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初二作文600字范文(精選7篇)
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初二作文600字范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jié)前一天——22號,我終于可以睡一個懶覺了,舒舒服服的睡到8點才醒。洗完臉,刷完牙,我就急忙問姥姥多會兒包粽子。因為我會包,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趁機大顯身手!終于要"開工"了,我可高興了。先把一袋粽葉拿出來一片一片地洗干凈晾好,然后拿起一片粽葉準備動手。這片粽葉又寬又長,像拉長加寬的瓜子一樣:上面尖,下面圓,洗完之后還綠油油且亮晶晶的。姥姥說:"這片粽葉大,用一片就行。"我先從右往左將粽葉折出一個角,擱一顆棗,放半勺江米,再擱一顆棗,再放一小勺江米。然后把左邊剩下的折到右邊,把右邊剩下的折到左邊,再用后面多余的折到前邊。最后拿馬蓮在中上方捆幾圈,系兩個疙瘩。
哈,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給家里每個人都瞧了一瞧,驕傲地說:"我包的不賴吧!"我覺得這個粽子像直升飛機,因為馬蓮有點長,懸在上面像兩片長長的機翼。接下來,我和姥姥又包了50來個各種各樣的大粽子。中午,我的勞動成果都已經(jīng)煮熟了。我嘗著自己包的大粽子,唇齒間留著清香味道,心里美滋滋的。第二天,起來吃了粽子,在我家門上掛了艾草來祈福驅(qū)邪。中午飯后,看電視上新聞?wù)f全國各地都在過端午節(jié),隆重又熱鬧,有的地方人們包口味新奇的粽子,有的地方舉行有趣的龍舟大賽,有的地方還舉行了豐富多彩的屈原文化展。
端午節(jié)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的帶給人們歡樂,也被賦予了不同的文化意義和時代精神。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
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初二作文600字范文 篇2
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nèi)叶紩墼谝黄疬^,因為這樣端午節(jié)就過得非常的熱鬧和有去。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也團聚在一起。奶奶和我在廚房里包粽子。爸爸和姨夫們在一起打麻將、斗地主。而媽媽和姨媽們則在一起聊天,而只有奶奶和我在廚房里心得不亦樂乎。
不過,我們在廚房里也心得挺開心。我和奶奶在比賽包粽子,比誰包的粽子又好又快,又精致,只有做到這三好,才算是真的好,才能算是真正的贏者。我們先一起將粽葉清洗干凈,洗過了粽葉,然后再將糯米清洗,洗干凈了以后,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醬油,和少許的糖和黃酒,這樣要等上二小時。
等醬油、糖和黃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時,再拿來粽葉,先折成一個小船似的樣子,一頭有邊,一頭無邊。用糯米在“小船”有邊的地方鋪上一層糯米,接著就是放肉了,我將一塊五花肉放在糯米上,然后再把糯米輔在肉上,最后再把“小船”無邊的地方蓋在上面,然后將多余的地方彎折一下用線扎緊。我和奶奶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地包著愛心粽。
終于,我們包完了,我數(shù)了數(shù)我的,又數(shù)了數(shù)奶奶的,發(fā)現(xiàn)奶奶比我少一個,我頓時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這時奶奶走了過來,對我說:“孩子,比賽的輸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參加了,如果你贏了也不能驕傲,只有沉著冷靜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奶奶的這番話語,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底里,令我受益匪淺。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端午節(jié)啊,玩游戲的同時還學到了知識,我真的非常的開心。
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初二作文600字范文 篇3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了為紀念戰(zhàn)國末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以身殉國投入汨羅江的日子。據(jù)說屈原自投汨羅江后,人們哀悼他,怕他的尸體給魚龍吃掉,每當這天都用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到漢朝建武年間,傳所投之物被蛟龍所竊,于是劃龍船趕走蛟龍,再用練樹葉包粽子并以五色絲帶縛綁,這為蛟龍所憚懼,投入水中方能見效。雖說端午節(jié)起源并非為屈原所設(shè),但他的愛國精神深入人心,后來每到端午吃粽子、門前掛菖蒲、喝雄黃的酒、賽龍舟等作為紀念屈原的習俗傳承千載。去年端午我們?nèi)ソ蛑猩焦沛?zhèn)觀看賽龍舟。
經(jīng)過1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江津中山古鎮(zhèn)。龍舟賽因上午有雨,改為放晴下午。爸爸見我對賽龍舟很感興趣,便滔滔不絕地為我介紹起來:“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劃手。有26個劃手,1個舵手,2個鼓手,還有1個喊號子的。”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河邊停著據(jù)四海龍王顏色而刷漆的四支龍舟:鮮艷的紅、明亮的黃、黯淡黑和清爽的藍。
過了一會兒,穿著與龍舟相同顏色的強壯的劃手出場了。隨著裁判的號令,各支龍舟奮勇爭先!
頓時,鼓聲大作,觀眾的喊聲和運動員的呼聲匯成一遍,響徹云霄。參賽隊員們用力把木槳向后劃。緊接著,船慢慢地移動起來漸漸地,漸漸地,每條船都越來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來一絲波紋。漸漸地,漸漸地紅色的龍舟慢慢地超過了其它龍舟。黑色的龍舟顯然是體力不足了,落后于其它龍舟。藍色龍舟迅速追趕上來,兩條龍舟不相上下。最終藍色龍舟了。藍色龍舟的劃手們下船后,都擁抱在一起,表示他們心中的喜悅。看完比賽,我念念不舍地離開了風景如畫的中山古鎮(zhèn)。
我覺得這次端午節(jié)玩、最有趣。因為這一次的端午節(jié)讓我領(lǐng)閱到了民俗風情。
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初二作文600字范文 篇4
在山東農(nóng)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xiāng)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xiāng)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shù)用葦子葉做,云南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xiāng)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著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xiāng)農(nóng)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說紀念什么,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后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將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jié),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采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后就插在門框上,據(jù)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么的疾病,就將那干過后的艾葉采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著,讓艾煙來熏患部,在中醫(y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干,擰成“煙繩”,夏天用來熏蚊子,因為那時多數(shù)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jié)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將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jù)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扎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艷。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據(jù)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來曬干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著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diào)情。家鄉(xiāng)的習慣是,戴著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將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jié)瓜。
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初二作文600字范文 篇5
我媽媽一直不會包粽子,所以以前的那些年里,我們都是去超市買粽子回家煮著吃。
今天,媽媽買了做粽子的材料,買了兩捆煮過的棕*竹葉,還有江米和結(jié)結(jié)實實的白細繩。我和媽媽看著手機一部一部的開始進行。我們做的是江米粽子,她比較簡單,畢竟是新手,學太難的“貪多嚼不爛。”首先拿著一片竹葉,卷成像錐子一樣的形狀。得把葉子卷緊,保證不漏米,開始往里面灌江米,我要灌太多,也不要灌太少。然后,用另一半葉子蓋住江米,用繩子繞一圈兒。一定要緊緊的綁住粽子。就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這時你便覺得你好棒,因為你超越了,以前的自己。又會了一樣絕活。
我和媽媽一起包.,雖然包的外表沒有媽媽好看,但我自己覺得也不那么丑陋。我包的粽子個頭大,卻總是漏米。“沒關(guān)系,慢慢來,熟能生巧嗎!”聽了媽媽的鼓勵,我更用心地包起粽子。
我一會兒,第一波粽子便出鍋了,我一看,有好幾個粽子漏了米,而且都是我包的。爸爸媽媽都不開,我包的漏米粽子。蘸著白糖吃起來。一邊吃還一邊說兒子包的粽子真好吃。我也不開了一個漏米粽子,蘸著白糖咬了一大口,真好吃!我覺得自己包的粽子比超市里賣的還好吃。
在以后的端午節(jié),我們家都要自己包粽子,下回我們要試著蜜棗粽或豆沙粽。
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初二作文600字范文 篇6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三口去奶奶家過節(jié)。
一到家我就直奔廚房,因為奶奶上次說要教我包粽子,我還從來沒有粽子呢!所以內(nèi)心有點兒小激動。走進廚房,一股粽葉和著糯米的清香撲面而來,原來爺爺正在煮第一鍋粽子。我坐在奶奶邊上先看她包,只見奶奶從盆里拿起三四片蘆葉排列整齊后,把頭上的老根剪去,然后卷成一個圓錐形,接著在卷好的粽葉里放上糯米和棗,并把糯米壓緊,奶奶說:“這樣包出來的粽子緊實又好吃。”奶奶邊說邊熟練地抽了一根棉線把粽葉捆扎起來,這樣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看過奶奶包了幾個粽子后,我躍躍欲試地拿起幾片蘆葉照奶奶的方法去做,可是蘆葉在我的手上怎么都不聽使喚,要么卷不成圓錐形,要么蘆葉就破了,急得我滿頭大汗,奶奶見狀笑瞇瞇地把剛剛卷好的圓錐形遞了過來,我在里面放了糯米和蜜棗,并學著奶奶的樣子用手把米壓緊,也不知道是用力過猛還是方法不對,粽子散架了,米也撒了一地,沒想到好吃的粽子這么難包。但我并不灰心,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在奶奶的幫助下我又耐心地從頭再來,卷成圓錐形——裝入糯米和棗——拍緊壓實——封口——捆線扎緊,我的第一個“四不像”粽子問世了!接下來包的幾個很明顯比“四不像”好看多了。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發(fā)現(xiàn)無論做什么事情,只有多做多練才能熟能生巧。
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初二作文600字范文 篇7
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nèi)叶寄艹缘皆S多粽子。
我媽媽常說:“用蘆葦?shù)娜~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shù)娜~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shù)娜~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shù)娜~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
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
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么“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jié),愛享受節(jié)日的氣氛!