我忙不迭的安慰他:“你可以做一些有用的事呀!例如當漁夫呀!”
正當我忙著替屈原心理輔導的時候,冷不防腦袋被敲了一下,老師惡狠狠的瞪著我:“你神游到那里去了?去跟屈原聊天了嗎?”
我楞住了,老師猜的真準,要不是他把我叫回來,我搞不好可以解救屈原一命呢!唉!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11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為奶奶要教我和媽媽包粽子。
早飯后奶奶教我和媽媽包粽子。先把粽子葉窩好放上糯米,蜜棗,花生和蓮子。再用粽葉包好,綁上線放進鍋里。奶奶一字一頓的說,很細致。
奶奶說完,我和媽媽開始動手了。我很快就包好了,呀!天哪!我的米粒像關不住閘門一樣往下流。媽媽臉上露出一絲壞笑。我想失敗是成功之母。我指著媽媽的粽子說:“你看你的粽子像刺猥。”媽媽一看果真糯米有好多米粒到粽葉上了,奶奶笑了。
我和媽媽不斷努力終于會包粽子了。我和媽媽高聲呼喚。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
爸爸回來了,我們津津有味的吃起來了。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12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遭到*人的誣陷,最后被迫流放。在流放期間他寫下了的詩篇:《離騷》、《天問》、《九歌》。后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不忍心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懷沙》之后,跳汨羅江自殺。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的老百姓非常哀痛,紛紛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都這樣做。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水里的怪物,以免傷害屈原。后來為怕飯團為怪物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賽、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13
端午節在農歷的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大家都早早地起來用竹筒裝好米扔下江里喂魚和蝦。因為在古代楚國的一位詩人屈原投江自殺,所以為了不讓魚、蝦吃他的尸體,就扔竹筒下去喂魚、蝦吃。
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和喝雄黃酒,雄黃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為白蛇傳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黃酒之后,差點現出蛇形,所以人們希望去邪的時侯多少會喝點雄黃酒。
我的家鄉鹽城在過端午節的時候有很[來源]多習俗,早上奶奶買了粽葉、糯米包各不相同的粽子,有甜的蜜棗、紅豆等粘糖吃,有咸的肉粽子,可好吃了!
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都在門頭上掛上艾葉,為了防止蚊蟲咬人,所以在門上懸掛艾葉。
奶奶還用五彩線縫了一個香囊,還能避邪又好看又能發出濃濃的香味。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14
充滿濃濃詩意的端午節到來了。
早晨太陽公公才露出了臉,我也正在睡大覺。可是,我突然睡著睡著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香味,我被那股香味所叫醒,情不自禁地起床了,想去吃一口。一起來,往廚房一看是:媽媽和姐姐正在包粽子,我就很感到疑惑,為什么會有端午節?端午節為什么要做這種事呢?帶著種種的疑問,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喔,原來是這樣啊!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叫屈原,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在國家亡敗的時候,他自己不愿茍且偷生,所以就帶著滿懷的愛國之情跳下了江。
于是在每年的5月5日,人們就會到河邊包粽子,然后扔下去。想讓那些魚類吃掉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體。所以就因為流傳著這么一個傳說,才產生了今天的端午節。
媽媽和姐姐把粽子放下去煮,鍋里的香味飄出來很是宜人。大概過去了三十分鐘,粽子終于熟了。我和家人一起吃著粽子,我感到非常的開心,還有姐姐的朋友也來到了我們家,我們都過著一個開心熱鬧的端午節。端午佳節,粽香萬里......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15
我的家鄉在滄州,端午節那天大人小孩都放假了,我的家鄉端午節的傳統,包粽子吃雞蛋,包粽粑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漢族稱作包粽子,回族稱作包粽粑。
中國人過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這是我們節日喜用的傳統美味食品。我們在粽葉中包夾糯米、綠豆、芝麻、板栗等,個頭大小都不一樣,小孩們在家里等大人們,老人們包完粽子就開始吃了,別看粽子的'外形不好看,但里面的糯米可好吃了。有紅棗的有蜜桃的有蘋果的還有水果味的粽子,可好吃了,等大人們、老人們把粽子包完了,小孩們都搶著吃。可我不這么認為俗話說:“老人有什么好吃的東西給子女,然后又給我們小孩。”這句話倒過來也一樣,小孩有什么好吃的東西舍不得吃給大人們,我搶粽子的時候一共搶了3個粽子,給老人一個,給大人一個,我自己留一個。
我愛端午節,更愛全世界的中國人。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16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雖然它沒有春節那么隆重的氣氛,但它卻寄托了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我們家鄉端午節主要的風俗就是包粽子和插艾草。
端午節前兩天,媽媽就把粽葉和艾草早早地買了回來。媽媽先把粽葉放在清水里洗凈、浸泡,將洗凈的糯米倒進了盆里。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了幾片粽葉,用手指夾著將它們卷成圓錐體,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和肉。
媽媽嫻熟地轉動著手,一會兒一個粽子包成功了。媽媽告訴我粽子可以包出很多花樣,有三角形的、菱形的、船形的,還可以用蒲葉包成正方形的。包好的粽子被放進鍋里煮了三、四十分鐘,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清香四溢,饞得我立馬想嘗上一口。
在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和爸爸也忙個不停,那就是插艾草。我把艾草和菖蒲分成幾束,用紅線扎好,爸爸將扎好的艾草和菖蒲分別插在院門、堂屋門、廚房門上。
明間傳說這樣可以避邪納福。艾草還可以做藥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時候,奶奶用曬干的艾草燒一大盆熱水,給我泡澡,這樣不僅可以防菌防病,還可以讓蚊子不叮咬我。
我喜愛端午節。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17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知道了楚國被占領后,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那一天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怕屈原的尸體被吃掉,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并把人們常吃的食品扔到水中致祭屈原,漸漸演變成了我們所熟悉的食物——粽子。
而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著一定的位置。
雖然端午節的來歷之諸說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而且我們所熟悉的習俗也都跟屈原有關。由于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群,人們也愿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于他。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18
又值五月初五到來了,小孩子們高興極了,又可以看龍舟吃粽子了。很久以前,有一個叫端午的姑娘為了救全村的人,與火龍智斗,結果被吃掉了,那個怪物也被感動成了村子的守護神!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勇敢的姑娘,就把她被吃掉的那一天叫做“端午”了。
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投入滾滾長江,后人為了不讓魚蝦啃食屈原的尸體,就會把米團拋入長江,在龍船上吶喊,鑼鼓齊響,最后被傳為一種風俗。
在我們家鄉每到端午節時,家家忙著打掃房屋,采來新鮮的葦葉調好粽子餡,各種各樣的,有咸肉的,蛋黃的,紅豆的,松仁的,蜜棗的……真是饞死我們這些小孩子。
這一天大人們一大早就煮好粽子和鴨蛋,給孩子們帶去學校,因為這一天孩子們會互相比較誰的蛋比較堅硬,會互相碰蛋,誰的最后是完整的,就證明今年他會一直健康,平安!
今年的端午又會有什么好玩的事呢?其實節日都是用來祈福的,人們都會借節日的機會祈禱國家,小家,家人們平安幸福,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國家越來越強盛!
八年級端午節作文200字 篇19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今年端午節的那天,媽媽買了一些粽子回家吃,粽子各種各樣的都有,豬肉的、花生的、紅豆綠豆的,什么味道都很多。吃粽子的時候,我覺得粽子的味道有一些淡淡的咸味,美味無比,好吃極了。吃著吃著,我問媽媽:“為什么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美味可口的粽子呢?還有吃粽子又代表什么呢?”媽媽聽了我的話,溫和的說:“端午節吃粽子,代表團圓和幸福。端午節的起源,人們把它和屈原投河殉國聯系起來。因為屈原看到祖國已臨絕望,便在湖南省泊羅江投河而死,那天正是五月初五。人民為了找尋屈原的尸體,又怕被大魚吃掉,便用葉子包了米飯,投入河中;還出動了很多船,敲打鑼鼓,又找尋屈原的尸首。正因為這樣,后來端午節便有包粽子吃的習俗,有龍舟的比賽和競渡。端午節吃粽子,成為由來已久的習俗。粽子以糯米為主,用荷葉或竹葉或蕉葉包成,形狀如四角枕頭。每到端午節前,商店就有大量粽子出售,方便了人民群眾的需求。”
聽了媽媽的故事,我覺得端午節的由來雖然是個傳說,但也說明人民群眾對愛國詩人屈原是懷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